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为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的相关要求,对某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进行改进,用PVDF和PTFE两种不同材质的超滤膜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中PVDF和PTFE两种超滤膜处理效果相差不大,但PTFE超滤膜性能优越,抗污染能力更强,适用于垃圾渗滤液处理。  相似文献   

2.
对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原水、MBR出水、NF浓缩液分别进行机械蒸发试验。结果表明,机械蒸发装置适合MBR产水、NF浓缩液的处理,回收率达到90%;COD和氨氮的去除率达到92%以上,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的表2标准。渗滤液原水则不适合用机械蒸发法处理。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某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的调试和运行情况。工程运行实践表明,采用吹脱-UBF-SBR-双膜法的组合处理工艺对COD、氨氮等污染物均有很好的去除效果。整个工艺流程简单,易于管理,出水水质能稳定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4.
对国内某大型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吹脱→厌氧UBF→A-SBR工艺是行之有效的,各项指标均达到了<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三级排放标准,其中CODCr、BOD5、NH3-N和TN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5%、99%、99.5%和97%.  相似文献   

5.
采用TMBR+NF/RO组合工艺对湖北省宜昌市某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进行处理,介绍了组合工艺的流程、特点、设备规格、技术参数。TMBR系统对可生化降解COD处理后,COD平均质量浓度为822 mg/L,平均去除率为95.8%,对NH_3-N平均去除率为94.9%;经过NF/RO出水的COD平均值为45 mg/L,NH_3-N均小于25mg/L,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的排放标准。组合工艺处理成本为29.5元/m3。  相似文献   

6.
为提出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无害化处理后浸出液中危害成分最高容许浓度的参考标准,对有代表性的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无害化产品浸出液中的危害成分质量浓度进行了检测,并根据GB 16889—2008《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及GB 8797—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规定的主要危险成分最高容许质量浓度配制不同溶液,通过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及小鼠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对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无害化产品浸出液中危害成分可能达到最高容许质量浓度时的毒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无害化产品浸出液中总铬质量浓度为0.032 mg/L,六价铬质量浓度为0.027 mg/L,钡质量浓度为0.64 mg/L,而铜、铅、镉等其他危险成分均未检出,危险成分质量浓度远低于GB 5085.3—200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 16889—2008《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及GB8797—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根据相关标准配置的溶液各组毒理试验结果均为阴性。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经无害化处理后浸出液毒性降低。为规范飞灰的资源化利用,提出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无害化处理后浸出液中危险成分最高容许质量浓度可参考GB 16889—2008《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或GB 8797—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执行。  相似文献   

7.
对多孔陶瓷进行磁化改性获得磁性多孔陶瓷载体,并将该载体应用于垃圾渗滤液的处理试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反应器的曝气量为3 L/h,曝气时间为16 h/d,温度为20~30℃时,垃圾渗滤液经磁性载体生物膜反应器30d处理后,上清液中COD、NH3-N的去除率均在90%以上,出水浓度达到国家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的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8.
采用混凝-Fenton氧化法对经生化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进行了深度处理,确定了最佳的试验条件.结果表明,混凝剂聚合硫酸铁(PFS)的最佳投加量为20mL/L.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确定了Fenton反应最佳工艺条件: 初始pH值为3,H2O2加入量为3.0 mL/L,FeSO4·7H2O加入量为3.5 g/L,反应时间为120 min.生化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经混凝-Fenton氧化法深度处理后,CODCr由处理前的560 mg/L降至处理后的93 mg/L,去除率达83.4%,出水水质达到新修订的<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
预处理+生化+膜+臭氧工艺处理垃圾焚烧厂渗滤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预处理(反应沉淀+氨吹脱)+生化(UBF+SBR)+膜处理(UF+NF)+臭氧氧化组合工艺处理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渗滤液,通过1年多的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垃圾焚烧厂渗滤液具有很好的处理效果及适应能力。运行情况稳定,管理方便。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0.
微电解处理垃圾渗沥液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微电解的特点,采用微电解技术对垃圾渗沥液经生化处理后出水进行深度处理.微电解处理的效果随着进水pH值的升高越来越差.对微电解出水经中和、过滤后的CODCr浓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微电解产生的Fe(OH)3絮状物通过吸附捕集作用效果明显.出水投加1~2g/L粉末活性炭,CODCr排放浓度可以达到GB16889-1997《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