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高频淬火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是高频电磁场。本文对某高频设备生产的高频电磁场分两期进行了屏蔽和接地防护措施。在加强操作位的屏蔽和加强接地的二期防护措施后,电场强度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均未超过87V/m国家标准,从而提高了高频电磁场的职业危害,保护的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2.
今天,高频感应加热设备在机器制造业 和电子工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然而,使用六十年代的老设备进行生产,会因设备结构不合理,造成大量电磁场波向外辐射,危害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影响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为此,我们对高频感应加热设备采取了五项改进措施,取得了好效果。 一、将高频设备振荡管、电芯、电壳和淬火变压器,安装在一个导电性好、导磁性差的铝制全封闭屏蔽柜内,组成高频加热设备装置屏蔽柜,形成了第一道屏蔽。 二、设置接地的铁丝网罩作屏蔽室 从柜内泄漏出来的电磁波,通过铁丝网泄入大地,起到了第二道屏蔽作用。 三、高频加热设备…  相似文献   

3.
焊接技术是现代工业生产中一项重要加工工艺。在广泛应用焊接技术的同时,由于在焊接作业过程中产生各种职业有害因素.给焊工带来一系列职业危害。焊接作业中常见的职业有害因素有电焊烟尘、有毒有害气体、弧光辐射、放射线物质、噪声、高频电磁场、高温热辐射等,主要造成电焊工尘肺、职业中毒、金属烟热、电光性眼炎等职业危害。要预防这些职业危害.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频设备在工业上得到广泛应用,电磁波污染问题也随之而来,而且日益严重。从1984年起,广州市开展了工业高频辐射防治工作,对高频感应加热设备全部采用屏蔽防护技术。经测试鉴定,目前92.9%的机台已达到国家暂行卫生标准,有效地保护了工人的身体健康。 一、工业高频辐射的危害情况 广州市有高频感应加热设备共114台,直接受高频影响的作业人员共1200人。过去,绝大多数设备没有采取屏蔽防护措施。据1983年底对50个工厂的67台高频加热设备的测试表明,98%的设备电磁场泄漏超过国家暂行卫生标准(电场强度20伏/米,磁场强度5安/米…  相似文献   

5.
负载型金属催化剂制备过程中产生的主要职业危害是氮氧化物或氯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目前采取的主要防护措施是在隔离间操作,加强通风将有毒有害气体直接排空,操作员配戴防护口罩等,虽然降低或消除了操作人员的职业危害,但污染了环境。以钴基费托合成催化剂的制备为例,分析了催化剂的制备过程中产生的主要职业危害是氮氧化物,通过讨论分析现行的防护措施以及氮氧化物的处理方法,从工艺设备的角度上提出了具体的防护措施,在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和防止环境污染的同时,又变废为宝创造了价值。  相似文献   

6.
我厂于1984年在市职防所的支持和指导下,对高频炉采取了防护措施,在整个高频炉房间进行整体屏蔽的基础上,试制了一台高频炉电磁波辐射防护装置,对操作人员的劳动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 高频炉工作的特点是:前门工作时常闭,可以起到屏蔽的作用;而后边四个门工作时打开,是高频电磁波辐射较强的部位。它们包括高频炉的四个后门,高频馈线淬火变压器和感应器。从这个情况出发,我们按下述几个部分组成高频电磁波辐射防护装置。 一、按照高频电炉后门的尺寸,用2.5×30毫米的铝合金板条做成框架,用40目的铜网铆在框架上,防护网都有可靠接地。为了防止…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电焊作业几乎涉及到所有的工业领域,电焊工的数量急剧上升,电焊中的职业危害也日趋突出。特种作业的电焊,其主要职业危害是粉尘、有毒气体、高温、电弧光、高频电磁场等。  相似文献   

8.
焊接过程产生的电磁场对操作人员健康的影响已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对高频的防护问题,已成为改善劳动条件、保护劳动力的重要课题.在研究焊接生产电磁辐射环境、劳动者健康与安全现状的基础上,通过试验分析了电磁辐射屏蔽效率及导致屏蔽效率差异的因素.通过对不同部门制定的安全限值的比较分析,提出高频焊机安全使用建议.对控制高频焊接场所电磁辐射,尽可能降低从业人员电磁暴露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木制家具生产工艺流程及加工过程的调研分析,归纳出木粉尘、噪声、有机挥发物、机械伤害等10种主要危害因素,将各种危害因素对安全健康的影响和致病形式进行总结,并对木制家具生产企业进行现场调查。指出企业在职业危害防护措施方面的欠缺与不足,同时对木制家具生产行业职业危害的防护措施、个体防护装备的选用以及防护装备使用中的注意事项进行说明。研究认为,木制家具生产行业中危害因素多且危害程度严重,安监部门应加强对企业的监督管理,企业应为职工提供有效防护措施和个体防护装备。  相似文献   

10.
医务人员职业健康危害及其关键控制环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查阅、分析大量文献,结合实际工作经验,系统阐述了医务人员面临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并针对我国医务人员职业危害现状和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防治关键环节和措施。分析表明:我国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危害严重;医务人员的生命质量和平均寿命低于普通人群;医院职业卫生立法和技术标准滞后;防治措施不力,医务人员职业健康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同时指出对医务人员职业危害防治的关键措施:必须通过加强科学研究、制定法规标准、建设医院安全文化、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推广免疫接种和防护技术、科学设计工作流程、加强心理疏导等关键措施,有效防治医务人员职业健康危害。  相似文献   

11.
负载型金属催化剂制备过程中产生的主要职业危害是氮氧化物或氯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目前采取的主要防护措施是在隔离间操作,加强通风将有毒有害气体直接排空,操作员配戴防护口罩等,虽然降低或消除了操作人员的职业危害,但污染了环境.以钴基费托合成催化剂的制备为例,分析了催化剂的制备过程中产生的主要职业危害是氮氧化物,通过讨论分析现行的防护措施以及氮氧化物的处理方法,从工艺设备的角度上提出了具体的防护措施,在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和防止环境污染的同时,又变废为宝创造了价值.  相似文献   

12.
结合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采样和检测工作经验,对铁路建设期施工概况、铁路施工作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等进行论述,从加强职业健康防护宣传和教育、实行岗位轮班制度、加强工人个体防护用品佩戴监督管理、强化铁路建设的卫生保障措施、改进施工工艺和研发新材料等方面提出铁路施工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护措施建议,以期降低铁路建设项目施工期人员职业病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安全》2014,(5)
正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电磁辐射防护技术实验室拥有德国Albatross Projects建造的半电波暗室、功放室及控制室各一个,配备有先进的矢量网络分析仪、频谱仪、环境和职业暴露现场电磁辐射测试设备数十台。主要业务:1.电磁辐射防护材料和服装的屏蔽效能检测;材料的复数介电常数和磁导率、损耗正切、S参数等性能检测。2.电磁辐射环境污染和职业危害现场检测及防护治理。3.各种电磁环境的仿真软件开发、电磁防护材料的吸收和屏蔽效能的仿真软件开发。  相似文献   

14.
对汽车制造企业作业场所各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分析,评价现有防护措施,并提出相应对策.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对现有汽车制造企业作业场所岗位职业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和评价.涂装、冲压、焊装车间是职业危害因素相对集中的作业场所,而噪声、苯系物和电焊烟尘是主要的职业危害因素,防护措施是控制职业危害的关键.汽车制造职业危害必须通过多种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调查河南孟州市某铅酸蓄电池厂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及接触情况.检测结果、职业健康体检结果和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体防护措施等,分析该企业职业卫生状况,并针对现有防护措施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以提升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 东海县石英加工企业较多,易发生职业危害.为做好职业危害防护工作.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县总工会联合安监局、卫生局、人社局在全县建立了“1+1”职工职业危害防护体系.即签订1个劳动保护专项集体合同、推行1个“职业危害三色预警”机制。主要做法是:成立由各成员单位参与的领导小组,明确职责、任务、措施;派驻联络员,设立信息员.全程跟踪服务,加强督查指导.组织现场观摩等。  相似文献   

17.
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电磁干扰、引燃油类和气体等方面的危害及相应采取的屏蔽、滤波、吸收等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8.
正主持人,你好:我们企业需焊接各类金属和钢板,请问:在焊接过程中有哪些有害气体?如何进行防护?武汉陶克匠陶克匠先生,你好:电焊操作时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包括有害烟尘、有毒气体、噪声、弧光辐射、高频电磁场、放射线等。不同焊接方法所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各异。电焊操作时,要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如采用符合要求的防护面罩及眼镜等,使用防护屏障,  相似文献   

19.
陈达新  常天海 《安全》2008,29(6):10-13
基于雷电的特征及危害形式的研究,着重分析了雷电电磁脉冲(LEMP)对电路系统的耦合过程与机理,凸显出雷电电磁脉冲对系统设备危害的严重性以及电路系统雷电防护的重要性。针对LEMP对电路系统的影响特性,综合应用屏蔽、等电位连接和电涌保护器等基本防护措施,实现了电路系统的雷电综合防护。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现场调查和职业卫生检测方法对某井下煤矿进行职业病危害分析。结果表明,煤矿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粉尘和噪声。煤矿企加强职业病危害防控和管理,采取加强通风、除尘、喷雾降尘和个体防护等综合措施,可最大限度地保护煤矿工人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