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高氯离子废水低浓度COD的分析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高氯离子浓度,低COD值的水样,用国标法测定COD值时会产生较大误差,且误差随着Cl-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通过实验探讨了高氯离子浓度对水样COD测定的影响及消除影响的方法。结果表明,采取不掩蔽Cl-测定水样的COD总量,减去氯离子自身产生的COD值,能较准确地反映水样的COD值且结果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2.
高氯离子低COD废水样品COD的测定方法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于氯离子含量高于2000mg/L,而COD值较低的废水样品,按硫酸汞与氯离子之比(W/W)为15:1投加硫酸汞作掩蔽剂,同时扣除空白氯离子残留的COD值,结果准确可靠,此结果扩展了标准方法的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3.
高氯离子废水化学需氧量分析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提出一种测定高氯离子废水 COD的新方法。其消解条件与现行国标法基本相同 ,消解过程产生的氯气用Na OH吸收并测定出氯离子的 COD校正值。由表观 COD值减去氯离子的 COD校正值 ,即为水样的真实 COD值。标样的相对误差在 -1.5 %~ 5 %之间 ,RSD%≤ 5 .5 %。高氯废水的 RSD%≤ 8.0 %。  相似文献   

4.
高氯离子废水中低浓度化学需氧量分析技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回流法和烘箱法测定高氯离子废水中低含量COD。着重试验了氧化剂浓度对氯离子的影响,并是出COD校正式,给出了标准样品和废水样的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测定高浓度氯离子水样CODMn的一种新方法。本方法利用乙酸银去除氯离子的干扰,在一定的条件下,用高锰酸钾作为氧化剂和自身指标剂,用草酸钠还原过量的高锰酸钾,通过计算求出CODMn值,本文法适用范围更广。  相似文献   

6.
消除高氯离子对测定CODCr影响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高氯废水对测定CODcr产生的影响及消除办法,通过加入过量的硫酸汞消除氯离子,可确保CODcr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测定COD用硝酸银消除氯离子干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测定水样COD时,存在氯离子干扰。经试验,采用100g/L硝酸银溶液可消除氯离子的干扰,方法如下:取20 0mL水样(或取适量稀释至20 0mL)置于250mL的回流锥形瓶中,加入10 00m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及数粒小玻球或沸石,然后滴加硝酸银溶液至出现砖红色沉淀为止,如硝酸银溶液量超过5 0mL,需对水样进行稀释。其余步骤与标准回流法相同。用国家环保总局标准物质研究所COD标样加入不同质量浓度氯离子进行分析,结果见表1。表1 COD标样分析结果mg/L样品号加入氯离子COD测定均值1502062200204310002054200020354000203  标样保证值为208mg/L,不…  相似文献   

8.
以硝酸银和硫酸铬钾代替硫酸汞来消除 COD 测定中的氯离子干扰,同时将重铬酸钾溶液的浓度降低为0.100 mol/L,并用硫磷混酸代替硫酸,该方法经过对标准样品和实际样品的测定,表现出对于测定氯离子含量低于25000 mg/L的高氯低 COD 值水样具有较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同时可以实现银盐的回收再利用。  相似文献   

9.
氯离子对COD测定的干扰及校正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含量范围的氯离子在测定过程中造成的干扰及排除方法作了较系统的研究,采用标准曲线活对氯离子在测定废水COD时的干扰进行校正,用重铬酸钾法测定不同浓度的纯NaCl溶液的COD,将测定结果绘成标准曲线,由水样测定的COD减去标准曲线查得的氯离子校正值,即得水样的真实COD值.该方法简捷、方便,不用剧毒试剂HgSO4,选用于含氯离子500-25000mg/L的COD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高氯离子废水COD的吸收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法基于可定星测定K2Cr2O7和Cl-的反应产物Cl2这一原理,在用吸收装置吸收Cl2后.用碘量法测定余氯,从而消除氯离子的干扰。本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相似文献   

11.
22个点位监测结果表明,大辽河口及辽东湾海域溶解氧与COD、无机氮、活性磷酸盐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与初级生产力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经过地理信息系统测算,该水域低氧区范围约为60~80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2.
重铬酸盐法测定水中COD质量控制指标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全国多家实验室的大量监测数据,研究分析了COD测定的质量控制指标,并与GB/T 11914—1989和ISO6060—1989进行了比较,旨在为环境监测工作提供质量控制依据和质量控制指标。研究表明,标准样品RSD的质量控制范围:≤3.5%,实际样品:≤5.5%。实验室间标准偏差为3.0~6.0mg/L,RSD′可根据浓度水平和数据质量目标在3%~10%之间进行选择。相对误差一般在10%左右,低浓度可以控制在20%以内,高浓度时在5%以内。加标回收率范围为98%~110%。  相似文献   

13.
浅谈企业环保指标考核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将企业环境保护总的奋斗目标转化为若干具有可操作性的考核指标,通过PDCA循环,实施环保指标考核管理,对环保指标考核管理的基本模式,实施条件,实施方法,考核结果的分析处理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并用实例说明了该管理方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污水分析常用的二种COD分析方法,重铬酸钾法和库仑法为基础,研究了它们的优缺点。取长补短,调整了试剂用量,建立了一种消化时间短、滴定方便的快速、准确的测定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地表水中TOC与COD换算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总有机碳(TOC)相对于化学需氧量(COD) 能够更全面地反映水体中有机物的污染程度,且TOC测定仪操作简单,数据准确。通过18个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对水中有机污染物的COD与TOC监测数据的相关性研究,建立了TOC与COD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为地表水的TOC监测代替COD监测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6.
实用性COD快速测定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对COD快速测定的研究十分活跃,文中介绍了作者及其他一些研究者的实用性COD快速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7.
根据化学需氧量测定原理和分析方法,推导出化学需氧量测定限,由测定限确定不同浓度废水化学需氧量测定的稀释倍数。  相似文献   

18.
化学需氧量(COD)是水质监测的一个重要参数。本文对其测定方法及其标准法的改进方法和其它快速测定方法的测定现状和最新进展作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9.
硝酸银沉淀-颗粒物返还法去除COD样品中的氯化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样品中的颗粒物分离出来后,向样品中加入适量硝酸银,除去生成的氯化银沉淀,再将预先分离的颗粒物合并到水样中,混匀后测定。经过这样处理,既去除了水样中的Cl-,又保留了水样中原来的组份,保证了COD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浅议气相色谱法测定有机污染物的质量保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气相色谱法测定有机污染物质量保证方面需加以控制的一些问题。对测试结果的精密度和加标回收率等指标根据样吕的种类和测定项目的不同而定,建议尽快建立各种有机污染物的监测方法和适合我国国情的质量保证方法和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