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运用我国黄土地层中的~(10)Be记录来示踪地磁场漂移事件和重建相对强度变化历史在最近几年取得了显著进展。开展上述研究的关键点之一在于如何对黄土~(10)Be记录中包含的源区降尘~(10)Be浓度等信号的相对贡献进行合理估算。本文参考最新的现代粉尘~(10)Be浓度观测数据,设计了3种改变降尘~(10)Be浓度的情景分别建立了130 ka以来黄土~(10)Be记录的地磁场漂移事件时间序列。综合对比表明,3种情景下的重建结果并无差异,说明源区降尘~(10)Be浓度幅值变化不会对~(10)Be示踪地磁场变化的结果产生显著影响。同时分离的130 ka以来受地磁场变化影响的~(10)Be记录可与PISO-1500等全球典型地磁场强度曲线良好对比,并完整地记录了蒙诺湖(Mono Lake)、拉尚(Laschamp)、挪威海-格陵兰(Norweigian-Greenland sea event)和布莱克(Blake)等主要地磁场漂移事件,揭示了黄土~(10)Be重建的地磁场变化曲线的全球尺度意义并印证了中国黄土在千年尺度的连续性问题。  相似文献   

2.
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一直饱受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包括了"就业难",还包括大学毕业生在职场初期难以适应角色转型,频繁跳槽导致的就业稳定性差和低端漂移现象。大学毕业生频繁离职导致的低端漂移,给大学生、学校、社会和用人单位都带来了负面影响。基于扎根理论,通过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用人单位人事经理和大学生本人的行为事件访谈方法,探索了大学毕业生低端漂移的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并讨论了研究结果对高校、用人单位、学生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69万年以来的布伦赫斯(Brunhes)正极性时期中,存在着几个短暂的地磁倒转或漂移事件。这些短暂事件的持续时间大概是10000年左右。其中一次倒转事件就是人们所熟悉的拉斯钱普事件,它被公认的年龄是20,000—30,000年。 研究这些短暂的地磁倒转现象,不仅有助于研究第四纪中更新世以来的冰川活动和  相似文献   

4.
以太湖水华藻斑为研究对象,采用自主研发的藻斑漂移原位观测技术,研究分析了不同时间尺度下太湖蓝藻水华易发区藻斑漂移速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日内藻斑漂移速率在(0.0793±0.0135)~(0.146±0.0318)m/s范围内变化,藻斑漂移速度的北向分量在-0.0896~0.0247m/s之间,东向分量在-0.0157~0.0029m/s之间.漂移速率日均值变化呈现出锯齿式交替特征即增加-减少-再增加的往复循环,变化范围为(0.0499±0.0141)~(0.1580±0.0120)m/s,漂移方向以北向为主.藻斑漂移速度的月际变化明显,6月~8月,向东漂移的占比逐渐降低,而向西漂移的占比逐渐增加,此期间漂移方向均以北向为主.漂移速率6月上旬最小,均值为0.0680m/s,7月上旬达到最大,均值为0.1350m/s,7月中旬~8月下旬水华藻斑漂移速率在0.0800m/s附近波动.  相似文献   

5.
2004年夏季太湖梅梁湾席状漂浮水华风力漂移入湾量计算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0  
太湖北部重度水华暴发时,在夏季盛行风推动下,漂浮的席状水华可由大太湖漂移进入位于太湖北部的梅梁湾,使湾内的水华加剧.本文通过室内风箱水槽实验和野外观测,对水华的风力漂移作了定量研究,建立了风速与水华漂移速度的指数相关方程.并据此对2004年夏季太湖北部发生席状水华的6d分别计算了水华风力漂移入湾量.6d中,只有2004-07-31水华漂移是由湾内向大太湖输出,且量很小,只有0.05 km2;其余5d水华漂移进入梅梁湾的面积占整个梅梁湾面积的3.7%~13.3%,进入量最大的是2004-06-11,达17.4km2,最少的是2004-07-30,为4.8 km2.  相似文献   

6.
利用海洋模型,对绿潮漂移路径的黄海海域进行模拟,在绿潮漂移模型中采用不同风拖曳系数,并结合遥感图像,分析风在绿潮漂移中起到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数值模拟绿潮漂移过程中,风对绿潮的拖曳作用不能忽略,在日照至青岛海域,风对绿潮的拖曳系数应取0.015,风对绿潮的漂移距离有一半的贡献率,应当是风和流的共同作用使绿潮逐渐聚集。  相似文献   

7.
Venk.  S 《交通环保》1996,17(2):45-47,6
阿拉伯湾油膜漂移和扩散的模拟结果「加拿大]S.Venkatesb1991年爆发的海湾战争使科威特海岸发生多起溢油事件。本文概述从AI—Ah-macli(北纬48”20’,东经29”07’)和AI—Baker(北纬48”45’,东经29”40’)两地溢...  相似文献   

8.
华南二叠纪末缺氧海水中的有毒气体与生物集群绝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华南P/T界线地层有机碳同位素和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和沉积特征进行研究表明 :二叠纪末海洋中发生了大规模海水缺氧事件 ,持续时间约 6~ 10万年 ;海洋底层存在大量的CO、CO2 、H2 S和CH4等水溶性有毒气体 ,在剧烈的火山爆发事件及相伴的温室效应影响下 ,这些气水化合物由海底及陆架沉积中快速分离释放 ,导致生物集群绝灭 ,最终造成灰岩的δ13 C值发生强烈的负漂移  相似文献   

9.
常用的溢油预测方法有经验公式模式和全动力溢油漂移模式,以往工作中,全动力模式仅用于油膜未靠岸的情形。本文探讨了全动力溢油漂移数值模式在近岸溢油漂移预测中的应用,初步探讨了油膜靠岸后相应的边界处理方式的质量守恒控制方法。以渤海湾大港油田溢油为例。进行了数值试验,预测了油膜在风和海流共同作用下漂移的路径、距离和油膜影响的海域和海岸带范围。证明了油膜靠岸后全动力溢油漂移数值模式进行溢油漂移预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遥感监测的黄海绿潮漂移路径及分布面积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2008~2012年的多源卫星遥感序列图像,动态监测各年绿潮发生的漂移路径、影响海域面积,得到各年绿潮漂移趋势、分布面积和最大分布面积出现时间。根据监测结果,划分出影响绿潮漂移路径的关键区域,并分析了2008、2009和2010年关键区域内各年绿潮漂移方向和面积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1.
10Be是一种典型的长寿命宇宙成因核素,对其在自然界中的分布规律、迁移形式和赋存状态等地球化学行为特征的研究,是利用沉积物10Be记录进行定年和环境示踪研究的理论基础。其中明确10Be在不同沉积物中的赋存状态是研究10Be保存性的基础,而10Be在固相和液相介质中的分配系数Kd则主要反映了10Be在固相和液相中的迁移能力,对研究自然界不同沉积物中10Be的迁移性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沉积物中10Be环境示踪研究的有效性。本文尝试总结了大气成因10Be在海洋、河流沉积物和土壤中的赋存状态,分析了10Be分配系数Kd的分布范围及其主要控制因素。在此基础上以土壤中10Be的分布特征、迁移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为参考实例,对比分析了目前已有对黄土-古土壤序列中10Be地球化学行为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建议未来应从地球化学机制方面进一步加强对黄土地层序列10Be分布特征、浓度变化规律及可能影响因素的综合研究,为黄土10Be示踪研究提供更全面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贵州喀斯特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向丘陵地貌转换过渡带,区内发育多级层状地貌面,是研究区域构造-气候-剥蚀耦合作用的天然实验场。本文测定了贵州省惠水县境内涟江I级阶地沉积物中原位宇宙成因核素10Be和26Al浓度,通过暴露-埋藏模型对沉积物埋藏历史和物源进行研究。与前人研究结果相比,涟江流域单核素剥蚀速率(10Be平均剥蚀速率为10.85±0.97 m/Ma)显著低于贵州高原其他流域。结合双核素暴露-埋藏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更新世以来沉积物样品可能经历了复杂暴露-埋藏-再暴露过程,其物源可能是异地埋藏或洞穴堆积等非稳态剥蚀区。宇宙成因核素对26Al-10Be联用能有效判别非稳态剥蚀过程,弥补了单核素不能表征沉积物埋藏历史的不足。  相似文献   

13.
采用9种不同的前处理方法对延安新区马兰黄土样品进行了粒度分析,以探讨不同前处理方法对马兰黄土粒度测量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除去有机物、碳酸盐或加分散剂后,马兰黄土的粒度分布发生明显变化,表现为中值粒径和平均粒径显著减小,粒度分布曲线向细粒方向偏移;马兰黄土中含有一定量的有机质,会影响粒度测量结果。因而,在粒度测量前处理时,需要加双氧水去除有机质;在使用盐酸进行前处理时,可能与矿物发生反应,使得所测粒径变大,且使细颗粒含量减少。综合考虑除去有机物、碳酸盐和加分散剂,前处理方法 7使样品中值粒径、平均粒径和细粒含量变化最为显著。因此,对马兰黄土进行粒度分析时,建议使用方法 7,即给样品加入15 m L浓度为10%的H_2O_2溶液(除去有机质)煮沸使其充分反应,冷却后给烧杯注满蒸馏水,静置24 h,抽去蒸馏水,加入15 m L浓度为4%的(Na PO_3)_6(分散剂)溶液后测量。  相似文献   

14.
北京东郊污灌区表层土壤微量元素的小尺度空间结构特征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岩溶山区表土中^7Be、^137Cs、^226Ra和^228Ra地球化学相分配的实验研究表明,4种核素绝大部分存在于Fe-Mn氧化物,有机质及残渣相中。它们在表土的迁移过程中具微粒迁移性,能较好地随土粒般运,可作为土粒侵蚀或沉积的示踪剂。  相似文献   

15.
Two distinct types of motion are commonly attributed to the geomagnetic poles — polar wander and dipole wobble. But two or three decades of intensive effort have failed to provide a sound understanding of either. Why? Polar wander is a very slow phenomenon associated with time scales of 107 to 108 years and thus intimately connected with the drift of the continents arising from plate tectonics. While there is no question of the validity of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the continents and the pole, the possibility of independent polar motion remains debatable. Dipole wobble is a more rapid phenomenon, most likely associated with time scales of 106 years or less. Currently the geomagnetic axis diverges from the Earth's spin axis by 11 1/2°, but paleomagnetic data indicate that, when averaged over a million years or so, the two coincide. Dipole wobble is the supposed mechanism responsible. The main difficulty here is one of isolating any dipole effects from perturbations of similar magnitude arising from the non-dipole fraction of the geomagnetic field — the so-called secular variation. Recent studies have significantly advanced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secular variation, but the dipole wobble remains enigmatic.  相似文献   

16.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nitrogen transformation in soils could reveal the capacity for biological inorganic N supply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N fertilizers. In this study, a 15N tracing study was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converting woodland to orchard, and orchard age on the gross rates of N transformation occurring simultaneously in subtropical soils in Eastern Chin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organic N supply rate was remained constant with soil organic C and N contents increased after converting woodland into citrus orchard and with increasing orchard age. This phenomenon was most probably due to the increase in the turnover time of recalcitrant organic-N, which increased with decreasing soil pH along with increasing orchard age significantly. The amoA gene copy numbers of both archaeal and bacterial were stimulated by orchard planting and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orchard age. The nitrification capacity (defined as the ratio of gross rate of nitrification to total gross rate of mineralization) increased following the Michaelis–Menten equation, sharply in the first 10 years after woodland conversion to orchard, and increased continuously but much more slowly till 30 years. Due to the increase in nitrification capacity and unchanged NO3 consumption, the dominance of ammonium in inorganic N in woodland soil was shifted to nitrate dominance in orchard soils.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risk of NO3 loss was expected to increase and the amount of N needed from fertilizers for fruit growth did not change although soil organic N accumulated with orchard age.  相似文献   

17.
选取位于中亚伊犁盆地中东部的则克台(ZKT)黄土剖面作为研究对象,基于13 个光释 光年代构建了ZKT 剖面的年代框架,利用黄土沉积速率、粒度以及总有机碳含量重建了伊犁地区 末次冰期以来的环境演变记录。结果表明:(1)伊犁地区末次冰期以来的气候演化阶段可划分为 寒冷期(74.5~60 ka)、温湿期(60~30 ka)、寒冷期(30~11.5 ka)以及11.5 ka 以来的暖湿期, 该气候演化特征与深海氧同位素不同阶段气候特征较为一致;(2)MIS4 至MIS1 阶段则克台剖 面沉积速率呈递减趋势,分别为49 cm·ka-1、32 cm·ka-1、13 cm·ka-1 和8 cm·ka-1;(3)ZKT 剖面 代表的伊利地区环境演变特征可与格陵兰冰芯进行良好对比,北大西洋地区的快速气候波动信号 在伊犁地区气候记录相对清晰,在时间上呈同步变化。  相似文献   

18.
西南喀斯特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土壤侵蚀及其造成的石漠化已成为制约该区可持续发展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但是该区的侵蚀泥沙研究基础薄弱,利用核素示踪法研究侵蚀泥沙的报道较少。本文以桂林丫吉试验场的峰丛洼地小流域为研究对象,运用137Cs示踪技术定量研究了洼地泥沙堆积速率,确定了该洼地小流域1963年以来的泥沙堆积速率。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963~2008年的45年间,丫吉1号洼地的泥沙堆积速率和堆积模数分别为0.104cm·a-1和13.68 t·km-2·a-1。讨论了研究小流域泥沙堆积与地面土壤流失的关系,认为研究区域近几十年以来的地面水土流失相当轻微,地面土壤流失速率仅为10余t·km-2·a-1。  相似文献   

19.
237Np和238Pu在黄土地下水中迁移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索超铀核素在多孔介质中的迁移规律,为低中放固体废物近地表处置库的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在野外黄土试验场对237Np和238Pu进行了现场示踪试验,采用非平衡吸附模式的NESOR程序模拟了试验数据.结果表明,在含水层厚度6m以上更新世(Q3)马兰黄土中,土壤颗粒矿物以长石和石英为主,化学成分主要为SiO2,土壤颗粒以0.2~0.02mm为主的砂质黏壤土,干容重1.623t/m3,pH=8左右,总孔隙度0.42,阳离子交换容量12.17~28.26meq/100g的条件下,获得试验场黄土的纵向弥散度aL值为0.20~27.5cm,横向弥散度aT为0.05~1.0cm; 237Np的分配系数Kd值为198~451mL/g,238Pu的Kd值为450~1198mL/g;非平衡速率参数a范围为0.014~0.35d-1.  相似文献   

20.
辽东湾地区~(137)Cs大气沉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37Cs示踪技术的前提条件是了解137Cs的大气沉降历史,从而准确求算区域环境中137Cs的背景值.本文利用日本秋田、东京及新泻地区137Cs年沉降数据,并结合相应的降水数据进行修正,对辽东湾地区137Cs的大气沉降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辽东湾地区137Cs的大气沉降趋势与北半球基本一致;1957—2008年辽东湾地区137Cs大气总沉降通量的模拟结果为1536 Bq·m-2(衰变校正至2009年),与该地区土壤中137Cs背景值较为接近;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频繁的大气核试验和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是1963年和1986年两个137Cs沉降峰值产生的原因;1990年以后,沉降在地表的137Cs在风力侵蚀作用下,发生再悬浮,使得大气中137Cs沉降通量再次出现量级变化明显.福岛核事故产生的核素沉降对研究区的137Cs沉降通量的影响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