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王小刀 《环境》2004,(3):6-7
范穗斌是教师,许建梅是记者,曹凤英是自由职业者,生活在广州。李保军是教师,来自深圳。为了一个共同信念,他们走到一起,聚集在环保这面绿色大旗之下。他们是绿色江河的志愿者,都是年轻人,都曾在可可西里的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志愿工作过一个月。  相似文献   

2.
世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可是对下一代的教育却是亘古不变的话题。如何教育好孩子,让下一代健康成长,是我们经常要遇到的问题。因为孩子是我们的生命的延续,是社会的未来。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关乎家庭、社会甚至世界的大事。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的教育,父母的影响是最为关键和重大的。父母的素质、修养对孩子的影响是深刻而长远的。只有重视家庭教育,和孩子一起成长,让孩子健康成长,我们的未来才是充满希望的。  相似文献   

3.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问题是思维的开端、创新的基石,是学生探究的动力。然而,目前的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缺失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改革教学,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这是教师所重点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起点,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是一种内在的学习动机。所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不可忽视的问题。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培养思维和提高能力的内在动力,所以,要让初中生学好数学,就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  相似文献   

5.
卷首语     
《环境工作通讯》2014,(7):M0001-M0001
新环境。水碧天蓝,风调雨顺,是我们的共同梦想。《新环境》,有主张,求真相,倡导精致阅读,是一本不一样的环境新闻杂志。我们不求读者数量有多大.只为寻找志同道合的环保人。环保是信念,是生活方式,甚至是一种信仰。我们相信.关注《新环境》的读者,一定坚守绿色理想,且精神丰富,勤于思考.拒绝平庸。  相似文献   

6.
卷首语     
《环境工作通讯》2014,(10):M0001-M0001
新环境,水碧天蓝,风调雨顺。是我们的共同梦想。 《新环境》,有主张,求真相,倡导精致阅读,是一本不一样的环境新闻杂志。我们不求读者数量有多大.只为寻找志同道合的环保人。环保是信念,是生活方式,甚至是一种信仰。我们相信,关注《新环境》的读者。一定坚守绿色理想,且精神丰富,勤于思考,拒绝平庸。  相似文献   

7.
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是我国第三代领导人关于社会主义如何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创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学习实践好科学发展观是当前和今后我们环保系统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即是教学。课堂是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场域,是质疑问难的场所,是通过对话寻求真理的过程。课堂是教师和学生的生命主场。因此,追求"有效教学",教师关注课堂教学,研究课堂教学,改进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9.
“如果你是船,漂泊就是你的命运,可别靠岸。”这仿佛是诗人北岛的隐喻。北岛,创刊《今天》的诗人.曾经的文化符号,写下一个时代的墓志铭。随后开始了漂泊,踏上流亡之旅.母语是他唯一的行李,诗歌是他开路的宝剑,那剑,自然不是李白的剑。李白的剑,余光中这样歌吟:“酒放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口一吐就半个盛唐。”北岛以诗为剑,冲破的是禁锢,找寻的是自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相似文献   

10.
<正>低碳发展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它是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唯一选择。低碳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特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现代化实践的必然选择。推进低碳发展,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战略要求,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推进新的产业革命的重大机遇。推进低碳发展,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低碳发展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1.
吴酩 《环境》2004,(2):54
从深圳河北岸隔着高高的铁丝网南望香港,除了起伏的青山以外,几乎看不到什么起眼的建筑,更难看到人的踪迹。可以说是一派荒凉景象,与深圳这边新楼耸立的繁闹市区相比,真有天壤之别。但是,好像没有内地人把那当作是真的香港。人们心目中的香港,是港岛笋立的摩天大厦,是骆克道的灯红酒绿,是铜锣湾的繁华商铺,是弥顿道昼夜不息的灯光、人流与车流。  相似文献   

12.
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是当前科学课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之一,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课程改革之所以被如此重要而紧迫地提出来,是由于它是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实施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如何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科学"是值得科学教师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从人类能源的进步来看,经历了大概3个阶段:第一个是火,第二个是煤炭,第三个是石油。能源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引起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极大改善。生产力的每一次飞跃,人类文明的每一次进步,都是能源起的作用,能源是社会发展最重要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4.
《环境工作通讯》2014,(11):M0001-M0001
新环境,水碧天蓝,风调雨顺,是我们的共同梦想。 《新环境》,有主张,求真相。倡导精致阅读,是一本不一样的环境新闻杂志。 我们不求读者数量有多大,只为寻找志同道合的环保人。环保是信念,是生活方式,甚至是一种信仰。我们相信,关注《新环境》的读者。一定坚守绿色理想,且精神丰富,勤于思考,拒绝平庸。  相似文献   

15.
兴趣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内在力量,兴趣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强大动力。兴趣是一种积极的认知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让学生保持持久的兴趣,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基础条件。如果人对一件事情感兴趣,他就会努力把这件事情做好。学习也是一样,如果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兴趣,就会有很高的学习积极性,学得就会更快、更好。  相似文献   

16.
粮食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生活消费品,一个国家的粮食问题是关系到本国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因此粮食生产是关系到一个国家生存与发展的一个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17.
公正 《世界环境》2009,(2):11-11
垃圾似乎是工业文明的一个衍生产品,自然界原本是没有垃圾这个概念的。各种残余物,都是生态系统的一个部分,是食物链上的一环,自成体系。工业化以后,垃圾才逐渐成为一个问题,而且是个越来越大的问题。比如最近,江苏盐城的一个化工厂偷偷排污,造成整个城市停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排放的就属于工业垃圾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是一个以知识创新为主导的知识经济时代,是科技高度发展的世纪。这种竞争实质上是科技的竞争,是国民素质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是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成为国际教育改革的潮流。课堂问题的设计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必要环节,又是一门教学艺术。通过教学过程中灵活有效的问题设计,能活跃课堂学习氛围,拓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是班集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的保障。而在德育工作中,班主任是核心,是实施德育工作的主力军,是提高学校德育整体效果的重要保障。那么,对于班主任来说如何做好班集体工作中的德育工作呢?我认为最有效的途径是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  相似文献   

20.
“科技是动力,科技是活力,科技是民生,科技是未来。”发展科技离不开人才,尤其是创新型人才,让创新人才竞相涌流是时代所需,是社会强大所需,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所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