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佟训舟 《环境保护》2012,(18):51-52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地区畜禽养殖业规模越来越大,这在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日益严重的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其中,水源污染较为普遍,由此引发的农村地区的环境投诉和污染纠纷案件不断上升,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社会问题。2012年5月10日,河南省信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就"许忠阳诉彭军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纠纷一案二审"作出终审判决,判令彭军环境污染赔偿受害人许忠阳损失1万元,案件受理费用由双方共同承担。基本案情与审理过程经原审法院河南省信阳市平桥  相似文献   

2.
徐祺昆 《环境保护》2012,(14):72-74
德国《环境责任法》在减轻环境污染损害中受害人的证明责任方面有其先进性,其中关于受害人的损害与运营人的设备之间的因果关系推定制度具有创新性,但该法也略有不足。了解并清楚地认识该法的功与过,对完善我国相关环境立法具有借鉴意义。德国于1991年出台了《环境责任法》,该法是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专门立法。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案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受害人的举证难问题,在德国,该法出台之前,法官在处理关于环境污染损害民事赔偿的司法实  相似文献   

3.
陈巍 《环境保护》2011,(12):34-36
环境污染事件中,受害人如果得不到满意的补偿,就不得不通过司法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利.环境污染问题的复杂性决定了环境侵权案件具有明显的特殊性,法院在审理环境侵权案件时,如果拘泥于一般诉讼机制,忽视了环境侵权案件的特殊情况,就很容易导致审判结果的不公和司法效率的低下.  相似文献   

4.
近日,福建省龙岩市中级法院对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紫金山金铜矿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做出二审判决,维持一审判决,判处罚金人民币3000万元.这个判决不失为一个积极的信号.然而,对比不久前美国能源巨头雪佛龙公司从厄瓜多尔接到的总计约95亿美元的罚单,3000万元与95亿美元的数字让我们感到了巨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5.
《环境》2017,(12)
正本想回收节能灯从中获利,却不料因此而获刑3年3个月。日前,顺德法院公开审理了一起环境污染案件。被告人陈某根承租一块空地堆放回收的节能灯玻璃碎片,随后转卖,先后获利5万余元。由于这些玻璃碎片属于危险废物,重量达1767.98吨,造成环境损害数额近500万元,因此经审理,顺德法院以陈某根犯污染环境罪,判处其有期徒刑3年3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30万元。  相似文献   

6.
1 民事责任公民、法人因污染或破坏环境而侵害社会公共财产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应承担民事法律责任.造成财产损失是承担民事责任的前提,侵害人身应承担的民事责任是指因污染或破坏环境致使他人人身受伤害或死亡而造成的财产上的损失.财产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直接损失指受害人因受环境污染或破坏而导致现有财产减少或丧失,间接损失指受害人在正常情况下应当得到但因受环境污染或破坏而未能得到的那部分收入.1.1 无过错责任原则根据《民法通则》规定,一般民事责任构成要件包括行为的违法性、损害结果、违法行为与  相似文献   

7.
黄隆月 《环境保护》2014,(24):52-53
【案例来源】环境保护部环境监察局【案例分析人】黄隆月【案例类型】评价类【案例名称】江苏省泰州市天价环境诉讼案【主要违法行为】企业将废酸偷排入河,导致水体严重污染【污染类型】水体污染【违法企业所述行业】化工行业【关键词】环保高压线;环境司法;环境执法;联动执法【案例概要】江苏省泰州市6家化工企业为降低处理废酸成本,雇佣没有处理资质的人员,直接将废酸偷排入河,导致水体严重污染。为修复环境,江苏省泰州市环保联合会提起公益诉讼。法院最终判决6家企业赔偿环境修复费用1.6亿余元。【案件启示】在此案中,江苏省高院的"关心"、地方检察院的鼎力支持以及政府部门的不干预等无疑成为这起化工污染案件胜诉的关键所在,而司法与执法相协同更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它给予了污染型企业当头一棒。为了今后能更加便捷有效地应对环境公益诉讼案件,更为了使企业远离"环保高压  相似文献   

8.
李挚萍 《环境》2012,(3):22-24
近日,陕西省首例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在韩城市人民法院正式立案. 韩城市环保局状告该市白矾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长期非法排放尾矿废渣,污染水源和周边生态,请求法院判定被告因侵权行为造成的损失及修复费用共计160万元.  相似文献   

9.
凯风 《环境》2014,(4):46-47
正3月18日,广西贺江水污染案一审判决,法院以受贿罪判处原贺州市环境保护局环境监察支队支队长黄强有期徒刑六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1万元,对其退出的24000元赃款予以没收上缴国库。而在不久前,广西壮族自治区纪委监察厅曾通报32人因广西贺江水污染事件被追责,其中,贺州市副市长闭海东、夏振林被行政记过处分。令公众记忆犹新的是,贺江水污染事件爆发之前,该流域水面出现大范围死鱼现象,公众开始怀疑水质受到污染。随后检测  相似文献   

10.
陈雅楠  杨帆 《环境保护》2016,(13):58-62
在因环境问题导致的侵权案件中,原被告之间的社会地位相差悬殊、信息不对等,往往会导致因果关系难以证明。本文总结分析了国外环境侵权案件因果关系证明责任分配的立法经验,并结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侵权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阐释了我国环境侵权案件因果关系证明制度的转变,建议在我国的环境侵权案件中可以引用部分因果关系学说理论,以更好地保护受害人的合法利益,推动环境诉讼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