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在对“九五”期间秦皇岛市城市生活、公用事业水情况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按秦皇岛市“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对秦皇岛市2005年和2010年未来城市生活需水量和城市公用事业用水量进行了预测;同时对2020年和2030年进行了展望;综合分析预测的结果,提出了节水的建议,并对需水量的零增长期进行了预期分析。本文的研究结果对秦皇岛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制订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主成分回归模型在农业需水量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需水量的准确预测对区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农业需水量受多重因素的影响,且这些因素大多存在较强的相关性。通过介绍主成分分析法的原理和计算分析,以实例(z市1998--2010年农业用水资料)建立回归模型对需水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应用于农业用水量预测,其结果与当地实际情况较吻合,模型的拟合程度和预测准确度均较好。  相似文献   

3.
以秦皇岛市2001-2010年的噪声监测资料为依据,通过对环境噪声变化趋势的分析,发现秦皇岛市环境噪声源主要为社会生活噪声、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并提出了相关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
结合总体节能目标,对秦皇岛市“十二五”期间的能源需求进行了预测,并对三大产业能源利用形式及能源利用比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第二产业的能源消耗比重最大,将成为节能总量控制的重点,而重中之重则是其中的工业领域节能。测算并分析了工业领域的节能潜力,范围涵盖玻璃制造、装备制造、粮油食品制造、金属压延业、建材、电力、化工7个主要行业。  相似文献   

5.
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推荐的方法,计算了秦皇岛市工业行业2005-2010年的能源消费碳排放。秦皇岛市工业效益偏低,重工业比例偏大和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是碳排总量和碳排放强度的主要驱动力。改造提升传统主导产业,做强装备制造业,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完善产业链,改善能源结构等是秦皇岛市工业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城市需水量预测对合理分配水资源起着重要作用,但城市需水量本身的影响因素众多,其预测是典型的不确定性问题。集对分析是处理不确定问题的新方法,它通过联系度展示了研究对象间关系的详细结构,对处理不确定性问题十分有效。采用集对分析相似预测法,结合集对分析同异反模式中的"择近原则"和相似分析法中相似的历史原因产生相似结果的原则,在预测过程中将需水量时间序列作为需水量的影响因子,利用一定时长的历史数据来建立基于集对分析原理的相似预测法模型。通过对克拉玛依市三坪地区需水量的预测发现,集对分析相似预测法不但计算简单,而且精度优于传统的ARIMA模型。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秦皇岛市的水资源进行了重新认识,指出在秦皇岛市特别的降水特征与地貌特征联合作用下,水资源表现出了它的特殊之处,惜用经济学上“可支配收入”一词的词意,对秦皇岛市水资源做了“可支配水资源”与“不可支配水资源”的鉴别,这将对制定秦皇岛市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德令哈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玉民  崔向红 《青海环境》2002,12(4):161-162
根据对德令哈市供水水文地质条件的统计,地表水、地下水资源分析计算2010年用水量供需平衡分析,德令哈市的地下水资源可以保证2010年需水量。  相似文献   

9.
张海红 《青海环境》2004,14(3):104-106,122
文章在阐明大通河流域近中期水平年 (2 0 30年 )与远景年 (2 0 5 0年 )需水量 (或耗水量 )预测以及规划外调水量的基础上 ,经过调查研究 ,针对大通河流域调水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0.
文章首先对我国海洋环境保护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通过对秦皇岛市海洋环境保护统一协调管理机制的探讨,提出了解决目前涉海地区普遍存在的“多头管海”,又“无人管海”这一制的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发展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分析和评估秦皇岛市污水资源现状和潜力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10年秦皇岛市污水资源化的意义、对策和方案。其结论对解决未来秦皇岛市可能发生的水危机以及秦皇岛市生态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以秦皇岛生态城市建设为出发点,针对秦皇岛生态城市建设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环境基础设施问题、产业结构问题、社会系统问题,从生态安全、生态卫生、生态产业、生态景观和生态文化五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从而确立了秦皇岛市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战略目标,并从管理、资金、人力资源、技术等方面提出了秦皇岛生态城市建设发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十一五"期间,秦皇岛市的环境保护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十二五"期间,秦皇岛市的环境保护工作仍然面临严峻挑战。因此,应该遵循环境优先、不欠新账、强化治理、机制创新、注重规划衔接等原则,高水平编制秦皇岛市"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重点落实编制秦皇岛市主体功能区划,深入推进水污染综合治理,建立完善环境保护考核机制,加强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明确环境保护重点项目,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要介绍了中山市在国家环保总局“十五”环境规划期间做为第一批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试点城市,环境监测部门发挥出的重要职能和作用。对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验收工作做了全面而客观的总结和评估,为日后开展此项工作的兄弟单位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5.
王彤  夏广锋 《四川环境》2010,29(6):71-75,80
根据2006年铁岭市工业各行业的结构特点及各行业对水环境的污染特点,建立水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工业结构多目标优化模型,选取工业生产总值最大及废水和COD、NH3-N排放量最小作为优化目标,对模型进行计算,量化铁岭市2010年工业结构指标,选择出符合铁岭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目标和环境保护目标工业结构优化方案,获得既符合经济发展目标又满足水环境保护要求的合理工业结构,提供可借鉴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通过介绍秦皇岛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规划范围、规划目标及创建过程,分析了秦皇岛市"创模"的主要制约因素,并重点阐述了为完成创模目标所采取的主要对策,包括:实施"旅游立市"发展战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优化能源结构,深入开展节能工作;强化污染减排,改善环境质量等。  相似文献   

17.
基于模糊综合法评价新乡市大气环境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乡市"十一五"期间大气环境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监测数据为依据,总结了这3种污染物的特征及变化趋势,并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大气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根据关联度判断出新乡"十一五"期间大气环境质量均为Ⅱ级,环境质量优劣次序为:2010>2008>2009>2006>2007,与实际的污染程度相吻合,说明该评价方法具有客观性和准确性,为评价大气环境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资源消耗日益增加,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秦皇岛市已面临水资源日益紧张的严峻形势,节流和开源,建立节水型社会体系,积极开发利用再生水、海水和雨水等非常规水源以及合理地配置和利用水资源,是实现秦皇岛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