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京津沪地区工业污染物产生量与经济发展定量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择北京、天津、上海3地的工业废水、工业废气、工业二氧化硫、工业粉尘、工业烟尘以及工业固体废弃物6个工业污染典型指标,利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进行工业污染物产生量与经济发展定量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3地的工业废水产生量随着GDP增长均呈现出下降趋势,其EKC均可看成是1个倒"U"型的右侧;北京、上海的工业二氧化硫产生量随着GDP增长均呈现出"U"型变化趋势,其EKC均可看成是2个倒"U"型的组合;3地的其他工业污染物产生量均随着GDP增长呈现出上升趋势,其EKC均可看成是1个倒"U"型的左侧;要使表征工业污染物的产生量与GDP的关系的EKC呈现为倒"U"型的右侧,则需要不断地改进生产工艺技术水平,优化工业结构.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经济发展与工业污染水平计量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常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来描述,典型的EKC一般呈倒"U"形。对福建省1988—2008年的经济与环境系列数据研究表明,福建省工业"三废"排放与人均GDP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但并不完全符合EKC曲线的典型倒"U"模型。工业废水和工业SO2拟合曲线均为"U"+倒"U"形,EKC的转折点已分别到达;工业废气排放曲线为"U"形的右半部分,EKC的转折点尚未出现。因此,福建省要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提升第三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例,优化第二产业结构,减少工业废气排放量,争取尽早跨越EKC转折点。  相似文献   

3.
研究福建省永定县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关系,对其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利用永定县1996-2007年相关统计数据,建立了人均GDP与典型环境质量指标(工业废水排放置、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工业废气排放量)的模型,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函数关系.结果表明:工业废水排放量与人均GDP的关系曲线呈直线单调递减;工业固体废物...  相似文献   

4.
选取废水、废气、工业固体废物、SO2和COD等指标,分析了中国1980—2008年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与人均收入之间的关系,利用库兹涅茨模型,估算出主要污染物排放的拐点及对应的时间,并解析了影响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仅SO2的EKC呈"倒U型",COD的EKC波动幅度较大,近年总体呈下降趋势,废水、废气、工业固体废物与人均收入之间基本呈递增关系,废水EKC斜率有降低趋势,可以判断未来几年有出现拐点的迹象。废气、工业固体废物EKC斜率仍有增加的趋势,难以判断未来几年有出现拐点的迹象。建议继续强化环保政策,严格环境准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产业技术水平,控制污染物排放,促进EKC拐点提前出现。  相似文献   

5.
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别建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和基于扩展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型,对广西的经济增长和环境质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研究表明,除了工业废水排放量(Ewater)对人均GDP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关键转折点还未来到,工业废气排放量(Egas)、工业SO2排放量(ESO2)、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Ewaste)、NOX浓度(cNOX)、COD排放量(ECOD)、NH3-N排放量(ENH3-N)等6个指标对人均GDP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关键转折点都已出现;lnEwater、lnEgas、lnESO2、lnEwaste、lncNOX、lnECOD、lnENH3-N均与专利申请数负相关,且截面效应均为正;lnEwater、lnEgas、lnESO2、lnEwaste、lncNOX、lnECOD、lnENH3-N与第二产业产值占全部产值的比重、污染源治理投资额正相关;lnEwater、lnEgas、lnESO2、lncNOX、lnENH3-N与非农业人口的人口密度负相关,lnEwaste、lnECOD与非农业人口的人口密度无关。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动态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蓓蕾 《污染防治技术》2009,22(6):36-38,51
研究了1990-2007年,江苏省工业废气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1990年以来,该省工业废气排放量在波动中平缓增长,排放强度不断下降。采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型,模拟了1990-2007年工业废气排放量和人均GDP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江苏省工业废气排放量与人均GDP关系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位于“N”型曲线的左侧,目前该省刚刚跨过第一个拐点(人均GDP 31550元),进入曲线的右半部分,说明该省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环境将逐渐趋于改善。  相似文献   

7.
天津市工业污染物排放特征及其成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992—2008年天津环境经济数据,采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型,建立了天津工业污染物排放与经济增长的科学评价模型,与典型的倒U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不同,天津工业污染物排放模型有三次函数模型和指数函数模型,目前工业废气排放量和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处于上升趋势,而工业废水中的COD、工业烟尘和工业粉尘排放量出现下降趋势。通过计算工业污染物排放及其影响因子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定量剖析1992年后天津工业污染物排放的库兹涅茨曲线的成因。结果表明,天津市环境污染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包括工业总产值、国际贸易(外商直接投资)、能源消费、城市发展、工业污染治理、环境科研投入以及排污费征收。  相似文献   

8.
选取重庆市1995-2009年的经济与环境数据,分析重庆市环境污染程度随经济发展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并通过计算环境污染状况与不同产业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定量分析了造成各种环境污染的成因.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重庆市的环境质量并未呈现出“先恶化、再改善”的整体趋势,重庆市的几个重要环境污染指标并未随着基于当年价格水平的人均GDP的增加而呈现出“先增加、再减少”的“倒U”型,而是呈现“正U”和“正U+倒U”2种类型;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重庆市主要的工业污染物来源为非金属矿物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  相似文献   

9.
利用重庆市2000—2015年废水年排放量及社会经济统计数据,根据STIRPAT模型,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岭回归分析获得人口数量、城镇化率、财富水平、COD年排放量、非第三产业占比与废水年排放量的关系,并采用Tapio脱钩模型界定人均GDP与废水年排放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导致废水年排放量变化的3个主要驱动因素为财富水平、COD年排放量和人口数量;在观测时段内,重庆市存在"倒U"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对重庆市废水年排放量进行分解,发现重庆市废水年排放量较为稳定,工业废水年排放量呈缓慢下降的趋势,而生活废水年排放量呈逐步上升的趋势,并逐渐成为重庆市废水排放的主要来源;重庆市经济增长与工业废水年排放量处于强脱钩与弱脱钩交替状态,而经济增长与生活废水年排放量始终处于弱脱钩状态。  相似文献   

10.
通过收集和整理较长时期的时间序列数据,选用变异系数、集中率和地理集中指数对中国工业主要污染物的空间集聚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20年来中国工业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其中,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的年均增长率最大。工业SO2排放量在空间上的集中化程度最低,并且集中化程度呈现继续下降的趋势;工业废水排放量在区域的分布较集中,空间集中趋势较明显;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的集中化程度一直相对较高,而空间变化不明显。针对工业主要污染物的空间变化特点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为中国工业污染物的区域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利用滨海新区2000—2007年人均GDP、单位GDP能耗及能源消费总量等指标的时间序列数据,拟合现状滨海新区能源消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基于情景分析法,预测了2006—2020年滨海新区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响应关系及发展趋势,并对其EKC曲线形状做了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现阶段滨海新区能源消费总量与人均GDP相关关系不存在EKC假说,并且按目前发展态势,未来能源消费总量仍趋于不断增长。通过强有力的技术进步、结构调整、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以及相关法律、政策干预等措施,滨海新区可以在较低的人均GDP水平实现能源消费总量与经济增长的完全"脱钩"。  相似文献   

12.
根据1996—2013年中国大陆31个省份工业废气排放总量和经济增长的面板数据,在考虑工业废气排放和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的基础上,运用联立方程探究贸易开放程度、产业结构、工业废气污染治理力度、技术进步程度等污染控制变量对工业废气排放总量的影响,以及物质资本存量、劳动力投入量等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各区域工业废气排放总量和经济增长所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不同阶段的原因。结果表明:(1)全国以及东、中、西部不同区域的工业废气排放总量和经济增长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都呈"倒N"型;且东部已进入经济增长抑制工业废气排放时期,而中部、西部和全国尚处于工业废气排放总量随经济增长而增加的阶段。(2)联立方程表明,产业结构、贸易开放程度、技术进步程度等方面的差异是促使各区域所处阶段差异的主要原因。(3)联立方程中部分要素对各区域的影响机制类似,且污染方程中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对工业废气减排的效果甚微。产出方程估计结果表明,各区域污染排放与人均GDP均呈弱正相关关系,说明大部分区域经济发展以环境为代价;且物质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存量对各区域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3.
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工业固废管理政策作用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系统动力学(SD)原理,首先对工业固体废弃物管理政策与其他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构建了因果关系图及流图;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系统动力学(SD)方程,定义了激励因子和约束因子的概念,明确了其与系统其他各要素间的关系及相关参数的确定方法;最后以辽宁省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预测了辽宁省未来工业固体废弃物的产生量、综合利用量、处置量、排放量、贮存量、累积贮存量的变化趋势,对政府的激励和约束政策的变化对工业固体废弃物不同处理方式的作用效果进行了仿真。研究成果对政府科学制定政策,提高我国工业固体废弃物管理的研究水平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城镇生活COD分区减排方案构想及保障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城镇生活COD排放量持续增加,已成为实现国家COD减排目标的首要压力,但目前尚未受到足够的重视.随着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此压力可能进一步增加,实施城镇生活COD减排势在必行.重点分析了影响城镇生活COD减排的因素及其相关性,以COD超载系数、人均GDP和城镇人均生活COD排放量3个指标为基点,结合各地区城镇人口增长率、环保投资比例,以及国家对四类主体功能区人口承载方面的相关要求,根据近年城镇生活COD排放量变化情况,构建分区分类削减方案,并从行政、法律、经济和技术等方面提出保障COD减排的措施和环境管理手段.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能源利用碳排放的分解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先对人均GDP、人口和能源强度与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再运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LMDI)法,对上海市能源消费导致的碳排放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了结构分解分析.结果表明,能源强度和能源结构因素引起碳排放强度下降,但能源强度的下降起主要作用;上海市二氧化碳排放量在不断的增加,其中能源结构和能源强度因素起抑制作用,常住人口和人均GDP起促进作用.因此,要减缓上海市二氧化碳排放量,应从控制人口数量、降低能源强度、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技术进步、改善能源结构等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16.
利用2000—2007年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数据和同期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分析了江苏省主要大气污染物减排与环境空气质量变化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近年来江苏省SO2排放量与环境空气中SO2浓度存在正相关,而烟尘和粉尘排放总量与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呈现出弱的负相关关系。对江苏省经济发展和环境关系的进一步分析揭示,江苏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呈现出倒U型关系,表明江苏省已经进入经济环境双赢区间,但近年来政策对经济环境关系的影响突出。该研究对中国十二五环境管理政策的制定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乡镇企业发展极为迅速,但总体来说,技术水平低,生产管理落后,设备简陋,资源浪费严重,职工文化和业务素质偏低,因而资源利用率不高,单位产品“三废”产生量和排放量远高于国营大中型企业。笔者认为,解决乡镇企业环境污染的最根本手段是依靠科技进步,通过降低能耗和物耗的途径,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废渣通过一定工艺的处理,重新利用,实现资源再生。这样既不影响经济的发展,又不浪费原材料,最大限度地控制了废物排放,保护了环境。温州鹿城农药厂在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废物方面,有很多值得推广和借鉴的经验和技…  相似文献   

18.
城镇生活COD排放量的持续增加直接加大了COD减排压力,更加大了工业COD的减排压力.因此,加强城镇生活COD减排,预测其所需的污水处理设施及投资至关重要.按照2006-2010年城镇人均生活污水排放量年均递增率设置4种情景,预计为满足减排要求,2010年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约为67%~71%,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可能达到2 000亿元.  相似文献   

19.
以用于工业污染治理的资金和设备为投入指标,以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和废水重复利用率、工业废气排放削减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和处置率为产出指标,利用DEA模型将污染治理的综合技术效率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分析影响污染治理效果的制约因素,为改善治理效果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以1999年为转折点,工业废水治理的制约因素由纯技术效率转为规模效率.1997-2002年,工业废气的种类和性质变化以及废气的复合型污染提升了对废气处理技术的要求,纯技术效率偏低;2002年以后,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发展不相协调,废气治理投入的资源利用率偏低.1995-2005年,固体废物污染治理的规模效率较高,纯技术效率为污染治理的制约因素;2005年以后,纯技术效率有所提升,但波动较大.整体而言,工业废水治理的多年平均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最高,废气次之,固体废物最低,表现出明显的不均衡性.  相似文献   

20.
从能源生产和消费弹性系数出发介绍近20年来中国能源的消费状况,并且根据统计数字,作出了关于能源消费总量与人均生活能源消费量及工业废水、工业废气、工业固体废物的曲线关系图.为了能定量地说明上述变量之间的关系,引入灰色关联分析,计算出能源消费与工业环境污染之间的灰色关联度以及灰色关联矩阵.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得出结论:能源消费与工业环境污染具有显著关联,要降低工业环境的污染,就要减少传统能源的使用,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以及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通过定量计算为政府提倡大力使用清洁能源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