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垃圾焚烧飞灰熔融固化处理过程特性分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为研究熔融固化过程中飞灰主要成分的迁移转化规律,在有温控的高温实验熔融炉中对垃圾焚烧飞灰进行了动态熔融固化实验研究,对处理后的飞灰进行了XRF、XRD分析检测,分析了飞灰熔融过程中熔融渣的主要成分、物相组成、碱度、挥发率和减容率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①飞灰中主要成分CaO、Al2O3和SiO2的质量分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而主要成分Cl元素和SO3则从原来的20.59%和10.74%分别降低到0.15%和0.22%,可见高含量Cl元素和S元素是引起飞灰熔融固化挥发率高的主要原因,并且可能主要以氯化物和硬石膏的形式分解挥发,XRD的测定结果也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②飞灰熔融前,碱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降低,但当温度达到流动温度后,碱度值随温度的变化很小,基本保持在0.95左右.③飞灰中盐类分解挥发主要发生在1150℃~1260℃之间,在飞灰熔融温度前约100℃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2.
<正> 上地幔岩石是基性、超基性及某些其他成分岩浆的来源。岩浆熔体的熔融及其由上地幔运移到地壳中,这在漫长的地球演化期间是一长期过程。毫无疑问,熔体的熔融并从上地幔岩石中分离出来,不可能在保存下来的残留物的成分中没有反映:地幔物质熔融和分离得越  相似文献   

3.
垃圾焚烧飞灰熔融过程重金属的迁移特性实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垃圾焚烧飞灰的熔融处理过程中重金属的迁移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在自行设计的实验台上研究熔融温度、时间、气氛、冷却方式等条件对几种重金属固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熔融可以固化大部分重金属,同时飞灰中重金属在熔融过程中的固化特性因种类不同呈现显著差异,Cd、Pb属于易挥发金属,而Ni、Cr和Zn不易挥发;飞灰成分、温度、气氛和冷却方式对各种重金属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4.
<正> 地球的未亏损上地幔成分的估算主要是基于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利用假定的玄武岩或科马提岩衍生物与残留的橄榄岩或难熔超镁铁质相之间的互补关系。这一方法是建立地幔岩模式的基础,在许多关于玄岩类的实验研究和地球化学研究中最广泛地引用了未亏损地幔的成分和关键元素。另一种方法是不同程度地依靠碱性火山主岩中铬透辉石二辉橄榄岩捕虏体的成分,有时与利用科马提岩的或洋中脊玄武岩(MORB)的衍生物成分的部分熔融模式相结  相似文献   

5.
为深化对广西南部地区印支期造山运动深部动力学机制的理解,采用该地区三叠纪强过铝质火成岩的岩石化学数据提取其源区熔融温度以及成分特征方面的信息。结果显示:广西南部三叠纪强过铝质火成岩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形成于印支期后碰撞构造背景中。它们的Al2O3/TiO2小于100,CaO/Na2O多数大于0 3、少数小于0 3。同时,这些强过铝质火成岩的Al2O3/TiO2与其SiO2含量有正相关趋势,而CaO/Na2O与SiO2含量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这些岩石化学特征表明,强过铝质火成岩部分源于泥质岩的部分熔融,部分源于砂岩或正变质岩的部分熔融,但不排除后者可能是泥质岩部分熔融产物和玄武质岩浆相混合的结果;同时这些强过铝质火成岩形成源区的温度高(>=875℃)。因此,广西南部三叠纪时期的深部能量来自以底侵玄武岩浆加热作用所体现出来的软流圈地幔的平流热传递过程。  相似文献   

6.
浙东燕山晚期侵入岩分为I型和A型,本文研究了两个不同成因类型花岗岩的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A型花岗岩与I型花岗岩相比较,富硅、富碱、贫镁、贫钙、低铝,(Na+K)/Al(分子数)比值高,富Nb、Zr、Ga、F,而贫Sr、Ba、Cr、Ni、Co、V,Rb/Sr、Ga/Al比值高,LREE/HREE比值低,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为“V”型,δEu强烈亏损;是下地壳残留的麻粒岩相较低程度部分熔融或是早期部分熔融形成Ⅰ型岩浆之后残余的亏损物质部分熔融的产物。Ⅰ型花岗岩是由下地壳岩石部分熔融形成母岩浆,在岩浆上升过程中与中上陆壳物质发生混染和分离结晶而形成。  相似文献   

7.
<正> 在实验岩石学领域,最令人振奋的贡献之一是Tuttle和Bowen(1958)根据NaAlSi_3O_8-KAlSi_3O_8-SiO_2-H_2O体系的实验去研究花岗岩成因问题。Turtle和Bowen指出,具有碱长花岗岩成分的熔体可在高水压和低于700℃条件下形成。显而易见,具有花岗岩成分的混合岩和岩浆,可在大陆壳的较深部通过部分熔融来形成。Tuttle和Bowen还指出,平均花岗岩除了含有Ab、Or和Qz外。还含有小于10%的标准成  相似文献   

8.
火山岩的DI频率分布图对各构造环境下形成的火山岩建造的划分有重要意义。在火山岩的DI频率分布图上,火山弧区火山岩并不象通常所认为的那样是单峰的,而实际上是双峰的,峰的DI范围分别为35~70和>70。火山弧区火山岩的双峰与大陆裂谷区火山岩的双峰明显不同,后者两峰出现在DI<35和DI>70的范围;火山弧区火山岩和大陆裂谷区火山岩的双峰分别称为ⅡⅢ式和ⅠⅢ式。岛弧地区火山岩只有DI=35~70范围的一个峰,而有残留陆块存在的冰岛大洋裂谷火山岩则有DI<35、DI=35~70和DI>70范围的三个峰。分析结果表明,在火山岩的DI频率分布图上,DI<35、DI=35~75和DI>70的峰分别代表由地幔部分熔融(一次部分熔融)形成的基性岩建造、由洋壳部分熔融(二次部分熔融)形成的中性岩建造和由陆壳部分熔融(三次部分熔融)形成的酸性岩建造,这些火山岩建造的峰态取决于形成火山岩的部分熔融的类型和种数。  相似文献   

9.
城市垃圾焚烧飞灰熔融DSC-DTA实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利用高温DSC-DTA热分析仪对国内外2种城市垃圾焚烧飞灰在惰性气氛(N2)和氧化气氛(O2)下的熔融特性进行了研究.在20℃~1450℃的温度范围内采用3种温升速率进行实验.飞灰熔融过程包含多晶转变和熔融相变2种反应,多晶转变发生在480℃~670℃范围内,吸热量20kJ/kg;熔融约发生在1136℃~1231℃,在1174℃达到峰值,熔融相变潜热约700 KJ/kg,整个过程总吸热量约1800 kJ/kg.研究了CaO添加剂对飞灰熔融的影响.最后提出飞灰熔融吸热量的预测模型,模型  相似文献   

10.
<正> 在岩浆成因方面,作为次要相的作用而广泛研究的一部分,我们选取了三个独立的天然成分(玄武安山岩、安山岩和流纹英安岩),每种都具有含稀土元素的榍石(含F)和富Sr的玻璃,熔融然后淬火,与初始成分的玻璃混合,每种产物组分都具有~0.4重  相似文献   

11.
火山岩矿物斑晶中的熔融包裹体是矿物结晶时包裹了原始岩浆而成,未发生泄露和破坏的熔融包裹体可以有效地保存有关原始岩浆中各种物质的实际浓度,其成分代表着原始岩浆的成分,它能比较真实、直接地提供原始岩浆的信息,反映成岩成矿时的物理化学务件和岩浆演化情况,因此对熔融包裹体的研究是火山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综述了近年来熔融包裹体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应用,分析了对熔融包裹体的几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讨论了常见的"岩石学方法"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火山岩矿物斑晶中的熔融包裹体是矿物结晶时包裹了原始岩浆而成,未发生泄露和破坏的熔融包裹体可以有效地保存有关原始岩浆中各种物质的实际浓度。其成分代表着原始岩浆的成分,它能比较真实、直接地提供原始岩浆的信息。反映成岩成矿时的物理化学条件和岩浆演化情况。因此对熔融包裹体的研究是火山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综述了近年来熔融包裹体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应用,分析了对熔融包裹体的几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讨论了常见的“岩石学方法”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 对地球内部构造的了解Wetherill指出,由于近十年来对行星的形成进行理论研究的结果,现已完全清楚,地球是在足以使硅酸盐岩石和金属发生熔融(至少是发生部分熔融)的高温条件下形成的。(正如我们已指出的,虽然当时太阳星云可能已经变冷,但由于微星体冲击的动能使地球在  相似文献   

14.
垃圾焚烧飞灰熔融过程烟气中重金属的迁移分布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重庆同兴垃圾焚烧(MSWI)发电厂飞灰,开展了高温熔融及铁浴熔融重金属分布迁移规律实验研究.采用布袋式除尘法收集捕捉熔融过程烟气中的烟尘,并对烟尘中的重金属组分、含量、形态和结构进行测试分析,研究了高温熔融分离过程各金属元素在烟气中的迁移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迁移到烟气中的主要元素为Zn、Pb、Cl、K、Na,并以ZnS、ZnO、PbCl2、KCl、NaCl形态存在于熔融飞灰上;Rb、Cd、Sn、Sb等低沸点易挥发金属元素在熔融烟气中以硅酸盐、磷酸盐形态存在;Hg主要以氯氧化物、硫氯化物形态存在.铁浴熔融可有效抑制Ti、Mn、Fe、Se的挥发,提高Cd、Sn、Sb的挥发速率,有利于提高Rb在熔融飞灰上的分配率,但对Zn、Rb、Pb的挥发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城市生活垃圾与煤混烧灰渣的熔融特性及成分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熔融焚烧需要添加一定量辅助燃料进行稳燃的实际情况以及垃圾成分复杂、波动性大的特点,对配比一定煤的混合垃圾焚烧灰渣的熔融特性及熔融渣的回收利用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垃圾的熔融特性主要与垃圾渣中的以SiO2-A12O3-CaO-Fe2O3为代表成分有关,垃圾渣中SiO2/A12O3、SiO2 Al2O3、CaO Fe2O3对灰渣熔融点T3的影响与该成分在垃圾渣中存在的化学形式及其性质有关;垃圾熔融渣的物理性能优良,渣中的重金属浸出和噁英的含量均达环保标准.可以直接对垃圾熔融渣进行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16.
地幔流体基本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与构造环境密切相关的氧逸度是控制地幔流体成分的最根本因素CO2和H2O为大多数地幔流体的主要成分。俯冲板块的脱水脱气作用、地幔原始残留挥发份及地幔部分熔融作用是地幔流体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7.
采用高硅铝含量的工业固废(煤矸石与高炉矿渣),作为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热处理的添加剂,改善其熔融性与产物的物化特性.随着添加量的增加,产物的主要矿物成分从含氯的Ca10(Si O4)3(SO4)3Cl2与Ca6Al5Si2O16Cl3向钙铝石、斜硅钙石、黄长石、钙长石依次转变.采用四元碱度(R4)评价熔融成分,酸性的工业固废(R4<1)能够中和碱性的垃圾飞灰(R4>1),形成中性混合灰(R4≈1),其中含30%煤矸石或40%高炉矿渣.中性灰的各项熔融特征温度最低,代表完全熔融的流动温度分别为1260与1200℃,在1300℃下玻璃化,冷却形成晶相为黄长石的微晶玻璃.玻璃化过程中,超过99%的氯元素从固相中分离;在挥发分离与固化稳定的共同作用下,重金属铬、镍、锌、镉、铅的浸出量减少了95%以上,铜减少了85%以上.  相似文献   

18.
塔希提岛火山岩属典型的大洋岛屿玄武岩(OIB)。该岛是法属波利尼西亚群岛中社会群岛链之一部分,火山活动可分三期:早期(1.7—1.3Ma),中期(1.3—0.6Ma)和晚期(0.6—0.3Ma)。早期火山岩兼有碱性和拉斑系列岩石,包括苦橄玄武岩、碱性玄武岩、拉斑玄武岩及少量玄武安山岩;中期火山岩主要有粗面玄武岩—粗面岩、碱性玄武岩和少量碧玄岩;晚期则以碧玄岩为主,并有部分碱玄岩出现。火山岩的这种岩性变化表明其岩浆由早到晚从富镁、硅弱不饱和向富碱和硅强烈不饱和演化。 社会群岛火山链的火山活动以平均11cm/a的速率从西北向东南迁移,与MORB相比,所有塔希提的岩石皆富大离子亲石元素并有较高的~(87)Sr/~(66)Sr比值,这一特征可能与其特殊的源区成分有关,即富集的地幔热柱或大洋岩石圈。早期岩石是地幔热柱和少量洋壳的部分熔融产物的混合体,故既有拉斑系列又有碱性系列。随着火山活动远离存在热柱的热点区域,洋壳部分熔融的程度逐渐降低,因而其产生的熔融体也越来越富碱,~(87)Sr/~(66)Sr比值也相应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9.
城市生活垃圾低污染气化熔融系统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彻底消除城市生活垃圾焚烧过程中的二次污染,对流化床气化与旋风燃烧熔融系统进行了研究.我国典型城市生活垃圾流化床气化试验表明,最佳气化温度为600℃左右;对垃圾焚烧飞灰进行熔融特性试验表明,垃圾焚烧飞灰在1 300℃左右、垃圾掺煤焚烧飞灰在1 400℃左右时,能顺利熔融,二分解率99.99%以上,重金属有效固化.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2种气化熔融系统方案:①基于垃圾综合处理的筛上物气化熔融技术方案;②原生垃圾+辅助燃料气化熔融技术方案;并进行相应的热力性能分析,研究表明2种方案都能较好满足气化熔融要求.  相似文献   

20.
废弃印刷线路板熔融盐气化特性:Ⅲ金属分布与回收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印刷线路板金属和非金属的分离回收,在熔融盐气化炉中进行废弃印刷线路板气化实验,对气化过程中金属在熔融盐内的滞留和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90%以上的Cu、Al、Ca、Cd、Co、Mg、Sb、Sn、Zn等金属滞留在熔融盐内部.滞留的金属大部分分布熔融盐底部,Al、Cu、Co、Sb、Sn在熔融盐纵向底部的3、4层中的质量分数达90%以上;Mg、Pb和Se在底部3、4层的质量分数也在70%以上.利用金属和非金属成分在不同纵向高度上的分布区别,可以回收得到富集度较高的金属富集体.如纵向4层的总金属质量分数达到92.76%,且其中铜的质量分数达到78.06%.Al的质量分数达到9.8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