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宁市大气降水酸度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气降水的酸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它主要是指工业、生活和交通运输工具所产生的硫氧化物(SO_x)和氮氧化物(NO_x)释放进入大气后,在云雾的吸收和降水的洗脱作用下,经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而形成酸性降水(简称酸雨)(pH< 5.6的天然降水)。酸性降水可以对环境造成长期有害的影响,它包括土壤的酸化和脱矿质作用;对森林和地面建筑物的损坏;对湖泊、河流、地下水水体的酸化,其后果是损害鱼类和水生生态系统,以及饮用水质量的改变等。这些影响都是由于长期累积或短时段最大酸雨事件所造成的。鉴于酸雨对环境造成的严重危害,根据西宁市大气污染逐年加重的情况,1990年,我站在西宁市开展了系统的大气降水监测工作,初步掌握了西宁市降水水质现状及其形成原因,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温室效应及其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国阶 《四川环境》1990,9(1):71-78
当代,人类正面临着酸雨、臭氧层损耗和温室效应三大全球环境问题的严重挑战。其中,研究最多,最为人们关切的又要算是温室效应。因此,“警惕!全球变  相似文献   

3.
席德强 《环境教育》2009,(11):58-58
地球诞生已经有46亿年了,最原始的生命是在地球诞生10亿年以后出现的。数十亿年生命的演化,不断改变着地球的环境,使地球从毫无生命迹象的荒芜之地,逐渐演变成生命的乐园。然而人类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地球。特别是最近100年来,随着人类工业文明的进步,地球环境发生了急剧变化。酸雨、洪涝灾害、旱灾等越来越频繁地发生。温室效应越来越显著。工业发展造成的重金属污染导致越来越多的村庄成为癌症村。  相似文献   

4.
一年一度的世界环境日,从1972年联合国定名以来,至今已整整20年了。这是为呼吁全世界人民行动起来,保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环境的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活动。地球是人类生存的摇篮,地球的兴衰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近年来,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发生与发展,如臭氧层耗损,气候变暖、酸雨、森林破坏、草原退化、水土流失加剧、沙漠化、生物多样性锐减、淡水不足和污染等全球性生态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使人类的持续发展受到日益严重的挑战,已成为困扰人类生存的严重问题。事实告诉我们,在今天,保护好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迫切性已经超过人类历史上的任何时期。各国政府和全球公民对此非常重视,  相似文献   

5.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全球环境被破坏的程度越来越严重。人类已经不仅仅面临土地沙漠化、森林锐减、水资源危机、物种灭绝、土壤流失、有毒化学品污染以及垃圾污染等环境问题,更严重的是面临温室效应、酸雨污染、臭氧层被破坏以及由诸多因素带来的灾害频繁发生等新的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6.
从古至今,地球妈妈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无数代子孙。原来的她被她的子孙们装饰得楚楚动人。可是,现在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将她折磨得天昏地暗。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而地球正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危机。  相似文献   

7.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它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一切条件。而人类为了更加美好地生存,在不断适应环境的同时,还在不断地改造着环境。随着地球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由此而带来的环境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了。所谓环境问题指的是由于人类不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而造成的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工农业生产发展和人类生活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目前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环境问题是自从地球有了人类以后才逐渐出现的问题。在人类社会出现以前,地球上的生物在适宜的环境下生长、繁衍、进化。…  相似文献   

8.
环境问题被作为当代人类面临的四大问题之一的提出,是人类认识上的一个飞跃。也是人类与宇宙中唯一已知可维持生命的星球——地球之间关系继续恶化的反映。环境的破坏有两种原因,即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作用。自然发生的异常变化或自然界本来就存在对人类和生物有害因素如地震、火山爆发、台风等灾害造成环境的破坏称为原生或第一环境问题;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在发展工农业生产的  相似文献   

9.
职业学校必须加强环境教育江苏省射阳县环保局周佩德近几十年来,人类面临着人口、发展和环境三大问题的挑战。环境问题已经超越了国家的界限,成为世界性的热点问题之一,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1992年,我国提出了环境与发展的十大对策。...  相似文献   

10.
当前,酸雨已成为我国的一个重要环境问题。特别是重庆,由于它的经济、工业、环境等特点,酸雨问题就更为突出。酸雨对人类环境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认识酸雨的重要方面。为了较客观地反映这一问题,我们对在酸雨影响上具有可比条件的两城市——重庆、南京进行对比调查,现将其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6月3日至14日,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举行了一次环境问题国际首脑会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不言而喻,保护环境是一个关于全人类生存的问题,是与人的生命同时俱在的责任。地球,人类生存的摇篮,曾经是那么的郁郁葱葱,生机盎然,在几百万年里源源再生。可人类的活动却在不断加速毁灭它。臭氧层的破坏将使地球表面受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多;二氧化碳等气体引起的全球变暖将使海平面升高;酸雨导致了陆地生态和水生生态的严重破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世界环保、经济、社会学等方面的专家研究,若按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解决的难易性和人们关心的程度等指标排序,全球面临如下问题:1.世界饥饿和食物资源(食物生产、农业、耕地保护);2.人口增长(世界人口、移民、地球承载能力、远景容量);3.空气质量和大气(酸雨、二氧化碳、臭氧层、地球变暖);  相似文献   

13.
张庭建  舒兰 《四川环境》2002,21(1):46-48
本文通过对怀化市鹤城区常规酸雨监测数据分析,针对怀化市区特有的山区地形特征,初步得出怀化市区酸雨时空分布特征,酸雨形成原因是降水酸度,酸雨率季节性变化规律,并对此提出一些减少山区环境酸雨污染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依据山东省多年来的降水观测资料,评价了酸雨污染现状,研究了酸雨时空分布规律.通过对主要酸雨前体物的排放强度与降水酸度的关系,土壤酸碱性与降水酸度的关系,以及气象条件对酸雨影响的分析,探讨了山东省酸雨的成因.  相似文献   

15.
吴宇 《环境教育》2008,(6):41-42
在当今社会,随着工业化发展和物质文明的推进,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遭到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给人类的生存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近年来,国际上对环境质量的恶化与生态平衡的失调十分关注,世界各国对环保问题都极为重视,在“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下,环保问题已成为本世纪人们极为关注的焦点。全球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和伴随工业化发展而产生的大量“三废”排放,已经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健康,人类正面临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环境危机。  相似文献   

16.
由秦皇岛市降水pH值和大气环境数据,分析降水酸碱度的变化、酸雨和强碱性降水的分布、较强碱性降水对环境的影响。结果显示:2006—2018年,降水酸碱性的变化趋势是pH值逐渐增大,13 a间发生酸雨过程158次,且呈明显减少趋势;pH值7的降水共发生152次,pH值7.5的降水发生45次,碱性降水呈显著增多趋势;较强碱性降水对蔬菜生长和产量影响较大,会降低作物的抗病力,增加枯萎率和烂根率,使蔬菜产量减少。  相似文献   

17.
酸雨,对人类生活和生产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为了解昆山市酸雨污染状况及其变化特征,根据昆山市2011~2020年降水监测数据,对酸雨的变化特征、变化趋势、离子化学组成、各离子间的相关性及酸雨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1~2020年昆山市降水的pH年均值总体呈升高趋势,酸雨频率总体呈下降趋势;酸雨呈季节性变化,冬季酸雨频率最高,夏季酸雨频率最低;大气降水中主要阳离子为NH+4和Ca2+,主要阴离子为SO42-和NO-3;降水中的SO42-和NO-3的比值在逐年缩小,从2014年的3.80逐步下降到2020年的0.97,硝酸根离子浓度呈波动变化,但变化不显著,酸雨的特征由硫酸型转化为硫酸-硝酸复合型。因此,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加强工业废气和机动车尾气等的综合治理,从而减少SO2和NOX的排放,是...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有关酸雨的知识,阐述了酸雨概念及酸雨的具体形成过程,从多个方面介绍了酸雨对环境及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从酸雨的地域性、相关污染物排放量及有关污染物环境浓度几个要点出发,说明了我国的酸雨现状,并提出防治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南方酸雨的分布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阐述了酸雨的危害、近几年中国南方地区酸雨的污染的时空分布状况、酸雨的成因等3方面的内容。研究表明:我国南方酸雨区的酸雨污染状况基本上处在一个稳定的时期。降水pH〈5的区域有从长江中上游向长江中下游发展的趋势;在时间分布上,秋季冬季降水pH低,酸雨发生的频率高;春季夏季降水pH高,酸雨发生的频率低。在酸雨的成因上,着重讨论了大气性质、污染物的迁移和扩散、气候条件、大气中颗粒物浓度以及土壤性质对酸雨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结合化学教学开展研究性环境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 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三大问题(人口、能源、环境)之一;开展环境教育是我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之一。然而,目前各级学校环境教育的进程却不容乐观,重视程度还很不够,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因此,加强环境教育,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已迫在眉睫。 开展环境教育涉及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诸多学科的知识,而化学学科与环境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如“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大气臭氧层的破坏”、“二氧化硫与酸雨”、“大气污染和水体污染”等一些全球性的环境问题都与化学有关,同时也为化学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