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现行环境法体系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正东 《环境》2001,(10):20-21
一、现行环境法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从环境法的实施和执行上看,我国环境法带有浓厚的“政府管制性”。首先,我国的环境法多为“主体法”,未涉及到“行为法”,注重“实体法”,涉及到程序法方面偏小,对相对人的权利义务规定不够具体。其次,法治不健全,在众多的环境民事责任中,绝大部分都靠行政处罚和行政复议来解决问题,很少用司  相似文献   

2.
环境规划的体系和法律效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璐 《环境保护》2006,(11):63-67
编者按:我国向市场经济渐进以来,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型,环境规划等行政行为在政府宏观管理中有了更大的适用范围.从行政计划到行政规划的历史性演进,勾勒出政府与企业关系的变化,凝结着民主政治思想的智慧,展示着市场经济走向成熟的进程.从规划环评到"十一五"规划减排量10%的约束性指标,作为环境法实施和环境管理基本手段的环境规划,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为使环境规划更富有理性,环境法学者和环境管理者理应对环境规划的相关问题做出回应.本刊在此发表环境法学者张璐博士的文章,欢迎大家踊跃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3.
环境执法是将环境法规中抽象的权利义务变成环境法中具体的权利义务的过程.环境执法是中国环境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相关国家环保行政职能部门在行使行政权力时,享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他们能否合法有效地行使好行政权力,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环保事业和发展.针对当前中国环境执法的现状及环境依法行政的重要意义,以期为政府制定相关环境执法政策、措施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建议,提出了几点环境依法执法的构思:建立系统的、严谨的环境执法理论,树立崭新的执法理念,运用崭新的执法方式,严格依据法定程序办事,健全依法行政责任制和监督机制,推行政务公开,创建公正有效的执法环境.  相似文献   

4.
美国环境法上的公民诉讼制度及其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谦 《世界环境》1999,(3):17-18
公众参与原则是目前各国环境法普遍采用的一项基本原则。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的《里约宣言》明确提出:“环境问题最好是在全体有关市民的参与下,在有关级别上加以处理。……应当让人人都能有效地使用司法和行政程序,包括补偿和补救程度”。美国环境法在很多方面都是走在世界前列,其中普遍规定在各种环境保护法律中的公民诉讼条款更是美国环境法的一大特色。该制度赋予公民向法院提起诉讼,以揭发企业违反法定环保义务或督促环境保护行政部门积极执法,是公众参与原则在立法上的具体体现。本文试图对美国环境法上的该…  相似文献   

5.
张道合 《环境》2003,(5):36-37
一、环境污染侵权纠纷案件的行政处理环境法学者对环保部门或其他行政部门运用行政处理方式来解决因环境污染而产生的侵权纠纷案件的法律性质存在着几种不同的观点。有学者认为“环保部门和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管权的部门调解处理涉及本部门管理范围内的具体环境损害赔偿纠纷,是国家行政主管机关依照法律的授权和当事人  相似文献   

6.
一美国的《清洁空气法》与其他的主要环境法规一样,都有一种被称为“公民执行”或“公民诉讼”的特殊规定。这是美国环境法的一项创造。依照这种规定,公民(包括公民团体)成为特殊的执法主体。公民虽不能像行政机关那样直接对污染者采取强制措施,但可通过诉讼,借助法院的司法监督,来推动环境法规的实施和执行。关于公民执行或公民诉讼的法律规定,由《清洁空气法》所首创。它包括了通过司法审查程序,对联邦环保局或州政府的环境行政立法活动,进行监督以及直接对污染者起诉。《空气清洁法》第304条对公民执行或公民诉讼作了专  相似文献   

7.
"十三五"规划对地区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东北老工业基地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思维的影响,环境执法部门在执法过程中过分强调政府的行政干预,忽视了市场经济的作用,环境执法工作亟需得到有效的改进和提高。本文从环境执法立法和配套措施构建、执法理念转变、执法能力建设和执法方式创新等方面探讨了排污权交易、经济赔偿和市场准入限制等环境执法经济手段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应用经验与方法,提出环境执法经济手段与行政手段并重的思想观念,以期为东北地区"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郭伟 《城市环境》2002,16(4):33-35,32
通过研究公共利益观对环境立法,环境执法和环境司法的指导作用,提出了公共利益观较生态中心主义更适于作为环境立法的指导思想,环境行政机关的失职是对公共利益的直接损害,公民环境权应服从公共利益等观点,探讨了公益论作为环境法基础理论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9.
新水污染防治法对“行政代履行制度”的规定部分解决了长期制约环境监察执法的行政强制权缺位问题,有利于督促违法者尽快改正环境违法行为。而“行政拘留”和“双罚制”作为环境执法手段在新法中的适用,则既是对现行环境保护立法的突破,又是对我国现行环境执法手段的创新。然而,这些有利于环境监察执法的规定也从队伍、装备、执法程序、处罚保障等方面,对环境监察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环境执法是保障环境安全、维护群众环境权益的一项重要手段.环境执法既要"高标准、严要求",又需设定底线标准.若将执法底线视为最高境界,将会使职业道德贬值、执业标准降格.笔者认为,环保执法应守住"4条底线".  相似文献   

11.
环境执法难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新程 《环境保护》2006,(23):39-41
环境执法是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的重要保障手段.严格、公平、公开、公正地进行环境执法,对于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促进行政管理相对人遵纪守法、增强公众参与环保的积极性,都是必不可少的."十五"期间,我国环境保护计划指标没有完成,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环境执法力度不够,环境违法行为无法得到有效遏制.  相似文献   

12.
美国六七十年代环境法概况兼完善我国环境法制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环境法包括联邦、州与地方的法规,各种行政法规以及对这些法规的解释和实施这些法规的司法判决。对美国六七十年代环境法状况作了介绍,并分析了这期间美国环境法发展中的经验教训,如在环境诉讼中对原告举证要求过高、环境管理权分散且地方性强等。对完善我国环境法律制度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论我国环境法中的环境保护奖励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境保护奖励,是指以法律形式规定的,对环境保护有显著成绩和贡献者给予的赞许和鼓励.它和环境法中的惩罚一样,都是环境法律后果的形式之一.不过,惩罚是一种否定的法律后果,奖励是一种肯定的法律后果.二者的作用和目的都是为了促进环境保护.然而,在我国的环境立法和执法中,人们往往特别重视对违反环境法者规定者的惩罚,而忽视对遵守环境法规定者的奖励.一、获得环境保护奖励应具备的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8条规定:“对保护和改善环境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给予奖励.”这是我国进行环境保护奖励的最基本的法律依据.从这一规定看,要获得环境保护奖励,最起码要具备两方面的条件:一是单位和个人应在环境保护方面有成绩.要获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环境管理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由国家行政机关依法通过行政程序,运用行政权力来实现国家管理环境的职责。特别是对于危害环境的违法行为的制裁,较为普遍的是采取行政处罚的方式,由国家行政机关依法追究危害环境者的法律责任,实施行政制裁。所谓环境法中的行政处罚,是指由特定的国家行政机关(依法规定拥有环境管理权的国家行政机关,而并非所有的行政机关),对违反国家和地方环境法规的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但又未触犯刑律,不构成犯罪的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15.
探讨基于民事、行政与刑事法律的环境系统协同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正面临着严峻的环境问题,亟待梳理环境私法和环境公法的系统衔接问题.现代环境治理不仪需要扩展和创新传统的民事权益保护规范,而且基于公共安全与秩序保障,以及风险预防原则,更需国家公权力的积极介入,尤其需要:结合污染排放标准和环境质量标准为基础的行政准入许可制,这是环境直接监管的核心;结合环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经济手段和公众参与等多种行政规制方式;辅之以环境刑法的保障.我国环境法在环境责任的整体系统性理解与法律构建方面,仍有一定不足.此外,在环境司法实践上,亟需环境法律责任的系统性理解.综合性的环境保护不仅要求将环境利益纳入传统法律法益考量中,还要求环境权益在民事、行政和刑法中系统地协同保障.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荷兰环境法中的公众参与、法律制度进行了总结,介绍了荷兰环境法律向公众提供的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以及监督排污者的途径,对我国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环境法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本文通过回顾中国环境法治四十年的发展,从立法、执法、司法以及生态文明理论四个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其成效与经验。四十年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法律长出牙齿、利齿,生态环境执法随着法治建设的完善也在不断优化,环境行政、民事和刑事司法不断全面加强,并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法治各方面。  相似文献   

18.
公众参与环境评价是环境法中规定的基本制度,针对我国目前公众在环境评价中参与程度低的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主要存在主体体味缺失、信息保障制度不健全、意见反馈机制不完善、司法救济途径不通畅以及公众参与的意识淡薄五个方面的原因,针对上述原因提出了具体改进措施,为改进我国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制度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现场检查是环境行政监督检查的基本手段之一。我国环境保护部门为了掌握环境状况,实现环境管理职能,保证环境法的贯彻实施,就需要采用各种方法、手段加强对被管理人环境行为的监督和检查。我国环境法为保证这种监督和检查的实现,不仅规定了排污申报登记制度和污染事故报告制度,而且对现场检查这一最重要的监督检查方式也作了明确规定。《环境保护法》第14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经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环境法的发展问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环境法也应随之相应发展.一方面填补原有的立法空缺,诸如特级发展立法、环保组织立法、环保行政执法程序立法等,显得更加迫切了;另一方面现行环境法中一些不能与新形势相适应的内容也须加以修改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