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5 毫秒
1.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它具有广泛适用性和高度的综合性,它不但应用于工业领域,同样也适用于农业领域。建设资源循环型农业必然要注入循环经济的理念,使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规律相吻合,从而实现工农业生产生态化。  相似文献   

2.
在循环农业发展过程中,资源废弃物再利用模式是指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尽可能多次或多种方式使用资源,将有利用价值的废弃物都作为资源利用起来,最终实现"零排放"。将农业废弃物肥料化、能源化、饲料化和再加工,是构建循环农业非常重要、必不可少的一环,也是循环型农业区别于传统生态农业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3.
张黎明  刘维 《环境保护》2013,41(7):22-24
2013年1月23日国务院印发的《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在立足我国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的前提下,着眼于未来的长远发展,提出"未来我国在循环农业发展方面主要在农业领域加快推动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产业链接循环化、废物处理资源化,形成农林牧渔多业共生的循环型农业生产方式,加快农业机械化,推进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循环经济思想在农业上的应用,在无锡市发展循环型农业的紧迫性及工作基础。根据无锡农业的特点及现有的发展基础,初步构想了无锡市发展循环型农业的三种主要模式。希望通过循环型农业建设,使无锡市及我国发达地区的农业发展真正走上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规划从以下几个方面明确了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一)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在工业领域全面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促进清洁生产、源头减量,实现能源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废物交换利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二)构建循环型农业体系。在农业领域推动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产业链接循环化、废物处理资源化,形成农林牧渔多业共生的循环型农业生产方式,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6.
循环经济是指在资源投入、产出、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性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赖生态资源循环发展的经济,是一种以保护环境和促进经济社会良性发展为目的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在实施可持续协调发展战略、推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过程中,选择发展循环型生态农业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7.
在循环经济时代,环保浪潮席卷全球,随着全球资源与环境矛盾加深,许多国家正在把发展循环经济,构筑循环型社会作为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农业的协调发展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在此大背景下,中国农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农业政策的调整覆盖范围大,链接部门广,涉及因素多,  相似文献   

8.
"民以食为天",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基础地位,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我国历来重视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然而,我国农村环境形势日益严峻,农业污染引发的环境问题亟待解决。循环型农业旨在通过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产业链循环化、粪污处理资源化  相似文献   

9.
简要分析了沈阳这一特大城市建立资源循环型社会的必要性 ,对如何尽快形成资源循环型体系提出了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循环经济是目前各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有效途径,循环型农业就是把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生产.本文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尝试运用循环经济理念探求内蒙古自治区新的农业发展方式,以实现内蒙古自治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分析,初步提出了内蒙古开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苏州市乡镇工业发展特点和“生态农业”概念特征的基础上,论述“比较生态农业”概念存在的客观现实性及其在苏州市农业基本现代化目标实现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并对“比较生态农业”的内涵、特征等作探讨性界定。  相似文献   

12.
辨析持续农业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分析中国传统农业中所具有的持续农业的内涵,提出生态农业是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盘锦市发展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循环经济在发达国家已取得成功经验.我国则更多地停留在概念层次上。新世纪之后解决农业面源污染,增加农民收入面临压力更大,原因是农业生产施用的农药、化肥太多,粮食、疏莱残毒超过国际卫生、环保标准。不能走出国门,欲想解决这一问题,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生产无害化食品,是保持生态环境、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必然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4.
持续农业带来现代农业的新方向,但仅局限于物理环境的改善不能实现农业的持续性。只有重视环境问题的社会性因素,寻求解决社会与环境问题的新方法,才能真正保持农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造成农产品污染的原因,进而提出发展有机农业的必要性,及国内外有机农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指出沈阳市发展有机农业的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16.
农业清洁生产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随着化肥、农药等在农业生产中大量投入及农业生产技术的不合理使用,使农业生态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因此,改善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农业清洁生产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系统思想和方法,从整体综合的角度出发,对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进行了分析,从系统的组成要素,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等方面,把握区域农业可持续的本质、演变方向和发展过程,分析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路线,提出促进区域农业可持发展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发展有机农业 控制农业污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机农业(organicfarming)是指在动植物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产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以及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有机农业产生于上世纪30年代,其发展历程分为产生、扩展和增长3个阶段。中国的有机农业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是在生态农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黑龙江省于1995年开始发展有机农业,实施有机产品开发,目前有机产业已成为黑龙江省的第6大产业。本文论述了发展有机产业对控制农业污染的意义,以及黑龙江省有机农业、有机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