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杰  李平  付姗姗 《安全》2018,39(2):13-16
为了获取安全科学的期刊列表,明确当前安全科学期刊之间的类团分布。以2016年Safety Science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为样本,采用期刊的双图叠加和共被引分析对国际安全科学期刊所引用的期刊进行了提取和分析。从宏观层次来看,Safety Science期刊在2016年发表的论文所引用的文献主要分布在"工程、管理及系统"和"心理、教育和社会科学"两大科学领域。"工程、管理及系统"领域的高被引期刊为Safety Science,Reliab Eng Syst Safe以及J Loss Prevent Proc等,"心理、教育和社会科学"领域的高被引期刊为Accident Anal Prev,J Safety Res,J Appl Psychol以及Risk Anal等。通过期刊的共被引聚类,进一步将期刊的类别划分为安全心理、安全行为、安全人因以及风险与可靠性分析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国际安全科学高影响学者视角下的安全科学学术演化及其发展前沿,选取国际知名的《Safety Science》期刊作为数据样本,对高被引作者进行挖掘与分析;以1991—2020年收录在Web of Science中的4 074篇论文为分析对象,采用作者共被引和知识图谱的分析方法,通过VOSviewer分析高影响作者的演化特征。结果表明:过去30年,安全科学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者有REASON J、HOLLNAGEL E、HALE A R、ZOHAR D、RASMUSSEN J、DEKKER S及LEVESON N等,并形成安全文化与安全氛围、安全系统科学与事故建模、安全与风险管理3大核心知识群,以及安全疏散研究、交通安全研究及滑倒跌倒研究3个边缘知识群;随着研究的不断演化和发展,安全科学高影响学者所组成的知识基础群落在不断完善并趋于稳定;在知识结构的演化过程中,滑倒跌倒的研究已经逐渐消失,当前安全疏散则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热点领域。  相似文献   

3.
正由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编制出版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2015版)》(下简称《年报2015版》)发布。《年报(2015版)》计量指标统计显示:《中国安全科学学报》复合总被引频次为8 104,复合影响因子为1.445,5年影响因子为1.818,他引影响因子为1.04,他引5年影响因子为1.534,即年指标为0.92,影响因子学科排序为3/21。其他指标如下:2014年载文量为388,可被引文献量为339,可被引文献比为0.87,基金论文比为0.88,引用半衰期为6.0,引用期刊数为667,被引半衰期为6.2,被引期刊数为1 118,他引总引比为0.84,互引指数为8/12,  相似文献   

4.
<正>由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编制出版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2014版)》(下简称《年报2014版》)发布。《年报(2014版)》计量指标统计显示:《中国安全科学学报》复合总被引频次为6 600,复合影响因子为1.352,5年影响因子为1.649,他引影响因子为0.986,他引5年影响因子为1.399,即年指标为0.186,影响因子学科排序为4/20。其他指标如下:2013年载文量为374,可被引文献量为344,可被引文献比为0.95,基金论文比为0.84,引用半衰期为5.8,引用期刊数为672,被引半衰期为6.0,被引期  相似文献   

5.
2001-2006年《安全与环境学报》论文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计量学原理和方法,对《安全与环境学报》2001-2006年的载文情况(载文量,发文时滞,基金论文量,内稿量,综述论文量,图、表、关键词等)、作者群(作者量、合作情况、单位分布、职称分布等)、引文情况(引文量、引文语种分布、引文类型分布、引文时间分布等)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利用《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分析了该刊的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即年指标、他引总引比、引用刊数、被引半衰期等计量指标,旨在客观评价该刊物以及安全与环境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并希望对该刊及相关学科未来的发展提供可参考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正>2019年11月,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了《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 2018》统计数据,结果显示:《中国安全科学学报》核心总被引频次为3 312,在安全科学技术类期刊(10种)中排名第一,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排名第164位(2 049种);核心影响因子为1. 10,在安全科学技术类期刊中排名第一,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排名第271位;核心综合评价总分数值为79. 70,核心综合评价总分在安全科学技术类期刊中排名第一;另外,《学报》的核心他引率为0. 78;基金论文比为0. 82;平均引文数为15. 20;核心开放因子为13。  相似文献   

7.
<正>2019年11月,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了《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 2018》统计数据,结果显示:《中国安全科学学报》核心总被引频次为3 312,在安全科学技术类期刊(10种)中排名第一,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排名第164位(2 049种);核心影响因子为1. 10,在安全科学技术类期刊中排名第一,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排名第271位;核心综合评价总分数值为79. 70,核心综合评价总分在安全科学技术类期刊中排名第一;另外,《学报》的核心他引率为0. 78;基金论文比为0. 82;平均引文数为15. 20;核心开放因子为13。  相似文献   

8.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是我国安全科学领域一本学术性、技术性比较强的科技期刊,定位于国家级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领域的权威性期刊,学术性与实用性兼顾。本文以2005~2006年《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的有关统计数据为基础进行分析,有关数据说明《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期刊涉及安全生产各个领域,作者所在地涵盖全国27个省市及海外3个国家和地区,在安全科学领域有较大的影响;发文数量稳中有升,注意刊发不同领域和机构的论文,发展平衡,有稳定的发展潜力;基金论文多,期刊学术水平比较高;版式编排规范、标准,既注重刊物质量,也注意期刊的外在表现。  相似文献   

9.
为促进安全与环境的研究和《安全与环境学报》的发展,采用文献计量与数据可视化的方法与技术,对中国知网引文数据库中所收录的7 223篇论文及其文献计量学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过27 a的发展,《学报》刊载的安全与环境研究成果整体呈增长趋势,期刊论文的影响力也在稳步提升。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批发文的核心区域、机构及作者。在期刊维度的知识交流中,《学报》主要吸收了来自《中国安全科学学报》《环境科学》及《煤炭学报》等安全与环境相关期刊的知识,知识的流出同样集中在了安全与环境领域,主要包括《中国安全科学学报》《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及《消防科学与技术》等。《学报》研究主题分布在6个方面:分别为#1环境工程与环境工程学,聚焦在水污染研究方向;#2环境学,主要涉及土壤和大气污染;#3安全工程聚焦火灾与矿山安全工程研究;#4安全管理工程聚焦在工程安全与风险的评价;#5兵工安全技术以及#6安全与环境事件/事故统计。在《安全与环境学报》阶段,研究主题主要分布在#1、#2、#3、#4及#6。《学报》论文中常用的方法为数值模拟、层次分析法及BP神经网络等。在方法的演化路径上,近期新兴的方法为扎根理论、高...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安全与环境学报》(下称《学报》)2007-2017年刊载的4147篇论文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从《学报》论文的时序产出与影响、分类产出与影响、期刊层面的知识流动及主题热点4个方面讨论了《学报》的文献计量学特征。结果表明,《学报》经过多年的发展,产出、影响力及知识密度不断提升,产生了一大批有影响的地区、机构、作者等。《学报》保持期刊内外的知识流动、交换和更新,使得期刊充满知识活力。经过长期的积累,《学报》已经形成了安全工程与管理、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以及特色专题--安全与环境事故和事件统计快报4个方面的主题方向。《学报》的这些文献计量指标,为全面认识《学报》及未来发展提供了详实的科技情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