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螺旋沉降离心机在污泥脱水装置上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针对污泥脱水工艺应用了国产卧式螺旋沉降离心机,并辅以高效有机絮凝剂,经试运证明,此项工艺脱水效果显著。可将含水率99.8%-98.5%的污泥脱水至75%-78%,且分离液对污水处理装置无明显冲击,消除了污泥造成二次污染的严重问题。  相似文献   

2.
城市污泥有机氮矿化动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好气培养-间歇淋洗法研究了厌氧肖化脱水污泥的有机氮矿化动态。在污泥用量为3% ̄24%范围内,污泥有机氮14周矿化率可达31% ̄65%,前6周矿化相对较快,随后减慢,其矿化动态可用经典一级动力学方程来描述,污泥用量小于6%时,随污泥用量增加,有机氮矿化率明显减小,污泥用量在6% ̄24%时,污泥用量对有机氮矿化率的影响较小,但浓度对有机氮矿化率影响相当明显。  相似文献   

3.
高浓印染废水强化混凝脱色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采用污泥回流两级强化混凝土技术处理2000m^3高浓印染废水的工程工艺条件,CODcr,SS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52.7% ̄75.2%、82.0% ̄91.8%和80.0% ̄86.7%,与气浮分离法相比节省能耗25% ̄30%,节省药耗30% ̄40%,同时探讨了混凝脱色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4.
阐述炼油厂污水处理场污泥的组成、性质及污泥脱水的实际情况,在原工艺处理流程的基础上采取增加污泥储存罐、污泥调理系统、污泥输送系统等设施,并进行一系列的技术改造,使得污泥脱水系统能够正常平稳运行,减少污泥对环境的污染.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剩余污泥微氧消解工艺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全  陆鲁 《上海环境科学》1995,14(11):15-16,22
剩余污泥一直是中、小型污水生化法处理设施的遗留问题,处置不当,易造成二次污染。通过酸化条件试验及回流稳定性试验研究表明,DO控制在0.5 ̄1.0mg/L,间隙曝气30min,停曝180min,总反应35 ̄40h,温度20℃,污泥量由原80%减为15% ̄20%;30d连续运行出水CODcr平均值为91.5mg/L;系统基本可做到无污泥排放。  相似文献   

6.
利用冻结融解法进行污泥脱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给水厂污泥,通过加药脱水和冻结融解脱水的两种实验,比较得知:污泥经冻结融解处理,粒子粗大化;过滤比阻比真空脱水污泥的比阻降一个数量级,过滤速度是真空脱水污泥的3—4倍,比添加助剂脱水污泥降两个数量级;脱水性能显著提高,可获得含水率较低的泥饼.特别是10%以上的高浓度污泥,自然固液分离很困难,经冻结融解处理,沉降性提高,固液分离容易,再浓缩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城市污泥有机氮矿化动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好气培养间歇淋洗法研究了厌气消化脱水污泥的有机氮矿化动态.在污泥用量为3%—24%范围内,污泥有机氮14周矿化率可达31%—65%,前6周矿化相对较快,随后减慢,其矿化动态可用经典一级动力学方程来描述.污泥用量小于6%时,随污泥用量增加,有机氮矿化率明显减小;污泥用量在6%—24%时,污泥用量对有机氮矿化率的影响较小,但温度对有机氮矿化率影响相当明显.  相似文献   

8.
优势菌株生物膜法处理卡那霉素废水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进行了选用优势菌株生物膜法处理卡那霉素废水的工艺条件研究。通过自然驯化污泥挂膜和投加优势菌种挂膜两种工艺的对比试验,揭示了两者在挂膜时间、接触停留时间、进水浓度、耐冲击负荷等方面的不同,指出投加优势菌挂膜系统运行效果优于自然驯化污泥挂膜系统,当进水CODcr浓度为3500 ̄4000mg/L时,其去除率可稳定达到88% ̄90%,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刘吉宝  李亚明  吕鑑  魏源送  杨敏  郁达伟 《环境科学》2015,36(10):3794-3800
污泥脱水是污泥减量的主要手段,直接影响到后续污泥处理处置.本研究以北京某大型污水处理厂A2/O工艺和A2/O-MBR工艺污泥脱水为对象,基于2013年全年的运行数据,分析不同工艺的污泥脱水效果、絮凝剂投配率、污泥脱水电耗和污泥脱水成本,并通过冗余分析(RDA)研究了不同污水处理工艺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污泥脱水性能和絮凝剂投配率均呈现季节性变化特征,冬季污泥较难脱水,絮凝剂消耗大.A2/O-MBR工艺的脱水污泥含水率年均值为(81.92±1.64)%,A2/O工艺为(82.56±1.35)%,污泥脱水絮凝剂消耗(以DS计,下同)分别为(8.70±7.25)kg·t-1和(7.42±2.96)kg·t-1,电耗(以DS计,下同)分别为331.82 k W·h·t-1和121.57 k W·h·t-1.A2/O-MBR工艺的污泥脱水絮凝剂成本(以DS计,下同)为204.76元·t-1,用电成本为231.61元·t-1;A2/O工艺的污泥脱水絮凝剂成本为175.00元·t-1,用电成本为84.86元·t-1.RDA分析表明,水温等季节性因素引起污泥有机质变化是影响污泥脱水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此外,污泥龄也与污泥脱水性能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蓝藻泥处理成本高、资源化途径少的难题,在蓝藻泥热压滤深度脱水工艺的基础上,探索了热压滤滤液与市政污泥协同处理工艺。将蓝藻泥热压滤滤液协同回用于市政污泥深度脱水,考察了不同pH条件下热压滤滤液对市政污泥的脱水效果以及对市政污泥脱水后滤液中污染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蓝藻泥热压滤滤液中投加铁离子有利于市政污泥深度脱水;热压滤滤液回用于市政污泥脱水的最佳条件是在热压滤滤液中添加CaO调节pH至7.0,协同处理工艺添加的化学药剂量比常规深度脱水工艺减少68.1%,产生的滤液量比常规深度脱水工艺减少45%,并且总单位成本比常规深度脱水工艺减少16.6%,将促进蓝藻泥的经济处理,拓展其资源化途径。  相似文献   

11.
新型板框污泥脱水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市政污水污泥脱水工艺种类繁多,本文结合工程实践,介绍了一种新型污泥脱水工艺,采用对污泥进行化学调理、机械脱水相结合的方法,将污泥的含水率从95%~97%的一次性降到55%以下,成为固态。从而实现了源头控制污泥的含水量,为污泥的后续处理处置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2.
污水处理厂污泥脱水滤液循环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污水处理厂污泥机械脱水滤液进行了循环利用研究。将滤液与剩余污泥(mlsss≤13000mg/l)按1比4的比例均匀混合。然后加入到沉淀器中进行重力浓缩试验,结果表明:它能够改善污泥的浓缩脱水性能,加快污泥的沉淀速度,增大浓缩污泥的浓度;生产运行数据分析显示:污泥脱水滤液与剩余污泥混合液进入浓缩池后,上清液更加清澈,污泥的固体负荷率显著提高,这既可降低污泥的处理成本,亦可减少污泥处理系统的基建投资,为污泥处理系统的工艺优化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污泥的化学及物理调理是改善污泥脱水性能最有效、最常用的方法;污泥深度脱水可以大大减小污泥的体积,降低管理、运输、处理成本,便于后续脱水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本文介绍了高效、实用的SCDD污泥处理处置工艺,即"调理(sludge conditioning)-深度脱水(high pressure filtration dewatering)-综合处置(comprehensive disposal)"工艺路线。目前该工艺已经在多个市政和工业污泥处理处置项目中得到了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环境和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14.
几种絮凝剂在污泥脱水中应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国内外6家著名品牌10种不同型号的絮凝剂的污泥脱水性能进行了比较试验。在同样的条件下,使用7号干粉絮凝剂和10号乳液絮凝剂,压滤脱水后的泥饼含水率能够达到79.38%和77.09%,表现出单位用量少,絮凝效果佳,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主要介绍污水处理厂污泥脱水所用有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的制备工艺.污泥脱水剂采用有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通过离心脱水,可以使污泥含水率稳定降至80%以下.该絮凝剂原料来源充足、配制合理,工艺流程简单、操作安全,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处理工艺复杂,药剂浪费,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污泥的加药调质条件对脱水性能的影响很大,在加药调质中,根据污泥性质,正确选择凝聚剂和絮凝的种类、规格和投加量是很关键的。在具体的调质工艺过程中,还有一些值得注意的环节。污泥脱水效果不佳,并不一定是脱水机的性能、污泥性或调质药剂等原因所至,有可能是在具体的调质工艺操作中的一些易忽视的环节出了问题,而这些对污泥调质效果往往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JF-阳离子絮凝剂(JF-C)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并探讨了其絮凝机理。试验表明,JF-C是一种高效的污泥脱水剂,用量为污泥绝于重量的0.2~0.3%,效果是一般污泥脱水剂的2~4倍;在印染废水处理中,可使色度下降90%以上,CODCr下降37~57%;在餐饮废水处理中,SS含量去除率达86.7%。BOD5去除率达67.6%,CODCr去除率达86.7%,油去除率达96.3%。应用研究表明,JF-C是一种新型的多功能高效絮凝剂。  相似文献   

18.
酸溶──磷锑钼光度法测定污泥中的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以硝酸-硫酸-高氯酸分解试样,钼酸铵-酒名酸锑钾-抗坏血酸混合显色剂测定污泥中磷的方法。在硫酸浓度0.4-0.6N和三价锑离子存在下,磷酸与钼酸铵反应形成磷锑钼杂多酸,该杂多酸在常温下被抗坏血酸还原为磷钼蓝络合物,它的最大吸收波长位于700nm处.摩尔吸光系数ε值为1.49×10 ̄4L·mol ̄(-1)·cm ̄(-1),磷量在0-60μg/50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检出限为0.015μg/ml。本法用于四种不同污泥样品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19-1.31%,标准回收率在99-105%之间,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9.
高稳定活性硅酸SPSA在污泥脱水应用中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NaO·3.2SiO2、H2SO4和Al2(SO4)3为原料,制备出高稳定活性硅酸絮凝剂SPSA,研究了它在污泥脱水应用中的絮凝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向生化处理产生的剩余活性污泥中投加相对于污泥量2.0%的SPSA,在5×104Pa真空度下过滤脱水,污泥含水率由99.4%下降为70.0%,污泥体积降为原体积的1/50,燃烧热值增大50倍,污泥比阻下降,并且所得滤液澄清,透光率高。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某炼油厂含油污水污泥脱水性能的研究,提出含油污水处理时混凝剂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并推荐了调整含油污泥的理想药剂及污泥处理的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