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呋哺丹、溴氰菊酯、甲基对硫磷、γ—666等四种农药为代表,详细论述了农药对鲤鱼急性毒性的测定方法,其半数致死浓度LC_(50)—96的测定值分别为1.40ppm、0.30ppb、5.62ppm、0.12ppm。在此基础上,再根据田间施药情况,提出了农药对鱼类的安全等级划分标准;实验室评价方法与田间安全预评价方法均划分为低毒、中毒、高毒三个等级,前者直接以LC_(50)的大小作为划分依据,LC_(50)值>1.0ppm的为低毒级农药,1.0—0.1ppm的为中毒级农药,<0.1ppm的为高毒级农药;田间安全性预评价是以投毒系数的大小为划分依据,投毒系数<200的为低毒级农药,200—2000的为中毒级农药,>2000的为高毒级农药。此一划分标准与田间施药后的实际情况比较相符。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导了一个气相色谱法分离和测定米、土、水、饮料和蔬菜中12种有机磷农药残留。本方法采用火焰光度检测器(FPD)配有526nm滤色片。色谱柱为φ3.2mm×2.1m玻璃柱,填充固定相OV-17 1.5% QF-11.98%涂布于Chromasorb W.AW.DMCS.80—100目。编制了一套柱二阶温度程序。本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灵敏度,最小检出量为10~(-12)—10~(-13)g,分离度为0.8—3.5。本文还介绍了从米、土、水,饮料或蔬菜中一次性提取12种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方法,平均回收率大于90%,方法灵敏度好于0.020ppm,本方法具有快速、经济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将农药使用量增长的驱动因素分解为播种面积、各农作物用药强度和种植结构调整3个因素,利用2006—2016年农药使用量及农作物种植结构相关数据,从全国和区域2个层面,系统测算了这3个因素对农药使用总量增长的贡献率,着重分析了种植结构调整对农药使用总量增长的影响作用。近年来我国农作物种植结构总体呈现高用药农作物种植比例不断增加而中低用药农作物种植比例逐渐减少的变化趋势,高用药作物中蔬菜占比增加最明显,增加1.38%。西南地区是农业种植结构变化幅度最大的区域,其高用药作物种植比例增长8.54%。从农药使用量增长的驱动因素分解结果来看,种植结构调整对农药使用量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50.10%,在部分年份种植结构调整甚至是促使农药使用量增长的最主要因素。西南、华中和东南地区高用药农作物对中低用药农作物的替代程度较高,种植结构调整是这3个地区农药使用量增长的最主要驱动因素。提出如下农药使用量控制管理的种植结构调整策略:采用合理的经济手段,引导农业种植结构向"节药型"方向转变;加强农药使用区域化治理,重点调整高强度用药地区农业种植结构;加大农药减量替代技术的政策支持力度,提高农户技术采纳率;完善农药使用总量控制制度建设,保障农业绿色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黄欣  樊德方 《环境化学》1991,10(6):64-67
本试验对甘蓝田样品中抑太保的残留量测定作了改进。由对农药添加样品的测定结果表明,抑太保在甘蓝及其土壤中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6.27—93.53%和83.60一89.83%。最小检出浓度分别为0.0050ppm(甘蓝)和0.0025ppm(土壤)。对实际样品的测定表明,本法能满足抑太保在甘蓝上残留动态试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对棉田样品中IKI—7899的残留量测定作了改进。由对农药添加样品的测定结果表明,IKI—7899在棉籽、棉叶和土壤中的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8.3%,83.9%和85.9%;最小检出浓度分别为0.005ppm、0.005ppm和0.0025ppm;对实际样品的测定表明,本法能满足IKI—7899在棉花上残留动态试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气相色谱法直接测定水、土中10种有机氮农药的多残留.样品用丙酮振荡或组织捣碎提取,经凝结法净化,净化液用二氯甲烷萃取,干燥,浓缩后用带NPD的气谱仪测定.气谱采用长1m,内径0.2cm的玻璃柱,填充5%OV.17/Chromo.orb Q 80—100目.该柱对10种有机氯农药有较好的分离效果.通过方法回收率及水、土的添加回收率试验,证实些法的可靠性及可行性、其添加回收率为84.21—99.20%,变异系数为1.02—10.33%,最低检测浓度为0.0004—0.0218ppm.  相似文献   

7.
絮凝沉淀法处理碱性对苯二甲酸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絮凝沉淀法处理对苯二甲酸碱性废水,对苯二甲酸作为滤饼被回收,废水中的COD从400O—6000ppm降至800ppm,而对苯二甲酸的含量由2000—3000ppm降至100ppm。  相似文献   

8.
测定水中农药残留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已研制出的酶片和显色基质片快速测定水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农药. 这种方法能够在田间没有仪器的情况下检测农药的危险水平.对于大多数有机磷氨基甲酸酯农药,其检测灵敏度在見0.1—3.0ppm范围.方法具有快速、经济,容易在田间现场使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采用La/氟试剂(1:1)的10%丙酮溶液为显色剂、水为载液、用600cm长的反应圈和50℃的反应温度,建立了流动注射氟蓝比色法。氟离子含量在0—4ppm范围内用线性运算,在4—20ppm时,用非线性运算。分析结果为QC样品的给定值一致,进样频率可达120次/h。方法适用于酸性降水、地面水和自来水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陈茜茜  陈秋兰  宋伟  陈猛  袁东星 《环境化学》2014,(12):2136-2143
在亚热带冬、夏两季室外自然光照和温度条件下,研究了环境浓度下乙草胺、丁草胺和异丙甲草胺在河水和海水基底中的非生物降解(水解+光解)行为,并结合室内实验研究了非生物降解的影响因素.室外实验结果表明,冬季(气温12.30—26.98℃,平均17.47℃)乙草胺、丁草胺和异丙甲草胺在河水中的非生物降解半衰期(t1/2)为64—131 d、水解t1/2为105—346 d、光解t1/2为159—410 d,海水中非生物降解t1/2为89—193 d、水解t1/2为77—277 d、光解t1/2为417—630 d;夏季(气温20.77—30.37℃,平均27.22℃)3种目标农药在河水中非生物降解t1/2为4—20 d、水解t1/2为7—54 d、光解t1/2为7—32 d,海水中非生物降解t1/2为10—50 d、水解t1/2为23—67 d、光解t1/2为17—192 d.目标农药在海水中的残留持久性远高于河水;超纯水条件下,光解在目标农药的非生物降解中占主导地位;河水中的光解速率快于海水.室内实验发现,硝酸盐促进了3种目标农药的水解,同时对乙草胺和丁草胺的光解也起到促进作用;p H升高促进了异丙甲草胺的水解和光解速率,但是抑制了丁草胺的水解和乙草胺、丁草胺的光解;腐殖质添加浓度为10 mg·L-1和20 mg·L-1时促进了3种目标农药的水解,但在浓度达30 mg·L-1时则抑制了乙草胺的水解及异丙甲草胺的光解.总体而言,3种目标农药在实际水环境中的降解半衰期均较长,其降解机理和毒性效应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五种拟除虫菊酯农药的多残留分析方法。样品用正已烷萃取,直接用带ECD的气谱仪测定。色谱柱为长1.5m、内径3mm、填充5%OV-1/Chromosorb WHP(80—100目)的玻璃柱,此柱对五种拟除虫菊酯的分离效果较好。0.002—0.1ppm水平的添加回收率为90.77—104.95%,变异系数为2.23—6.88%。最低检测浓度为1.2×10~(-4)—2×10~(-3)ppm。  相似文献   

12.
连云港潮滩表层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残留特征与风险评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GC-ECD检测了连云港地区绣针河口、临洪河口、灌河口北和灌河口南等4个潮滩断面表层沉积物中DDTs和HCHs含量及组成成分.结果表明,连云港潮滩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的含量在2.15—24.84 ng.g-1之间,均值为9.09 ng.g-1.其中DDTs的含量在1.11—11.74 ng.g-1之间,均值为3.72 ng.g-1,HCHs的含量在0.38—20.17 ng.g-1之间,均值为5.36 ng.g-1.4个断面有机氯农药含量的顺序是临洪河口>绣针河口>灌河口北>灌河口南.连云港潮滩沉积物中HCHs主要来源于早期林丹在土壤中的残留,灌河口有新的DDT污染源输入.总有机碳是影响绣针河口和临洪河口潮滩有机氯农药分布的主要因素.以风险低值(ERL)为评价基准,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的最大风险商达到7.43,连云港潮滩有机氯农药存在着一定的潜在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3.
北京官厅水库周边农药类POPs暴露的土壤生态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围绕北京官厅水库周边2-10 km范围内按不同农药类POPs残留量划分4个区域,监测了土壤中主要农药类POPs(HCHs和DDTs)的含量,分析了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呼吸强度特征.结果表明,4个区域中有机氯农药残留最高为北辛堡区,其次是怀来县区和官厅镇区,最低为延庆县区,平均含量分别为27.59 ng·...  相似文献   

14.
为了减少内燃机排气中的总碳氢和炭黑,我们探讨了用二苯甲蘸-β-二酮二茂铁的锰、锌,钴、镍、铜等五种络合物,为苯、环己烷、正己烷、含铅汽油(70~#)等代表性烃类的催化助燃添加剂,在其重量浓密为0.117%时,以氧弹热量计进行了评价。得出二苯甲酰-β-二酮二茂铁的锰,锌,钴的络合物有较好的催化助燃作用。这些络合物在含氧量为35—55%时,总碳氢为2—790ppm时,可使总碳氢下降22.6—90%;燃烧热上升0.3—9.4%。当氧弹燃烧室中,含氧量为45%时,炭黑含量为22—217mg时,这些络合物可使炭黑量下降5.2—57.6%。  相似文献   

15.
天津市大气颗粒物中稀土元素的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天津市天气颗粒物中稀土元素行为的研究。探讨大气颗粒物中主要组分的来源及其贡献。 天津市大气颗粒物中总稀土含量冬季为225—485ppm,夏季为82—127ppm。冬季高于夏季约三倍。颗粒物的稀土元素分布模式为主要富集铈族元素,呈斜率为负值的分布模式,且各曲线的稀土元素之间分馏情况也相似,有Eu负异常。 根据总稀土含量、稀土分布模式及富集因子等特征,可初步判断天津市大气颗粒物中主要组分是煤的飞灰及土壤,冬季以煤的飞灰为主,土壤次之。夏季以土壤为主,煤的飞灰次之。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呋喃丹、甲基对硫磷和γ—6663种不同类型的农药在水体中和土壤表面的光降解作用。试验表明,3种农药在水体中与土壤表面的光解速率为呋喃丹>甲基对硫磷>γ—666。试验同时表明,同一农药在不同土壤表面的光解速率基本相同,但不同农药在同一种土壤表面的光解速率则相差很大。该研究方法在新农药开发中可为评价农药的光稳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黄河三角洲不同区域采集了26个土壤样品,利用GC-MS内标法测定土壤中22种有机氯农药(OCPs)含量,并对其残留特征、污染来源和生态风险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共检测到19种OCPs,总的OCPs浓度范围为0.01—10.49 ng·g~(-1),平均浓度为1.678 ng·g~(-1).OCPs平均浓度顺序如下:DDTsHCHs氯丹类硫丹类,DDTs类农药的检出率最高,DDTs和HCHs是土壤中OCPs主要的组成成分,研究区土壤中DDTs和HCHs的残留水平低于国内其他地区土壤中含量,也低于规定的土壤阈值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本研究区土壤未受OCPs的污染.β-HCH和p,p'-DDE分别是HCHs和DDTs的主要组成成分.研究区土壤中OCPs主要来源于历史残留,无新的污染源输入.土壤中TOC和p H值对OCPs的残留存在影响,并且呈现弱的负相关性,不同类型土壤OCPs残留量存在差异,OCPs在树林土壤中的残留含量高于海岸带和原耕地土壤中.风险评价表明研究区土壤中HCHs农药残留量不会对生物产生风险;DDTs类农药对研究区生物存在可能性较小的生态风险,危害性总体较低.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了用GC-ECD测定麦田土壤、植株、麦粒中残留禾草灵的方法。禾草灵残留量用外标法根据峰面积定量。土壤、干麦叶、鲜麦叶和麦粒中的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0.015ppm、0.029ppm、0.036ppm和0.015ppm。不同样品在0.029—0.087ppm间分别以三个不同浓度标准溶液添加后,全过程回收率试验在75.1%—97.2%之间。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了1978年12月至1979年3月唐山市降雪中有机氯农药六六六、DDT含量为1.57微克/升,其中六六六占总量的92.5%。而DDT仅占7.5%。并发现有机氯农药在降雪中含量随降雪时间的推移而依次降低。还对有机氯农药在环境中存在状态与形式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岩溶地下水中微量有机氯、有机磷农药的气相色谱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导了用电子捕获检测器,一次检出岩溶地下水中多种微量有机(?)、有机磷农药的气相色谱快速分析法。本法以外标峰(?)法定量,有机(?)的最低检出限为0.01ppb(a 666),有机磷的最低检出限为0.1ppb(DDVP)。在选择最佳分析条件基础上,进行了方法的精密度与准确度考察,结果表明,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86—106%,变异系数不大于13%,同时,对实际岩溶地下水样中微量农药组份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