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选取氮、磷、铅、铬、铜为分析指标,采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评价模型评价了济河与沉陷水域水质。结果表明:济河和沉陷水域的氮磷主要受周边的面源影响;在2019年10月~2020年6月期间,TN和NH_3-N含量随时间均呈现上升趋势;雨季时,沉陷区和济河的TN最大值分别为5.55mg/L和6.33 mg/L,NH_3-N最大值分别为1.27 mg/L和1.42 mg/L;沉陷水域中Cu、Zn、Pb含量均高于济河,济河水的流动对沉陷区水质改善起到正向促进作用;受济河水体交换及降水的影响,沉陷水域水质在雨季的波动较大;济河和沉陷区水体水质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要求。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淮南典型采煤沉陷区潘谢矿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采样检测,分析了沉陷区水质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沉陷区水体pH值普遍呈碱性,在7.07-9.31之间;各沉陷区枯水期和丰水期的大肠杆菌群、DO、TP、NH_3-N、NO_3-N及重金属浓度均无显著性差异,但各沉陷区水域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各沉陷区枯水期和丰水期的CODcr呈现极显著差异,且丰水期CODcr较枯水期高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烟台港区水域环境质量,加强环境保护管理,我们对港区水域水质有关项目进行了监测。从1987年至今,共获数据190多个,初步了解了港区水域污染现状,为保护和改善港区水域环境质量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一、烟台港区及陆域环境简介  相似文献   

4.
以淮南矿区9个矿井开采形成的沉陷积水为研究对象,分为夏冬两季取样测试,分析氮、磷等水质指标含量、季节与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合历史文献资料,对潘一矿、谢桥矿和顾桥矿3个矿井沉陷区积水多年来氮、磷变化趋势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氮、磷污染较严重,TN浓度夏季较冬季高出55. 33%,而TP浓度冬季较夏季高出21. 05%,人类活动的季节变化以及降水的季节分布差异是TN季节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而温度和水体中动植物的吸收释放是TP季节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刘庄矿、顾桥矿、潘三矿等沉陷区TN含量较高,而TP含量在研究区呈现出中部及东部较高,西部较低的特征;开放型沉陷区(潘一矿和谢桥矿)积水中TN含量无升高趋势,TP含量有所降低;封闭型沉陷区(顾桥矿沉陷区)积水中氮、磷含量均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5.
永夏矿区开发对地表植被的影响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矿区开发引起的环境污染和地表形态的改变以及沉陷水域的形成将对矿区植被产生影响,本文着重分析从环境绿化方面治理生态破坏,并结合实际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
初步调查了石洞口污水处理厂水域水质状况,采用多元统计分析中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onmetric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NMDS)对石洞口附近水域各站位的多维度特征进行分析,综合评价了石洞口污水处理厂排污对周边水域的影响。结果表明:调查区域水质总体状况良好,大部分水质指标达到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类水水质标准,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总磷、挥发酚、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粪大肠菌群。排污口附近部分污染物浓度高于其他站位,同时,上游存在部分指标的高浓度区。从统计学角度看,石洞口处理厂排污口排污对周边水域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7.
为便于规划管理,明确不同水体水域、不同时期的控制目标及控制要求,进行了水质功能区划分和功能目标的设计。  相似文献   

8.
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能够全面评价流域水域的总体水质情况,客观、系统地表述被评价水域的水质类别、污染程度、水环境功能区达标情况等信息。选取广州港深水航道沿线3个代表区域,利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对2006年-2014年的各区域海水水质监测数据进行计算,讨论广州港深水航道沿线水质时空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珠江口海域广州港航道沿线综合水质级别由北向南呈现提升趋势,航道南部污染较轻,且各评价区2014年水质明显优于2006年。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珠江口海域环境保护对策和建议。研究结果可为该海域水污染防治提供数据支撑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中国采煤沉陷区空间格局与治理模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大面积的采煤沉陷区引发严重的社会和环境问题,得到政府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与传统以自然条件为基础的沉陷区复垦研究不同,考虑采煤沉陷区自然生态因素和区域经济发展条件,从综合治理的角度出发,分析中国采煤沉陷区整体格局和面临的社会经济风险,深入研究各地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路径。结果表明:中国采煤沉陷区面积预计超过60000 km2,其中与城乡建设用地和耕地叠压的面积分别达到4500 km2和26000 km2,涉及人口达2000万左右,其中山西和山东两省采煤沉陷区的影响最为严重;从区域特征来看,中国采煤沉陷区有开发利用、环境修复、民生保障、异地搬迁四大主要治理导向,进一步结合社会经济和空间特征,可以将沉陷区分为环境适应发展型、基础设施完善型、特色产业带动型、环境修复型、民生保障型、异地搬迁型六个治理类型。  相似文献   

10.
我国大量开采煤炭资源的同时,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采矿区的沉陷区面积,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为了使沉陷区影响当地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的情况得到有效降低,有关部门和人员在近年来越来越重视沉陷区治理的问题。基于此,文章将首先阐述采矿沉陷区的危害,然后探讨采矿沉陷区治理目标和思路,并制定采矿沉陷区治理模式,最后提出采矿沉陷区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汾河上中游流域为研究区,通过采集底栖动物、鱼类等样品,结合监测数据分析流域水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结果表明:汾河流域水质总体良好,但氨氮、化学需氧量和五日生化需氧量浓度长期超标,底栖动物种类呈现支流多于干流的规律;鱼类种类上、中游各科物种组成差异不显著;流域上游水域生态健康良好,中游太原段水质污染相对严重,需予以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2.
以淮南潘集采煤沉陷积水区为研究对象,根据2013年4次采样监测数据,运用单项污染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积水区渔业水环境和水质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氮磷类营养盐污染严重,其余多项指标符合渔业水质标准,主要特征污染物为KN和非离子氨,水质整体上处于中度富营养状态;主要污染源为农业面源污染和降雨地表径流等。渔业水环境应引起足够重视,建议采取内外源控制相结合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由于集约化种植、畜禽养殖以及生活污水排放等方式,大部分地区出现了严重的非点源污染情况。该研究以石头口门水库集水域为研究区,运用SWAT模型,基于GIS技术,依据研究区2000-2007年实测水文和水质数据,对SWAT模型模拟结果进行了率定和验证,从而确定了SWAT模型在石头口门水库集水域非点源污染模拟中的适用性和可靠性,为分析石头口门水库集水域非点源污染情况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强化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的服务功能,根据政府机构、企业及失地居民安置、就业的需要,提出采煤沉陷区公共服务平台构建方法。该采煤沉陷区公共服务平台由政府服务系统、企业服务系统、居民服务系统组成,通过优化配置政策、资金、人才和信息等要素和资源,促进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5.
安徽淮北临涣矿区地表水水化学及硫氢氧同位素组成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淮北临涣矿区为研究对象,系统的采集了研究区河水、沉陷区积水和矿井排水等共23个水样,分析测试其常规水化学指标及氢氧硫同位素特征值。采用Piper三线图、Gibbs图与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探讨了研究区不同类型地表水水化学组份特征及影响因素、SO_4~(2-)来源等问题。结果表明:研究区地表水TDS含量较高,属高矿化度水质类型,阳离子主要为Na~+和Ca~(2+),阴离子主要为HCO3-与SO_4~(2-),其中浍河河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Na~+-Ca~(2+)-HCO_3~-型,沉陷积水主要为Na~+-Cl~--SO_4~(2-)型;研究区河水和沉陷区积水SO_4~(2-)含量较高,平均值分别为412. 90 mg/L和490. 61 mg/L,河水中SO_4~(2-)主要来源于蒸发岩溶解、废水排放,沉陷区积水SO_4~(2-)来源于河水补给及矿井排水的影响;地表水的δD和δ~(18)O值变化范围为-55. 3‰~-29. 3‰和-7. 2‰~-2. 6‰,均落在大气降水线下方,表明其受到不同程度蒸发作用,河水、沉陷积水主要补给来源是大气降水; Gibbs图分析结果表明河水离子组成主要受岩石风化的控制,而沉陷区积水主要受蒸发作用影响。  相似文献   

16.
引滦工程上游浮游植物及其水质评价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对引滦入津工程沿线上游水域进行浮游植物种类区系组成、现存量(密度、生物量)及分布等内容进行了调查研究,并结合历史资料和国内相似水体研究结果的分析,对调查水域进行了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调查水域整体上可初步划定为中营养型,水质状况尚好。但下游的潘家口和大黑汀水库网箱养鱼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局部水域,由此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趋势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水质评价的一种新方法──水质综合特征模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综合分析国内外水质现状综合评价模式后,提出了适应GB3838-88《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作评价标准的水质综合评价模式,称为水质综合特征模式。给出了应用实例;各水质参数的水域类别;划分水域类别的依据参数;还给出了超V类水域的水质参数的超标倍数,给出的信息量大。  相似文献   

18.
半干旱风沙区采煤后裂缝发育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采煤沉陷对土壤水资源的影响,针对井工矿采煤产生的沉陷裂缝,研究了采煤裂缝区土壤水分分布特征,并对采煤裂缝宽度、裂缝密度和土壤含水量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采煤沉陷裂缝造成了土壤含水量的下降,沉陷区内地裂缝处和无裂缝区土壤含水量均小于未开采区,整体上表现为土壤含水量裂缝区沉陷无裂缝区未开采区。裂缝密度与土壤含水量呈显著负相关,裂缝密度越大,土壤含水量越小。降雨前,裂缝宽度越大,土壤水分损失量越大;降雨后裂缝区土壤水分损失速度大于非裂缝区。短期内裂缝的闭合对土壤水分的恢复影响不大,沉陷后土壤水分的恢复需要较长时间。  相似文献   

19.
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应用改进后的水质指数评价方法,利用窑河-高塘湖水域水质的监测资料,对窑河-高塘湖水域水质进行了评价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整个评价区域内的水质呈现区域性的差异。高塘湖属于无污染或轻污染水域,各评价因子均达到或优于3类水质,可以作为城市生活饮用水水源;窑河属中污染,部分监测点属重污染水域,主要的超标因子为氨氮,总磷以及高锰酸钾指数,不能作为城市生活饮用水水源。  相似文献   

20.
<正> 一、日本警视厅参与监督和执行水质总量控制为了防止东京湾、伊势湾、濑户内海三个闭锁性水域发生污染,日本警视厅5月21日指示这三个水域(包括东京都在内)的20个都、府、县的各警察部门,要加强公害管理体制,从6月份开始实行水质总量控制。水质总量控制即指限制流入各水域的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