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赤水河流域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水河是长江上游干流唯一一条没有开发利用的支流,是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自然保护区,并被誉为英雄河、美酒河、美景河,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同时,赤水河具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由于赤水河流域水资源保护与开发过程中各种矛盾的存在以及赤水河为跨省界河流的特点,导致在赤水河流域水资源保护过程中存在一些困难。文章总结了赤水河流域的保护利用价值,剖析了赤水河流域水资源保护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了协调赤水河流域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长江上游的珍稀和特有鱼类保持生态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的鱼类资源丰富,是我国乃至世界淡水鱼类最重要的基因库之一。金沙江下游以及长江上游地区的地形地貌分为高山峡谷河段和丘陵宽阔河谷两种类型。峡谷河段河道弯曲,水流湍急;丘陵宽阔河谷河段浅滩和深沱交错分布,水流缓急交替、地形地貌的多样性形成了多样化的小生境,孕育了丰富的水生生物,尤其是鱼类资源。  相似文献   

3.
文章阐述了鱼类种群监测和鱼类毒理实验在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并具体介绍了应用化学鱼类监测法、应用浮藻鱼类监测法以及鱼类急性毒性实验法和鱼类致突变试验法。  相似文献   

4.
松花江鱼类汞污染现状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松花江主要工业汞源根治膈,该江吉林市至三岔河口和三岔河口至同江江段总汞甲基汞已分别降到烃,中度污染水平,各江段鱼类总汞与甲基汞污染水平表现出:肉食性鱼类>杂食性鱼类>植物食性鱼类;底层鱼类>中,上层鱼类,无鳞鱼类>有鳞鱼类。各江段每种鱼种肌肉中甲基汞含量与总汞含蛳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无脲酶,乳酸脱氢酶活力之间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鱼类肌肉中汞含量与江水中总汞含量之间呈明显的多元直线,多元对数和多  相似文献   

5.
葛晓霞 《环境》2013,(Z1):11-13
水库大坝施工过程中,采用导流隧洞进行施工导流会对江河的洄游及半洄游鱼类造成一定的阻隔影响。本文从鱼类生境的水力学及水质要求两方面,以广东省乐昌峡水利枢纽为例,分析论证了导流隧洞建设对鱼类的阻隔影响程度,并提出了鱼类增殖放流站早建设,鱼类增殖放流早实施的建议要求。  相似文献   

6.
洱海鱼类多样性危机及解危对策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洱海原有土著鱼类17种,其中,有8种为洱海所特有。60年代以后土著鱼类逐渐减少,鱼类多样性出现危机。文章论述了50~90年代洱海鱼类的动态变化,分析了鱼类多样性危机的原因,并提出了解除洱海鱼类多样性危机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根据乌梁素海实地调查和资料分析 ,对乌梁素海鱼类种类、区系特征、鱼类种群现状及变化进行分析 ,并提出保护鱼类种群及鱼类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水电站鱼类人工增殖放流标记方法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鱼类人工增殖放流是缓解水电建设对鱼类资源影响的一个重要措施,也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标记放流可以帮助人们准确获得鱼类的种群信息,是鱼类增殖放流效果评估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标记方法主要有体外标记法、体内标记法、自然标记法、化学标记法、生物遥测法、分子遗传标记法,文章介绍了这些标记方法的特点及应用,分析了中国鱼类标记放流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鱼类标记方法的科学研究、采用多种途径对标记鱼类进行回收、建立科学合理的回收体系和加强鱼类回收后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根据2006-2008年9-10月渔业资源动态监测资料,分析研究了彭水电站蓄水前后坝上和坝下江段鱼类群落结构变化及其生物多样性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3次监测中,调查江段出现的鱼类共有9科44属63种,其中长江上游特有鱼类22种;渔获物中,群体数量主要由体重<50 g的小型鱼类和幼鱼组成,而群体重量主要由<500g的中...  相似文献   

10.
太子河鱼类群落结构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以辽河流域太子河为例,开展鱼类生态调查,分析鱼类群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行鱼类地理分布区域划分. 结果表明,太子河鱼类分属2纲9目12科36属44种,符合辽河亚区鱼类的分布特征,其种类繁多,且以纺锤形体型的鲤科鱼类居多. 通过CCA(典范对应分析)发现,水深、水体电导率以及ρ(TDS)(TDS为总溶解固体)和ρ(TN)与鱼类的种类及数量的相关性最大. 根据对各采样点鱼类的渔获量、Shannon-Wiener指数的聚类分析,并且结合各采样点的水温、水深、饵料生物组成、岸边植被、底质、流速、土壤等生态环境因素,以及鱼类分布和种群的结构特征,将太子河流域划分为2个生态区,其中A区包括太子河中、上游的流域,涵盖了51个采样点;B区包括19个采样点,主要是太子河下游的绝大部分流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