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富氧条件下氢部分选择性催化还原NO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成功了低钯含量活性非均布Pd Al2 O3催化剂 ,实现了富氧条件下 ,氢部分选择性催化还原NO过程。实验表明在该催化剂上 ,低温、富氧条件下NO的转化率高达 80 %~ 10 0 %。室温下 (~ 2 0℃ ) ,NO对氢氧反应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氢氧反应进行后 ,NO还原反应开始明显进行 ,其与氢氧反应为竞争的平行反应  相似文献   

2.
X701 200401569 富氧条件下选择性还原NO的复合催化剂体系/ 李俊华…(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03,4(9).-1-6 环图X-4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是净化稀燃汽车尾气中NOx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单一催化组分或单一类型的催化剂很难满足实际需要,复合催化剂的研究成为必然趋势。本文介绍了复合催化体系的组合形式,回顾了国内外最近几年复合催化剂体系净化NOx的研究成果,为将来设计新的复合催化体系提出了建议。图3参35 XT01 200401570 固体吸附剂控制燃煤重金属排放的实验研究/刘  相似文献   

3.
一般性问题     
一步提高了。图7表1参9X夕01Cu月每泡石催化剂上NOx催化还原的研究澎七卫华…(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2(X)3,4(2)一14一17环图X一4 以天然海泡石为原料,经酸改性后作载体。采用浸渍法制成了用于NOx由CO还原的Cu基催化剂。在稀薄燃烧条件下,考察了它对汽车尾气中NC吮的还原性能。实验结果表明,C可海泡石催化剂在富氧条件下具有良好的耐湿热稳定性和催化活性,当转化率达到oo%时,反应温度<4以x〕℃。当掺人稀土元素Ce和Sm后,由于与活性组分cu之间的协同效应,催化剂的抗氧能…  相似文献   

4.
津市空气污染物机动车污染的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具有准确性、先进性和实用性,采用科学的方法估算天津市城区机动车排气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及总量对环境空气污染的分担率。科学地给出了天津市现阶段机动车污染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保护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图4表2参3X734.2012(X) 301692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A岁S月刃一34选择性催化还原NO/张平(广州大学环境料学系)…//环境科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么刃2,23(6)一22一25环图X一5 评价了A岁SAI℃一34分子筛催化剂选择性还原No的活性,并运用漫反射红外光谱原位研究NO在A岁S川℃一…  相似文献   

5.
环境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X 1 3 9503278ZSM一5分子筛负载R、Pd催化剂上甲烷选择还原一氧化氮反应性能研究/朱波…(杭州大学化学系)//环境污染与防治/本刊编辑部(杭州)一1995,17(2)一12~13,11环信X一3 研究了ZSM一5分子筛负载R、Pd催化剂对CH、还原NO催化反应的性能。实验表明,Pt催化剂在300一500C温度下,显示出较高的反应活性和N:选择性,Pd和R一Pd催化剂在400~50oC温度下具有较好的反应性能。其活性和选择性大小次序为:Pt>Pt一Pd>Pd。用铂氨络离子制备的催化剂反应性能优于用氯铂酸制备的催化剂。图2参5茂铁甲酞丙酮、乙烯基二茂铁、聚乙烯二茂铁、N,N…  相似文献   

6.
X382.1 200402031 生物质催化气化制取富氢燃气的研究/吕鹏梅…(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03,4(11). -31-34 环图X-4 以流化床为反应器,探讨了一些主要参数如: 反应器温度、水蒸气、当量比ER以及催化剂对气体成分、氢产率和潜在氢产率的影响。实验所用催化剂为白云石和镍基催化剂。在实验条件范围  相似文献   

7.
X33 200400776 化学反硝化去除硝酸盐的试验研究/张燕(浙江大学环境工程系)…∥环境科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03,24(4).-109-112 环图X-5 在间歇式完全混合反应器中,以Pb-Cu/γ- Al2O3为催化剂,对催化还原硝酸盐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负载型金属催化剂作用下,硝酸盐能有效地被还原生成N2,总氮的去除率达80% 以上。催化剂的活性和对氮气的选择性受催化剂  相似文献   

8.
环境化学     
X1312(X) 303142CuO在Ce仇和7一从马上的表面性质及对NO+CO反应性能的研究/蒋晓原(浙江大学催化研究所)·。//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浙江大学一2(X)3,so(3)一289一295环图N一27 在色谱一微反实验装置上考察了Cuo/Ce仇、Cuo/7一从几及C唤改性的催化剂对NO+CO的反应性能。并用TPR、XRD、X邢、BET和NO=n幻等技术对上述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活性的提高与铜物种在两种载体(浅几和下-从几)上的价态(份十和Cu+),分散状态和吸附特性有关。TpR实验显示cuo在c心上存在两种还原物种,而在卜从Q3上只有一种还原物种,xl名检测表…  相似文献   

9.
采用非热等离子体结合催化或现场化学吸收的2种方法来去除气流中的NOx.结果表明,非热等离子体结合催化,反应器内的CuO催化剂能有效地促进NO的还原反应;相对于催化还原NO而言,脉冲电晕作用下能有效地降低NO催化还原的反应温度.当催化剂为CuO,脉冲电压为18kV,反应温度为200℃,还原剂为1%CO及NO进口浓度为719 mg/m3条件下,NO的去除率达到了100%.非热等离子体结合现场化学吸收方法,是一种在常温下从气流中净化氮氧化物的有效方法,NO的去除率远远高于反应器内没有吸收剂的情况.可以认为反应器内的Ca(OH)2吸收剂通过与NO的氧化产物NO2或NO3的吸收反应促进了NO的去除.当反应器内有Ca(OH)2吸收剂存在时,在脉冲电压为18kV,O2浓度为2%及NO进口浓度为1 050 mg/m3条件下,NO的去除率达到了100%.  相似文献   

10.
利用气-固相固定床反应装置考察了Rh交换的Al-MCM-41在高气体空速条件下对贫燃NOx的选择性催化还原活性,考察了氧含量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0000h~(-1)的气体空速、O_2/C_3H_6=20、603K时,NO转化率为74.3%。利用原位FTIR技术研究了该催化剂的表面吸附物种及表面程序升温反应行为,并结合实验观察探讨了贫燃条件下Rh-Al-MCM-41催化剂上NO的选择性催化还原机理。  相似文献   

11.
量、反应空速及床层线速度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及其耐高温性能,表明不同条件下贵金属催化齐d的活性均优于非贵金属催化剂。催化剂经600C处理3h后,非贵金属催化剂上甲苯有机废气的起燃温度比贵金属催化剂高50C。当催化剂经900C处理3h后,甲苯有机废气在贵金属催化剂上的起燃温度与600C处理催化剂相比仅提高了3C。而相同处理条件下,非贵金属催化剂上甲苯有机废气起燃温度却提高了87c。图3表2参4X51 9702820上海市机动车排污现状与污染控制战略/陈长虹(上海市环保院).二//上海环境科学/上海市环保局一1997,一6(1)一28~31环信X一100 近年来,上…  相似文献   

12.
Ce-Mn/TiO2催化剂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低温活性及抗毒化性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炜  童志权  罗婕 《环境科学学报》2006,26(8):1240-1245
用浸渍法制备了Ce-Mn/TiO2催化剂,考察了其在O2存在条件下选择性催化还原(SCR)NO的活性和抗SO2及H2O毒化的性能.结果表明,反应温度、空间速度、NO进口浓度和NH3/NO摩尔比对NO转化率的影响较小;在120℃的低温条件下,该催化剂显示了良好的催化活性,NO的转化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该催化剂有良好的同时抗SO2和H2O毒化能力.  相似文献   

13.
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Ag/SAPO-34选择性催化还原NO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评价了Ag/SAPO-34分子筛催化剂选择性还原NO的活性,并运用漫反射红外光谱原位研究NO在Ag/SAPO-34催化剂上的选择性催化还原机理.结果表明Ag/SAPO-34有良好的低温活性,在氧气浓度为3.6%和温度为573K~673K时NO还原成N2的转化率达70%;催化剂活性随C3H6浓度的增加而升高,随空速的增加而稍有下降.基于漫反射红外光谱,认为反应机理为:NO、丙烯和氧反应,在Ag/SAPO-34催化剂上生成吸附的有机-氮氧化物,再由这些吸附物种分解成N2,催化还原的关键是形成有机-氮氧化物中间体.氧的作用是充分促进丙烯活化以及增加NOx吸附态含量,并且氧的存在是有效产生一系列中间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环境化学     
X13 9601302LaZ一SrxCuO‘士入系列催化剂的合成、表征及NO分解催化性能的研究/赵震…(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环境化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1995,14(5)一402~409环信X一87 合成了x值不同的LaZ一xsr二CuO。士入(x=0.0一1.0)系列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用XRD,IR,XPS和化学分析等方法对催化剂的组成、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NO分解的催化性能和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x=0.。一1.。范围内,所有样品都具有A:Bo;结构,发现NO分解活性与氧空位(缺陷)的浓度有关,与不同价态的Cu离子含量之间无直接关系。图6表2参12X13 96013…  相似文献   

15.
X7 2003印248碳黑改性Ti仇薄膜光催化剂的研制/陈中颖…(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污染与防治/浙江省环保局一2(X)2,24(3)一150一153环图X二3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2(X)2,3(5)一肠、69环图X一4一般性问题 通过碳黑改性可以改善催化剂的吸附性能,消除固定膜光催化体系中出现的传质限制,使薄膜催化剂的活性由原来的3,17m岁L提高到4.75。妙,相当于同样反应条件下浓度为0.2乡/LP-25Ti姚悬浮体系的催化效果。溶剂种类、水解抑X701肇碟翼舅徽鞘 大学 与设 一47~52制剂、热处…  相似文献   

16.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Pd基TiO_2催化剂,并在富氧条件下评价其在氢气选择性催化还原NO(H_2-SCR)反应中的性能。以纳米TiO_2为载体,考察了TiO_2种类、贵金属含量、预处理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贵金属含量相同时,以TiO_2(P25)为载体的催化剂活性明显优于以TiO_2(A18)为载体的催化剂;增加贵金属含量有助于提高低温活性;降低预处理温度,有利于在整个测试温度范围内催化剂活性的提高。XPS结果显示催化剂上起活性的主要物种为金属态的Pd。  相似文献   

17.
采用溶剂热法制备La1-xKxMnO3(x=0, 0.10, 0.15, 0.20, 0.25)钙钛矿型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通过XRD、FT-IR、SEM、H2-TPR、XPS、NO-TPD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物相组成、表面形貌、氧化还原性能等进行了表征;在常压固定床微型反应装置中评价催化剂同时消除NO和碳烟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La1-xKxMnO3催化剂均具有钙钛矿结构;K部分取代La-Mn钙钛矿结构中La后,颗粒结构得以改善,部分Mn3+价态升高为Mn4+,形成较多氧空位和Mn4+,提高氧化还原性能和吸附NO性能.活性评价结果表明,La0.80K0.20MnO3催化剂表现出较好的同时消除NO和碳烟催化性能,NO最大转化率(Xmax NO)和对应反应温度(Tmax NO)分别为46.5%和436℃,碳烟起燃温度(Tig)、CO2浓度峰值温度(Tmax CO2)和生成CO2选择性(Smax CO2)分别为341℃、454℃和98.8%.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在低温区(200℃)的脱硝性能,提出利用插在烟道中的沿面放电反应器生成氧活性物质,部分氧化NO以实现低温快速SCR脱硝过程.同时,研究了氧活性物质注入实现快速SCR的脱硝性能,考察了氧活性物质注入降低二氧化硫和水蒸汽对SCR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模拟烟气温度为150℃时,采用氧活性物质注入,部分氧化烟气中的NO以实现快速SCR反应条件下(NO/NO2浓度比为1),脱硝效率为51.9%,比标准SCR提升23%;当模拟烟气中存在SO2或H2O时,氧活性物质注入可有效降低SO2、H2O对SCR脱硝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采用尿素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Fe_2O_3/SAPO-34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焙烧温度(200、300、400、500℃)对低温NH_3选择性催化还原(NH_3-SCR)NO性能的影响,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N_2吸附-脱附、原子吸收光谱(AAS)、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NH_3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等多种手段对催化剂的表面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进行表征分析.XRD和FE-SEM分析表明,在较低的焙烧温度(400℃)下,铁物种能够高度均匀地负载在SAPO-34表面上.NH_3-TPD和H_2-TPR分析表明,高分散状态的Fe_2O_3使催化剂暴露出更多的强酸位和活性位,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NH_3吸附和活化能力及氧化还原性能,从而使催化剂呈现出更高的低温SCR活性.BET和XPS分析表明,在较低的焙烧温度下,Fe_2O_3/SAPO-34催化剂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和更高的化学吸附氧比例,促进NO氧化为中间产物NO_2,从而加快低温SCR反应的进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300℃焙烧的Fe_2O_3/SAPO-34催化剂具有最佳的低温活性和较强的抗硫抗水性能,在空速为40000 h~(-1)的条件下,且反应温度为190~240℃时,NO转化率达90%以上且N_2选择性接近100%.  相似文献   

20.
黄立维  松田仁树 《环境科学》2006,27(10):1941-1945
采用非热等离子体结合催化或现场化学吸收的2种方法来去除气流中的NOx.结果表明,非热等离子体结合催化,反应器内的CuO催化剂能有效地促进NO的还原反应;相对于催化还原NO而言,脉冲电晕作用下能有效地降低NO催化还原的反应温度.当催化剂为CuO,脉冲电压为18kV,反应温度为200℃,还原剂为1%CO及NO进口浓度为719 mg/m3条件下,NO的去除率达到了100%.非热等离子体结合现场化学吸收方法,是一种在常温下从气流中净化氮氧化物的有效方法,NO的去除率远远高于反应器内没有吸收剂的情况.可以认为反应器内的Ca(OH)2吸收剂通过与NO的氧化产物NO2或NO3的吸收反应促进了NO的去除.当反应器内有Ca(OH)2吸收剂存在时,在脉冲电压为18kV,O2浓度为2%及NO进口浓度为1 050 mg/m3条件下,NO的去除率达到了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