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X82一200001822中国1998年度环境质量状况/朱建平(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一1999,11(5)一19一22环图X一19 对我国1998年度的环境空气质量、酸雨、主要流域水质、近岸海域海水水质、地下水水位与水质、城市声环境、辐射环境质量、典型区域生态环境的状况进行了综述与分析,指出了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是城市空气污染、地面水体污染和城市噪声污染。1998年度总体环境质量与上年度相当,少数城市变化幅度较大。我国局部区域的生态状况十分严峻,生态保护和污染控制工作任重道远。物排放总量控制评价所应包含…  相似文献   

2.
X822 .9601806城市综合环境质量的物元分析评价/李柞泳(成都气象学院大气电子工程系)//环境科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1995,16(5)一76~78,88 环信X一5 为了探索物元分析方法用于城市综合环境质量评价的可能性,通过计算城市环境对各评价等级的综合关联度,进行城市综合环境质量评价。用物元分析法对四川省16个城市的综合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它用于城市综合环境质量评价是可行的。表5参4~75环信X一5 应用“.风险频数”及相关指标对沈阳地区过去30年环境双险的时空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风险频数在1966~1977及1978~1991两个时段之间…  相似文献   

3.
环境监测     
1997,(2)一1~4环信X一124 综述了近10年来被动式采样技术及半透膜装置(SPMD)在环境领域应用研究的进展。介绍了被动式采样及SPMD的技术原理,主要优点和存在问题,评价了SPMD装置作为生物富集模拟器件在研究有机有毒化合物生物有效性方面的应用背景,同时探讨了应用中的数学模型方法,指出这一方法的不足之处及今后的研究方向。(怡东)X83 970309835技术在环境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中的应用初探/吴忠勇(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二//中国环境监测/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一1997,13(1)一2~6 环信X一”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与北京大学联合开发研制了一套基于…  相似文献   

4.
X82 9702478环境风险评价研究进展/钟政林…(湖南大学环境工程系)//环境科学进展/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1996,4(6)一17~21环信X一4X822 9702479大连市社会、经济和环境情况综合评价/史作民(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研究所卜·//生态学杂志/中国生态学会一1997,16(1)一“一65环信Q一25 本文建立了一套评价城市社会、经济和环境状况的综合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因子的权重,计算出评价分指数和总评价指数,并与全国东部沿海19个城市进行比较、分析和排序。评价结果表明:大连的总体排名位于20个城市中的第5位,其经…  相似文献   

5.
社会与环境     
X222侧工泊1429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指数普适公式及评价模型/李柞泳(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气电子技术研究所)…//环境科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2加l,22(6)一108一111环图X一5 为了建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模型,分析了社会、经济和环境指标体系所具有的特征,提出了基于GA优化的分类单项指标的发展指数普适公式,并采用广义对比运算和层次分析法对不同层次指标赋权,建立了社会、经济和环境可协调持续发展评价模型。该模型应用于大理市的可协调持续发展评价结果表明:基于以优化参数后的分类单项指标的发展指数公式和评价模型不仅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6.
环信S一58X822 9603012用动态的观点进行环境综合质量评价/彭补拙…(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中国环境科学/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一1996,16(1)一16~19 环信X一58 强调用动态的观点进行环境质量评价,着重对如何从方法上体现这种观点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变权”思想,设计了“权”调整公式,并依此对新疆库尔勒市环境综合质量进行了评价,其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是可行的,也是较合理的。图2参3X823 9603015大气环境质量灰色评价模型及其应用/冯玉国(冶金工业部山东地质勘查局三队)//干旱环境监测/新疆环境监侧中心站一1996,1。(1)一20~22环…  相似文献   

7.
X820 .3 2(X)2D1842前后对比分析法在战略环境评价中应用初探/包存宽(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科学学报/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2(X)l,21(6)一754一758 环图X一9_分析战略环境评价基本内涵,提出战略环境评价实施框架,并重点分析了评价战略筛选与体价考确定、战略分析、战略环境影响识别与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战略环境影响预测与综合评价以及制定战略环境影响减缓措施等关键问题;初步研究了战略环境评价方法,重点研究前后对比分析的政策评价方法类型、特点及其在战略环境评价中的应用,最后以…  相似文献   

8.
环境监测     
利于污染源的监督管理。表5参25X830.1 9701840环状扩散采样管的研制及其在大气氨测定中的应用/田洪梅…(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环境科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1996,17(5)一20~23环信X一5X830 9701836生态监测指标选择一般过程探讨/张建辉…(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中国环境监测/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一1996,12(4)一3~6 环信X一73 对生态监测指标体系设计的一般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论述。主要包括生态监测目标、生态系统所受的环境压力、生态系统模型的提出以及生态监测指标的分类。旨在为我国生态监测规划和设计进行初步的探索。参6X83…  相似文献   

9.
X822 9500534城市综合环境质量评价方法一二级灰色聚类法/张庆杰(秦皇岛市环保局)//环境保护/国家环保局一1994,(4)一18~21环信X一7 城市环境系统是一个广泛的信息系统,是由多项环境要素组成,而每项环境要素又包含多个污染因子。通过各种监测手段获得的环境信息只是全部信息中的一部分,是灰色的。而灰色系统理论的中心内容就是充分利用已知信息,将灰色系统淡化、白化,其中聚类分析方法是将聚类对象在不同聚类指标下,按灰色进行归纳,最终达到评价结果。本文介绍了灰色聚类分析方法,城市综合环境质量的灰色聚类评价方法以及应用实例。通过实…  相似文献   

10.
X822 9801113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径向基函数网络模型/郭宗楼…(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国环科院一1997,10(4)一l~4环信X一6 建立了一个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径向基函数人工神经网络(RBF一ANN)模型,同时提出了一种简便、快速的R邵一ANN的最小二乘算法(RBF一LS算法)。在城市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应用中表明,提出的RBF一ANN模型及其算法是合理、有效、通用的。图2表4参2沈珍瑶(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二//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甘肃省环保所一1997,10(2)一16~18 环信X一39 从物理意义上探讨了在环境质量评价中应用的模糊数学的隶…  相似文献   

11.
向传播算法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环境质量评价的B一P决策模型。用此模型研究实例的大气环境质量,结果表明B一P网络用于环境质量评价具有客观性和实用性。图1表4参4X822 9903242属性识别理论模型二级评判法在城市总体环境质量评价中的运用/.舒军龙…(杭州大学环境科学系)//环境工程/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一1999,17(l)一65一67,54环信x一26 属性认识理论模型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数学模型,它已成功地用于质量评价中。现将该模型引用到城市总体环境质量评价中,提出运用二级评判来综合评价城市总体环境质量。经实例分析表明,属性识别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2.
率、超标率和污染指数法进行质量评价。表8X822 9601147综合环境质量的B一P网络二级评价/李柞泳…(成都气象学院)//环境科学研究/中国环科院一1995,8(3)一32~34环信X一6X822 9601148对布拉格科技大学地区环境状况的研究=Unter-suehung der Umweltbeschaffenheit im Gel且nde derTeehnisehen Universitot,prag〔刊,德〕/M.Bomar…// Stuub一Reinhalt.Luft一1994,54(5)一225~228北图 仅仅在偶然的机会测定了严重影响着环境的有毒有机物质。为了更好地综合评价环境质量。本文考虑了生物学方法与物理化学方法相结合的可能性。结果表明,生…  相似文献   

13.
XZI 9802580气候变化的综合解决途径:政治与科学的考虑依据/Tora Skodvin.二// AMBIO一人类环境杂志/中科院自然资源综考会一1997,26(6)一343~349 环信X一28X24 9802581对建立我国可持续发展指标的一点思考/杨发明…(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环境科学进展/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1997,5(6)一58~64 环信X一4 传统的发展指标体系(如GNP)存在着忽视环境的问题,导致经济与环境不能协调发展,因此建立一个能评价与测度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探讨了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几种方法,并分析了各个方法的优点与缺点。针对我国…  相似文献   

14.
朱强  潘杨  夏坚  贾海峰  席劲瑛 《环境科学学报》2020,40(12):4598-4602
随着水十条的颁布实施,大量城市水体水质得到显著提升,而目前的水质分级评价方法难以反映城市水体的感官质量提升.本研究选择苏州市区23个城市水体采样点,通过定期监测获得了774套水质与感官评价数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符合城市水体特点的感官质量评价方法.通过考察城市水体感官质量与不同水质指标的相关性,筛选出了氧化还原电位、浊度、氨氮、溶解氧作为表征城市水体感官质量的特征性指标,并确定了不同指标水体分级的浓度限值,通过插值计算以及加权平均的计算方法,建立了城市水体感官愉悦度指数(WCI)评价方法.对该评价方法进行了验证,发现依据水质指标计算得到的WCI与现场人员感官评价结果相对误差小于40%的样本占总样本量的93%.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于平原河网地区城市水体感官质量的评价,并为地方水体修复治理效果评价和公众休闲娱乐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的计算公式.该方法应用于成都市1982~1987年间大气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符合。表3参10X823 9803330大气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集对分析方法/李柞泳(成都气象学院)//环境科学研究/中国环科院一1998,11(2)一31~33环信X一6 阐述了集对分析法用于大气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基本思想,提出了多项污染物综合联系度表达式中的合成同一度、合成差异度和合成对立度X824 9803331湖泊水环境质量评价的研究进展/周勇(华中农业大学土化系卜·//环境科学进展/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1998,6(2)一50~54 环信X一4 湖泊水环境质量评价早期以综合指数法…  相似文献   

16.
X824 9403338用形象分级法对水体水质进行评价/陈沂(水利部天津勘测设计研究院)lj水文/水利部本刊编辑部一1994,(l)一41一们环情P一36 在评价水体质量的工作中只用单项参数来评一28一价是很不全面的,如何对水体水质进行综合评价方法很多,归根到底均决定于单项评价参数的计算。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单项参数指标模型,该模型具有如下优点:1.它把以往几个单项参数指标的公式概括为一个通用公式,就连pH值也可用它计算指标;2.它不仅可以进行多级分类标准,也适用于单一的评价标准;3计算指标形象直观;4.该模型中把各单项参数指标均统一到各自分级的…  相似文献   

17.
环境遥感     
X872《X)102542RS、GIS在内陆湖泊水质研究中的应用/刘瑞民…(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环境科学与技术/湖北省环科院一2(X)l,24(1)一l一4,28 环图X一21 将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相结合,综合应用于内陆湖泊水质的监测和分析,充分体现了其快速、经济、高效的强大优势。本文回顾了一般监测方法的特点及局限性,主要讨论了RS、GIS的特点及在内陆湖泊监测和分析中的优势所在。最后提出了此领域的发展方向展望。图2参14X87 X5132(X) 102543经陆地的气溶胶的地区性分布,用尤巧R一2和GOME进行推论二Regio耐di面bution ofae朋…  相似文献   

18.
环境监测     
X83、9903264我国环境监测的回顾与展望/魏复盛(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一1999,11(l)一l~4环信X一19X83 9903265环境监测用多参数光纤化学传感技术研究2范世福(天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科学仪器系卜·//环境科学学报/中科院环委会一1999,19(2)一200~204环信X一9X830.2·9903266铜(皿)一过氧化氢一澳甲酚紫一吐温80体系胶束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铜(‘)/杨承义…(天津大学环境工程系)产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天津市环保局一1999,12(z)一57~59 环信X一136X830.2 9903267环境分析中的固相萃取法的现状和将来…  相似文献   

19.
X822 9900561乡镇企业环境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王寿兵...(复旦大学)//上海环境科学/上海市环保局一1998,17(5)一22~24环信X一200 本文以上海崇明县为例,建立了一套乡镇企业环境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法确定权重。文中列出了1992年上海崇明县有污染乡镇企业环境经济综合评价结果。评价结果为很好的企业有5家,占8.77%;较好的有13家,占22.8%;中等的有24家,占42.n%;较差或很差的共15家,占24.56%。文章还将很好和很差的企业各个具体指标水平进行了比较分析。图l表5参5(怡东)X822 9900562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评…  相似文献   

20.
X82 200101166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环境评价方法支持系统的研究/欧阳洁…(广东工业大学经济管理系)//环境科学动态/国家环保总局信息所一2000,(3)一l-6环图X一33 本评价方法突出强调从时间上和空间上立体交又体现环境与社会经济人口发展在质量和水平、方向及大小等方面多方位的协调关系;构建了可持续发展目标下协调环境与发展的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了相应的环境评价及预测的模型址化方法;并给出了评价环境是否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等级评语标准。表6参7X820 .1 200101167希夏邦马峰北坡地区夏末降水化学特征探讨/康世吕…(中科院寒区早区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