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装饰性镀铬和硬铬电镀过程中,槽液浓度随着电镀过程的延长而降低,而且逐渐积累了Cr~(3 )、Fe~(3 )、Cu~(3 )与金属阳离子,当槽液中的金属阳离子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影响镀件的质量,导致镀液无法再用而报废,从而产生高浓度镀铬废槽液,废槽液含铬酐200~280克/升,三价铬、铜、镍、铁等杂质离子50克/升左右,(其中大量为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电镀行业中普遍采用铬酐——硫酸溶液进行电解除铜。这种溶液使用寿命短,当溶液中的铜离子达到60克/升左右时,就无法使用,需要经常更换新溶液。这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增加生产费用。同时,操作不方便,易于腐蚀零件基体,除铜质量不理想。鉴于上述情况,人们总是想寻找其他方法来取代铬酐电解除铜溶液。我们经多次试验,终于找  相似文献   

3.
由上海有机化学所研制,江苏省泰州市电化厂生产的表面活性抑制剂 F-53,已在国内得到成功的应用。这种铬雾抑制剂用量小效果大。在镀槽中,加入0.1克/升,能维持70~80小时,当镀件入槽后,即在1~2分钟内形成30~50毫米高的复盖层。其优点是可以抑制铬酸雾的蒸发,节约25%的铬酐用量,节约用电。并  相似文献   

4.
一、镀铬废液的处理和回收 铬在废液中主要以三价和六价两种状态存在,三价铬的毒性一般认为较小,六价铬已确证是一种严重的环境污染物,早在1827年就有毒性的报告了,随后又陆续报告它会引起鼻穿孔、皮肤溃疡和肺癌等,很稀的含铬废水(1.0毫克/升)就可使鱼类死亡,水中含铬酸浓度在5—6毫克/升时就会使农作物枯死,这样,含铬污水的处理就成了保护环境的刻不容缓的任务,我国在1973年已规定六价铬废水的排放标准为0.5毫克/升。 目前国内外含铬废水的处理方法有化学  相似文献   

5.
李鹏飞  毛林清  陈胡星 《环境工程》2018,36(11):118-122
为探索含铬废弃物在陶粒生产中资源化利用的可行性,在实验室制备掺CrO_3的陶粒样品,测定其强度、密度等物理性能和铬浸出浓度,研究Na_2CO_3、煅烧制度对铬浸出浓度的影响,并结合XRD和SEM分析探讨铬在陶粒中的固化机制。结果表明:CrO_3掺量增加(0%~3.0%),陶粒的强度、密度和吸水率变化不大,六价铬和总铬浸出浓度增加,但总体较低,均在0.1 mg/L以下;提高Na_2CO_3掺量、提高煅烧温度或冷却速度,六价铬和总铬浸出浓度明显下降。玻璃相对铬的固化起关键作用,玻璃相使陶粒结构致密,包裹铬离子,从而降低铬浸出浓度。陶粒对铬的固化效果良好,含铬废弃物在陶粒生产中的资源化利用具有潜在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用硫酸改性的粉煤灰作为吸附剂,处理含铬(Ⅵ)为5mg/L地下水,最佳条件为:pH=2,液固比10000:3,25℃下反应3h。处理后水样铬(VI)浓度0.03mg/L,满足(GB/T 14848-93)《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在不改变原水pH条件下,增加粉煤灰用量,水样中铬(VI)浓度也可由5mg/L降至0.05mg/L。同时,吸附剂对铬(VI)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和Langmuir等温线。  相似文献   

7.
粉煤灰处理Cr~(6+)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电厂粉煤灰进行了处理含铬(VI)废水试验,探讨了粉煤灰投加量、pH值、接触时间、温度和含铬浓度等因素对除铬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废水pH=10左右、Cr6+浓度<100mg/L,粉煤灰的用量140g/L时,在常温下吸附处理2h,对铬的去除率可达到72%以上。粉煤灰吸附处理含铬废水符合Freundlich等温式,以物理吸附为主。对于低浓度含铬(VI)的废水,处理后可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8.
针对某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从pH值、吸附时间、污泥投加量、温度、铬(Ⅵ)浓度等方面研究了剩余污泥吸附剂对含铬(Ⅵ)废水的生物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废水的pH值是影响剩余污泥吸附铬(Ⅵ)的重要因素,适宜pH值为1.0~2.0;吸附是一个快速过程,适宜吸附时间为30min;在pH值为1.0,污泥投加量为8g/L,30℃吸附30min,对50mg/L铬(Ⅵ)废水的去除率可达99.65%;在20~60℃污泥吸附不受温度影响;用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描述了污泥对铬(Ⅵ)的吸附结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SEM/EDS)分析,吸附前后污泥的形貌变化不明显,元素含量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从pH值、吸附时间、污泥投加量、温度、铬(VI)浓度等方面研究了剩余污泥吸附剂对含铬(VI)废水的生物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废水的pH值是影响剩余污泥吸附铬(VI)的重要因素,适宜pH值为1.0~2.0;吸附是一个快速过程,适宜吸附时间为30 min;在pH值为1.0,污泥投加量为8g/L,30℃吸附30min,对50mg/L铬(VI)废水的去除率可达99.65%;在20~60℃污泥吸附不受温度影响;用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描述了污泥对铬(VI)的吸附结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傲能谱仪(SEM/EDS)分析,吸附前后污泥的形貌变化不明显,元素含量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对硝基苯甲酸是目前全国几家生产盐酸普鲁卡因的一个中间体产品。我厂每年生产对硝基苯甲酸70—80吨,需耗用红矾钠(Na_2Cr_2O_7·2H_2O)165—188吨,98%硫酸358—409吨。在反应结束后,红矾钠和浓硫酸全部转化为高浓度的含铬废酸水被排放。其中含硫酸铬15—20%,硫酸30—40%。一次母液含Cr~(+6)11900mg/l左右,洗液含Cr~(+6)  相似文献   

11.
利用均匀设计安排试验,用曲线回归分析创建数学模型的方法研究了枯草芽孢杆菌产γ-聚谷氨酸絮凝剂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其最佳培养条件是蔗糖添加量2.2%、酵母膏添加量0.6%、谷氨酸钠4.5%、pH7、温度33℃、摇床转速215r/min。同时利用γ-聚谷氨酸絮凝剂对含铬(Ⅵ)废水进行铬(Ⅵ)去除处理,结果显示:pH值为4、30mL、30mg/L废水中γ-聚谷氨酸的添加量为1.5mL和1%CaCl2用量为2.4mL时,铬(Ⅵ)去除效果最佳,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的铬(Ⅵ)去除率可达55%。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了“用木浆造纸废水处理铬渣”试验.将铬渣浸泡在木浆造纸废水中,生成木素铬盐.再将木素铬盐分解成为铬酐、水和二氧化碳.把浸除后的铬渣尾矿物,经解毒处理后,不再含铬,用于烧砖或还田,填坑造田做为耕作层的母质层覆盖耕作土壤层,扩大城乡耕地面积.取得以废治废变废为宝,综合利用铬渣和造纸废水,生产有用的物资,作了综合利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水样中总铬时,不同酸介质对测定有影响,实验表明用硝酸加硫酸处理水样,在硫酸介质中测定结果稳定,灵敏度高,本方法的特征质量为11pg/0.0044A,检出限为30pg,标准加入回收率为90~105%,对于含铬为0.027mg/L的水样平行测定11次计算相对标准偏差为7.04%。  相似文献   

14.
用离子交换法处理含铬废水,具有除害彻底(不易产生二次污染)、可回收铬酐、可实现封闭循环、处理成本低等优点,因而它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处理电镀废水的方法。目前,许多国家(包括我国在内)都在推广使用这种方法。但是,这种方法也有一些急待研究解决的问题。例如,国外有人认为:“用离子交换法进行水处理的能否实施,决  相似文献   

15.
耿土锁 《环保科技》2004,10(1):21-23
论述了制革废水综合治理工艺 ,即包括鞣革含铬废水的回收工艺 (加碱沉淀、压滤脱水和氧化提纯 )以及混合废水的治理工艺 (气浮池和氧化塘 )。铬回收结果可使含铬废水的铬从 2 2 0 0~ 35 0 0 mg/L降低到 1~ 1.4 mg/L,去除率高达 99.95 %~ 99.96 % ,满足国家废水排放中对铬的排放要求 ,提纯后的铬达到回用质量 ,可彻底消除二次污染 ;气浮池和氧化塘相串联具有能耗低、污泥含水率低和便于资源化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用不同浓度含铬地下水灌溉,研究了芹菜对铬吸收的关系,结果表明:用含铬地下水灌溉,可使芹菜中含铬量增加,灌溉水中铬的浓度在0-1mg/l之间时,与芹菜中铬含量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7.
<正> 本文研究用萃取光度法测定磷酸溶液中的铀含量。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已经研究了几种技术。其中之一是测定低量铀(0.02—0.2克/升)的方法,它是用二(2-乙基已基)磷酸(DEHPA)和三辛基氧化膦(TOPO)协同萃取铀(Ⅵ),再用每升含20克铁(Ⅱ)的8.6M磷酸反萃取铀(Ⅳ),最后在醋酸盐缓冲溶液  相似文献   

18.
在英明领袖华主席、党中央领导下,我厂广大职工在厂党委的领导下,朝气蓬勃,斗志昴扬,狠抓阶级斗争。促进了生产、双革和环境保护工作。我厂是铁路自动控制器材的生产厂,很多产品要求镀装饰铬和耐磨铬,每天排出镀铬污水达12吨,污水中含六价铬(以金属铬计)最高浓度达200毫克/升,超过国家允许排放标准(0.5毫克/升)400多倍。这些污水不加处理,任意排放,将造成严重污染。在批判“四人帮”斗争中,我们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学习兄弟单位的经验,在市有机化工厂,市展览馆,市环保办的帮助下,自力更生,因陋就简,试验成功了用市有机化工厂的苯乙烯弱碱性阴离子树脂(710—B)处理含铬污水,并投入了  相似文献   

19.
<正> 含铬废水的成分中,六价铬含量高,毒性大。研究表明,高浓度的铬是有毒的,可引起突变、致癌和致畸。毒性的大小依铬的浓度而定。六价铬的毒性比三价铬高100倍。实践证明,若水中六价铬的含量超过0.1mg/l,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国家规定饮用水中六价铬的含量不超过0.05mg/l;地面水中不超过0.1mg/l;工业废水中不超过0.5mg/l。而镀铬清洗水中六价铬含量一般超过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十倍至数百倍,而一些铬酸盐生产厂的废水中含铬量竞达几千毫克/升。大量的铬进入水体,造成严重  相似文献   

20.
采用实验室培养的方式,研究大薸(Pistia stratiotes)在处理某电镀厂微污染含铬废水的净化效果及其机理。实验结果表明,7 d内,大薸(200 g,鲜重)对20 L含铬废水(铬(Ⅵ)0.5 mg/L,总铬为2.0 mg/L)的铬(Ⅵ)和总铬清除率分别为99.4%和71.6%;被吸收的铬离子主要分布在根部,占吸收总量的68.3%。通过对比分析试验组和对照组根系分泌物和植株体内化学成份,可见大薸对微污染含铬废水的适应机制为:(1)大薸根部分泌出大量的有机酸、糖和氨基酸及蛋白类等,有机酸等将含铬废水中毒性较大的铬(Ⅵ)还原成毒性较小的铬(Ⅲ),缓解其毒害作用。(2)大薸合成大量植物络合物(PCs)降低已吸收的铬离子对植株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