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前不久在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试验基地里,展示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纵火表演”:用300千瓦热量的标准点火源点燃一间餐厅包厢墙壁的软包装修材料,产生的1000多摄氏度的高温和巨大热量使餐桌上的玻璃转盘炸裂,但餐厅墙壁的软包装修材料——蜜胺泡沫塑料基本未燃。这一幕是公安部为明年推行强制性国家标准《公共场所阻燃制品及组件燃烧性能要求和标识》,所做的应用阻燃制品大型公共场所实景火灾试验。而试验产品正是中原大化集团公司自主研发的蜜胺泡沫塑料(即三聚氰胺泡沫)。据粗略统计,在我国以往火灾中近八成的伤亡,都是因为装修材料燃烧发出…  相似文献   

2.
用正交设计法研究阻燃聚氨酯泡沫塑料配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合成了三(2,3-二溴丙基)磷酸酯和聚磷酸锭等阻燃剂。利用正交设计方法研究了阻燃聚氨酯泡沫塑料配方。实验结果表明阻燃聚氨酯泡沫塑料水平燃烧速度为0.012cm/s。阻燃聚氨酯泡沫塑料的氧指数为26。  相似文献   

3.
十溴二苯乙烷阻燃聚合物材料的性能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十溴二苯醚(DBDPO)在环保方面受限的趋势以及十溴二苯乙烷(DBDPE)作为替代品所具有的优势。用DBDPE制得的各种阻燃材料(PP、ABS、HIPS)与DBDPO相应制得的阻燃材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DBDPE制品各种参数随添加剂的变化趋势比DBDPO制品缓慢,但总体上DBDPE与DBDPO制品的性能比较接近甚至更好,DBDPE可替代DBDPO应用在阻燃材料中。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水雾对软包装修材料壁面火蔓延的抑制作用,分析了水雾扑灭聚氨酯软质海绵的关键因素,并以软包装修中经常采用的2cm厚的聚氨酯软质海绵为材料,用实验的方法测试了聚氨脂软质海绵竖直壁面燃烧时水平及竖直方向的火蔓延速率,以及水雾灭火所需的最小水施加率.  相似文献   

5.
聚氨酯泡沫材料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广泛应用于工业以及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中,未经阻燃处理的聚氨酯易燃,发烟量大,各工业部门对其制品燃烧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通过试验研究阻燃聚氨酯泡沫的相关性能影响因素,在平衡其物理机械性能的前提下,测定其水平燃烧性能、利用烟密度测定仪测试烟密度,确定其相对发烟性能.通过对测定中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出几个影响测定聚氨酯泡沫相关性能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阻燃与未阻燃装饰装修木材在不同氧浓度下的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亚萍  周霞 《火灾科学》2007,16(4):214-219
利用热重分析仪对常见木质装饰装修材料白杨、白桦、红松以及这三种材料的阻燃品,在不同氧浓度条件下进行了热重分析(TGA)实验,通过对失重(TG)曲线、失重速率(DTG)曲线的分析,深入探讨了氧气体积分数对样品热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三种天然木材样品而言,氧浓度增大,样品的TG曲线左移.氧浓度对阻燃样品热解失重曲线的影响较小.热解过程用简单的动力学模型进行了模拟,确定了热解主反应段的动力学参数、表观活化能和频率因子,得到了各阶段的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材料阻燃灰理论的分析和阻燃试验,确定了兼具抗芥子气渗透性能和阻燃性能时,消防员防生化服装面料的组成和结构。  相似文献   

8.
利用新一代评估方法———锥形量热仪法对材料阻燃机理、材料危险性等级划分、烟毒释放评价、材料燃烧性及阻燃性评价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分析讨论 ,结果表明锥形量热仪法对阻燃剂、阻燃制品的研究开发及阻燃剂在火灾中的行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锥形量热仪的基本原理和测试方法,在辐射能量35kW/m2的条件下对煤矿井下使用的钢丝绳阻燃胶带和两种木材的燃烧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3种材料的燃烧特征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在产生的CO、释放的热量、生成的烟雾量方面,落叶松均少于果松,因此,落叶松的火灾危害性较小。钢丝绳芯阻燃胶带在产生的CO、释放的热量、生成的烟雾等方面明显大于两种木材,其火灾危害性比远远大于木材,因此,对钢丝绳芯阻燃胶带火灾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臧兰兰  杨文芬  张景昌 《安全》2004,25(1):16-17
阐述了使ABS、PP、PE材料兼具抗静电、阻燃的机理,试验表明,选择与防静电剂相容的阻燃剂可使ABS、PP、PE材料获得良好的双防性能.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定义和技术指标等方面,对GB 8965.1-2020《防护服装阻燃服》与GB 8965.1-2009《防护服装阻燃防护第1部分:阻燃服》进行对比分析,详细介绍了修订的阻燃服标准内容及变化,增加了针织物、里料的内容和要求;增加了织物透气性、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异味等指标;防护等级由A...  相似文献   

12.
十溴二苯乙烷阻燃ABS燃烧性能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飞  徐晓楠  李响 《火灾科学》2006,15(4):251-255
利用锥形量热仪(CONE)对比研究了十溴二苯乙烷阻燃ABS和十溴二苯醚阻燃ABS的一些相关的燃烧参数,烟度性能等。结果显示,十溴二苯乙烷阻燃的ABS阻燃效果十分明显,并且十溴二苯乙烷阻燃的ABS的各个参数值都很接近甚至优于十溴二苯醚阻燃的ABS制品,因此其可以替代十溴二苯醚应用在ABS的阻燃中。  相似文献   

13.
国内外阻燃防护服检测状况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阻燃服是指在直接接受火焰及炽热物体后,能减缓火焰蔓延使衣物碳化形成隔离层,以保护人体安全与健康使用的防护服。因此阻燃服应具有阻止本身被点燃、续燃和阴燃的阻燃性能,为防止火焰和炽热物体所带的热量伤害人体,阻燃服还应具有防热功能。阻燃服广泛用于工业炉窑、化工、石油、机械、建筑和消防等行业,不同行业具有各自不同的要求,所以不同行业的阻燃服还应具有各自的其他防护性能。从安全工程学的角度来  相似文献   

14.
二氧化硅对膨胀型阻燃聚乙烯的性能影响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徐晓楠  张健 《火灾科学》2004,13(3):168-172
利用锥形量热仪(CONE)、裂解气相色谱仪(PyGC)、示差扫描量热仪(DSC)等先进的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二氧化硅对膨胀型阻燃聚乙烯阻燃性能的影响、各阻燃剂之间的协同性以及阻燃机理。实验结果显示,阻燃剂的加入可延缓PE的降解过程,降低材料的热释放速率,降低基材在升温过程中的放热量,使基材具有良好的阻燃性;SiO2的适量加入可改善膨胀碳层的耐热性,当SiO2的添加量为6%时,协同阻燃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为改善氢氧化镁阻燃聚丙烯的力学和阻燃性能,合成一种新型氢氧化镁协同阻燃试剂聚二(乙醇)磷腈,并制备聚磷腈/氢氧化镁复合阻燃材料。用红外光谱(IR)和氢核磁共振仪(H-NMR)研究阻燃剂聚二(乙醇)磷腈的化学结构,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子万能试验机和氧指数测定仪,研究聚磷腈/氢氧化镁复合阻燃材料添加量对聚丙烯的结构、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复合阻燃材料具有较好的阻燃效果,且能使聚丙烯力学性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这些结果主要归功于聚磷腈不仅起到协同阻燃作用,而且还作为氢氧化镁的分散剂,提高了氢氧化镁粒子在聚丙烯中的分散度及界面结合力。  相似文献   

16.
徐亮  丁严艳 《火灾科学》2011,20(2):105-110
利用共沉淀法合成了镁铝双氢氧化物(MgAl-LDH),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含Mgal—LDH片层的无卤阻燃EVA纳米复合材料,通过多种表征手段分析研究了MgAl-LDH对无卤阻燃EVA(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协效阻燃效果。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的结果表明LDH的片层能够促进阻燃剂在EVA基体中的分散;锥形量热仪(Conecalorimetry)燃烧测试表明协效阻燃EVA的热释放速率相对于纯阻燃EVA显著降低,其他主要燃烧参数也有同样的变化趋势,说明MgAl-LDH具有良好的协效阻燃作用。材料的燃烧残余物的形貌分析表明,LDH协效阻燃EVA在燃烧过程中能形成致密而连续的保护层,有效阻隔材料在燃烧过程中气体挥发物的扩散和与燃烧环境间能量的交换,提高燃烧残留量,降低材料的火灾危险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氧指数、质量损失率及路用性能试验,研究EC130温拌剂、FRMAX型阻燃剂对沥青混合料阻燃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相比普通沥青混合料,阻燃沥青混合料、温拌阻燃沥青混合料氧指数分别增加23.3%、25.6%,质量损失率减小28.0%、32.0%,残留动稳定度增加14.0%、16.1%,残留最大弯拉应变增加14.1%、17.1%,冻融劈裂强度比增加5.3%、9.0%。相比普通沥青路面,阻燃沥青路面、温拌阻燃沥青路面发生火灾时能够减少34.0%、41.1%的毒害气体生成,并减少路面修补所需的混合料质量。其次得出普通沥青路面、阻燃沥青路面及温拌阻燃沥青路面的质量损失率、残留动稳定度、残留最大弯拉应变、残留冻融劈裂强度比与燃烧时间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阻燃剂对沥青混合料的阻燃效果显著;温拌剂有助于阻燃剂更好地发挥阻燃作用,降低火灾对道路的破坏,降低隧道火灾发生时有害气体的生成,提升隧道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环氧树脂在当代具有广泛的应用,以其力学性能以及稳定性拥有了广泛的市场,但其自身的阻燃问题同样不能忽视。本文采用添加型阻燃材料,向环氧树脂中加入磷酸三聚氰胺与六苯氧基环三磷腈(HPCTP),在不同配比下探究环氧树脂的力学特性和燃烧特性。实验结果显示,磷酸三聚氰胺与六苯氧基环三磷腈以一定配比共同添加时,阻燃效果更好且对环氧树脂本身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9.
利用极限氧指数、垂直燃烧试验、酒精喷灯燃烧试验、锥形量热仪、热重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研究了溴-锑-磷阻燃体系对聚丙烯(PP)土工格栅的力学性能、燃烧性能、生烟性能和热解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添加量(质量分数≤5%)的溴-锑-磷阻燃体系对PP土工格栅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影响较小,但明显提高了材料的阻燃性能,其中质量分数5%的四溴双酚A-双(2,3-二溴丙基醚)(八溴醚)-三氧化二锑阻燃PP的峰值热释放速率(HRR)和总释放热(THR)相比于纯PP分别下降了39.98%和26.03%。八溴醚-三氧化二锑阻燃体系与红磷复配时还表现出较好的协效作用,当溴-锑与磷的质量比为3∶2时,协效阻燃效果最优,仅添加5%的协效阻燃体系便可使PP的LOI和UL 94等级分别达到27.9%和V-0级,并通过酒精喷灯燃烧试验。与纯PP相比,溴-锑阻燃体系虽降低了PP的HRR和THR,但增大了燃烧过程中的生烟速率(SPR)和总产烟量(TSR),而红磷的加入能有效降低溴-锑阻燃PP的生烟量。热重分析表明,溴-锑-磷协效阻燃体系表现出较好的气相阻燃作用,能有效降低PP的热裂解速率,增强了PP的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20.
公安部最近编制了《消防安全二十条》。 1、父母师长要教育儿童养成不玩火的好习惯。任何单位不得组织未成年人扑灭火灾; 2、切莫乱扔烟头和火种; 3、室内装饰装修不宜采用易燃可燃材料; 4、消防栓关系公共安全,切勿损坏、圈占或埋压; 5、爱护消防器材,掌握常用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 6、切勿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7、进入公共场所要注意观察消防标志,记住疏散方向; 8、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疏散通道畅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