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更洁净的新能源,是一种对环境友好可再生燃料,是河南省发展低碳经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防止环境恶化的科学选择。本文介绍了生物柴油的优势和发展生物柴油带来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使用便携式车载排放测试系统测试了2辆国VI公交车和2辆国III公交车燃用不同燃料的实际道路排放特性和经济性.结果表明,相比于燃用京VI车用柴油,国VI公交车燃用B5生物柴油(柴油中掺混5%生物柴油)的CO比排放降低了33.1%,NO_x比排放增加了15.6%,颗粒物数量(PN)比排放降低了13.1%.4辆公交车燃用B5生物柴油的CO排放因子较京VI车用柴油平均降低了29.5%,NO_x排放因子增加了12.7%,PN排放因子降低了9.1%.通过对CO_2的分析发现,燃用B5生物柴油的排放因子较燃用京VI车用柴油增加了11.3%,运用碳平衡计算方法计算油耗,并考虑燃油密度的影响,结果发现,燃用B5生物柴油的百公里油耗较燃用京VI车用柴油增加了11.51%,相差较大,后续需深入研究油品热值等其他理化指标对燃油经济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生物柴油对柴油机排放细颗粒物及其中多环芳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柴油发动机台架上,考察普通柴油和2种原料不同的生物柴油(B100-1,大豆油为原料;B100-2,废油为原料)在2个固定转速不同负荷的4个工况点的细颗粒物PM2.5及其中多环芳烃(PAHs)的排放特性.用石英滤膜采集了尾气中的细颗粒物,并用GC/MS分析了颗粒物中的PAHs.生物柴油在高负荷时降低了柴油机PM2.5的排放速率,最大降幅达到了37.3%,在低负荷情况下增加了PM2.5排放速率.在所测试的工况下,生物柴油的颗粒相PAHs的排放速率较普通柴油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最大降幅达到77.6%.生物柴油不但降低了PAHs的排放速率,还降低了PAHs在PM2.5中的质量百分比.B100-2的PM2.5和PAHs的平均排放速率比B100-1分别增加14.7%和17.8%.3种燃料排放PM2.5中的PAHs的主要化合物相似,均以小分子量为主,其中以菲的含量最高,2~3环PAHs超过总排放50%.生物柴油排放的PAHs毒性当量与柴油相比有较大程度地下降.  相似文献   

4.
公交车燃用生物柴油的颗粒物排放特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楼狄明  陈峰  胡志远  谭丕强  胡炜 《环境科学》2013,34(10):3749-3754
采用美国TSI公司的EEPS颗粒数量及粒径分析仪,对国Ⅳ排放柴油公交车燃用纯国Ⅳ柴油BD0,纯餐饮废油制生物柴油BD100及国Ⅳ柴油和生物柴油掺混体积比分别为5%、10%、20%、50%的混合燃料(BD5、BD10、BD20、BD50)的颗粒物排放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颗粒物数量及质量排放随车速加速度的增加均呈逐渐增加趋势,而随生物柴油掺混比例的增加而降低;不同车速区间下,颗粒物数量排放的粒径分布均呈双峰分布;不同加速度区间下,颗粒物数量排放的粒径分布由减速时的双峰分布逐渐过渡到加速时的单峰分布;随生物柴油掺混比例的增加,聚集态颗粒物数量下降显著,且峰值向小粒径方向移动,核态颗粒物数量变化不大,颗粒物几何平均粒径Dg变小.  相似文献   

5.
在186F柴油机上进行了台架试验,测定了柴油机燃用十六烷值分别为46、50、55的甲醇/生物柴油的排放污染物及燃油消耗.考察了十六烷值对柴油机燃烧甲醇/生物柴油的排放污染物、经济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标定工况时,当甲醇/生物柴油的十六烷值为46、50、55时,NOx浓度分别为155×10-6、142×10-6、135×10-6;烟度分别为3.4、2.3、3.0;HC浓度分别为89×10-6、193×10-6、284×10-6;CO浓度分别为0.5%、0.8%、1.2%.随着甲醇/生物柴油十六烷值的增加,柴油机排放污染物中的NOx浓度和烟度降低,但HC和CO浓度增加.甲醇/生物柴油的十六烷值不能过高,否则会使柴油机排放污染物急剧增加.  相似文献   

6.
以一辆国Ⅴ柴油公交车为研究对象,在重型底盘测功机上运行中国典型城市公交循环,研究了纯柴油(D100),体积混合比例分别为5%,10%和20%餐厨废弃油脂制生物柴油-柴油混合燃料(即B5,B10,B20)的颗粒物(PM)碳质组分排放特性.结果表明:国Ⅴ柴油公交车尾气颗粒物碳质组分包括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OC占73%~82%,OC的主要组分是OC2和OC3,生物柴油对车辆尾气颗粒物OC组成比例没有影响;随着生物柴油混合比例的增加,公交车尾气颗粒物OC和OC+EC排放呈降低的趋势,EC排放增加,且B10的OC排放较高;PM0.05~0.1,PM0.1~0.5,PM0.5~2.5,PM2.5~18 4个粒径段颗粒物中,PM0.1~0.5的OC和EC排放最高,PM2.5~18的EC排放几乎为零,生物柴油可改善公交车尾气超细颗粒(PM0.05~0.1)的OC排放,对公交尾气颗粒物EC排放基本没有影响;公交使用生物柴油混合燃料尾气颗粒物OC/EC减小,且PM0.05~0.1和PM0.5~2.5OC/EC降低幅度明显,对大气二次气溶胶的影响减弱.  相似文献   

7.
合成生物柴油排放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合成生物柴油的组成,并将1#、2#合成生物柴油与0#柴油在5种不同的工况条件下.分别进行了污染物排放特性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0#柴油相比,在相同的工况条件下,使用合成生物柴油排放的尾气中污染物平均降低程度为:CO14.33%.HC7%、NOx19.4%、PM37.6%。分析了使用合成生物柴油排放尾气中污染物下降的因素,并确认柴油-水-生物质能添加剂混合而成的合成生物柴油是今后柴油机代用燃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生物柴油-乙醇-柴油(简称为BED)含氧燃料在不同海拔下对柴油机微粒(PM)和氮氧化物(NO_x)排放的影响,在一台高压共轨柴油机上分别燃用纯柴油和BED含氧燃料,在两种大气压力(81和100 k Pa)下进行了排放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燃用纯柴油和B15E5(15%生物柴油+5%乙醇+80%柴油,体积比)燃料后,在中、低负荷时的PM排放在高气压下基本高于低气压下,最高增幅分别达到26.2%和19.0%;在全负荷时的PM排放在高气压下降低,最高降幅分别达到6.1%和17.0%.燃用B25E5(25%生物柴油+5%乙醇+70%柴油,体积比)燃料后,PM排放在高气压下降低.燃用纯柴油后,柴油机在高气压下的NO_x排放低于低气压下;燃用B15E5和B25E5含氧燃料后,在中、低负荷下的NO_x排放在高气压下降低,在全负荷下的NO_x排放在高气压下升高.在中、低负荷下NO_x排放最高降幅分别达到12.1%和15.3%;在全负荷下,NO_x排放最高增幅分别达到6.5%和5.8%.在不同大气压力下,柴油机燃用纯柴油和BED含氧燃料后,PM与NO_x排放均呈现明显的trade-off关系.相比于在低气压下,随负荷增加引起的PM排放降幅和NO_x排放增幅在高气压下增加.  相似文献   

9.
废弃餐饮油脂的资源化利用是关乎公众健康和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废弃餐饮油脂炼制生物柴油的环境效益尚不明晰、国家政策模糊,相关产业发展滞缓.本研究以国内废弃餐饮油脂炼制生物柴油的典型企业为例,利用GaBi软件对废弃餐饮油脂的收集、预处理、酯化和运输等过程全生命周期阶段的资源环境影响进行系统核算,评估其环境效益,以期为国家生物柴油行业发展和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①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酯化阶段的环境影响最大,各指标占比为52.91%~96.05%,其环境影响主要是由燃煤、用电和甲醇消耗引起;②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燃煤、用电、甲醇消耗和收集距离的变化对整个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结果有着较大影响;③废弃餐饮油脂炼制的生物柴油生命周期化石能源消耗16406 MJ·t~(-1)、温室气体排放815 kg CO_2 eq·t~(-1),与石化柴油相比,具有较好的节能和温室气体减排效益.  相似文献   

10.
不同排放标准公交车燃用生物柴油颗粒物排放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重型底盘测功机,对比研究了满足国Ⅲ、国Ⅳ、国Ⅴ排放标准的柴油公交车分别燃用生物柴油与柴油混合燃料B0/B5/B10在中国典型城市公交车循环下的颗粒物排放特性.结果表明燃用B0/B5/B10时,国Ⅴ车相对国Ⅲ车总颗粒数量和质量排放分别降低约68.1%、56.2%、57.5%和52.7%、64.8%、88.5%,相对国Ⅳ车,总颗粒质量排放分别降低了约43.0%、47.3%和42.1%,但数量排放分别上升了约4.0%、7.6%和14.7%.国Ⅲ车核态颗粒排放主要来自高速行驶工况,而国Ⅳ、国Ⅴ车主要来自中低速行驶工况;国Ⅲ、国Ⅳ、国Ⅴ车聚集态颗粒排放主要都来自中低速行驶工况.其中在车速较低时,国Ⅴ、国Ⅳ车相对国Ⅲ车核态颗粒数量和质量排放明显降低,聚积态颗粒也有降低,但国Ⅴ车相对国Ⅳ车改善不明显,核态颗粒数量和质量排放反而增加,且随着生物柴油掺混比例的上升,增幅越明显.在高速时,国Ⅲ车核态颗粒数量和质量排放急剧增加,国Ⅴ、国Ⅳ车略有增加,且国Ⅳ车聚集态颗粒数量和质量排放明显大于国Ⅴ车和国Ⅲ车.燃用生物柴油掺混比例较大的B10时,国Ⅲ车较大粒径颗粒排放急剧恶化,聚集态颗粒数量和质量排放大幅增加,不适合推广应用较大生物柴油掺混比燃油.  相似文献   

11.
论上海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环境是资源这一观点出发,论述了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上海10年多来坚持协调发展原则,环境质量恶化趋势得到控制,局部质量有所好转的现状:指出了实现2010年上海环发目标,主要对策措施:建立综合决策机制;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较大幅度增加环保投入,加强立法、强调法制和依靠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12.
促进经济与环境效益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清洁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清洁生产的定义。通过与末端治理的比较,分析了清洁生产的优点:(1)能满足持续发展的要求,(2)可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和能源,(3)减少了末端治理的压力和二次污染的可能,(4)改善了劳动条件和工作环境,(5)解决了环境与经济两层皮的矛盾。并以3个具体例子进一步说明清洁生产是促进经济与环境效益协调发展的有效手段,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单春艳  包景岭等 《上海环境科学》2001,20(11):517-518,533
中国是水泥生产和使用大国,但在包装上却主要采用落后的纸袋包装,水泥散装率同世界工业化国家相距甚远。发展散装水泥具有明显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对散装水泥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及发展散装水泥的效益进行了论述分析;以天津市为例,说明水泥尘对空气环境质量产生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阐述散装水泥的环境效益;并提出推动散装水泥发展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城市绿化的结构和生态环境功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欢  马小凡  郭平  孙桂娟 《环境科学》2005,26(4):205-208
分析了城市绿化的形式与现状,讨论了一种新的生态型绿化模式———城市森林.并对城市绿化的乔-灌-草结构型与城市草坪型进行比较,认为前者在生态环境效益方面有较大优越性.从景观角度分析城市森林带来的效益,建议城市绿化要考虑生态服务效能及其养护管理和节约用费.  相似文献   

15.
从技术性能上介绍石油化工工艺管道电伴热的优势和目前蒸汽伴热的缺陷。并以我公司一套常减压装置渣油线伴熟为例,对两种伴热方式进行比较和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16.
轧钢厂废水全循环综合利用改造项目的确定,从项目设备投资,运转费用投资以及项目建成后节约用水,减少排污费等方面,阐述微观产生的经济效益,宏观产生的环境效益,揭示了该项目带来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介绍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丹东电厂现采用的一炉一塔石灰石一石膏湿法脱硫方案.主体工程包括烟气系统和二氧化硫吸收系统,配套脱硫剂制备系统、石膏脱水系统等,设计脱硫效率95%,脱硫保证率为90%以上.  相似文献   

18.
钢铁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其资源消耗大、能耗高、原辅料成分多样、废弃物产生量大的特点决定了钢铁工业具有发展循环经济的潜力。从循环经济技术角度切入,介绍钢铁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以及循环经济对钢铁工业发展的重要性,循环经济促使钢铁工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19.
湖沼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是开发水体生态农业以及发展轻化工业原材料的生产基地保护湖沼资源不但能调控环境,且可成为天然水生或沼生生物基因库。对江汉湖沼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既能收到巨大经济效益,又可保护湖沼生态环境和发挥其生态效益作用。  相似文献   

20.
清洁生产的无费和低费方案评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无/低费方案着重于企业内部生产管理和小的工艺改进,具有投资少、见效快和易操作的特性。从目前的情况来说,清洁生产方案中大约有60%以上为无/低费方案,而其实施比例均在80%以上,由此可见,无/低费方案的重要性。通过3则实例证明了无/低费方案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