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学园艺学教授,沙漠农业专家优素福、米兹拉希教授领导的一批园艺学家,在以色列的内盖夫沙漠中培植了1500多种杂交植物,其中果实型野生仙人掌植物就有80多种,此外还有从南非卡拉哈里沙漠,印度和摩洛哥等地引种的沙漠灌木和水果。米兹拉希教授试图把它们培育成商品作物。米兹拉希在一间生长着一排排仙人掌的温室里说:“地球上有成千上万种可以培育成经济作物的野生植物。我们决定对其中的一些野生植物进行归化培育,使它们成为适宜在沙漠地区种植的作物新品种。”以色列目前有16位农民生产和出口经过米兹拉希教授等…  相似文献   

2.
国外动态     
·以色列的环境保护现状·以邑列现有人口470万,面积1.49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国家之一,其国土面积约一半是半沙漠和沙漠地区,水资源匮乏。建国40多年来,以色列不仅在农业上自给有余,而且在工业上向国际市场提供了许多高精尖产品,经济长期保持9%左右的增长率,人均国民收入将近8000美元,是中东地区非产油国中发展最快的国家。以色列很早就开始了环境保护的工作,并在1988年12月将原有的几个有关机构合并,正式成立了以色列环境部。至今,该部颁布实施的13个有关的环境保护法,在环境监督管理工作中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为了解决  相似文献   

3.
干燥的沙漠,四处见不到一点湖泊、河流和地下水的影子,到哪里去寻找饮用水呢?德国研究人员最近发明了新方法:向无处不在的空气要水。德国弗劳恩霍夫学会下属的界面工程处理和生物技术研究所宣布,研究所和一家德国公司合作开发了一种可以自给自足地将空气中湿气转化为饮用水的设备。它能帮助沙漠地区居民解决部分缺水问题。在以色列内盖夫沙漠中,空气的年平均相对湿度是64%,相当于每立方米空气中含有11.5毫升水。研究人员说,这种设备完全依靠太阳能供电供热,可在没有电网的地区使用。  相似文献   

4.
以色列的沙漠治理与水资源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以色列在治理沙漠、水资源管理与立法方面的具体实践,特别介绍了以色列为治理沙漠、改善环境所采取的三种主要方法。文章还介绍了以色列同中国方面的合作情况。  相似文献   

5.
数字     
《内蒙古环境科学》2011,(11):I0008-I0008
20% 据国外媒体报道,虽然撒哈拉大沙漠的太阳能发电潜力巨大,但最新研究报告称,太阳能设备的冷却技术将占用该地区20%的水资源。撒哈拉大沙漠太阳能开发计划也称Desertec计划,是由德国能源巨头EON能源集团、REW能源集团以及西门子公司、德意志银行等欧洲多个大型企业联合发起。  相似文献   

6.
以色列是个半干旱的国家,全国只有一个淡水湖肯奈瑞特湖(加利利海),同时也充当其国家水库。以色列全境约2/3的土地为沙漠,水资源十分匮乏,但以色列在治污、节水、净化、滴灌、污水再用等方面拥有全球领先的水处理技术,这有效地缓解了日益严峻的水危机。以色列人还把目光转向占地球面积2/3的大海,他们意识到只有取之不  相似文献   

7.
目前的太阳能电池板利用太阳能效率很低,只能利用所获得光源的约20%。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5月17日报道,美国密苏里大学工程人员开发出一种柔软的太阳能薄片,能捕获超过90%的光能量,并计划在5年内制造出可用于消费领域的样机。相关设计与制造过程在《太阳能工程》杂志上有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8.
北京部队空军结合环境保护工作,积极利用太阳能为部队解决洗澡问题,旣减少了烟尘污染又节约了大量燃料。近年来,这个部队的后勤机关,为了推动这项工作,他们利用开会和放映电影等形式进行宣传,同时还举办了《太阳能利用》训练班和余热利用现场会,组织部队进行参观学习。为使驻边防、高山、海防、沙漠连队的干部战士洗上热水澡,该部还专门加工了十六套小型太阳能集热器发送到边远连队。到今年八月底,该部已经安装了各种不同规格的太阳能集热器59套,采  相似文献   

9.
黄韬 《环境》2009,(11):17-19
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太阳能未来的发展趋势从全球范围来看已经是基本明朗的,各国都在加大开发和利用的力度,开发和利用太阳能也成为各国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科学家预言,太阳能将逐步成为人类的基础能源之一,甚至是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相似文献   

10.
在煤炭、石油等常规化石能源日益紧缺的情况下,大力开发利用太阳能,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课题。笔者就天津市农村加快推广利用太阳能问题,走访了天津市农委、发改委、农业局、太阳能业商会及东丽区华明镇等有关部门,对农村太阳能推广利用现状、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思路和办法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1.
正以色列,国土面积2.5万多平方公里,且60%为沙漠与旱地,人口850多万,但是该国经济、军事、科技、农业发达,在国际舞台上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以色列在1948年建国之初水资源极为匮乏,是真正意义上的"不毛之地"。水是生命之源,也牵系国运,然而就是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以色列短短60年时间里,在  相似文献   

12.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屋顶光伏电站项目是对太阳能的利用,将太阳能光伏并网电站与建筑完美结合,既为建筑提供了电能,又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达到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利用,建筑美观,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谐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良 《环境科学》1988,(5):37-37
以色列希伯莱大学农业系的一位专家发现Azolla可用来提取镉、铬、铜、镍、铀和锌,这些金属最后把Azolla毒死,将这些已富集金属致死的植物收割;晒干备提取这些金属用。这种工艺的专利权掌握在Yissum研究开发公司手中,这位专家和他的  相似文献   

14.
当前,能源与环境问题,已愈来愈得到各国的注意,而且它也是近年来国际上比较活跃的研究领域。目前各国都在积极展开研究,发展无污染或污染少的新型能源。世界的能源已从六十年代的石油燃料逐渐向原子能、太阳能、氢能、地热开发等的利用和煤气液化方面发展。本文将主要简介一下有关煤气液化的几个动问。煤气液化的主要用途是:1) 做为燃料而取替石油、固体煤燃料,减少大气污染。2) 做为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3) 自煤中回收化学品。一、煤的气化在美国联邦政府的资助下,目前已有两部生产中热值煤气的大型  相似文献   

15.
中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关于优先发展新能源部分指出:“要重点研究开发大型风力发电设备,沿海与陆地风电场和西部风能资源密集区建设技术与装备,高性价比太阳光伏电池及利用技术,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技术,生物质能和地热能等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滨海新区与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中电(天津)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共同签署合作备忘录,拟共同成立新能源研发中心,重点开展生物质能源、太阳能、锂电池、燃料电池等研究。根据合作备忘录,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将提供新能源方面的高新技术和项目来源,其中包括西安大略大学、安大略省及加拿大其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中电公司将选择相关的高新技术项目,为项目落地提供科研和办公场地、研发启动经费等。(摘自天津日报)  相似文献   

17.
上海海运学院是由交通部直接领导的,以海运为特色,具有工程、管理、文科、法学等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创办于1959年。 学院设有9个系和基础部、社会科学部、研究生部、函授部及分部,设置海洋船舶驾驶、轮机管理、船舶电气管理、起重运输与工程机械、计算机及应用、交通运输管理工程、技术经济、水运财务会计、国际航运、国际经济法与英语11个本科专业,3个专科专业;学院还设有水运经济学、港口机械等6个研究所以及进行单项独立研究的5个研究室。受交通部委托,  相似文献   

18.
采用氯化锂除湿转轮,对环保型开式吸附空调制冷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证明,该空调制冷系统可用90 ~100 ℃的热源作动力,制冷效率可以超过40 % 。这样,利用太阳能或工业余热就可以驱动该制冷系统,减少常规压缩式制冷产生的氟里昂及热岛对空气的污染。本文取得的实验数据为环保型开式吸附空调制冷系统的中试设计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9.
沙漠绿洲的开发与环境变化的相互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干旱区的农业活动、特别是沙漠绿洲的开发,改变了地-气系统的能量交换。几年来的沙漠绿洲气候与防风林的研究、气候资料的分析和实地考察表明,中国西部干旱区最近43年来的沙漠绿洲开发已改变着那里的局地气候环境,使其向有利于人类和农业的方向发展着。在沙漠绿洲的开发利用与局地环境变化之间,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反馈作用:环境变好→绿洲发展→环境更好→绿洲再发展;环境恶化→绿洲退化→环境更坏→绿洲再退化,甚至消失。决定这两种反馈作用的是大环境的变迁和绿洲开发利用中是否合理利用资源和按自然规律办事。  相似文献   

20.
沙漠地区沙尘气溶胶含量变化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中国大陆气溶胶指数(TOMS AI)、太阳辐射、沙尘能见度、降水量等观测资料,对中国西北部沙漠地区沙尘气溶胶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沙漠地区AI值不但取决于沙尘暴的发生,而且取决于太阳辐射.这表明沙尘暴起沙模型和尘卷风与干热对流的联合起沙模型互为补充,沙漠地区上空的沙尘气溶胶含量是它们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由太阳辐射引发的尘卷风与干热对流较沙尘暴过程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