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2000年以来,中国能源供给能力明显增强,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能源生产国。统计数字显示,2007年中国能源产量是2000年的1.8倍,7年年均增长7.1%。另外。2007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达26.5亿t标准煤,成为世界上第二大能源消费国。但是由于中国人口众多,人均消费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2%。2007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利用量折合2.2亿t标准煤,相对于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8.5%。其中,水力、风力发电发展迅速,风力发电的装机容量已经达到世界第五位。值得一提的是,最近这几年,中国开展了消灭无电乡的光明工程计划。  相似文献   

2.
对比分析5种常用制氢途径的全生命周期能耗、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当前氢气供给结构与能源结构,核算中国氢燃料电池重型车(HHDV)全生命周期能耗、温室气体及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与柴油重型车(DHDV)进行对比,分析推广HHDV对节能减排的作用和效果。结果显示,电网电电解水制氢的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均为最高;可再生能源电电解水制氢的CO2及CH4排放最低,甲烷催化重整制氢能耗及N2O排放最低;HHDV全生命周期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分别为20.4 MJ/km、1 492.7 g/km,分别比DHDV高20.0%和41.5%,表明在当前氢气供给和能源结构条件下HHDV无法实现节能减碳效果;HHDV和DHDV的大气污染物排放各有优劣,与污染物的种类有关。  相似文献   

3.
风电     
在全球新能源中,风电发展最快,已经成为50亿美元的大产业,中国拥有10亿kW可开发风能资源,居世界首位,但是发展缓慢,到现在为止,仅56.7万kW(原计划2000年达到100万kW),现在因为电荒而引起重视,规划到2010年,达到400万kW,2020年达到2000万kW。风电成本低于太阳能发电,建设周期短,开工几个月就能投产。  相似文献   

4.
化学分析实验室的能源和资源用量大,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建议推行清洁生产,并就如何推行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能源消费的区域特征和相关性,根据1991—2000年、2001—2010年中国30个地区的能源消费和人均GDP面板数据,考虑不同省份产业结构的差异性,对能源消费评价指标进行了修正并分解为强度效应、结构效应和收入效应。运用KMeans面板聚类方法将30个地区划分为4种不同的能源消费区域:后工业化区、高度工业化区、资源能源主导区和起步发展区;后工业化区结构效应和收入效应最大,能源利用效率较高;高度工业化区为东部沿海区域,结构效应和收入效应较大,能源消费强度效应最小,能源利用效率最高;资源能源主导区和起步发展区为中西部地区,结构效应和收入效应均较小,能源消费强度效应较大,能源利用效率较低。运用贝叶斯面板数据推断方法分析区域能源消费相关性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后工业化区与高度工业化区、高度工业化区与起步发展区的能源消费相关性均呈明显增强趋势。  相似文献   

6.
英国海岸带风力发电潜力很大,但至今英国在开发风能方面落后于欧洲的丹麦、瑞典和德国等国家,位居第八。英国政府的风力发电计划拟急剧增加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目前英国仅3%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计划到2 0 1 0年将比例提高至1 0 % ,至2 0 1 5年增至1 5 %。英国几家开发商包括国家风能公司、阿曼克(Am ec)公司和妥托(Total)公司装备安装能发电5 .4~7.2GW的机组,可供应4 0 0万家庭。项目投资集中在泰晤士河口区、Greater Wash地区和西北地区,共有30 0台涡轮机发电1 .2GW。但该项开发计划尚待做环境影响评价,英国皇家保护鸟类学会对此表示…  相似文献   

7.
尹婷婷  彭艳  姚建 《环境污染与防治》2012,34(7):101-105,110
以标准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NRCA)模型为评价方法,根据2009年中国西部地区的能源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状况,对西部地区能源资源利用的比较优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运用NRCA模型定量评价西部地区能源资源利用的比较优势,可以较好地处理时空问题和结果不对称问题,且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评价方法可行.在生产耗能方面,农业耗能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的区域主要有四川、陕西、青海、宁夏;工业耗能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的区域主要有四川、重庆、云南、甘肃、宁夏、新疆;建筑业耗能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的主要集中在除四川以外的西南地区及西北地区的新疆;第三产业耗能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的区域集中在西南地区及西北的甘肃.在生活耗能方面,城镇生活耗能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的主要集中在重庆、陕西、贵州,其他区域则是农村生活耗能具有综合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研究杭州农业资源、生态环境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的现状、潜力和存在问题,以及经济发展面临的矛盾。提出以建立增加城乡食品供给为中心的农业集约化经营生产体系,作为合理开发农业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方向;以大力开发非耕地资源、重点开发低丘缓坡地、控制环境污染等为措施。  相似文献   

9.
发展中国家所消耗的能量约有48%是来自生物能,而这些生物能中多半则来自薪材。但是,作为燃料用的生物能不少国家却短缺严重。据估计,约有近11亿人口缺乏薪柴。按照目前的薪柴消耗速度,1980~2000年期间,每年的薪材缺乏量将从过去的4.07亿立方米增加到9.25亿立方米。然而,目前世界范围内植树造林的速率只能满足其1%的需要量。我国农村中能源供不应求的现象也是比较严重的。农民的生活用能每年约缺3~4个月。农业生产用能供应也较紧张。全国农村每年所消耗的能源量占全国能源年消耗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因此,如何合理地利用和开发生物能源对于解决农村能源缺乏,改善农民的生活,发展农业生产和加快农村的建设包括林业建设是有着重要作用的。  相似文献   

10.
在用轻型汽油车排放随行驶里程劣化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佛山市3.5万条简易稳态工况(ASM)下的尾气排放检测数据,通过分类统计和线性拟合方法分析在用轻型汽油车的污染物排放浓度随行驶里程的劣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轻型汽油车污染物排放浓度主要分布于低值区间,超过85%的样本数据低于最低排放限值;车辆排放劣化特征随行驶里程呈规律性变化,行驶里程在0~5万km时污染物排放缓慢增长,5万~16万km时呈快速线性增长,16万km后震荡缓慢增长;行驶里程在16万km前,不同车型的排放特征存在一定差异,其中轻型货车和轻型客车的排放浓度高、劣化速度快;CO、HC、NO随行驶里程的劣化规律可用线性增长模型表示。本研究结论可为预测机动车污染变化趋势、完善在用车检查/维护制度、高排放车辆识别和淘汰等方面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8,30(2):107-108
国土资源部网站消息称,据国土资源部最新的储量快报统计,2007年度中国通过储量评审、备案、登记、入库的17种主要矿产新增大型矿产地62处,其中石油新探明冀东南堡、大庆古龙和长庆姬源3个亿吨级大油田,能源矿产新增探明资源储量有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2.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6,28(7):I0007
乾潭镇位于西湖-富春江-千岛湖黄金旅游线的中端,杭千高速公路沿镇而过。镇域面积386km^2,辖71个行政村,6个居委会,4.5万人。乾潭镇自然资源丰富、土地肥沃、环境优美,土地面积3.114万hm^2,其中森林面积2.556万hm^2,耕地面积0.19万hm^2,境内集山、水、瀑、人文景观于一体,有葫芦瀑布、七里扬帆、子胥野渡、  相似文献   

13.
IFAT CHINA暨中国国际环保、能源和资源综合利用博览会将于2008年9月23~25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IFAT CHINA为全球水、废水、废弃物和大气处理以及可再生能源企业开拓和发展中国及其邻国市场提供了一个国际舞台。届时,中国将有机会全面了解垃圾处理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市能源利用碳排放的分解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先对人均GDP、人口和能源强度与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再运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LMDI)法,对上海市能源消费导致的碳排放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了结构分解分析.结果表明,能源强度和能源结构因素引起碳排放强度下降,但能源强度的下降起主要作用;上海市二氧化碳排放量在不断的增加,其中能源结构和能源强度因素起抑制作用,常住人口和人均GDP起促进作用.因此,要减缓上海市二氧化碳排放量,应从控制人口数量、降低能源强度、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技术进步、改善能源结构等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15.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6,28(5):387-387
我国开始在长江源头区实施一项水土保持工程,以保护长江源的生态环境。 长江源头区水土保持预防工程于去冬今春开始实施,范围涉及青海省3个州的9个县市,面积达15.86万km^2。这一工程的治理目标是,通过5年努力,使长江源头区的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促进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步入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6.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能源,而能源大量消耗将会对环境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对能源消耗的碳足迹及生态压力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运用碳足迹的相关含义及研究方法,计算出2000—2010年四川省能源消耗的总碳足迹、不同能源和产业的碳足迹、碳足迹产值和生态压力值,并在此基础上利用STIRPAT模型进行岭回归函数拟合,进一步分析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碳排放足迹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四川省能源消耗的总碳足迹增长加快,从2000年的0.21hm2/人上升到2010年的0.53hm2/人,年均增长率为9.7%;(2)2000—2010年四川省能源消耗的碳足迹产值由2000年的3.3万元/hm2增加至2010年的5.5万元/hm2,年均增长率为5.2%;(3)碳足迹的生态压力从2000年的1.5上升为2010年的2.8,年均增长率为6.4%,对环境产生的压力越来越大;(4)四川省能源消耗的碳足迹与经济增长关系中虽呈现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变化趋势,但目前尚未到达拐点,进一步证实能源利用对环境所造成的压力在不断增大。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能源的供需及碳排放约束是中国各省市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在能源供需和碳排放约束下,对区域的能源利用进行合理分配具有实际意义。利用碳夹点分析方法,对天津市的能源分配问题进行研究,建立分析模型,在考虑整体和区域的能源需求和碳排放约束条件下,分别确定各种化石能源和清洁能源的使用量,以实现最优的能源结构和能源供需平衡,为地方政府制定合理的能源供应量和碳排放约束指标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若只考虑天津市总体的碳排放约束(1 570.6×105 t)和能源需求(223.0×1013 kJ),需要减少24.9×1013 kJ的煤能源使用,同时增加31.7×1013 kJ的清洁能源;若天津市能提供50.0×1013 kJ的清洁能源,在达到能源总需求的同时,总的碳排放为1 378.5×105 t,因此能源部门在规划天津市的总体碳排放约束时不应低于此值;考虑各个区域的碳排放约束的条件下,规划得到的排放总量为1 434.1×105 t,能够满足当前的碳排放限值。  相似文献   

18.
天津市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能源是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生产因素,能源发展对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目前,天津市经济正处在快速增长时期,经济增长对能源的消耗依赖性很强,可能会导致能源紧张和供不应求。能源的短缺又会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正确分析和处理好能源与经济的关系,对天津市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很重要。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研究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侧重从能源消费总量、单位GDP能耗、能源消费结构(用煤炭消费量表示)、原油消费量和天然气消费量方面探讨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用GDP表示)的关联度。结果表明,5者与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煤炭消费量和能源消费总量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均大于单位GDP能耗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天津市的经济增长对煤炭的依赖短期内难以改变。  相似文献   

19.
按京都议定书,2008-2012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将比1990年减少5.2%,这一规定为各国提高可再生能源(包括风能)利用提供了机遇。至今全球风电装机总功率已达5000万kW,全球风机从业人员约10万人。欧洲风机占全球市场70%,按每生产100万kW·h风电可减排二氧化碳600t计,至2020年每年生产的风电可减排二氧化碳18.3亿t,至2040年,每年可减排51.1亿t。目前新装风机单机平均功率为1200kW,2007年将增至1500kW,2013年可增至2000kW,单机装机功率增大,风机数量将减少,风机价格和风电生产成本也将降低,目前风电生产成本为每千瓦小时3.79美分,至2010和2020…  相似文献   

20.
一、我国固体废物处理、利用现状我国以原煤为主要能源,由于技术落后,设备陈旧,矿物资源利用率仅50—60%,能源利用率仅30%,每年大约有四亿吨工业废渣、尾矿等。这些固体废物,全国历年堆渣就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