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活性染料K-2BP在环境水体中的光解效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活性染料K-2BP在TiO2存在下的光催化氧化分解。结果表明,影响光解过程的主要因素是染料浓度、催化剂TiO2的用量和pH。实验条件下,染料样液脱色率可达90%以上,将该法用于实际印染废水的处理,光照6h,脱色率可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2.
应用氧化絮凝复合新技术处理高色度印染废水和染料废水,研究了影响脱色效果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因素。本技术应用于高色度印染废水和染料废水的脱色处理,可使其脱色率达99%以上,CODcr去除率也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3.
电生成Fenton试剂光催化降解孔雀石绿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提高染料废水的处理效果,采用电生成Fenton试剂光催化氧化系统对孔雀石绿模拟印染废水进行了降解研究,通过与无光照时的对比实验发现:光照能明显加快电生成Fenton试剂对孔雀石绿印染废水的降解脱色速率,20 min内脱色率达到98%以上,40 min内COD去除率达到80%以上,同时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等手段研究了光照与电生成Fenton试剂的协同作用,初步探讨了电生成Fenton试剂光催化降解孔雀石绿印染废水的反应机理,很好地实现了光催化与电化学氧化降解技术的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4.
中温(35±1)℃条件下,采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pflowanaerobicsludgebed,简称UASB)反应器处理了含蒽醌类-活性艳蓝(c.I.ReactiveBlue5,简称K—GR)或偶氮类-活性艳红(C.I.ReactiveRed20,简称KD-8B;C.I.ReactiveRed2,简称X-3B)模拟染料废水,重点研究了回流比对染料脱色率和COD去除率的影响,在最佳回流比的条件下,探讨HRT(hydraulicretentiontime)对脱色的影响和不同结构染料的脱色效果,并初步分析了脱色机理。结果表明,适宜的回流比有利于提高系统的脱色率;控制回流比和HRT分别为2和24h,当模拟废水中染料的浓度为100mg/L时,COD去除率和脱色率分别为90%~96%和85%~92%;蒽醌和偶氮类染料的脱色是通过偶氮键和葸醌共轭结构的断裂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印染废水中含有大量的剩余染料,对生态环境构成了巨大威胁.漆酶能够氧化多种纺织染料使其脱色,在印染废水处理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性.为了开发基于酶技术的印染废水处理工艺,利用商业化的漆酶制剂SUKALaccTM对5种常见纺织染料的脱色能力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SUKALaccTM对于这些测试的染料均具有脱色效果,脱色效率为14.85%~ 85.97%;此外,还考察了酶制剂浓度、染料浓度、温度和pH等因素对脱色效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优的反应条件;利用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和大型溞(Daphnia magna)分别对酶处理后的染料毒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酶制剂处理后的染料毒性减弱.这些实验结果为漆酶制剂实际应用于印染废水处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采用不完全厌氧-好氧工艺处理印染废水,工程运行前在水解池中投入了主要用于脱色的优势菌群,经3年多的运行,系统的脱色率均稳定在90%以上。从池中取菌进行分离鉴定,并进行各单株菌脱色能力实验,对其中具有最佳脱色能力的菌株进行偶氮染料活性黑KNB的脱色产物的化学分析,从而探讨水解池中染料的脱色机理。结果发现:分离到的10株菌对试验染料有较好脱色效果,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发现产物只有苯胺类物质的存在。该菌的脱色作用主要是破坏了染料的发色基团——偶氮双键。  相似文献   

7.
印染废水是水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是目前较难处理与急需处理的工业废水。天然矿物材料通过吸附、光催化降解等作用可有效去除印染废水中的染料分子。为了开发新型环境矿物材料,采用白云石、菱镁矿等天然矿物作为原材料经粉碎、配料、造粒、烧结、水洗合成天然矿物复合陶瓷材料,用于印染废水的脱色。对酸性黑10B和直接混纺蓝D-3GL2种不同性质的染料废水进行了定量脱色研究。研究表明,当材料投加量为8 g/L,处理时间12 h,pH2~8,对2种废水均有95%以上的去除率;经800℃煅烧15 min的工艺进行再生活化,实现了陶瓷材料的循环使用。此方法制得的天然矿物复合陶瓷材料微孔结构明显,机械强度高,散失率低,解决了粉末材料在废水脱色过程中存在的固液难以分离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基于锰过氧化物酶(MnP)氧化脱色偶氮类染料的原理,实验研究MnP对甲基橙的脱色工艺,采用人工神经网络(ANN)和遗传算法(GA)建立脱色模型并优化工艺。建立的ANN模型的误差、相关系数、均方根误差和绝对平均偏差分别为0.0009、0.9971、1.21和6.82,模型有效且能够用于预测和工艺优化。采用GA对ANN模型进行数值寻优,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液量0.6 mL,Mn2+浓度4 mmol/L,H2O2浓度0.49 mmol/L。该条件下脱色率达到(90.74±0.59)%。ANN耦合GA有效地建立了锰过氧化物酶脱色甲基橙的模型,并优化了工艺参数,为甲基橙脱色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
不同态二氧化钛处理模拟印染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普通载玻片为基底材料,负载态和悬浮态的纳米二氧化钛/普通二氧化钛被用于处理甲基红模拟印染废水,实验结果表明:纳米二氧化钛的脱色效果明显优于普通的二氧化钛,适当增加负载量和处理时间,负载态的处理效果与悬浮态相当。首次提出了由光源决定的纳米光催化活性激发理论,解释了不同光源辐照时脱色率变化曲线差异的问题,并发现纳米TiO2光催化氧化模拟印染废水的脱色反应,主要由吸附过程控制的表面反应机理;150 mL模拟印染废水中,加入3块纳米TiO2负载量1 mg/cm2的普通载玻片,3~5 mL ClO2或H2O2,紫外光照60 min后,脱色率达到99.2%。  相似文献   

10.
为快速脱色降解偶氮类染料,同时解决零价铁活化效率低、易被氧化的问题,以直接耐酸大红4BS(大红4BS)为模拟废水污染物,通过Fe-AC/PDS(铁碳微电解活化过硫酸钠)反应体系对大红4BS进行脱色降解。对影响大红4BS降解的几种因素如Fe:AC(铁碳质量比)、PDS浓度、初始pH等进行探究。结果表明,大红4BS脱色率在Fe:AC=3:1时高达94.7%。增大PDS浓度能明显促进反应进行,但超过5 mmol·L~(-1)时,对体系影响不大。初始溶液pH对Fe-AC/PDS体系降解大红4BS作用显著,在酸性和中性(pH=3.02、4.67、7.32)时,大红4BS的脱色率分别高达98.8%、96.2%、94.7%,但在碱性(pH=9.38、10.78)条件下,其脱色率只有24.5%、18.7%。无机盐阴离子对Fe-AC/PDS体系降解大红4BS有抑制作用,而阳离子对其产生促进作用。自由基俘获实验表明Fe-AC/PDS体系降解大红4BS并不仅仅只是自由基的氧化反应,还存在其他复杂反应,继而对Fe-AC/PDS体系降解大红4BS的机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王代芝 《污染防治技术》2007,20(6):22-23,31
研究了在静态下的絮凝沉降法处理含铁废水,实验了不同操作条件对铁的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宜的操作条件下,可去除废水中的铁高达99.97%,处理后的残液中,铁含量小于0.5mg/L。研究成果可应用于铁矿废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12.
温度和pH值对活性污泥法脱氮除磷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温度和pH值是影响污水脱氮除磷效果的2个重要因素.试验采用连续搅拌槽式反应器(continuous stirred tank reactor,CSTR),通过对不同温度和pH值条件下的硝化、反硝化、释磷和吸磷反应速率的测定,总结出温度和pH值对活性污泥生化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试验表明,硝化和反硝化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在5℃和33℃时,硝化速率分别为0.01 kg NH4 -N/(kg VSS·d)和0.28 kg NH4 -N/(kg VSS·d);在5℃和30℃时,反硝化速率分别为0.097 kg NO3--N/(kg VSS·d)和0.476 kg NO3--N/(kg VSS·d);但温度对吸磷和释磷速率的影响不大.pH值对硝化、反硝化、吸磷和释磷速率均有显著影响,在pH值为7.74时,硝化速率为0.095 kg NO3--N/(kg VSS·d);而在pH值为4.9和10.08时,硝化速率仅为0.005 kg NO3--N/(kg VSS·d)和0.006 kg NO3--N/(kg VSS·d).在pH值为7.85时,反硝化速率达到最大值0.36 kg NO3--N/(kg VSS·d);而在偏酸性和碱性条件下,反硝化速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3.
针对偶氮类有机物废水具有色度大,难降解的特点,以对二甲基氨基偶氮苯磺酸钠(甲基橙)为模拟研究对象,对水体系中铁炭微电解-Fe2+/K2S2O8降解甲基橙的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出该方法各因素的影响程度,进一步通过单因素影响实验确定该方法的最佳条件是:铁炭微电解填料、FeSO4和K2S2O8投加量分别为300 g/L、1.3mmol/L和0.7 mmol/L,初始pH值为7.0。在最佳条件下,甲基橙COD和色度去除率分别能达到64.7%和68.2%。  相似文献   

14.
针对偶氮类有机物废水具有色度大,难降解的特点,以对二甲基氨基偶氮苯磺酸钠(甲基橙)为模拟研究对象,对水体系中铁炭微电解-Fe2+/K2S2O8降解甲基橙的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出该方法各因素的影响程度,进一步通过单因素影响实验确定该方法的最佳条件是:铁炭微电解填料、FeSO4和K2S2O8投加量分别为300 g/L、1.3mmol/L和0.7 mmol/L,初始pH值为7.0。在最佳条件下,甲基橙COD和色度去除率分别能达到64.7%和68.2%。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A part of the research work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efficiency of a locally available low cost wood charcoal in removing endosulfan, an organochlorine insecticide, has been presented here in this paper. In the batch experiments conducted at 1 mg/I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endosulfan, it was found that wood charcoal could remove endosulfan from water up to 95%. Kinetic profiles were developed for various conditions and they followed second order kinetic reactions. Adsorption equilibrium time was determined by two different approaches namely rough estimate and 2% slope criteria. The equilibrium time was found to be 5 hrs. Forward, reverse, and overall reaction rate constants were determined by approximating the kinetic data to the first order reversible kinetic model. Rate constants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endosulfan. Rate limiting process was determined by using kinetics data and further confirmed by the multiple interruption test. Pore and film diffusion coefficients were determined from the half time equations. Film diffusion appeared to be the rate limiting which was further supported by the multiple interruption test.  相似文献   

16.
新型改性聚丙烯酰胺的合成及对污泥调理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原位聚合法,在聚丙烯酰胺的聚合过程中引入金属离子进行改性,合成了一种新型改性聚丙烯酰胺.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改性聚丙烯酰胺的最佳合成条件.红外图谱显示,该聚丙烯酰胺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以污泥脱水率和污泥比阻为考察指标,研究了改性聚丙烯酰胺对污水处理厂剩余活性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每1000...  相似文献   

17.
上海石洞口第二电厂拟建设粉煤灰分选系统生产国标等级灰,但其粉煤灰的游离氧化钙偏高.研究表明:游离氧化钙在细灰中没有明显富集的趋势,即源灰游离氧化钙含量指标合格,那么分选所产细灰的也合格;供分选用的源灰细度和粒度分布较利于提高分选效率,生产国标Ⅱ级灰的分选产率可达70%左右;建设分选系统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且可获得较大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多环芳烃(PAHs)污染土壤堆肥修复的加速机制,在人工控温的堆肥装置中以芘、菲和芴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模拟实验的方式研究了添加硫酸钙、过磷酸钙、草炭、竹炭、十二烷基硫酸钠(K12)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等对锯末高温堆肥降解污染土壤PAHs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物堆肥可以有效的去除土壤中PAHs,堆肥7周后所有处理下芘、菲和芴的降解率基本达到80%以上。不同添加剂处理下芘、菲和芴降解率不同,尤其是添加草炭和竹炭处理中芴和菲在第4周的时候就取得90%以上的降解率,芘在第6周也取得80%以上的降解率,而且氮素的损失率也分别下降了42.6%和36.09%,比其他处理的PAHs降解率和保氮效果都要好。分析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添加不同添加剂对堆肥过程中pH值、有机质(SOM)、总氮(TN)和过氧化氢酶(CAT)都有一定的影响,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草炭和竹炭对氨有良好的吸附性,具有良好的保氮效果,同时也能改善了微生物和目标化合物的接触方式,从而提高了PAHs的降解率。  相似文献   

19.
循环水养殖系统中流化床生物滤器净水效果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优化流化床生物滤器的工作性能,采用新型填料玻璃珠作为滤器的基质,并将其应用于罗非鱼循环水养殖系统,研究了玻璃珠粒径、床层膨胀率、碱度和氨氮负荷4个可控因素对其处理养殖废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流化床生物滤器挂膜23d后生物膜成熟稳定,当床层膨胀率低于160%时,床层增高和填料流失现象不明显。选用0.2~0.4mm粒径的玻璃珠为填料时,对TAN和NO2--N的去除率显著高于以0.4~0.6mm玻璃珠为填料的滤器;随着床层膨胀率的提高,滤器对TAN和NO2--N的去除率逐渐下降,但对TAN的去除负荷有一定的提高;碱度和TAN负荷的增加有利于滤器的硝化作用。流化床生物滤器对养殖水体中的TAN的平均去除负荷和NO2--N的去除率分别可以达到(673.11±23.26)g/(m3·d)和(90.24±3.45)%,显示出较好的硝化性能。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填料表面亲水改性对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处理废水的影响,考察了氧化处理、酸处理和碱处理3种亲水改性方法所得不同聚丙烯K1型填料(水的液面接触角分别为41°、62°和75°,未处理填料为87°)对模拟船舶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亲水性越强,挂膜量越多,膜结构越致密。在亲水性较低的情况下,挂膜量是限制污水处理的主要因素,亲水性越强污水处理效果越好;在亲水性较高的情况下,膜结构成为污水处理的限制因素,亲水性增强对水处理有不利影响。比较不同亲水性填料的污水处理结果可知,表面酸处理所得接触角为62°的填料污水处理效果相对最好,COD和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7%和61%;其次依次为液面接触角41°、75°和87°的填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