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对南通市楼顶式移动基站电磁辐射污染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南通市418个楼顶站基站周边地面50 m范围内电磁辐射功率密度值均能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的要求;楼顶美化天线、集束天线和景观塔等建设较晚的楼顶塔形地面电磁辐射强度相对较小,楼顶角钢塔、拉线塔和抱杆等建设较早的塔形地面电磁辐射强度相对较大;楼顶塔所在楼顶平台监测值存在轻度超标的情况。提出,应严格控制楼顶塔所在楼顶的人员可达性,即基站电磁辐射防护区应高出楼顶2 m以上,避免公众进入基站电磁辐射防护区内,受到基站天线的过量辐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从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的特点及管理要素入手,针对通信基站环境监管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设计通讯基站环境电磁辐射监管平台,提出合理有效的环境监管措施,实现历史监测数据、环评、验收资料电子化,信息公开化;通过平台开展电磁知识宣传教育,建立网络互动,有效遏制通讯基站建设违规行为,提高环保监管效率。  相似文献   

3.
泉州市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泉州市移动通信GSM基站和TD—SCDMA基站电磁辐射状况进行监测与分析。通过理论计算预测基站电磁辐射安全距离,对典型敏感目标、典型基站进行电磁辐射的监测,结果与理论预测情况相符。选取302个GSM基站和306个TD—SCDMA基站进行电磁辐射的监测,结果表明,各基站电磁辐射满足单个项目管理低于目标限值0.08W/m2的标准。分析表明,基站在正常运行时,对周围的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能满足国家相应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根据5G基站工作原理及发射特点,研究了5G基站的电磁辐射方向、强度与用户终端位置分布及应用场景存在的对应关系.经实测验证,终端位置移动将导致电磁辐射方向发生显著变化;多终端窄波辐射相互叠加与应用场景明显相关,基站小区辐射覆盖范围扩大.建议对现行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技术方法进行研究修订.  相似文献   

5.
对连云港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进行现状调查与评价,将3个时段内移动基站电磁辐射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分区评价。结果表明,监测数据均能符合相应的环境标准,县域电磁环境辐射水平整体略低于城市区域,基站周边整体受电磁辐射影响程度随高度上升呈增加趋势,10 m~15 m高度处的综合场强平均峰值最高。  相似文献   

6.
对乌鲁木齐市区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金敬 《干旱环境监测》2005,19(4):240-242,253
利用科学的检测方法,通过现场调查和数据分析,对乌鲁木齐市区数字蜂窝移动通信基站产生的电磁辐射进行了科学的论述.对移动通信发射基站所产生的电磁辐射环境影响得出了正确、客观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GSM数字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测量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联通齐齐哈尔 GSM数字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的测量与分析 ,明确其对周围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 ,为环境保护管理提供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8.
GSM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污染状况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GSM移动通信基站系统,指出,在进行GSM移动通信基站环境影响分析时,要注意采样点位的设置和测量要求.现场监测结果表明,GSM移动通信基站对环境电磁辐射水平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对50 m内建筑物影响显著,但绝大多数基站基本符合国家有关电磁辐射环境影响标准的要求,在设备正常运行情况下,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电磁辐射污染.  相似文献   

9.
为规范广东省5G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在《5G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试行)》(HJ 1151—2020)的基础上,采用理论预测和实地测量相结合的方式开展5G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技术研究,以完善其监测技术规范。研究建议监测仪器分辨率带宽(RBW)设置为500 kHz,量程采用监测仪器自适应功能设置或设置为稍大于实际场强的量程,监测仪器和5G终端距离设为1 m,监测范围为以5G通信基站天线为圆心、以80 m为半径的空间范围内,同时还对终端设备和监测点位布设等提出技术要求,以进一步规范广东省5G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相似文献   

10.
电磁辐射环境信访分析与应对措施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南通市辐射环境信访调处为例,对该市近年来电磁辐射信访投诉量及其变化,投诉对象、方式、诉求等进行分析,并结合调处经验,提出上门实测、合法性核查、组织协调等应对措施,以及完善执行机制,优化评价技术;加强辐射环境监管;保障公众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正确引导公众舆论等解决辐射环境信访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就城市空间电磁环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分析了电磁辐射的来源,探讨了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及防护措施,对电磁环境管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安徽宣城通信基站中选取103个基站并设置924个监测点位,用电磁辐射分析仪监测,利用相位差确定所属区域后对基站电磁辐射强度作理论预测,与现场监测值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现场监测电场强度值为0. 20 V/m~1. 86 V/m,均值为0. 45 V/m;功率密度为0. 011μW/m~2~0. 918μW/m~2,均值为0. 063μW/m~2,远小于标准限值。说明该区电磁环境状况整体较好,基站周围电磁辐射随着距离的增大而不断减小,功率密度实测值变化趋势与理论预测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
选取南通市具有代表性的9种不同架设类型的基站现场实测,分析其地面水平方向上的电磁辐射分布特征,以掌握基站不同架设方式对地面电磁辐射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线架设方式不同,地面电磁辐射强度及分布存在一定差异,落地塔监测值整体低于楼顶塔。50 m范围内,功率密度值由大到小依次是楼顶抱杆楼顶井字塔楼顶角钢塔楼顶景观塔楼顶集束天线楼顶拉线塔楼顶四角塔楼顶美化天线落地塔,地面最大值普遍出现在距离基站20 m~30 m范围。受天线架设高度、下倾角因素的影响,楼顶美化天线和楼顶角钢塔地面最大值点分别出现在距离基站60 m和70 m处,超出监测点位50 m布设范围。  相似文献   

14.
以乌鲁木齐市区高压输变电工程为研究对象,重点论述了城市高压输变电工程电磁辐射产生的机理、特征及危害,并通过实地监测,说明了城市高压输变电工程电磁辐射水平现状及发展趋势,以国家电磁辐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为准则,从多方面提出了城市高压输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的污染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