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山脊防火林带有效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防火林带的防火性能与阻风性能密切相关。本实验采用风洞模拟方法,对通风结构、疏透结构和紧密结构3种防火林带附近的风速进行测定,绘制了3种结构防火林带迎风面的风廊线。结果表明:紧密结构与疏透结构防火林带附近的阻风性能比较好,而通风结构阻风性能最差;但紧密结构防火林带上方的相对风速高达130%,为飞火的产生创造了条件;疏透结构林带上方的最大相对风速只有110%,不具备飞火产生的条件。所以,山脊防火林带的有效结构为疏透结构。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营造生物防火林带是阻隔林火蔓延、实现"绿色防火"的主要措施,对保障森林资源安全、减少森林灾害的损失将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生物防火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陈存及 《火灾科学》1995,4(3):42-48
中国生物防大的应运而生及推广应用的发展态势表明,南方林区具有相当规模的防火林带正逐步形成生物阻火体系。生物防火工程正在有规划地实施,并纳入林业建设的长远建设规划中。近十多年我国生物防火量化研究不断深入,领域逐步拓宽,生物防火研究的发展又推动生物工程防火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中国的生物防火己居世界前列,并正在形成一门边缘学科,这标志着我国森林消防工作登上新台阶。随着我国森林防火现代化的发展,生物防火研究必将会有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森林可燃物可持续管理技术理论与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实现森林可燃物可持续管理是减少和控制森林火灾的基础。本文介绍了基于可物管理的防火林带和计划火烧的预防和控制森林火灾方法。  相似文献   

5.
石油化工企业的火灾危险性及工艺防火防爆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特点和火灾爆炸事故状况入手,通过对生产火灾危险性的分析,提出了在工艺方面应采取的防火防爆措施.  相似文献   

6.
我国亚热带若干树种的抗火性研究   总被引:29,自引:6,他引:29  
森林火灾危害森林的一大主要自然灾害,实践证明采用防火林带可以有效地控制森林火灾的发生。本文对南方的木荷、火力楠、杨梅等11种常绿阔叶树种和杉木、马尾松两种针叶树种的叶、小枝和皮的燃烧性能及其组成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⑴各树种均以叶的抗火性能最差,阔叶树种比针叶树种的抗火性能强;⑵含水量、苯-乙醇抽取物、木质素含量和灰尘分含量是影响叶的抗火能力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在2007年东北地区绿色营活动中,对曾发生过"5.6"特大森林火灾的漠河县防火安全现状进行了考察.走访了林业局、防火办公室和林场,取得了一线防火资料,调查了职工防火方面的意识和习惯.并且结合当地地理气候等背景,提出了一些更加利于今后可持续化发展的防火安全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8.
杨纪功 《安防科技》2004,(10):41-42
消防监督部门在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工程防火审核、火灾隐患的整改及工程设计部门在进行工程消防设计时,必然会涉及防火分区这个概念。在现实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建筑内部在防火分区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有的建筑工程防火分区划分不够科学合理,防火分区严重超面积;有的防火分隔不彻底,防火墙有缝隙或防火分隔物耐火极限不够;有的采用金属防火卷帘却没有设置喷水保护或虽有水保护但消防用水量严重不足或水保护时间不够;有的空气调节系统没有采取任何防火分隔措施等等。建筑工程防火分区设计如何,对于确保工程质量、确保建筑物的消防安全关系极  相似文献   

9.
肖龙 《安全》2019,40(5):62-66
为推动中国城市火灾防范能力提升,通过介绍日本东京借助消防规划手段进行防火救火的先进经验,并对其防火生活圈、防火绿化带、紧急通道网络、不易燃烧化项目、防灾体制与计划等防火对策经验进行阐述,同时基于这些方面内容的阐述发现我国城市火灾防范领域尚存在很大空间。基于这些分析和阐述,最后指出东京防火经验对中国的可借鉴之处,并为中国的消防规划防火之路提供一个参考方向。  相似文献   

10.
华北地区防火树种筛选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针对华北地区34种树种的燃烧特性、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进行了实验与调查分析,利用层次分析的方法对测试树种的防火能力进行了排序。研究结果表明,刺槐、核桃、加杨、青杨的防火能力强,旱柳、火炬树等树种的防火能力综合得分值高,相对防火能力强。  相似文献   

11.
针对运输巷胶带蔓延火灾及火灾期间高温毒害烟气严重威胁下风侧人员和救援工作等问题,借助FDS软件构建运输巷胶带蔓延火灾模型,并基于水雾冷却降温和稀释阻挡火灾烟气扩散原理,研究胶带蔓延火灾烟气中的水雾阻烟抑制性能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水雾对运输巷的胶带蔓延火灾具有冷却和熄灭作用,可减缓或者抑制蔓延火灾的进一步发展,对水雾下风...  相似文献   

12.
Conveyor belt fires in an underground mine pose a serious life threat to the miners. This paper presents numer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characterizing a conveyor belt fire in a large-scale tunnel. A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model was developed to simulate the flame spread over the conveyor belt in a mine entry.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TGA) tests were conducted for the conveyor belt and results were used to estimate the kinetic properties for modeling the pyrolysis process of the conveyor belt burning. The CFD model was calibrated using results from the large-scale conveyor belt fire experiments. The comparison between simulation and test results shows that the CFD model is able to capture the major features of the flame spread over the conveyor belt. The predicted maximum heat release rate, and maximum smoke temperature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large-scale tunnel fire test results. The calibrated CFD model can be used to predict the flame spread over a conveyor belt in a mine entry under different physical conditions and ventilation parameters to aid in the design of improved fire detection and suppression systems, mine rescue, and mine emergency planning.  相似文献   

13.
根据燃煤热电厂工艺设置的要求和所使用原料的性质,分析了燃煤热电厂的火灾危险性,用事故树方法分别对输煤皮带火灾、锅炉燃烧室爆燃、汽轮机油泄漏火灾、电缆火灾等4个生产单元的火灾危险性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并根据分析结果针对性地提出了防火措施.  相似文献   

14.
针对国内现有的外墙外保温系统的防火性较差的现状,通过分析上海公寓楼外墙保温层的火灾,得到外墙外保温防火的三种重要因素(粘结或固定方式、防火隔离带的构造、防火保护面层)。鉴于现在流行的保温材料为膨胀聚苯板(EPS),因而选用EPS作为模拟材料,利用数值模拟计算得出以下结论:认为火灾时有空腔的保温层比无空腔的保温层更危险;设置防火隔离带能有效得阻隔火灾的蔓延,较宽的隔离带效果更好。除此之外,外保温层防火设计中还应考虑以下三方面的问题,即遴选适当的保温材料、建议保温层也使用类似于防火分区的防火措施和保证保温效果的同时增加防火隔离带的宽度。研究结论和建议对于解决外墙保温体系防火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建筑幕墙外保温系统火灾事故发生频率高,火灾危险性大,其防火安全性能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采用大尺度实体火试验方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金属幕墙保温系统和保温装饰板外保温系统作为试验对象,对防火隔离带和防火封堵位于墙体不同位置的4种工况,开展了一系列窗口火试验。通过采集试验表观现象、火焰蔓延特性、温度分布特性、系统损坏特征等耐火性能试验数据,综合比较分析了不同工况下不同燃烧性能等级的建筑幕墙外保温系统的耐火性能。结果表明,建筑幕墙上下贯通的空腔结构加剧了火蔓延的烟囱效应,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防火封堵可以阻断空腔中的热对流,防火隔离带可以阻隔材料之间的热传导,二者均可以有效抑制火焰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的蔓延,大幅提高建筑幕墙外保温系统的防火性能。在建筑外墙窗口上方、水平线1及水平线2下方20 mm处分别设置宽度为100 mm的防火封堵和宽度为300 mm的防火隔离带时,系统具有较好的防火性能,综合考虑实际工程的应用性和经济性,可将其设为防火构造设计的基准参数。  相似文献   

16.
马大和 《林业劳动安全》2007,20(2):38-39,21
火烧防火线在东北林区应用广泛,是预防森林火灾的重要措施.这项工作由于受天气、可燃物、点火技术等各方面因素影响较大,应用时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本文针对火烧防火线过程中,用火条件的选择、点火技术的运用以及用火安全等方面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7.
火灾风险评估相关概念辨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对易于混淆的火灾风险评估相关概念进行辨析,界定一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根据防灭火涉及的不同因素,提出了火灾风险源、狭义火灾风险和广义火灾风险的概念。从3个层次上对火灾危险、火灾危险性和火灾风险进行阐释。分析结果表明,有关概念外形和语义上的相似性,不利于火灾风险评估的推广与普及,现行术语需要及时进行修订和统一;在危险源概念从理论向实践传播存在困难的情况下,采用由实践需要向理论提升而创新的风险源概念,有利于扩大火灾风险评估的适用性;从3个层次对火灾危险、火灾危险性和火灾风险进行界定,可促进对火灾风险评估的理解;狭义火灾风险与广义火灾风险概念的提出,可以为根据火灾风险评估的目标对象所处的不同阶段,选择使用不同的评估方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火灾发生起数、火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人员伤、亡情况是目前评价一个地区火灾形势和消防安全工作成效的主要依据.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继续以火灾发生的4项指标来评定消防工作成效的高低已显得不合理.分析了中国火灾统计数据,对比了经济发展与火灾多发的关系,参考了国际上通常采用的火灾形势评价指标,提出了我国应建立每10万人口每年发生火灾的平均起数,每万亿元GDP每年发生火灾的平均起数,火灾直接经济损失与GDP的比例,每10万人口火灾导致人员伤、亡情况的火灾评价体系,以客观地评价一个地区的火灾形势和消防工作成效,为各级政府对消防安全工作的正确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加强新形势下森林消防专业队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森林消防专业队在扑救森林火灾中的作用,研究和探讨了森林消防专业队的建设以及森林消防专业队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消防工作现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建国四十多年来,我国的消防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近几年的火灾形势是严峻的。本文基于八十年代中期至1994年的火灾统计数据,总结了火灾发生的规律,阐述了近几年火灾形势发展的新动向。分析表明,由于现行的消防工作没能与社会协调发展,是造成近几年火灾急剧上升的主要原因。消防工作的当务之急,就是解决在新形势下暴露出的问题:如建立和完善与新国情相适应的消防法制管理体系;消防管理部门吸收社会上的科技专家共同开展消防咨询和监督工作;开展针对目前形势下的火灾探测、报警及扑救装备的研究;努力改善消防人员的装备条件以提高战斗力,等等。本文最后指出,为吸取近几年火灾带给我们的血的教训,避免今后消防工作再次出现落后于社会发展的局面,有必要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火灾方面的新问题作预测,并对这些问题作一些超前研究,以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