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8 毫秒
1.
县、乡村防灾减灾系统工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县、乡村的组织管理体系和所存在的防灾减灾问题 ,提出了建立县、乡村防灾减灾体系的构想。建议的县政府内设立“县防灾减灾 (中心 )协调办公室” ,组织实施县、乡村防灾减灾系统工程。从抓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宣传入手 ,对全县、乡村灾害进行详细调查评估、监测预报 ,在此基础上有计划地选择小流域和重要灾害点进行治理 ,逐步达到全面推进防灾减灾工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应急物流园与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相互功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晓燕 《灾害学》2010,25(3):135-138
以分析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的局限性入手,认为部门负责制下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的实用性较低,应急保障系统的危机意识淡薄。而建设应急物流园可以弥补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的缺陷,实现综合防灾减灾由虚体向实体转化,增强综合防灾系统应对非传统灾害的能力。应急物流园的建设完善了城市减灾防灾系统的信息平台与物资储备功能,开拓了综合防灾减灾的社会化功能,弥补了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的诸多不足。应急物流园的应该建设依托中心城市的物流园区,与国家主体功能区划、生产分布格局和综合运输体系相协调。  相似文献   

3.
方印  兰美海 《灾害学》2013,(1):139-145
从属性上讲,我国防灾减灾法不只是行政管理法,而应是社会安全与可持续发展保障法;我国防灾减灾法不纯粹是公法,而应是公法与私法兼备的综合法。从地位来看,我国防灾减灾法是一个新兴的独立的法律部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我国《防灾减灾法》是一部重要的新兴的基本法与综合法。  相似文献   

4.
对中国防灾减灾立法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是自然灾害和经济、社会发展中人为突发事件灾害普遍、灾情严重的国家。灾害已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国家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公众的安全。要把防灾减灾作为中国的基本国策。为此,必须长远规划和全面制定中国的防灾减灾立法体系,以适应21世纪中国减灾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任务。本文就编制中国防灾减灾立法体系应遵循的指导方针、基本原则及方案的框架设想全面提出研讨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江西省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和特征,及其造成的经济损失情况,阐述了综合减灾的重要性。针对防灾减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科学的综合防灾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灾害防御协会从1990年11月成立以来,在综合防灾减灾和对各种灾害的研究和预测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每年一度的"河北省年度灾情趋势预测与减灾对策"报告,报省政府后受到省领导的高度重视,为政府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决策服务.该文对协会的成长发展过程作了较全面的回顾,对协会今后的防灾减灾工作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7.
西北大学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综合大学。该校根据“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和“减灾始于学校”的要求,重视防灾减灾人才培养。在亚洲备灾中心和国家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学校设立了“中国西部综合减灾与公共安全研究中心”,积极为陕西和西部各省区防灾减灾事业提供科技智力支  相似文献   

8.
天津市滨海地区综合防灾减灾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熙铭  史美文  赵国敏  吴国有 《灾害学》2002,17(2):28-31,51
分析了天津市滨海地区历史自然灾害的历史和特点,预测了该地区未来一段时间和最近1-2年可能发生的主要自然灾害,提出了本区综合防灾减灾的策略和目标,为该区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的制订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六个防灾减灾日,主题是"城镇化与减灾"。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和地质活跃的影响,致灾因素增多,发生洪涝、台风和地质灾害等的风险较高,防灾减灾形势严峻。社会各界需对防灾减灾工作高度关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学习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保障生命和贝才产安全。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城镇人口密度不断增加,基础设施承载负荷不断加大,各类灾害风险明显增多,城市安全设防问题日益突出。所以必须充分认识城镇化给防灾减灾工作带  相似文献   

10.
上海高校的减灾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学开展减灾教育,是贯彻执行防震减灾法、人民防空法、消防法、防洪法、防汛条例等法律法规,进行普法教育的重要举措;我国减灾委国内的工作任务,包括开展业务培训、提高从事防灾抗灾救灾人员的素质等内容;在国家减灾规划(1998—2010)中,把“减灾教育要将普及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面向社会提高全民减灾知识水平”作为减灾指导方针之一,把“开展不同层次的减灾专业教育”作为减灾重要行动之一,国  相似文献   

11.
城市防震减灾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和地震科学家共同关心的重大课题及重点工作。“九五”期间,我国先后在部分大中城市开展了防震减灾的示范研究,建立了先进的防震减灾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本文全面介绍了该项示范研究的城市之一-合肥市震害预测与防震减灾计算机信息管下系统的主要内容、研究特色和取得的工作成果。该技术系统的完成,对推进我国城市防震减灾的科学化、现代化管理和实现防震减灾十年目标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自然灾害防治综合立法研究:定位、理念与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一行  刘兴业 《灾害学》2019,(4):172-175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发布了防灾减灾救灾系列重要文件,实施了应急管理体制机制重大改革举措。落实防灾减灾救灾新思想新理念新要求,契合国家发展改革的现实需要,应加紧推进自然灾害防治综合立法。自然灾害防治综合立法的定位是自然灾害防治的基本法、应急管理的特别法、公共安全的支撑法。自然灾害防治综合立法应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风险防范理念、综合防治理念、权利保护理念的基础上,确立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危险区避让及搬迁转移、自然灾害科普、自然灾害防治社会参与、自然灾害保险等制度,为推进我国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防治能力现代化提供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13.
生命线工程综合防灾规划决策方法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友海  张媛  王耀 《灾害学》2010,25(3):57-59
在对生命线工程综合防灾规划编制的技术路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引入了综合灾害指数的概念,提出了一种城市生命线工程综合防灾规划的决策方法,该方法利用综合灾害指数的计算来获得综合防灾规划的决策依据。在综合灾害指数的计算过程中,以给水工程综合防灾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得到10种灾害最终的评价权重;以地震灾害影响因素识别和地震灾害风险指标的计算为例给出潜在灾害的风险指标计算。最终以综合灾害指数为重要衡量标准,并结合生命线工程功能上的布局要求和系统的整体性要求来进行生命线工程的综合防灾规划。本方法在烟台市开发区生命线工程综合防灾规划中得到了实际应用,以期为我国其他城市的生命线工程综合防灾规划的编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谷人旭 《灾害学》2000,15(2):86-90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防灾救灾物资也同样需要通过市场配置,而不是通过计划调拔。在目前及今后一段时期迫切需要研究并适应灾害特点,迅速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防灾救灾物资市场体系,变政府开发为市场开发,逐步使企业发展成为防灾救灾物资市场开发的主体。  相似文献   

15.
张磊 《灾害学》2021,(2):159-165,175
韧性理论引入灾害风险管理领域,为世界防灾减灾实践提供了新理念,并在国内外韧性城市社区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但针对乡村地区,尤其是高脆弱性的贫困村韧性社区建设的研究还较为鲜见。该文以韧性理论为基础,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通过对贫困村社会生态系统特征的分析,探讨了新时期我国贫困村灾后恢复重建与灾害风险管理发展方向及特点。研究发现:贫困村不仅产业经济落后,而且还具有自然环境复杂、基础设建设滞后、社会公益设施匮乏、教育水平较低、自然灾害频发等特点。这类灾害多发区与贫困人口聚集区在空间上的叠加,成为我国社会生态系统高脆弱性地区,面临着严峻的防灾减灾与扶贫开发的双重挑战;基于韧性理论视角,通过构建贫困村适灾韧性系统,开展贫困村社区韧性综合评价,调整贫困村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编制理念等,以推动贫困村灾后恢复重建的转型;在此基础上,结合贫困村社会生态系统特点,以建立健全贫困村灾害风险管理机制、探究提升贫困村适灾韧性社区建设的新途径、协同灾害管理与乡村振兴发展目标、开展灾区恢复重建动态监测与后效评价等政策举措为抓手,深化贫困村灾害风险管理实践,提升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6.
面向保险业的大面积自然灾害防灾核损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本文依据区域自然灾害的组织体系,在Windows环境下,以MapInfo(GIS)软件为主要支持工具,结合FoxProw、VisualC++,提出了一整套保险防灾核损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的概念化模型,并以湖南省为例,建立了全中文界面、面向湖南保险业的大面积防灾核损信息系统。最后,结合本系统给出几个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7.
郭心 《灾害学》2012,27(3):122-125
对科普期刊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作用及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并结合《城市与减灾》综合科普双月刊14年的办刊实践,总结了科普期刊的基本工作思路和方法.重点对今后如何进一步提高防灾减灾期刊编辑的质量进行了思考;认为办好防灾减灾期刊不仅是科普工作者的责任,而且是科技工作者的共同责任.优质服务是办刊的立足之本;期刊应走跨媒介的创新之路;按照文化产业的思路做大做强防灾减灾期刊.  相似文献   

18.
The concept of resilience revisited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Manyena SB 《Disasters》2006,30(4):434-450
The intimate connections between disaster recovery by and the resilience of affected communities have become common features of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programmes since the adoption of The Hyogo Framework for Action 2005-2015. Increasing attention is now paid to the capacity of disaster-affected communities to 'bounce back' or to recover with little or no external assistance following a disaster. This highlights the need for a change in the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work culture, with stronger emphasis being put on resilience rather than just need or vulnerability. However, varied conceptualisations of resilience pose new philosophical challenges. Yet achieving a consensus on the concept remains a test for disaster research and scholarship. This paper reviews the concept in terms of definitional issues, the role of vulnerability in resilience discourse and its meaning,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vulnerability and resilience. It concludes with some of the more immediately apparent implications of resilience thinking for the way we view and prepare for disasters.  相似文献   

19.
高文学  高庆华 《灾害学》1992,7(1):80-84
本文对我国目前在防减灾工程性措施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阐述了在目前国情下强化减灾的非工程性措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对减灾的非工程性措施的具体作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