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2 毫秒
1.
梁园园 《环境教育》2004,(11):66-67
淮河水污染治理始于1994年,是我国“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的第一战役,从此揭开了我国大规模向水污染宣战的序幕。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洽淮十年来,沿淮四省采取了结构调整、工业污染防治、污水处理厂建设、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一系列措施。总体上看.沿淮四省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情况下,淮河流域排污总量有所下降,水质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过去淮河流域高速度的污染趋势得到初步遏止.十年淮河治污成效明显。  相似文献   

2.
反思10年治淮,笔者以为,急于求成、忽视科学研究、不按科学规律办事,是导致淮河治污“劳而无功”的重要原因之一。第一,在制定淮河水污染防治规划时,没有经过缜密的科学调查研究,就先行通过了淮河水污染管理条例,从法律上确定了治淮水质目标。  相似文献   

3.
近日,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率领检查组,对安徽省淮河、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进行深入调研。检查组一行到蚌埠、合肥等地实地查看了淮河、巢湖水质和水环境整治,详细考察了水质自动监测站、市环境监控中心等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4.
淮王鱼,素有“水中活化石“之称,因淮河水质污染和过度捕捞,这一名贵鱼种濒临灭绝。为拯救这一珍稀鱼种,安徽凤台农民詹可和把多年积攒的钱拿出来,又四处筹资,投入上百万元模拟淮王鱼天然生存环境建立了繁育基地。他潜心研究淮王鱼人工繁育技术,经过反复试验,最终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5.
10年治污,中央政府下了决心,制订了专门法规,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淮河水质至今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原因何在?需要我们的认真总结和反思。  相似文献   

6.
治淮攻坚战     
1995年8月,国务院总理李鹏签发了第183号“国务院令”,《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颁布实施。《条例》规定,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的目标是:1997年实现全流域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2000年淮河流域各主要河段、湖泊、水库的水质达到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的要求,实现淮河水体变清。淮河位于我国中部地区,干流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由西向东流经河南、安徽、山东和江苏四省,流入洪泽湖。淮河流域是我国七大流域中人口密度最大、耕地率最高的流域,也是两岸人民饮用水的主要水源地。然而,曾造福养育了两岸上亿人民的母亲河如今已变成一…  相似文献   

7.
数字     
《环境教育》2013,(1):10-10
1月15日,北京公布了2012年自来水水质,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公布的水质数据,包括2012年第四季度7项管网水指标、42项常规出厂水指标以及2012年全部106项出厂水指标。本次公开的水质信息主要包括管网水水质和出厂水水质两大组成部分。其中管网水水质是指从居民等用户水龙头中流出来的水的水质。出厂水水质是指从自来水厂流出来的水的水质。  相似文献   

8.
高明勇 《绿叶》2007,(12):61-61
12月14日,"2007绿色中国年度人物"在京颁奖。河南省沈丘县民间环保人士霍岱珊获此殊荣。当过兵、做过记者的霍岱珊从1990年开始关注淮河流域的生态环保,他用镜头记录了淮河水质的变化过程。他所拍摄的"癌症村"报道,引发了全社会对淮河流域水环境的高度关注,被媒体誉为"淮河卫士"。  相似文献   

9.
水质报告是信息公开的重要形式。淮河流域水利委员会每月都公布淮河流域省界水体和主要河流的水资源质量状况,但是从这些水质报告来看,不足以满足信息公开的要求,也无法提供给关心淮河水质状况的各方提供可靠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淮河断流     
《绿叶》2000,(1)
因为气候干旱,中国第三大河淮河1999年8月在主汛期出现了20年来的首次断流。自去年8月17日以来,位于淮河中上游交界处的王家坝水文站流量一直为零,截至26日,旱情仍在继续。据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挥部介绍,由于入夏以来降雨量极少,淮河干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