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5 毫秒
1.
悬浮生物填料床处理微污染原水硝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对采用新型悬浮填料床处理微污染原水硝化过程进行了探讨分析了自然挂膜条件下的工艺启动过程,研究了不同工况条件下,悬浮填料床硝化效果。通过春、夏、秋和冬季的中试运行效果表明:在温度适宜、停留时间60min、填料填充率50%条件下,氨氮平均去除效率达到77.60%,定义了氨氮填料表面负荷指数判断氨氮去除效果,水温对硝化的影响较大,在低于20℃时,氨氮填料表面负荷随温度呈指数增长,高于该温度时则增长缓慢,但能维持较高水平;浊度对本工艺硝化影响较小;实验表明原水中氨氮浓度较低,硝化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其反应速率常数为0.75h^-1。  相似文献   

2.
吕锡武 《环境科技》1997,10(1):37-38
鉴于氨氮的硝化在饮用水处理以及废水深度处理的工艺中日益显得重要,本文就氨与氨氮的定义,以及它们的硝化需氧量等问题展开讨论,以澄清一些概念上易产生的误解。  相似文献   

3.
采用普通好氧活性污泥驯化培养启动亚硝化反应器,探索了在实验室条件下,亚硝化反应的最适宜条件。结果表明.在温度(T)为35℃,pH值为7.5左右,初始污泥浓度0.7g/L时,控制较高的初始进水氨氨浓度和较低的DO浓度,有利于亚硝化反应的启动:驯化后,反应器内氨氮处理效果良好,即使进水氨氮浓度高达2400mg/L时,氨氮去除率也能达到95%以上;在实验中,亚硝化的最适宜条件为,温度:29~35℃.pH值:7.0~8.0。同时.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溶解氧浓度越高,亚硝化反应速率越快:C/N比过高会严重抑制亚硝化反应。  相似文献   

4.
全程自养脱氮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悬浮填料床作为全程自养脱氮反应器,用不含有机碳的合成氨氮废水进行反应器的启动。系统的氨氮和总氮去除率分别达80%和60%左右。通过批式实验对全程自脱氮做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控制反应器中DO的浓度,可以控制氨氧化和反硝化的比率;当DO为0.8mg/L时,氨氮几乎完全转化为氮气,氨氧化和反硝化在此时达到了动态平衡;在低DO情况下,氨氮和亚硝氮同时存在,氨氮和总氮的转化率都大幅度的提高,说明氨氮可以亚硝氮为电子受体,在无外加有机碳源的情况下进行反硝化。  相似文献   

5.
工业废水中,氨和氮的含量较高,而且全程硝化的工艺很难满足对这些废水的处理要求,因而,高氨氮废水的短程硝化工艺越来越被重视起来。文章将阐述高氨氮废水短程硝化的原理,并着重分析影响高氨氮废水短程硝化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6.
工业废水中,氨和氮的含量较高,而且全程硝化的工艺很难满足对这些废水的处理要求,因而,高氨氮废水的短程硝化工艺越来越被重视起来.文章将阐述高氨氮废水短程硝化的原理,并着重分析影响高氨氮废水短程硝化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7.
根据废水处理A/O生物脱氮系统的特点,基于传统硝化、反硝化原理和好氧段氨氮硝化、缺氧段硝态氮反硝化均遵循零级反应动力学规律,进行反应器氨氮、硝态氮的物料衡算和动力学参数推导,建立了硝化率ηN、反硝化率ηD和脱氮率η的理论模型。该模型反映了脱氮率与动力学常数KN、KD、进出水水质、反应器参数的函数关系,对于指导工程实践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传统硝化-反硝化脱氮工艺存在着能耗、物耗大的不足。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脱氮工艺——厌氧氨氮氧化的原理、特点、影响因素,并就厌氧氨氮氧化工艺的研究及应用现状作了评述,指出厌氧氨氮氧化工艺存在的局限性并展望了其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硝化污泥富集及其强化高氨氮冲击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BR)为富集装置,以预处理后的城市污水外加硫酸铵为培养基质,研究了温度、溶解氧、氨氮容积负荷、游离氨(FA)和游离亚硝酸(FNA)等因子对硝化污泥富集的影响并核算富集成本,同时考察了该硝化污泥用于强化废水生物系统抗氨氮冲击能力的效果.结果表明,MBR中富集培养182 d后,污泥的硝化活性达到98.41 mg·(L·h)-1,比启动时提高约30倍,硝化菌产量为14.96 mg·(L·d)-1,富集1 kg硝化污泥成本为3.52元.温度是影响硝化污泥活性的主要因素,低于15.0℃时污泥的硝化活性降至最高值的三分之一,降低氨氮容积负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低温的影响.此外,溶解氧不足时,亚硝氮积累减缓了硝化菌富集速度.把上述富集的硝化污泥应用于受高氨氮负荷冲击的生物处理中试系统中,投加2%硝化污泥后,系统对氨氮的去除率由29.4%提高至88.4%;此后该系统在水温降至(13.3±1.6)℃时,氨氮去除率也能高达99.0%.上述中试结果显示了硝化污泥富集后用于生物强化废水生物处理系统、提高其硝化功能启动与恢复速度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丙烯腈废水的三级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含氰废水生物脱氮装置的运行实践分析了生物脱氮反应中废水的氨化、硝化和反硝化特点。改造前 ,氨氮合格率为 0 ,改造后 ,氨氮合格率为 95 %以上  相似文献   

11.
去除焦化废水中COD、NH_3-N的生物处理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焦化废水生物处理技术各种工艺中 ,A1-A2 -O工艺是比较好的一种 ;采用高效反应器—生物流化床技术提高微生物浓度并选用特殊菌种可提高焦化废水中COD、NH3-N去除率。影响焦化废水COD、NH3-N去除效率有多种因素。在实际工程应用中该工艺处理焦化废水的成本低于 3 5元 /吨。  相似文献   

12.
铜酞菁颜料废水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研究 ,提出了一种物化—生化法处理铜酞菁颜料废水的新工艺。该工艺研究了铜氨络离子、PH值、水温、SO42 - 、生化条件等因素对Cu2 +和NH3 N去除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王锐  张建洲 《环境工程》2011,29(3):63-65
以钼酸铵厂产生的废气和废水综合治理技术的开发应用实例,采用酸性生产废水吸收含氨废气,NH3去除率达95%;将高浓度含氨废水通过汽提工艺处理,NH4+-N去除率达到99.99%,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4.
化学沉淀法除去废水中的氨氮及其反应的探讨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研究了化学沉淀法处理含氨氮废水,实验研究了不同操作条件,如溶液pH值、沉淀剂种类和配比、废水中的初始氨浓度等对氨的处理效率的影响,在适宜的操作条件下,可除去废水中的氨高达99%,处理后残液中氨浓度小于1mg/L(1ppm),探讨了化学沉淀反应过程的机理。  相似文献   

15.
采用BAF+过滤处理炼油污水,CODcr石油类、氨氮、SS去除率可以达到51.8%、62.8%、75%、100%,在BAF进水指标符合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处理后出水指标可以达到CODcr≯55mg/L,Oil≯2m/L,NH3-N≯5mg/L,SS≯1mg/L,达到中石化循环水补充水标准。  相似文献   

16.
微波技术处理焦化废水中的氨氮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分别以中等浓度氨氮的焦化生化处理外排水和含高浓度氨氮的焦化蒸氨废水为处理对象,采用微波技术进行脱氮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初始浓度为331mg/L的生化外排水,当pH值11时,微波处理3min后氨氮浓度降为6mg/L;对于初始浓度为1350mg/L的高浓度蒸氨废水,当pH值为11时,微波处理5min后氨氮浓度降至54mg/L。该研究为中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邵林广  熊峰  杨盼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37(3):112-114,117
采用SBR工艺模拟污水厂活性污泥法处理纸浆造纸废水。试验结果表明,活性污泥法处理纸浆造纸废水效果良好,对NH3-N、TP、SS、COD以及BOD5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9%,88%,99%,93%,97%。证明纸浆造纸废水与城市污水混合处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两级曝气生物滤池(BAF)工艺,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试验研究了两级曝气生物滤池(BAF)工艺系统生物膜的培养过程和对CODC4,BOD5、SS、NH3-N等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生活污水经两级曝气生物滤池(BAF)工艺系统处理后,出水BOD,与CODC4分别低于10mg/L和40mg/L,SS小于10mg/L,浊度小于8NTU,色度小于15度,总磷小于3mg/L,NH3-N小于2mg/L,NO3-N小于5mg/L,细菌小于3个/mL,大肠杆菌未检出;CODCr,BOD5的去除率分别超过90%、95%,SS和NH3-N去除率接近100%,出水稳定,水质较好,符合国家污水综合排放的水质标准,有利于污水的再生利用。  相似文献   

19.
低C/N污水的生化处理过程中,由于碳源不足,不能满足硝化和反硝化的要求,造成出水NH3-N超标。采用SBR工艺对某基地污水处理站厌氧处理后的低C/N污水进行改造,处理后出水COD去除率达到97%以上,NH3-N去除率达到93%以上。  相似文献   

20.
以玉田县古玉煤焦化工有限公司焦化废水处理站工程为例,介绍气浮-A2/O2工艺处理高浓度焦化废水的运行效果及工艺参数。运行结果表明:气浮-A2/O2工艺对焦化废水具有理想的处理效果,当进水ρ(COD)<3 500 mg/L、ρ(酚)<700 mg/L、ρ(氰化物)<20 mg/L、ρ(NH3-N)<300 mg/L时,出水ρ(COD)<100 mg/L、ρ(酚)<0.5mg/L、ρ(氰化物)<0.5 mg/L、ρ(NH3-N)<15 mg/L,各项指标均达设计要求,满足熄焦工段的用水要求和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