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氯化焙烧法回收铬渣中的铬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CaCl2为氯化剂,碳粉为还原剂,采用氯化焙烧—盐酸浸取的方法处理铬渣,铬渣中的铬以CrCl3的形式被回收。在m(铬渣)∶m(碳粉)为10∶2.0、m(CaCl2)∶m(铬渣)为0.4、焙烧温度为1 200℃、焙烧时间为50min的条件下,Cr(Ⅲ)回收率为91.2%。采用本方法处理1g铬渣可回收CrCl3约0.033g。  相似文献   

2.
3.
用Na_2CO_3催化焙烧法将CuS转化为Cu。最佳的转化条件;反应温度为750℃,CuS:Na_2CO_3(摩尔比)为1:2,在空气中反应90min。CuS的转化率可达到99%。  相似文献   

4.
用Na2CO3催经焙烧法将CuS转化为Cu.最佳的转化条件;反应温度为750℃,CuS:Na2CO3(摩尔比)为1:2,在空气中反应90min,CuS的转化率可达到99%。  相似文献   

5.
余学  罗琳  李巧巧 《化工环保》2012,32(1):49-52
研究了采用焙烧—硫酸酸化法利用铬渣制备重铬酸钠的工艺.通过L16(44)正交实验得出铬渣焙烧—浸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焙烧温度1 000℃,m(碳酸钠)∶m(铬渣)=0.18,液固比4,焙烧时间8h.在此条件下Cr(Ⅵ)回收率为99.3%.硫酸酸化制备重铬酸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出液pH为6.6,酸化液pH为3.5,浓缩液中重铬酸钠质量分数为83.1%.此条件下制备的产品重铬酸钠结晶率为44.5%,纯度为99.5%,符合GB1611-92《工业重铬酸钠》的一等品质量标准.处理1t铬渣可制备重铬酸钠约120 kg,增加收入660元.  相似文献   

6.
李万春 《化工环保》1994,14(3):182-184
皮蛋白生产废渣中铬的回收利用皮蛋白是各种饲料的添加剂,它可以取代昂贵的进口鱼骨粉。皮蛋白的主要生产原料是制革厂的下脚料。鞣革时需加入铬酸盐,皮革下脚料中的铬在皮蛋白的生产过程中被富集在废渣中。这种废渣有的被作为肥料,有的被丢弃,造成环境污染和铬资源的...  相似文献   

7.
采用"打浆水洗除Cr(Ⅵ)—电渗析除Cr(Ⅵ)—碱浸提铝—碳酸化分解法精制Al_2O_3"的新工艺处理含铬铝泥(以下简称铝泥),并回收Al_2O_3。实验结果表明:铝泥在70℃下经3次打浆水洗后,w(Na_2CrO_4)(以干铝泥计)降至5.0%;采用电渗析除Cr(Ⅵ)工艺可有效去除铝泥中以结合态和结晶态形式存在的Na_2CrO_4,在55 V直流电压下电渗析6h后铝泥中的w(Na_2CrO_4)降至0.98%;在碱浸温度为100℃、碱浸时间为3 h、NaOH质量浓度为150 g/L的优化碱浸条件下,铝浸出率(以Al_2O_3计)高达90.0%;经3次碳酸化分解处理后,Al_2O_3产品的纯度达98.65%,满足GB/T 24487-2009《氧化铝》中的一级标准,Al_2O_3回收率为96.37%。  相似文献   

8.
制革铬鞣废水中Cr(Ⅲ)的处理和回收制革工业铬鞣废水是工业废水中较难处理的一种。废水中含有大量Cr(Ⅲ),Cr2O3的含量高达3000~4000mg/L。这种高浓度Cr3+废水的排放,不仅污染水体,危害人体健康,同时也是资源的浪费。对铬鞣废水中Cr(...  相似文献   

9.
采用二次酸浸出的方法回收镍钴湿法冶金工业污泥中的有价金属。先采用水和硫酸作为浸出剂浸出Mg和Na,最佳工艺条件为浸出液的pH 7.5、浸出时间5 min、浸出剂体积与干污泥质量的比(ω)为10 mL/g。再采用硫酸作为浸出剂、焦亚硫酸钠作为还原剂进行二次酸浸,在硫酸与污泥质量比为1.3、焦亚硫酸钠与污泥质量比为0.3、ω为5 mL/g、浸出温度85℃、浸出时间20 min的最佳工艺条件下,Co、Ni、Cu、Mn和Zn的浸出率分别达92.45%、93.48%、89.52%、97.78%和94.79%。经XRD表征,浸出后污泥中未见原污泥中的矿物相,说明原污泥中的矿物几乎全部被溶解。  相似文献   

10.
刘书献 《化工环保》1999,19(5):311-313
一氧化碳变换催化剂广泛应用于合成氨及制氢工业中。催化剂由于中毒、粉化、衰老等原因失去活性,需要经常更换。以中温变换催化剂为例,我国每年生产约2万t用以更换失效的催化剂。更换出的催化剂未经任何处理就排弃掉,其中的铬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消除废变换催化剂的铬污染,使废催化剂变废为宝,是一项有重要意义的工作。目前国内已有无铬催化剂的试验报道,尚没有废变换催化剂处理的报道。本文简要介绍我们进行的从废变换催化剂中回收铬和铁用于制造新变换催化剂的试验研究结果。1 试验方法一氧化碳变换催化剂主要由铁、铬的氧化物组…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碱渣对溶液中Cd2+的吸附特征。实验结果表明,碱渣对Cd2+的吸附量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Cd2+初始质量浓度增加而增大,随体系pH升高而增大。当体系pH<7.52时,表面吸附起主导作用,吸附作用力主要为偶极间力和氢键力,碱渣对Cd2+的吸附热力学可用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较好地描述;而当吸附体系pH>8.00时,吸附作用力主要为化学键力,吸附过程可用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较好地描述。当体系pH=7.00时,碱渣对Cd2+的吸附动力学用二级动力学方程拟合效果最佳;当体系pH为8.00和9.01时,用Langmuir动力学方程拟合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采用改进铁氧体共沉淀法,用石灰乳溶液作中和剂,从污泥浸出液中去除铜、锌。实验结果表明,在混合液.pH为8.9、反应温度为室温、反应时间为1h、FeCl3和FeSO4初始浓度分别为0.1068mol/L和0.0534mol/L、n(Fe^3+):[n(Cu^2+)+n(Zn^2+)]=10的最佳工艺条件下,浸出液中铜去除率为94.5%,锌去除率为98.0%。  相似文献   

13.
从废感光胶片中回收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以Fe3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N a2S2O3体系为浸取剂从废感光胶片中回收银的方法,考察了浸出银的最佳工艺条件。实验表明,当浸取剂中FeC l3.6H2O质量浓度为35g/L、N a2S2O3.5H2O质量浓度为150g/L、pH为7、固液质量比为3∶10时,浸取剂可重复使用6次,胶片上银的浸出率可达99%以上;浸取液中的银采用硼氢化钠还原回收,粗银粉配以熔剂高温熔炼可得到纯度达99.78%的银,银回收率达96.88%,回收银后的浸取液可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14.
孙剑辉  李萍 《化工环保》2005,25(5):364-367
采用循环活性污泥法处理模拟丙烯腈废水,探讨了丙烯腈的微生物降解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进水1h、厌氧1h、曝气4h、沉淀1h的处理条件下,处理后丙烯腈质量浓度由71mg/L降至4.4mg/L,去除率为93.8%COD由546mg/L降至49mg/L,去除率为91%。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反应器中的活性污泥,发现八叠球菌、诺卡氏菌、链球菌为其主要菌群。  相似文献   

15.
活性污泥工艺中加代谢解偶联剂降低污泥产率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朱继红  宋碧玉 《化工环保》2005,25(4):255-258
2,4,5-三氯苯酚(TCP)作为代谢解偶联剂投加到连续曝气分批培养的活性污泥工艺中,在30d的运行期间,TCP质量浓度为2.0mg/L和4.0mg/L的污泥产率分别比对照反应下降了约25%和50%,而基质的去除率及出水的氮和磷浓度均未受很大影响,污泥的沉降性能也未受影响。镜检发现,30d运行后对照实验的反应器中仍有丝状菌,而投加TCP反应器的污泥中几乎未发现丝状菌的存在。应用TCP作为代谢解偶联剂投加到活性污泥工艺中可减少剩余污泥的产量。  相似文献   

16.
分别采用次氯酸钙单一体系和盐酸-次氯酸钙复合体系对贫泥磷中的黄磷进行氧化处理,重点考察了盐酸浓度、次氯酸钙加入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贫泥磷中黄磷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单一次氯酸钙体系相比,盐酸的加入有效地破除了贫泥磷中的胶质结构,盐酸-次氯酸钙复合体系能有效地去除贫泥磷中的黄磷;在反应温度为60℃、盐酸浓度为2.4 mol/L、破胶反应时间为30 min、次氯酸钙加入量为250 g/L、氧化反应时间为3 h的最佳条件下,黄磷的去除率达到99.6%以上。  相似文献   

17.
沉淀-电解法回收COD分析废液中的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沉淀-电解法从COD分析废液中回收银。首先将废液中银沉淀析出,制成高浓度含银电解液,然后以不锈钢作阴、阳极,在极距10mm、电流密度0.28A/dm ̄2条件下进行电解,回收废液中银。该方法操作简便,银回收率为95%以上,纯度达99.5%以上。  相似文献   

18.
铁氧体法处理含铬废水工艺条件探讨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魏振枢 《化工环保》1998,18(1):33-36
对铁氧体法处理含铬废水工艺中的主要技术参数进行了探讨,为选择最佳工艺条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