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伴随着生物识别产品特别是指纹识别产品性能的稳步提升、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以及应用的规模化,中国指纹识别产品市场在经历十余年的培育和发展之后,已进入快速增长期。在这一行业发展大背景之下,国内最早的生物识别系统供应商之一——长春鸿达光电子与生物统计识别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鸿达公司)坚持科技立本、创新驱动,以势如破竹之势,昂然挺立于行业发展前沿,赢得了客户的青睐和同行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
苏曼 《中国安防》2014,(9):10-15
伴随着生物识别产品特别是指纹识别产品性能的稳步提升、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以及应用的规模化,中国指纹识别产品市场在经历十余年的培育和发展之后,已进入快速增长期。在这一行业发展大背景之下,国内最早的生物识别系统供应商之一——长春鸿达光电子与生物统计识别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鸿达公司)坚持科技立本、创新驱动,以势如破竹之势,昂然挺立于行业发展前沿,赢得了客户的青睐和同行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安防协会专家委于今年4月底在吉林省长春市举办了针对人体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在安防实体防护、出入口控制领域中应用和标准化问题的学术演讲和实地参观活动。此次活动的目的是进一步促进我国安防实体防护和出入口控制领域的科技创新和发展。人体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属于当今世界的高科技领域,随着国家大力推动第二代公民身份证的指纹采集和应用,指纹和其他人体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在安防行业的广泛应用势在必行。会议期间,专家和企业代表参观了长春鸿达光电子与生物统计识别技术有限公司和已竣工投产的"鸿达光电  相似文献   

4.
人脸识别发展新趋势——"三化两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随着计算技术和识别技术的快速进步,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简称"生物识别")的身份识别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很多领域都有了应用,越来越显示出它巨大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在今后数年内生物识别将成为信息产业最为重要的技术革命,随着生物识别技术的快速发展,生物识别也将成为未来身份识别的重要方式.人脸识别以其显著的技术优势必将成为一种极具潜力的生物识别方式.  相似文献   

5.
一、快速变幻中的信息社会 中国生物识别技术起步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经过20多年的发展演化,目前已经是许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的技术之一.虽然生物识别的一些先天缺陷还会困扰相关产品的进一步应用推广,但整个产业多年来一直高速成长,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市场渗透率不断提高,其作为主流认证技术的地位已经基本奠定.然而,在生物识别技术面世之后才崛起的互联网,在与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的融合发展中,这些年来真切地改变了我们的社会生活形态和生活方式,从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今后更剧烈的改变将接踵而来.  相似文献   

6.
《中国安防》:过去十年,我们目睹了生物识别技术的迅速发展,但近一两年来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给该产业带来了一系列新挑战,这里能否请您谈谈目前国内生物识别整体市场的发展状况? 王莉:整体而言,近几年来国内生物识别行业市场化的步伐明显加快,开始了由政府推动型向市场主导型的转变,逐步确立了多元化、开放式的市场体系框架.同时,我国生物识别产业在企业数量、规模、产品品种、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以及品牌影响力等方面均有了显著的提高.从市场的生命周期演变来看,中国生物识别市场和产业已经完成了导入期和大部分成长期的演化过程,正在逐步向成熟期迈近.尽管这一两年产业受到国内外诸多因素,如国际金融危机以及我国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等趋高的影响,波及了生物识别的市场需求、出口业务等,但整个产业仍然处于较好的发展态势时期,目前二代身份证指纹采集标准的确立以及以国家为主导的电子护照和身份证指纹采集大型项目的相继启动,由此带来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升温,相关产业融合会不断加强.  相似文献   

7.
生物识别技术在经历了多年发展后,各种技术开始日趋成熟.虽然生物识别产品的市场价格比往年有所下降,市场的接受程度普遍提高,因而市场销售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但是,除了传统的刑侦用途外,国内生物识别产品的应用还主要集中在门禁与考勤领域.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生物识别技术在信息安全、社会福利与保险、证照检查和金融方面的应用将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总的来说,生物识别市场的应用领域还有待于进一步拓宽.……  相似文献   

8.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是一种具有独特优势的身份识别技术。针对目前多种生物特征识别技术,重点介绍了指纹识别、面部识别、视网膜识别、掌纹识别和虹膜识别技术;对生物特征识别过程中的传感器、特征提取、模板存储和特征匹配等共性关键技术予以扼要分析;简明地阐述了生物识别技术标准研究制定状况;最后提出了生物识别技术在监狱安全防范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生物识别行业有哪些优秀的产品和案例?如何了解人脸识别技术和应用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如何促进生物特征识别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生物识别产业领头羊企业有什么经验和思考?科技型生物识别企业如何通过融资发展壮大?近日,2014中国生物识别产业沙龙在北京成功举办,100多名来自中国生物识别产业一线的企业界、学术界、投资界、媒体界代表共同探讨了这些重要问题。生物识别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处成功组织了这次沙龙。本次沙龙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大数据积累、芯片技术发展、计算能力的爆发,人工智能应用呈现出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AI技术赋能各大产业应用与改革。AI不会颠覆传统生物识别技术,而是通过深度学习帮助打通了生物识别领域的"任督二脉"实现技术融合与发展。作为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和生物识别核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在应用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与技术挑战,讨论了基于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个人身份认证管理产品的发展趋势.非接触式设计将会保证产品在公共卫生与个人接受程度方面的要求,多模态技术为提高系统的高安全性与防伪能力提供了技术保障,基于网络化的身份识别与管理体系将会大大提高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商业前景,融合以上三类特征的产品将会代表未来生物特征识别产品市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由于很容易配合电脑和安全、监控、管理系统整合,实现自动化管理,而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机遇.也正是因为具有不易遗忘、防伪性能好、不易伪造丢失、随身"携带"和随时随地可用等优点,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产品已经广泛用于政府、军队、银行、社会福利保障、电子商务、安全防范等领域.那么生物识别技术研究现状及未来趋势如何?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安全防范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及市场需求。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与发展。其技术及产品已经大量地进入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目前。新一代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受光照、姿态、表情等不同条件的影响越来越小,向多模态和多种生物特征融合技术方向发展,更易于集成分析、监控、管理为一体的设备,实现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自动化应用。  相似文献   

14.
生物识别技术在经历了多年发展后,各种技术开始日趋成熟。虽然生物识别产品的市场价格比往年有所下降,市场的接受程度普遍提高,因而市场销售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但是,除了传统的刑侦用途外,国内生物识别产品的应用还主要集中在门禁与考勤领域。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生物识别技术在信息安全、社会福利与保险、证照检查和金融方面的应用将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总的来说,生物识别市场的应用领域还有待于进一步拓宽。  相似文献   

15.
《中国安防》2007,(9):9
8月22日,由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主办,旨在推动中国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标准化进程、促进国内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应用的行业盛会-国际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  相似文献   

16.
最近几年生物识别技术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由于生物识别技术的精度和产品稳定性的提高,生物识别技术在公共安全防范领域的应用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然而,迄今为止,任何的生物特征识别系统或者方法都有出错的可能.对系统的识别精度给出客观、准确的评估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它受测试样本的数量、质量、评估指标等因素的影响,但是这对应用单位和司法部门却是一个很关注的焦点问题.所以生物特征识别方法的性能测评已成为生物特征识别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7.
过去十来年与国内高速增长的整体经济相伴。中国生物识别产业年增长率一直维持在40%以上的高位。但2011年至2012年由于受到大环境进一步恶化的影响,生物识别产业遭遇了严冬,诸多企业面临严峻的考验,欣慰的是,进入2013年以来市场的一些信息提振了生物识别公司的信心,如苹果在iPhone5S中配备指纹传感器,使得不少生物识别技术公司的股价上涨,多家机构认为.苹果的高调介入有望催生这一新科技细分领域的一轮爆发式增长。借此笔者将对今年生物识别的整体市场以及热点进行阐述。关注生物识别这门技术及产品应用将要发生的变化,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正一、前言随着电子、通信和生物识别技术的发展,目前电子门锁已成为各类门禁系统的首选用锁,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甚至在大中城市民用领域已成为普及产品。而国防、金融、保密、重要文物管理单位等要害部门,已经或正在应用更高安全级别的生物识别技术。国内门禁安防领域已进入智能化时代。与此同时,还有不少应用场合如:文物管理部门、  相似文献   

19.
安鑫 《中国安防》2020,(5):14-18
传统单一的生物特征识别如人脸、指纹、虹膜、掌纹等因特征点不同,在一定场景下有着各自的优缺点。如果采用单一的识别方式,识别的可靠性则会存在一定的限制,为了达到更优的使用体验,目前混合生物识别技术应用于越来越多的细分场景。混合生物识别技术融合了多种模态的特征,且通过信息融合技术提高了识别系统的安全性和抗攻击能力,同时降低了错误率,使得多模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能够有效缓解单模生物特征识别。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在应用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与技术挑战,讨论了基于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个人身份认证管理产品的发展趋势。非接触式设计将会保证产品在公共卫生与个人接受程度方面的要求,多模态技术为提高系统的高安全性与防伪能力提供了技术保障。基于网络化的身份识别与管理体系将会大大提高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商业前景,融合以上三类特征的产品将会代表未来生物特征识别产品市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