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关于城市应急供水系统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沈晓娟  徐向阳  崔韩 《灾害学》2007,22(1):134-137
从城市应急供水系统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出发,分析了目前我国城市应急供水系统存在的问题和造成城市非常供水的原因。构建了城市应急供水系统的框架,将其分成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部分,并阐述了工程措施的类型和实施方法,以及非工程措施的各项应急机制,对建立、健全城市应急供水系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以日本神户市的水道耐震化项目考察为基础,对该市应急供水系统的建设方法进行梳理,归纳了系统建设目标、系统方案、应急水源储备、应急水源输送和应急供水管道抗震等重要环节的建设思路和技术方法,对我国城市应急供水系统建设以及解决灾后供水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及输水通道建设研究——以南京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京市作为典型的水源单一型城市,难以有效应对主水源的突发性污染事故。通过对国内应急备用水源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的研究,以南京市应急预测需水量为依据,对南京市应急备用水源进行了研究,并以规划的应急备用水源结合具体实际情况提出了地表水源和地下水源输水通道。这一研究有利于提高南京市的应急供水保障水平,同时可供国内相关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水资源开发规划参考。  相似文献   

4.
石家庄市决定从2006年开始加快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步伐。按照市级避难场所的建设要求,将分级建设能容纳难民1万人以下小型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能容纳难民1万-10万人中型地震应急避难场;容纳难民10万-30万人大型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将建成为开放无障碍式,并在地震应急避难场地附近,设置明显标志牌并提示紧急避难场所的方位及距离。同时配备应急供水等应急设施。  相似文献   

5.
陈航  吴卫东 《灾害学》2024,(1):188-194
现阶段,我国的大部分智慧城市仍沿用传统城市灾害应急管理能力评估模型,导致智慧城市灾害应急管理的问题难以得到精准识别和有效解决。针对这一问题,该文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智慧城市灾害应急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并对陕西省西安市的智慧城市应急管理能力成熟度进行评价,以证明该模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大部分智慧城市的灾害应急管理能力成熟度等级尚未达到智慧级,未来应该从加强智慧城市应急技术的发展投入、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智慧应急网格化管理模式以及优化智慧应急管理的安全防范能力等方面进行努力。  相似文献   

6.
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3,他引:25  
铁永波  唐川  周春花 《灾害学》2006,21(1):8-12
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评价是城市灾害管理的重要内容,建立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评价体系对增强城市灾害管理能力和提高政府部门对灾害的应急响应能力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文章从系统理论的角度出发,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专家词查法合理地确定了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建立起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评价模型。该方法将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很好地解决了城市应急能力的定量评价问题,同时,还可以克服主观随意性,从而提高对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评价的可靠性、准确性和客观性,为城市安全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城市公共安全规划与灾害应急管理的集成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随着城市公共安全理论研究与应用的不断深入,对于安全规划与灾害应急管理的孤立研究已渐露弊端.探讨了研究城市公共安全规划与灾害应急管理的融合模式,剖析了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的空间范围与应变管理空间需求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以整合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构建城市公共安全规划,以空间观构建城市应急管理机制的设想.在此基础上,根据有效服务范围和资源量,提出了城市各类防救灾设施的规划标准与建构模式,以建立城市救灾单元区域.  相似文献   

8.
张仲德  季元 《民防苑》2009,(7):39-41
随着2010年世博会的临近,加强城市安全体系建设,提高城市应急处置能力,特别是社区的防空防灾能力已成为城市安全的重要方面。为提高社区的防空防灾能力,上海市民防办己在本市社区开展了组织领导、预案编制、指挥场所、避难场所建设、民防应急队伍建设、宣传教育培训等方面的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给社区配备民防应急箱是社区民防建设的内容之一,也是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9.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是政府和社会对突发重大灾害以及战争可能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时临时安置人员的场所。建设应急避难所,是为加强城市安全体系,做到有备无患,一旦出现紧急情况,能让老百姓有地方可躲。这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人为本、以民为先”的重要体现,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象征,也是城市管理向人性化、科学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思考一:城市安全体系中,要有应急避难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  相似文献   

10.
孙少文  杨斌  胡志华 《灾害学》2014,(2):204-212
以台风灾害为背景,分析影响城市应急能力的主要因素,建立了城市应急能力及城市应急弹性的基础模型和拓展模型;通过对不同强度的台风采取不同的城市应急策略,研究了城市应急策略对应急能力和应急弹性的影响;针对连续性台风灾害,比较了混合应急策略与单一应急策略对城市应急能力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应对不同强度的台风灾害,城市最优应急策略存在一定差异;调试应急资源和应急系数可以优化应急策略;城市应急弹性能够反映城市应急能力;在连续性灾害中,混合应急策略优于单一应急策略的采用,而且混合应急策略在顺序上的调整不会影响应急成本,但会改变城市应急能力。  相似文献   

11.
以深圳市高层建筑为研究实例,介绍了香港大学的城市灾害损失评估及应急反应管理系统,并采用此系统内置的建筑易损性分析模块,结合泛珠三角地区灾害危险性概率模式,场地特征及高层建筑实地调查分析结果,从建筑安全性角度对深圳市的标志性建筑进行危险性分析,进而对深圳市应对突发性灾难事件的管理建设提出建议。作为应用实例,模拟一定概率条件下的灾难事件发生时的建筑物损坏情况,归纳出高层建筑的损坏模式,总结深圳市高层建筑的安全性隐患,提出目前防灾减灾急需实施的相应步骤:建议在一元化的城市灾害预警和应急指挥体系下,整合各个灾种防灾减灾管理部门的资源,以科学分析软件为灾情模拟和决策预案制定的工具,使危机处理的理念由领导决策型转向科学分析型,加强城市应对面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经济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2.
智慧城市的发展对城市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升城市管理与应急反应水平是提高城市安全水平的重要保障。城市三维场景快速重建与精细化管理是智慧城市构建的重要支撑技术。针对我国边疆城镇地区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管理的应用需求,提出了航天、航空、地面、室内外一体化的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解决了基于高性能计算的大规模倾斜三维影像数据快速建模关键技术。以我国西部边疆典型城镇新疆库尔勒市为试验区,开发城市精细化管理系统,实现城市人口信息的精细化管理及突发事件应急响应预案的动态模拟等应用功能,验证了研究内容的合理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何雅琴  李杰 《灾害学》2012,(2):105-108
突发事件分级是事故信息报送和分级处置的依据,在分析已有的突发事件分级标准的基础上,考虑突发事件救援的交通保障,从突发事件的紧急程度和交通的便捷程度两个方面,提出了突发事件分级标准及相应的交通响应措施。  相似文献   

14.
熊康昊  孔昭君 《灾害学》2012,(2):133-139
应急资源是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支撑力量,其保障能力的形成是通过应急资源投入保障机制实现的。针对以应对自然灾害为核心的应急资源投入保障机制,以应急资源投入保障机制的五大主体(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中央部门、地方部门、社会力量)为研究枢纽,系统地梳理了我国应急资源投入保障机制的现状;结合重大案例,以保障过程的三个环节(资金筹集、资金使用和保障能力形成、监督协调)为研究线索分析当前我国应急资源投入保障机制存在的问题,并寻找出其核心症结,即缺少专门的应急资金体系支持应急管理工作和没有统一的应急管理机构;针对核心症结,进行思考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设立应急管理专用资金体系和建立一体化的应急管理机构。  相似文献   

15.
环境污染事故风险预测评估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环境风险到环境污染事故演变的一般规律入手,提出了环境污染事故风险预测评估模式,为环境污染事故风险评估、预防与应急响应提供科学手段。环境污染事故风险预测评估模式的提出,一方面丰富和发展了环境安全与应急响应理论;另一方面,对公共安全、企业安全管理与应急响应等工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应急物资储备方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永领 《灾害学》2011,26(3):120-125
科学合理的应急物资储备是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保障。在综合考虑影响应急物资储备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将应急物资分5类;界定了3类应急物资储备方式;采用层次分析对应急物资的储备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应急物资的储备方式有较大差别,食品药品类物资应以合同储备和生产能力储备为主;应急救援类物资应以实物储备为主;灾民安置类物资应以实物储备和生产能力储备为主;基础保障类物资应以实物储备和合同储备为主;大型设备类物资主要采用合同储备;从总体上来说,应急物资储备需要采用全面综合储备的方式,而不能偏颇。  相似文献   

17.
杨月巧  王若彤  李海君  崔亚杰 《灾害学》2022,(1):134-140+146
应急管理涉及多学科、多领域,明确其核心知识体系可以为应急管理相关学科融合和发展提供基础。本文收集了中美两国10所高校15个本科专业225门专业课程,构建解释结构模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应急管理核心知识体系包括8大类:应急类、防灾减灾类、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类、安全生产类、国家安全类、法律类、公共卫生类和综合类。这8大类又分为18个小类,应急类包括为理论、技术方法和应用;防灾减灾类包括理论、过程和单灾种防范;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类包括理论与应用;安全生产类包括安全、健康和环境;国家安全类包括国土安全、恐怖主义和国际关系;公共卫生类包括心理和医疗救助;而法律类重在应急相关法律,综合类则表现为多个领域相结合。该体系的构建可以为应急管理相关学科研究提供知识基础,促进各学科领域在应急研究方面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新发展阶段下推动城市高质量安全发展是国家城镇化战略的重要战略方向.城市综合灾害防御能力的提升是新发展理念背景下推动城市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保障.首先分析了综合灾害防御能力的时代需求,尤其是2012年以来我国逐步形成的灾害防治总体需求.其次基于综合灾害防御能力的学术内涵,进一步从灾害风险防范的结构体系和功能体系分析了其在...  相似文献   

19.
城市水源地突发性水污染事故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凤存  方国华  高玉琴 《灾害学》2007,22(4):104-108
在介绍水源地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概念、类型和包括突发性、不确定性、多样性、扩散性、危害性和艰巨性等基本特点的基础上,从水源地应急监测系统、资料匮乏、后续处置、结构单一和协调机制等方面分析了水源地的安全性,构建了包括应急处理系统、法律法规体系、预警系统、动态监测、联动机制和应急预案等方面的水源地突发性水污染应急对策系统。  相似文献   

20.
自然灾害防治综合立法研究:定位、理念与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一行  刘兴业 《灾害学》2019,(4):172-175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发布了防灾减灾救灾系列重要文件,实施了应急管理体制机制重大改革举措。落实防灾减灾救灾新思想新理念新要求,契合国家发展改革的现实需要,应加紧推进自然灾害防治综合立法。自然灾害防治综合立法的定位是自然灾害防治的基本法、应急管理的特别法、公共安全的支撑法。自然灾害防治综合立法应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风险防范理念、综合防治理念、权利保护理念的基础上,确立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危险区避让及搬迁转移、自然灾害科普、自然灾害防治社会参与、自然灾害保险等制度,为推进我国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防治能力现代化提供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