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南通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批示精神,着力加强应对处置能力建设,强化应急装备物资保障,确保一旦发现火情能及时、安全高效处置,真正做到“打早、打小、打了”,有力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2.
<正>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解决安全发展方面的重大问题和重大需求,对于发挥安全科技的支撑保障能力,具有引领作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规划科技司安全监察专员施卫祖提出,要用科技的力量,牢牢守护"红线"。2015年4月9-10日,由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承担的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化工园区安全生产保障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与工程示范"和"矿山典型灾害预测控制关键技术装备及示范工程"在北京举行课题验收会。  相似文献   

3.
《劳动保护》2002,(9):26
记者:现在,人们称劳动防护用品是保障劳动者安全与健康的最后一道防线......杨司长:是的,劳动防护用品,是保护劳动者防止或减轻事故伤害及职业危害所使用的防护装备,加强并做好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工作,也是保障劳动者安全健康的最后一道防线。记者:在最近几年政府机构改革  相似文献   

4.
<正>现代战争中,空袭与防空袭往往贯穿战争的全过程。现代防空的成败直接影响和制约战争的走向与结局。通常来说,现代防空是指在现代条件下,防止和应对航空航天兵器侦察、袭击的措施和行动。现代防空包括对空防御和对天防御两个方面。现代信息条件下的现代防空是防空力量为维护国家安全与利益,按照统一的战略目标和计划,对敌空袭进行的一体化联合防空、防天行动。  相似文献   

5.
个体防护装备是生产活动中保障作业者安全健康的最后一道防线,在国家越来越重视职业安全健康工作的背景下,个体防护装备的生产、经营、使用等,也越来越多的受到了有关方面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6.
消防部队作为应对典型公共场所突发事件的主导救援力量具有独特的优势,并从法律优势、体制优势、装备优势、经验优势、信息化建设优势、地域分布优势和群众信任优势等7个方面获得充分论证。从政府加强法制建设,扩充现有消防人员的编制,进一步加大消防经费投入、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和装备建设以及加强技术培训、提升消防部队整体实战能力等4个方面提出了保障消防部队主导地位的措施。笔者认为:只要保障有力,在我国典型公共场所突发事件现场应急处置的过程中,组建一支以消防部队为主导的能够承担多种灾害紧急救援任务的专业化综合救援队伍是可行的,消防部队作为主导救援力量具有其他任何应急救援组织无可比拟的基础和条件。  相似文献   

7.
个体呼吸防护装备作为重要应急物资在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置中起到重要作用,能有效阻挡粉尘、飞沫、病毒等气溶胶颗粒物进入肺部,保障人员健康。本文首先总结了世界范围内个体呼吸防护装备的发展历史,其次分析了3种主要个体呼吸防护装备的工作原理与优缺点,重点研究了个体呼吸防护装备呼吸阻力、过滤效率、密合程度、佩戴舒适性和视野等5个性能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及主要影响,最后提出了个体呼吸防护装备高效低阻、佩戴舒适、可生物降解、重复使用、智能调控等5个发展方向,应加强研制更安全、更舒适、更智能、更可靠的个体呼吸防护装备,最大程度保证作业人员和救援人员的职业健康和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8.
针对港口功能的拓展和规模的扩大以及自然灾害的影响,港口水域安全面临较为严峻形势的特点,系统分析现有的港口水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在应急指挥机制、应急运行机制和应急保障力量建设等方面存在不足,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应急预案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结合港口水域安全管理的特点,提出港口水域安全管理相关职能部门密切协作,建立起协作、高效的应急指挥体系、进一步完善预防预警机制、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构建完备的应急物资装备保障体系和经费保障制度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全面加强港口水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提高港口水域各相关部门的应急能力,为港口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安全的港口营运环境。  相似文献   

9.
<正>在国家加强职业健康及安全生产要求的政策推动下,个体防护装备行业应如何借势发展?本文作者给出了具体的建议。个体防护装备(简称PPE)能够保障人身安全、减少人员伤亡、降低职业危害,除了建立健全各项责任制、加大安全资金投入、改善安全条件和设施、加强现场管理、强化监督执法外,还需建立多层面、立体的、科学的个体防护装备标准体系。随着互联网经济迅猛崛起,如何进一步保持个体防护装备行业良性发展,更好地服务社会,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维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是党和政府的一贯宗旨。个体防护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体防护装备(俗称劳动防护用品)是保障劳动者安全与健康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保障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基础。长期以来,党和政府对个体防护装备工作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标准。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装备,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体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个体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个体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对国防工程内部众多电气设备进行有效合理的防护,达到国防工程对电磁脉冲的整体防护要求;以人防工程为例,分析人防工程内部电气设备的功能特点,确定其评估指标体系,利用模糊聚类的方法,对人防工程内部的电气设备进行模糊聚类,通过对模糊聚类结果的分析,探讨对不同种类的电气设备的防护策略。通过模糊聚类模型而实现的分类防护,可以提高人防工程对电磁脉冲的整体防护效率。采用的方法也可以应用到其他国防工程的电磁脉冲分类防护中去。  相似文献   

12.
拒绝服务攻击/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防范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常见的拒绝服务攻击和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方法,深入分析各种相关防护技术,提出了从设备自身加固入手,以分布式检查,管理和技术双管齐下的思路。给出了应对这种目前开放网络中的顽疾的综合解决方案。笔者提及的相关解决方案涉及到安全评估加固技术、攻击检测技术、流量清洗技术、安全管理技术;也给出了各种不同职责岗位的工作职责,提出了防止拒绝服务攻击必须从做好安全加固,采用积极的方式应对这种攻击的思路。笔者提出的观点可用于指导企业进行综合的拒绝服务攻击防御,也可以作为安全技术及理论的研究者的参考,提到的各种防范技术均经过了实践的验证。  相似文献   

13.
为建立健全我国国防工业安全生产法制体系,从构建历程、宏观设计和微观建设要点等方面对英国国防工业安全生产法制体系展开系统研究,并分析当前我国国防工业安全生产法制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英国国防工业安全生产法制体系建设对我国的启示。结果表明:在宏观设计方面,英国构建以国防安全局为监管主体的高度扁平化监管体系;在微观建设方面,其更加注重国防工业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层次性、内容完备性,法律的实操性、更新机制,以及监管职责界定的建设。借鉴英国经验,指出将国防工业安全生产法制体系建设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实现国防工业安全生产专门立法、强化法律可操作性、完善法律制修订机制和科学界定监管职责是我国今后努力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4.
我国煤矿劳动防护用品使用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劳动防护用品是保障从业人员安全与健康的最后一道防线.本文在对全国部分重点产煤省份煤矿劳动防护用品现场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类型煤矿劳动防护用品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做好煤矿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工业防尘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我国工业防尘技术的现状和新进展。着重讲述了屋顶除尘器、抑尘剂、移动通风槽分别是二次烟尘治理、开放性扬尘抑制、移动尘源控制的新技术措施,风量调节与控制、气力输灰技术将在除尘系统中广泛应用;在除尘设备方面,长袋低压脉冲袋式除尘技术和“表面过滤”技术成为袋式除尘新技术,设备大型化将成为方向。  相似文献   

16.
Heavy equipment and truck-related deaths on excavation work sit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ROBLEM: Contact with objects and equipment is the third leading cause of death in construction. This study examines heavy equipment- and truck-related deaths in the excavation work industry in construction. METHODS: The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 Census of Fatal Occupational Injuries identified 253 heavy equipment related deaths on construction sites in the Excavation Work industry for the years 1992-2002. RESULTS: Heavy equipment operators and construction laborers made up 63% of the heavy equipment- and truck-related deaths. Backhoes and trucks were involved in half the deaths. Rollovers were the main cause of death of heavy equipment operators. For workers on foot and maintenance workers, being struck by heavy equipment or trucks (especially while backing up for workers on foot), and being struck by equipment loads or parts were the major causes of death. DISCUSSION: Ensuring adequate rollover protective structures for heavy equipment, requiring fastening of seat belts, adoption of a lock-out/tagout standard, establishing restricted access zones around heavy equipment, and requiring spotters for workers who must be near heavy equipment or trucks would reduce the risk of heavy equipment- and truck-related deaths in construction. IMPACT ON INDUSTRY: Safety of heavy equipment operators in particular is a major concern in excavation that needs to be addressed.  相似文献   

17.
胜利油田海上边际油井受环境条件的制约,安装采油的油气分离装置也较简单;由此产出的原油中含有20%天然气进入油轮,给整个采油的油轮带来危险并给操作人员带来危害。在采油油轮上增设油气处理装置后,既改善了油轮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消除了油轮事故隐患,又节约了在原平台上增设油气分离设施的费用,保护了采油油轮操作者的安全与健康,保障了安全生产。笔者依据胜利油田海上采油油轮的生产作业状况,论述在采油油轮上增设油气分离装置的必要性,并对所增设的设备及施工条件作了初步探讨。同时还论证了海上采油油轮增设油气分离装置,是改善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和消除事故隐患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基于可拓学石化装置失效后果严重度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石化企业中,石化装置的安全运行对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起到关键作用,其一旦失效发生事故,将导致巨大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因此,开展石化装置失效后果严重性的评价研究,对保证石化企业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物元可拓性理论,结合石化装置失效后果的严重性情况,运用可拓评判方法建立石化装置失效后果严重度的综合评判模型,给出了评价步骤,最终确定设备失效后果的严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应用于多层次的工程风险评价问题,从而为石化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9.
石化企业应急救援能力评估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应急能力建设逐步引起我国各行各业的重视,越来越多的石化企业己经开始加大对应急能力建设工作的力度,以尽可能的减少生产事故所带来的损失。作为石化企业应急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石化企业生产事故应急救援能力的评价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首先对石化企业生产及事故特点和石化企业应急能力进行了详细的剖析,初步构建了石化企业生产事故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而根据物元可拓性理论,结合石化企业的实际情况,运用可拓评判方法建立石化企业应急救援能力综合评判的模型,给出了评价步骤,最终确定企业的生产事故应急能力等级,从而对企业持续改进应急能力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应用于多层次的工程风险评价问题,从而为石化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0.
民用机场空防安全的风险管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主要通过对民用机场空防安全存在的风险从作业人员、设备和设施、环境、管理等4方面进行识别;以系统的观点为基础,结合相关法规,建立空防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方法对民用机场的空防安全进行风险研究,并通过研究、分析计算数据,查找、预测民用机场空防系统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和缺陷;针对机场保安、管理、规章制度等方面的不足,结合中国民航和民用机场的现状及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建议性措施,以期达到最低事故率、最少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