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正>很多易出事故的高危企业为了保证在重大节假日和重要会议期间不发生事故,都采取了停产的做法。笔者认为,这在安全管理上只是一种短期效应,是治标不治本的被动应对措施,而且更容易在停产前后出事。因为企业为了弥补停产期  相似文献   

2.
杨立刚 《安全》2008,29(10):5-7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确在好转,但还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我国煤矿安全事故仍然处于高发态势,重、特大事故尚未得到有效遏制。特别是重大煤矿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影响极为恶劣。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探究近几年发生的矿难事故根源,对于搞好煤矿企业管理工作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正>"11·22"中石化黄潍输油管线爆燃事故引起了上上下下的关注,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全力救人救灾。2013年11月2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专程赴青岛,看望事故伤员,听取处置汇报,并且再次强调,认真汲取教训,注重举一反三,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彻底排除隐患,坚决杜绝此类事故。对生命的尊重,对事故的反思,随着事件进展,正在不断增强和深化。大爆炸造成了惨重伤亡,也"炸"出了如何应对重大突发事故等问题。比如,人们质疑比较多的是,在凌晨3点发现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世界矿业大国,尾矿库数量多达1万2000余座,尾矿库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2008年,山西省襄汾县发生"9·8"尾矿库特别重大溃坝事故,造成277人死亡,4人失踪,事故教训极为深刻。借鉴和学习国外的先进做法,加强我国尾矿库安全生产工作,有效防范尾矿库生产安全事故,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刘昭曙 《安全》2009,30(12):36-38
近年来,辽宁省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相继发生多起火灾爆炸事故,造成多人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和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因此,分析火灾爆炸事故的致因,探讨相应的控制措施,是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预防事故发生的极为紧迫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我国现阶段特别重大事故规律特征,选取2010—2019年的34起特别重大安全事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统计学手段,以这些事故的发生地域、时间、死亡人数、事故分类等因素作为统计标准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从时间角度,我国特别重大事故在近10年整体呈现震荡下降趋势;每年下半年,尤其是8月份为特别重大事故的高发期;特别重大交通事故易发生在夜间与午后,煤矿事故易发生在上午至中午,爆炸事故易发生在上午。针对不同行业或事故类别,交通运输及煤矿行业为特别重大事故的高发行业,爆炸事故为特别重大事故的高发类型且事故后果最为严重。同时,发现同类事故在同地区、同年月、同时段均存在聚集性现象。  相似文献   

7.
脱轨事故是发生率最高的铁路行车事故,严重威胁行车安全,对人员和财产造成极大危害,事故发生后采取必要的技术和管理措施是防范脱轨再次发生的重要举措。笔者对脱轨事故进行分类,归纳脱轨主要原因;针对金华东站驼峰惯性脱轨事故进行调查、整治,并取得有效可行的脱轨防范措施和成功的经验;再综合考虑铁路车务、机务、电务、工务部门的管理对脱轨的影响;提出了脱轨事故事后从技术、管理角度应对的安全防范措施和方法,从而保证铁路运输安全。  相似文献   

8.
做好重大危险源监管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重大工业事故不断发生,给人类正常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威胁和伤害。近些年来,国内也发生了一些重大事故。如1993年8月5日深圳危险化学品仓库发生爆炸事故,造成15人死亡,100多人受伤,经济损失2亿多元;1997年6月27日,北京东方化工厂储罐区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造成8人死亡,4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亿多元;2004年4月15日,重庆市天原化工厂发生氯气罐爆炸事故,造成9人死亡失踪,3人受伤,14.8万人被紧急疏散。特别是去年4季度至今年1季度间发生的3起特别重大的煤矿瓦  相似文献   

9.
我国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生产安全事故一直呈上升趋势.重大、特大事故频繁发生,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一番列重大措措,加强法制建设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特大事故得到了有效遏止。为提高社会对安全生产工作的关注,认识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本文对近年来事故进行了全面分新,利用预测分析理论进行了事故预测。由于我国事故统计管理体制不健全.伤亡事故漏报现象严重,无死亡事故严重倒挂,所以只能时事故死亡人数进行分析。本文数据来自部门事故通报。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重大工业事故不断发生,给人类正常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威胁和伤害。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重大工业事故的发生,成为世界各国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11.
煤矿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矿安全工作事关职工生命健康、家庭幸福安康和社会安定和谐,党和政府一贯高度重视.近年来,在体制、机制、投入等方面,相继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促使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不断得到了加强和改进,但是,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仍然十分严峻.重特大事故的频繁发生,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重大损失,在国内外产生了恶劣的影响,教训极为深刻.  相似文献   

12.
每次矿难后,我们都在查原因,找教训。遗憾的是,悲剧一再重演,引人深思。我国矿山事故发生率如此之高,原因何在?为什么连安全措施相对合理的国有矿山,事故也会如此惨烈?为什么非法小矿屡禁不绝?我们到底应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评价方法与控制措施   总被引:23,自引:9,他引:14  
论述了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的定义;介绍了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评价方法;在辨识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制定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计划,加强监控、管理等措施  相似文献   

14.
王金贵  刘山 《安全》2003,24(5):19-20
1 概述 南阳石蜡精细化工厂润滑油糠醛精制装置抽出液加热炉在近两年来曾出现六次穿孔事故,由于对故障的性质认识深刻,处理方法得当,避免了恶性事故的发生。加热炉是润滑油糠醛精制装置重要的动力设备之一。加热炉炉管穿孔事故如果处理不当,将给企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和财产损失,同时也关系到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认真分析事故原因,了解事故发生的现象、特征,掌握事故处理的要领,是确保企业损失最小化和保证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1 事故原因的分析方法 事故原因通常分为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构成事故的要素:①伤害;②事故;③“加害”物体;④直接原因;⑤间接原因。实际上事故的发生过程先以间接原因为导火线,并由直接原因引发。然后通过“加害”物体作媒介,进而发生事故,最终导致人员的伤害。  相似文献   

16.
民航“重大突发事件情景构建”应用实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大突发事件情景构建理论是前沿的应急管理理论之一,为我国民航主管部门及民航企业在应对民航重大突发事件特别是预防和处置重大飞行事故方面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和发展方向。针对国内外重大飞行事故特点和我国民航在应对突发事件及应急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对重大突发事件情景构建理论所要求的"情景-应对"模式进行描述说明,建立了某一飞行事故情景的构建方案,以此为实例对如何应用该理论进行了示范和探讨。认为重大突发事件情景构建理论对于改进、完善我国现行民航应急管理体系具有重大的实践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因安全距离问题引发的典型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系统收集、整理了国内外21起重大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并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危险化学品事故主要发生在生产和储存环节,分别占总数的53.3%、26.7%;危险化学品事故后果主要有火灾事故、爆炸事故和中毒事故等三种类型,爆炸事故类型最多,其次是中毒事故,分别占总数的63.3%、33.3%;发生重大危险化学品爆炸、中毒和火灾等事故时,对厂外人员、设施等的破坏性效应更加明显,易对危险化学品企业周边的公共安全造成严重损害.这对吸取危险化学品事故教训,预防发生重特大危险化学品事故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前一段时期.苏州乃至全国都发生了重大安全生产死亡事故,举国惊动。这些事故离我们的生活如此之近,安全生产,这一耳熟能详的名词,这一刻我们对此不仅仅是字面上的理解.更多的是对逝去生命的检讨。  相似文献   

19.
《现代职业安全》2014,(9):109-109
<正>由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研究的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与应急辅助决策支持系统能通过对重大危险源安全参数和视频信息的实时监测和综合分析,实现重大危险源日常安全监管、监控预警及事故应急辅助决策等3大功能。事故发生时,该系统能够进行快速、  相似文献   

20.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重大危险源监控与事故调查分析鉴定技术中心负责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重大工业事故预防与控制技术研究及成果推广应用;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监控、监管、事故应急救援等相关软硬件系统研发与推广应用;安全监控系统、安全监控产品功能的安全检测与认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