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9 毫秒
1.
中国已经正式加入了WTO。环保产业是 2 1世纪的重头产业 ,而城市垃圾处理行业又是环保产业的核心之一。本文在分析我国城市垃圾处理行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 ,结合WTO及《WTO协议》的原则和规定 ,从机遇和挑战两个方面分析了加入WTO对我国城市垃圾处理行业的影响 ;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垃圾排弃的现状、危害、潜在价值及现有的垃圾处理方法,提出创新垃圾处理方法势在必行。与已有的垃圾处理方法比较,垃圾块体填埋法有自己的特点,以社区为单元的垃圾源头分类投放、收集和预处理,能使垃圾实现分类化处理;通过垃圾中可回收废物的回收利用,能使垃圾最大限度资源化;通过垃圾分类粉碎、脱水、压缩成块体,使垃圾有效地减量化;经过消毒、分类堆砌有助于垃圾填埋场地的分类管理和安全监控,使垃圾处理基本无害化;回收、堆肥、焚烧、填埋,使垃圾处理综合化;填埋场的复垦与开发利用,使垃圾处理环保化。该方法的推广应用,可使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和市场化目标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碳减排潜力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有机废弃物是一种潜在的资源,其资源化利用不但能解决自身对环境的污染问题,而且对减少碳排放、应对气候变化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选取农作物秸秆、禽畜粪便和城市生活垃圾等作为典型的有机废弃物,使用IPCC及CDM EB推荐方法学,结合文献及统计数据,估算了2003-2008年福建省有机废弃物资源量,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式估算其碳减排潜力。结果表明:2003-2008年福建省有机废弃物资源量年平均3 875.56×104t,其中农作物秸秆704.06×104t,禽畜粪便2 846.06×104t,城市生活垃圾325.45×104t;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碳减排潜力年平均140.18×104tCO2e,其中农作物秸秆贡献36.69%,禽畜粪便贡献43.23%,城市生活垃圾贡献20.07%。为便于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碳减排潜力的实现,福建省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加快发展规模化养殖或建设户用沼气池;避免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并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加快垃圾处理从卫生填埋向焚烧发电的转化。  相似文献   

4.
基于“3R”原则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垃圾围村"的现状特征及原因,提出"3R"原则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为我国关中地区农村的生活垃圾处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实地访谈。结果村民环保意识欠缺,政府治理农村垃圾的缺位,缺乏垃圾治理制度体系的管理以及不完整的市场产业链均导致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存在问题。结论"3R"原则即资源化、减量化、生态化的处理方式是解决农村生活垃圾问题的有效途径,能广泛应用于关中地区。  相似文献   

5.
城市垃圾资源利用前景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总结了垃圾资源利用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城市垃圾的组成状况和变化趋势。以此为基础对其利用潜力进行了估计,并以流程为依据作了下世纪初城市垃圾资源利用系统的经济分析。认为资源利用是节约城市垃圾处理、处置费用和节省自然资源的有效途径;以生物和热化学转化利用城市垃圾中的能量是我国城市垃圾资源利用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6.
由烟台市牟平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管理办公室组织实施的“城市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与市场化运行机制研究与示范”课题 ,日前被国家科技部列为“十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该课题将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技术支持下 ,通过对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的工艺及设备进行优化组合 ,探索试验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最佳技术方案 ,研究探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机制和污水资源化利用机制 ,建设示范处理厂和建立污水资源化利用机制 ,为全国城市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提供示范。牟平区又一课题被列为“十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烟台市牟…  相似文献   

7.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业市场化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通过对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原则等进行分析,提出只有大力发展垃圾产业,才能根本解决我国城市垃圾问题。并提出了我国垃圾产业市场的形成条件、构成和所应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城市生活垃圾问题是21世纪最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甚至已成为人们生活的公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是21世纪最有前景的产业之一,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水平也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城市文明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历经20多年的发展,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但相比日趋严重的生活垃圾问题和数量庞大的生活垃圾产量,仅凭政府的力量无法保障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管理目标的实现,因而有必要借助公民、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力量的加入。该文基于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公众参与管理与政府管制互动关系的现实基础分析,剖析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公众参与管理与政府管制的演变及特征,分析了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各个阶段公众参与管理与政府管制互动模型,并衍生到分析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收集、运营及处理的三大环节。同时,根据公众参与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不同程度以及政府管制程度的强弱,构建公众参与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三种模型,即公众诱导式参与模型、公众合作式参与模型和公众自主式参与模型,分析了三种模型的特点、优缺点及各利益主体的职责,以梳理解决城市生活垃圾管理问题中政府和公众的职责,推动政府和公众的互动合作,改善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促进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生活垃圾分类回收过程中合理界定各主体的利益责任,对实现垃圾减量化与资源化至关重要。关于生活垃圾分类的研究多为定性的政策性建议研究,本文对回收体系中各主体的利润责任进行了定量研究。根据污染者付费原则与受益者原则,生活垃圾处理的责任方为居民,但依据我国国情现状与垃圾处理的公共物品属性,政府成为公共环境的主要维护者。依据Stackelberg博弈理论,分析不同分类比例下,居民、收运企业、处理企业效益情况,构建利益经济模型;依据权责利对等原则,确定各主体应承担责任比例。结果表明:居民垃圾分类比例的变化会影响各主体的利益责任比例。结论研究可为建立规范生活垃圾回收体系,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垃圾分类处理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多个城市都对垃圾处理服务变革方式进行了探索,并陆续开展了城市垃圾分类试点工作,但成效甚微。本研究在价值共创理念的基础上,探讨民众在垃圾处理服务变革中的感知价值类型,并分析价值感知的前因和结果变量在其中的作用,即观察价值影响因素、民众感知价值和其支持行为之间的关系。通过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法,本项研究发现,民众的感知价值包含功能价值、社交价值、利他价值三个类型,感知价值能有效增强民众对垃圾分类政策的支持行为。政府与市民的双向沟通、服务变革的实施环境氛围、民众对服务变革的公平感知及其变革意识,可以提升民众的感知价值。最后,研究提出了推进垃圾处理服务变革的社会营销策略,建议政府明确各方定位,并进一步完善垃圾分类制度方案,实现精细化城市管理,着力提升垃圾分类服务变革的功能价值、社交价值和利他价值,调动民众积极参与,同时重视民众公平感知,维护价值共创。  相似文献   

11.
长江三角洲城郊畜禽粪便的污染负荷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102,自引:0,他引:102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区内地表水环境迅速趋于恶化。研究发现,畜禽粪便流失污染地表水的现象已成为本区郊县(区)最大的有机污染源和最引入注目的非点源污染问题之一。以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上海、苏锡常、杭嘉湖和宁绍地区为例,结合当地畜禽饲养量,采用各类畜禽的粪便及其污染物的排泄系数,估算了畜禽粪便的污染负荷当量。从现行的政策法规、饲养基地的布局和利用情况等方面分析了近年来本区畜禽污染严重的原因。提出要加强畜禽粪便的综合治理力度,制订畜牧业污染防治法,完善和配套畜禽粪便的综合治理设施,实现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和生态化,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先进、清洁生产、达标排放的长江三角洲畜牧业生产新格局。  相似文献   

12.
可持续的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模式及其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城市垃圾管理正处于转型时期 ,本文结合我国城市垃圾管理存在的问题 ,讨论了可持续的城市垃圾管理的内涵及特点、系统构成和优先建设内容 ,提出了建立可持续的城市垃圾管理系统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试论通过PPP模式处理我国城市垃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提出了通过PPP模式处理我国城市垃圾的新思路,对PPP模式的经济性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了分析,强调产业化,规模化,综合利用是PPP模式的根本特点。  相似文献   

14.
Leather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light industry in China.Leather making requires a series of chemical treatment.Degreasing,unhairing and chrome tanning wastewaters are the main portions of tannery wastewater.Reclaiming and reusing these wastewaters can eliminate 80% of COD,75% of BOD,95% of chromium and 93% of sulfuret,furthermore reduce environment impact,decrease treatment costs,save chemicals and water.Some application methods of wastewater reclamation and reuse for different operations were reported.The suitable reclamation and reuse technologies can enable leather making processes more rational,and realize the recovery and recycle of several chemicals in the tannery.Resourceful utilization of tannery wastewater should mate with renovating production technology,updating equipment,and must be guaranteed sufficiently b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  相似文献   

15.
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是研究人口、资源与环境的重要工具。本文论述了其定义和意义,说明其在我国发展的情况,以及应用上的特点,提出其建立与应用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Leather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light industry in China. Leather making requires a series of chemical treatment. Degreasing, unhairing and chrome tanning wastewaters are the main portions of tannery wastewater. Reclaiming and reusing these wastewaters can eliminate 80% of COD, 75% of BOD, 95% of chromium and 93% of sulfuret, furthermore reduce environment impact, decrease treatment costs, save chemicals and water. Some application methods of wastewater reclamation and reuse for different operations were reported. The suitable reclamation and reuse technologies can enable leather making processes more rational, and realize the recovery and recycle of several chemicals in the tannery. Resourceful utilization of tannery wastewater should mate with renovating production technology, updating equipment, and must be guaranteed sufficiently b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  相似文献   

17.
世纪之交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趋势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全面分析了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现状;及其在“九五”和2010年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促进我国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三峡地区优势自然资源的潜力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三峡地区经济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我国开发意义巨大的重要待开发区域,也是需以资源市场导向型开发为起步的区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研究至关重要。三峡地区的农业、水能、旅游和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地位重要,优势明显,开发潜力很大。全方位增加投入实施合理开发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9.
西北地区石油、煤炭资源丰富,是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一大优势。持续开发西北地区石油、煤炭资源,对促进西北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文章从当前西北地区开发石油、煤炭资源的现状和条件入手,提出这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战略构想,并指出保证战略构想实现所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