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重庆市沙坪坝区不仅是历史悠久的著名文化区,而且区内旅游资源丰富,尤以歌乐山森林风景区闻名遐迩。挥别喧哗,浮生偷闲有重庆"绿宝石"美称的歌乐山风景区,坐落在锦峰秀岭之中。风景区峰峦叠翠,倚天一碧,集山、林、泉、洞自然景观与古迹名胜荟萃的人文景观为一体,自古就是渝州登高览胜、旅游避暑的胜地。  相似文献   

2.
乐山,是四川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是全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古城,至今已有二千二百多年的历史。境内山川如画,风景秀丽,而且自然山水之美与古刹、古塔、石刻、园林等人文景观有机结合,融为一体,交相辉映,形成乐山风景独有的特色,达到诗情画意般的境地,享有“天下之观,蜀之冠冕”之美誉,吸引着国内外游人。  相似文献   

3.
<正>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境内,面积643平方公里。它是中国第一个以保护自然风景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护区,也是中国著名风景名胜区和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同时拥有"世界自然遗产"、"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等多项世界桂冠。九寨沟是长江水系嘉陵江上游白水江源头的一条大支沟,因沟内有树正、荷叶、则查洼等9个藏族村寨而得名。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处于气候和动植  相似文献   

4.
为了有效改善成都平原地区的空气质量,为四川省环保的"一号工程"提供理论参考。通过构建成都平原大气污染压力评估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2017年成都平原地区的8个城市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进而评估出各城市的大气污染压力得分及排名。数据显示,资阳市、绵阳市、雅安市的大气污染压力相对较小,而乐山的大气污染压力相对较大。最后由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结果得出8个城市的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方向:成都、眉山、乐山需控制散煤排放,降低人均生活煤炭消费量;成都、德阳、资阳要加强重点行业的减排力度,降低单位面积大气污染物排放压力;乐山、德阳、眉山需控制颗粒物的一次排放,降低地区单位面积烟(粉)尘排放压力;乐山、遂宁需加强地区绿化建设,提高环境忍耐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峨眉山——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多年来降水酸度、酸雨频率与酸性降水的地域分布以及垂直变化特征进行了研讨,并对该区酸雨与四川省酸性降水特征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6.
峨眉山景区     
正"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公元718年唐代大诗人李白被峨眉山的秀美陶醉而留下这千古绝唱。"天下名山"当代大文豪郭沫若又将他醇厚的爱倾注于峨眉山。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峨眉山市境内,主峰金顶海拔3077米,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核心景区面积154平方公里,是融自然风光与佛教文化为一体的国家级重点山岳型风景名胜区。1996年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东与世界最大的石刻弥勒像乐山大佛相毗邻。峨眉山平畴突起,以其"雄、秀、神、奇"的优美自然风光,悠久的佛教文化,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独特的地质地貌闻名于世。峨眉山气候垂直带明显,形成繁多的动植物种类和丰富的自然景观。从山麓至山顶"一日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登临金顶,绝壁凌空,高插云霄,巍然屹立,可观云海、日出、佛光、圣灯四大奇观。西可眺皑  相似文献   

7.
规划中的大佛“菩提缘”将与乐山大佛景区浑然融为一体,成为乐山旅游的又一景观和特色景点。它将被建在乐山城旧大桥东头到大佛寺前山门公路两侧沿岩。沿江一带,与著名的乐山巨型睡佛相毗邻,同时又是出入乐山大佛的唯一通道,是有力提升乐山大佛形象,改善乐山旅游环境,保护世界遗产,把客人引得来,留得住的最佳办法,也是360万乐山人民多年的夙愿。水陆交通四通八达的大佛“菩提缘”工程总体占地面积为33.4公顷,其中总建筑面积为10.9万平方米。为了不影响巨型睡佛背景,建筑物高度都不超过20m。其整体建筑形似一条东方…  相似文献   

8.
<正>新西兰被称为南太平洋上的明珠,一直以其美丽的风景,优雅的人文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一尘不染,天空湛蓝,海水澄澈,漫山遍野覆盖着草地和森林,无论你走到全国的哪一座城镇,都会感到如同置身于花园中。而新西兰人热爱大自然、热爱环境的程度也近乎到了奇葩的程度。下面是一些发生在新西兰的真实故事。为蜗牛让路新西兰一家能源公司在新西兰南岛采煤时,一位矿工意外发现了一种稀有蜗牛。他立即把这一情  相似文献   

9.
动物的呼唤     
正"叽叽喳喳……"两只燕子在悲哀地叫着:"环境太差了,天上洁白的云朵被黑烟代替;清澈见底的小河被垃圾覆盖;翠绿而茂盛的大树被随意的砍伐,森林的面积越来越小,我们的家在哪儿呀……"两只燕子到处飞,想找到一丝新鲜空气。忽然,燕子看到一条小鱼浮在水面上,奄奄一息的翻着肚皮,一只燕子飞过去,关切地问:"小鱼妹妹,你  相似文献   

10.
谢湘宁 《环境教育》2015,(Z1):80-81
<正>新年伊始,中国遇到了点麻烦。2015年1月21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例行记者会上证实,目前共有155名中国公民在缅甸因非法伐木被缅方抓扣。这是中国政府首次承认有中国公民因非法伐木被缅方抓扣。而据外媒报道,自去年4月缅甸宣布禁止原木出口,以减少森林砍伐以来,已有大批中国人因被控非法伐木和其他一些罪名被逮捕。同时被收缴的还有数百辆伐木车和数10辆装满原木、兴奋剂、生鸦片  相似文献   

11.
正南京市六合区有个龙袍街道。龙袍街道的地名源于一则美丽的传说:相传清朝乾隆皇帝乘舟下江南,被长江两岸风景陶醉,这位才子皇帝遂脱下龙袍饮酒赋诗。忽然,一阵旋风将龙袍卷入江中,龙袍飘落的地方长出一个洲,后被称为"龙袍洲"。从此,此地得名"龙袍",并沿袭至今。近期以来,龙袍街道因田间艺术"龙袍画"在网上火了起来。这幅"龙袍画",以油菜、麦苗和苗木为笔墨,以大地为画板,构思巧妙,色泽亮丽,  相似文献   

12.
学校充分利用这得天独厚的条件,把绿色环境教育资源开发到细微处,发动师生在教室中种植窗台植物,美化教室、改善环境、培养环保意识,让孩子们在窗园聆听植物生长的声音……乐山青年环保公益教育中心,又称"绿动乐山NGO"组织,是由乐山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的一批热爱环保、热心公益的人士发起,由乐山在校大学生及环保人士组成的独立的、非政府的、非营利性的公益组织。2011年5月22日,中心正式成立,目前是乐山市  相似文献   

13.
由乐山、内江、宜宾地区、泸州和自贡五地市,于1984年5月初在乐山成立了环境保护工作交流协作会。因这五地、市地处川南地区,位于岷江、沱江两江流域,地理位置相连,环境保护工作互有关联。随着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五地、市  相似文献   

14.
今天,是因备受世界各地动物青睐前来定居而被称为万林之林的J8森林移民聚居区的区长—大象威尔先生上任的第一天。威尔——我们的区长先生决定,先了解走访本区居民,以提高官民亲切度、区长威望度、官民信任度等"度"。"这样日后的工作能顺利些。"威尔先生自言自语道。他叫上秘书赫尔克—一只聪明能干的京巴狗,出发了。  相似文献   

15.
最近,3000万头赤眼蜂和10万头肿腿蜂被投放在北戴河联峰山麓,这是秦皇岛市北戴河区又一次实施大规模的生态防治森林病虫害活动。 旅游胜地北戴河旅游区目前森林覆盖率达40%以上,享有"天然氧吧"的美誉,但近年来以松果梢斑螟、松梢螟为主的松林病虫害在这里频繁发生,虫害暴发时,几乎每根松树新梢都被折断,松树生长和松林景观遭到破坏。  相似文献   

16.
赵溪 《环境教育》2014,(3):59-60
正"蚯蚓的故事"就是针对城市中环保教育的重点问题所进行的教学活动设计,作为一个合格的设计,首先要满足四个条件:一是要有明确的目标;二是要有设计理念;三是在权衡中得到折中方案;四是需要不断进行修改完善。"作为一个城市人,我们始终认为自己走在文明的前沿。自然为我所改变,被我所改造,以我所改善。于是山川被凿开矿洞,供我们开采矿产资源;于是河流被拦截,供我们水力发电;于是森林被砍伐,供我们铺设地板。如果这一切都是我亲眼所见,  相似文献   

17.
四川是旅游资源大省,其资源的独特性被海内外游客所公认,现有举世闻名的“童话世界”九寨沟、黄龙,有“峨眉天下秀”的峨眉山、有“世界第一大佛”的乐山大佛,和“青城天下幽”的青城山、“世界水利精典”都江堰等世界遗产四处;国家4A级旅游景区9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9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1处,国家级森林公园1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0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7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3座。尤其是世界遗产九寨沟、国宝大熊猫、古蜀文化三星堆的品位和价值在全世界旅游资源中具有垄断性、不可代替性和不可模仿性的特点。 四川旅游有…  相似文献   

18.
乐山青年环保公益教育中心已和中国移动乐山分公司、乐山市天香园艺商场、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乐山职业技术学院等达成了战略合作伙伴的共识,一起为乐山的环保事业建设而努力。乐山师范学院化生学院环保协会成立于1990年,是乐山师范学院历史比较长的协会。一路走来,环保协会走过了风风雨雨,开展了许多环保活动,为  相似文献   

19.
《绿叶》2016,(6)
正他犹如一只不知疲倦的啄木鸟,经年累月巡视在百万亩山地林间。他因敬业而踏实,因踏实而不凡。他就是现任奉化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站长、高级工程师李国平。作为森防战线上的一名老兵,李国平30年如一日,以平实、勤奋、进取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为奉化市森防事业默默奉献,带领团队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他先后获国家森防总站"全国最美森林医生"、村级森防员培训工作先进个人、宁波市"十佳林特技术人员"、宁波市松材线虫病  相似文献   

20.
环保知识     
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自然界中对人类有用的一切物质和能量,如土、水、气、森林、草原、野生动植物等.自然资源按其用途可分为生产资源、风景资源、科研资源等;按其属性可分为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等;按其能被人利用的时间长短,又分为有限资源和无限资源两大类,前者又可分为可更新资源和不可更新资源.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自然界中对人无用的物质也可以变成有用的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