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职工的思想情绪与安全事故关系甚大。请看:1977年3月17日,某林业局一老工人上班前和老伴吵嘴,老伴气急败坏地骂道:“老不死的东西,叫你出门就给木头砸死”!这工人带着满肚子气上班,当天果真出了事故。  相似文献   

2.
5月19日上午,新疆建工局第四建筑工程公司某施工现场人员因违章指挥、违章作业,造成龙门吊倒塌事故,将一名女工砸死。 出事的前一天,因搭设的龙门吊有两根钢筋风绳穿越屋面影响施工,工长布置柏油作业班将这两根风绳截去。次日上班,柏油班班长便派2名工人去截风绳。此时机械工正进行起吊作业,运料平板已升到二层。当截断第二根风绳时,15米高的龙门吊骤然倾倒,机械工一面惊呼:“倒了!倒了!”一面停机。在场工人顿时慌乱,纷纷奔逃。离龙门吊10米远的5名青工正在加工砂石料,听到呼叫,慌忙跑开。吊架倾斜到45°时连底座拔出倒地,跑在最后面的女工…  相似文献   

3.
车间主任会议上。厂长:“安全工作的意义已经讲清了,你们各负其责,出了事故找你!” 车间班组长会议上。车间主任:“安全的重要性可讲明白了,你们各就各位,山了事故找你!” 在机床前。工人:“你们安守本份,出了事故找你!” 机床……“出了事故找你!”@张良来  相似文献   

4.
我刚走上轮渡,便上来一个去大桥工地上班的工人。我见他醉醺醺的,满口酒臭,便对他说:“上班不准喝酒,你知道吗?”他满不在乎地高声唱道: “李白一斗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没想到,这酒鬼对唐诗还很熟悉哩!我正想回他几句,一个老工人搭话了:“老弟,仅防‘酒中仙’变成‘酒中鬼’!”接着又说:“去年4月11日,大桥工程处有一个30多岁的吊装工,喝了酒,上六号墩高空去操作,头一昏,眼一花,脚一滑,就从30多 米的高空坠入长江,变 成了‘酒中鬼’。” 这时,我也诗兴大 发,诌了四句。 “八亿神州谱新篇, 四化不…  相似文献   

5.
鞍钢“二二O”喷爆重大事故已经发生了两周,事故造成了13人死亡、17人受伤(6人重伤)。截止记者发稿前,事故详情仍在进一步调查之中。与此同时,铸造业相关人士都在翘首等待最终的调查结果。一位重机企业铸造车间的老工人心情沉重地向记者说:“这个灾难,不仅是鞍钢工人的灾难,  相似文献   

6.
信的风波     
在老工人宋志歧的家里,厂里这封信引起了一场风波。 这天,电工小宋下班回家,看见弟弟小三坐在床上,哭丧着脸,右手缠着绷带。他问:“咋搞的?是机器压了手吧!刚进厂没两天就惹祸,没本事你就甭想当工人,还臭美哩!”小三一听哥哥挖苦他,站起来晃晃膀子想找事。 这时,他们的父亲宋志歧手里拿着一张纸走进屋来,一看兄弟俩那架式,举起手中的纸晃了晃说:“都过来,看看这上面讲的啥?”小宋和小三接过那张纸,只见上面写着《给全厂职工家属的一封信》。小三不以为然地说:“看得多了,道理好讲,做起来难!”小宋说:“嗨,当领导的光会吹,摆个样子,‘收买’…  相似文献   

7.
人们经常讲:“高高兴兴上班,安安全全回家。”我想,如果职工心里不痛快,思想有负担,怎么能高高兴兴精力集中上班?在特殊条件下作业,精力不集中,就可能发生事故,也就不可能安安全全回家。作为基层党支部书记,首要的任务是关心工人群众。因此,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为他们排忧解难,使他们上班时精力集中,下班时平平安安,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1989年5月,通风队调来一名工人,因为粮食差额和工种不结合,每季核算要少得十几元钱,思想一时想不通。他想:“一样干活,一起上下班,为什么少我的?”“队干部对这个问题也不问不管,就管咱干活,真是越干越没劲!…  相似文献   

8.
醒(小小说)     
他万万没料到,多年吃喝不分的酒友,近日竟变得如同路人。 三天前,他把一瓶“杜康”■在宿舍的木桌上,如往常一样高喊一声:“哥儿几个,来!”然后眯起眼,等着酒友们在狂欢声中一拥而上,交杯痛饮。这次,酒友们却不识抬举,推三道四,最后一个个全借故溜掉了,他被晾在那里。 被侮辱的怒火使他“噌”地窜出屋子,冲进食堂,买回一只烧鸡,就着“杜康”痛饮至上班铃响。 屋里一片暗淡。 门“吱”地一声开了。 “别开灯,让他躺着吧!” 他听出是三个酒友的声音。 等三个酒友消失在深巷尽头的时候,他的手伸向床头小桌。桌上放着苹果、桔子,还有一瓶“杜康…  相似文献   

9.
鞍钢"二二〇"喷爆重大事故已经发生了两周,事故造成了13人死亡、17人受伤(6人重伤)。截止记者发稿前,事故详情仍在进一步调查之中。与此同时,铸造业相关人士都在翘首等待最终的调查结果。一位重机企业铸造车间的老工人心情沉重地向记者说:"这个灾难,不仅是鞍钢工人的灾难,  相似文献   

10.
本溪煤矿党委今年开始设立坑口安全接待站,使井下不安全隐患和违章作业等问题都能及时反映给有关领导。矿党委规定:凡工人反映的问题,如安全接待站不及时处理而造成事故,由接待站负责;如接待站已把问题交到有关单位,则由各单位负责。自接待站建立以来,工人反映了280多个问题,大都及时得到解决。 一区五坑总排风道有一段轨道道本腐烂,车一进去就掉道。老工人张国华反映以后,安全接待站当即去找运输区轨道队,第二天轨道队就更换了20根腐朽道木和4节铁轨。通风区工人反映,矿里的油库设在通风区办公室楼下,不符合安全要求,经接待站向矿领导汇报,…  相似文献   

11.
1979年8月,山西机器厂领导决定让老工人王治才担任煤机车间安全员。听到这个信儿,老王想:自打解放以来,厂里出过4起死亡事故,煤机车间就占了3起。这么重的担子我能挑得起吗?领导看出了他的心思,对他说:“老王,别忘了咱是共产党员啊!”老王听后点了点头。打这以后,他抱着安全规程条例“啃”了几天,又去找领导说:“这副担子我挑了。” 按规定,对新工人和调换工种工人都得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可有时车间生产任务紧,人手拉不开,这条规定就落空了。老王上任头一件事就从这儿抓起,凡是调换工种和新来的工人,不管是谁,缺了这节课都不行,哪怕漏了…  相似文献   

12.
在某矿安全技术学习班里,技术员把一个正在打盹的工人叫起来提问说:“煤矿井下五大灾害是什么?”这个工人一本正经地回答:“王、张、江、姚。”技术员啼笑皆非,又重复提醒说:“五害,五害。”他连忙补充道。“啊!对了!对了!还有林彪。”什么是“五害”?@傅良鹄  相似文献   

13.
《劳动保护》2006,(2):9-9
安全生产要“小处着眼”《抓好企业安全生产的“硬件”》这篇文章讲的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为什么我们工人违章事故多?除了欠缺基本的安全生产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安全生产的硬件缺得太多,而有的又质量太差。讲一个最简单的安全防护装置——防护栏杆。有的车间回收池边,楼上工作平台本应有栏杆的,却没有。我们去检查时路过那里,都感到胆战心惊的,而工人却每天在此作业,谁能保证自己万无一失?出了事故,就是违章作业:“谁叫你不小心!”有的地方有栏杆,但大部分又是不合格的,没有按照国家标准去制作,例如有的太矮,只有8cm高,成了绊脚杠,工人上班时…  相似文献   

14.
特殊买卖     
一天,在一个工人住宅区的小巷里,一个中年妇女拉着长声叫喊着:“收买手套!收买手套!”她身边放着两个鼓溜溜的大旅行包,里边全是工厂发给工人的新防护手套,有皮的、线的,还有布的。 “多少钱一付?”我打听了一下。那中年女人答道:“布的3角,皮的8角。” 回到厂里问采购员劳动保护用品商店卖手套的价钱,他说:“帆布的1元左右,皮的3元左右。” 好一种特殊买卖!防护手套用处何在?特殊买卖@杨松年  相似文献   

15.
10秒,多么短暂!只不过是几眨眼的功夫。可是,在即将发生事故的危急关头,提前10秒报警,就免除了一场重大灾难。 这事发生在去年10月7日,云南锡业公司老厂锡矿的老工人周政昌和3个工人在242米深的2——5采场放炮。放炮前,他先检查了采场的安全情况,没发现什么异常。10点钟放炮后,他再次检查,仍无异常。1小时后,几片碎石轻轻滑下。这细微的变化立刻引起了他的警觉。他仔细检查顶板,听到有象老鼠撕咬纸片的轻微声音。凭他的经验判断,倾刻之间就要发生一场猛烈的大冒顶。他立即呼喊其它3个工人:“顶板要垮啦,快,快跑!”他们4人迅疾跑离采场。就在…  相似文献   

16.
1985年1月,60岁的王荡从大连市一轻工 业总公司党委书记的岗位上离休了。老朋友劝 他说:“咱们一起写小说吧!”老伴劝道:“这回你 可要歇歇了,在家抱抱孙子,养养花,享几年福吧!”王荡心里却琢磨着;革命了40年,离休后这革命之车将开向哪里呢? 王荡来到了市劳动局。他对劳动保护处的同志说:“给我安排点工作吧!我要把余生的精力全部奉献给安全生产工作。” 王荡为什么离休后非要搞安全生产工作呢?是鲜血和死亡在他心中刻下了一道伤痕,是惨痛的教训呼唤着他── 1979年7月,王荡担任大连钢厂党委到书记。刚到职第十天,一炼钢车间三号高炉一声爆…  相似文献   

17.
找罪受     
午饭时,机 修工杨大牛走出 车间,几句刺耳 的话传到他的耳 边:“啥屁官?今 天讲安全课,明 天搞安全标语 牌,六个指头挠 痒,就显他那一 道子。”一个卷卷 毛小伙子边说边 比划着:“我私开 一次天车,他就 罚我两块,我叫 他不安生,给他 买个花圈用!嘻 嘻……” 大牛知道他 们又在骂他的师 傅老马了,就故意咳了一声,那卷卷毛见这黑小伙不好惹,不吭声了。 大牛有点埋怨起马师傅来了。当个兼职安全员,偏拿起棒槌当真(针),真格的按规定办事,结果得罪人,气没少受。工人说些怪话倒也罢了,连车间人称蛮子的张主任也常和师傅顶牛。刚才张主任气冲冲地去…  相似文献   

18.
适应酸味     
硫酸烟雾不断从烟筒里冒出来,升到天空,漫延。人们开始咳嗽…… “厂长,这污染得抓紧治了,酸味呛人受不了哇!”一个老工人说。 “亏你说得出口,干了二三十年,连这点吸味都适应不了!”厂长申斥道。适应酸味@于晓春  相似文献   

19.
2009年6月9日,一起重大的天然气爆炸事故使位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罗利市南部的加纳镇康尼格拉集团Slim Jim肉类加工厂受到重创。倒塌的房屋将3名工人砸死,爆炸还造成4人严重烧伤及71人入院治疗,其中包括因接触工厂制冷系统中的有毒无水氨而受伤的3名消防员。泄漏的氨大约有8 000 t,9 290 m2的厂区受损。事故经过事故是工厂在杂物室内安装燃气加热的热水炉时发生的。事发前5天,该工厂在屋顶上直径为15.2cm的天然气供应管线上安装了一段直径为7.6 cm的  相似文献   

20.
用心团圆     
春节前夕 ,我去火车站送别一位与我一样远离家乡在泉州工作的同学。在站台上候车的短暂时刻 ,她满眼憧憬 ,一脸幸福的样子。她看着我的眼睛说 :“我明天就能与父母兄妹团圆了。在此 ,我衷心祝福你好好过个身在泉州 ,心与父母团圆的特别节日 !”———身在泉州 ,用心团圆。想到此 ,泪水差点迷离了我的双眼。记得毕业刚上班时 ,我便对父母说 :“放假期间若能在泉州兼职 ,春节时我就不回来了。”“不回来了 ?“那不行 ,你一定要回来啊。”慈爱的母亲闻听顿时惊忧参半 ,皱起了眉头。要知道 ,父母一直是最疼爱我的 ,春节时 ,他们疼爱的女儿不在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