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根据哈尔滨某检测站的工况法排放检测数据,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对符合DB11/122—2006标准中规定的不同类别车辆的检测数据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若在哈尔滨地区借鉴该标准,I类车与Ⅲ类车的部分限值需要调整,这为其他地区设定适合的限值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简易瞬态工况法机动车尾气排放检测过程中层出不穷的违规检测现象,为对其检测过程实施有效监管,通过分析简易瞬态工况法的检测原理,筛选出可用于监管的车辆基准质量、(CO+CO2)浓度、O2浓度、实时检测尾气流量4个参数,分析其用于监管的原理和理由,并通过五气分析仪漏气实验和实测尾气流量异常案例验证其监管可行性,以期为监管...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简易瞬态工况法相对于双怠速法的技术优势,分析了该方法排气检测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与作弊手段。提出以质量控制为基础,采取检测全过程防舞弊措施;与机动车排放监督管理系统建设相结合,对检测设备软件版本实施统一监控;通过实时数据分析,建立检测工位前端防舞弊控制机制;对检测数据分类统计与分析,促进检测工作公正与规范;借助视频监控手段,实现对检测过程的实时监管;加强日常巡查,促进监管工作体系持续完善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用机动车尾气检测新技术亮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7,19(3):24-24
既能够检测出汽车排放污染物的总量,又能够最终实现网络实时监测,且成本适中,这就是新型在用机动车尾气检测技术——简易瞬态工况检测法(即V mas)。在2007年6月3日召开的“在用机动车尾气检测新技术恳谈会”上,我国在用车尾气检测知名专家一致认为,为了有效控制在用车污染物排放总量、确保空气质量不再恶化并逐步好转,国家应尽快推动这一技术的普遍应用。 相似文献
5.
机动车排污检测/维修体系的改进和提高,实施检测/维修制度是在用车辆排污治理最有效、最合理、最经济的办法。本文就如何确定适合本地的检测标准、改进检测方法、提高维修技术及完善管理体系等有关方面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以南京市汽油车遥测试验结果为例,对汽油车的单次遥测数据与年检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组数据之间不存在相关性,这可能是由于车速等检测环境的差异造成的。整体遥测值的变化并不会随着年检值的增加或减少而呈现某一趋势,车辆的单次遥测数据并不具有代表性,不能作为车辆是否超标的判定依据。在对汽油车遥测不合格次数、排放限值设定、遥测年检时间间隔等分析中发现,若将汽油车的NO、CO遥测排放限值分别设为2 000×10-6和5%,当汽油车的遥测不合格次数≥5次,或汽油车的遥测不合格次数达到3次,同时这3次的遥测时间距离年检不超过60 d(遥测在前,年检在后),那么在这些遥测不合格车辆中,有80%以上的年检结果也不合格,遥测与年检的检测结果判定较为一致。虽然两者的检测方法和排放标准不同,但都能有效筛选出排放超标车辆,而且遥测法更快速,也无需停车检测,不影响车辆行驶。 相似文献
7.
应用数据挖掘法对3720台次汽油车的BASM排放检测数据进行关联性分析,对汽车BASM排放检测方法中检测工况及排放污染物检测项目CO、HC、NOx间关联性进行研究,得出在BASM 5024工况下没有通过检测的车辆在BASM 2540工况检测的通过率只有5.7%,CO检测合格对HC的检测合格有76.5%的支持度,HC检测合格对NOx检测合格的支持度为58.9%,说明BASM 5024与BASM 2540检测工况具有较高的关联性,HC与CO存在较高的关联度,而HC与NOx的关联度不高。 相似文献
8.
结合近年来江苏省机动车环保检测工作的实际情况,解析轻型汽油车稳态工况法检测系统中五气分析仪、底盘测功机及环境参数测试单元在日常操作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分析其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
10.
选取汽油车尾气中CO、HC、NO等3种气态污染物,以稳态工况法为基准,与车辆实际行驶时的遥感测试结果比对,从而制定相应的排放控制限值。建议遥感检测法对于CO、HC、NO的限值,2001年10月1日前注册登记的汽油车分别为3.0%、1000×10-6、3500×10-6,2001年10月1日起注册登记的汽油车分别为2.0%、500×10-6、2000×10-6。提出当机动车所有人对检测结果有异议时,可在规定期限内至指定机构按年检方法复检。 相似文献
11.
汽车排气污染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研究了汽车排气对城市造成的污染危害,在对本市汽车保有量发展趋势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探讨了汽车排气污染问题的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成分,以及汽车污染控制各个阶段的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12.
在某特大城市机动车检验站筛选了123台轻型汽油车,依据《汽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GB 18285—2018)开展燃油蒸发控制系统泄漏测试,定量研究典型车型的燃油蒸发系统的现状及泄漏原因。结果表明,由于燃油系统硬管连接或碳罐遮挡造成无法进行后续泄漏测试的车辆约占14%;油箱盖加压测试合格率为95%;不合格车辆主要为10 a以上老旧车辆,合格车辆中加压损失与年均行驶里程(VKT)呈正相关,VKT每增加1 000 km,油箱盖压力损失约为9.9 Pa;加油口加压测试显示,各排放阶段(除国六外)的合格率为44%~75%。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苏州市机动车尾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特征,运用SPSS19.0时间序列建模器,预测了未来5年(2017—2021年)苏州市机动车保有量,分析和对比了苏州市路边站点和国控站点的主要污染物数据。结果表明,未来5年,苏州市机动车保有量呈现上升趋势,2020年机动车保有量将达到373.1万辆,相比2014年增加约37.5%;路边站点NO2值略高于国控站点,但差异不显著;路边站点CO值明显高于国控站点;路边站点PM10和PM2.5值总体略高于国控站点;路边站点苯系物值高于国控站点。 相似文献
14.
15.
16.
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是一项较新的技术。文章介绍了台湾地区在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法规、标准制订、实施方面的成功经验,以及我国其他大城市可以从中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18.
国内外二恶英研究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总结了国际上近年来环境中二恶英的研究成果及进展概况。主要分挤二恶英的毒性及来源,综合国内外有关二恶英的绝大部分研究成果,并简要提出二恶英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以南京市为例,依托机动车环保监管数据库,根据国家机动车排放模型CVEM计算出黄标车主要污染物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及颗粒物的年排放量,并系统回顾了近年来为控制黄标车污染所采取的区域限行、淘汰奖补和治理改造等针对性管理措施,分析了政策实施的进展及成效,进一步明确了黄标车治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