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1 毫秒
1.
珍稀动植物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1988年12月10日国务院批准中华秋沙鸭雁形目鸭科国家Ⅰ级重点野生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是第三纪冰川期后残存下来的物种,距今已有一千多万年,是我国特产稀有鸟类,其分布区域十分狭窄,数量也是极其稀少,全球目前仅存不足一千只。别名鳞胁秋沙鸭、油鸭、唐秋沙;是雁形目中唯一一种国家Ⅰ级  相似文献   

2.
陈豆 《环境教育》2004,(3):22-23
普氏原羚,因俄罗斯博物学家普热瓦尔斯基最早在中国内蒙古草原上发现而得名,一九九六年、一九九八年先后被IUCN(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红皮书列为极危极(CR)动物,一九九九年中国的濒危兽类红皮书中将其列为极危级动物。普氏原羚是目前世界上最濒危的有蹄类动物。  相似文献   

3.
《绿叶》2016,(10)
正东方白鹳属于大型涉禽,是国际濒危物种以及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主要栖息于沼泽、塘边和滨海滩涂等湿地。近年来东方白鹳频频落户大连旅顺口区双岛湾街道张家村越冬。基于濒危东方白鹳亟待保护的现状,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大连市旅顺口区野生鸟类保护协会联合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  相似文献   

4.
亚洲象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和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列为濒危物种。目前中国野生亚洲象仅存200头左右,分布在云南南部的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思茅南部地区和云南西南部的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处于极度濒危状态。2005年7月,作为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亚洲象保护项目”的一名科研人员,我有幸来到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为期一年的亚洲象野外研究工作。一年来,我的收获除了第一手的研究数据以及关于野生亚洲象的珍贵图片外,还有当地“人象冲突”的现状带给我的思考。“人象冲突”愈演愈烈据统计,…  相似文献   

5.
普氏原羚,因俄罗斯博物学家普热瓦尔斯基最早在中国内蒙古草原上发现而得名。一九九六年、一九九八年先后被IUCN(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红皮书列为极危级(CR)动物,一九九九年中国的濒危兽类红皮书中将其列为极危级动物。普氏原羚是目前世界上最濒危的有蹄类动物。  相似文献   

6.
对当前东北地区濒危动物的生存现状和产生濒危的原因进行了介绍,分析了传统保护濒危动物方法的利弊,结合现代方法技术,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关于濒危动物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黑鹳(Ciconia nigra)是世界濒危鸟类之一,已列入国际濒危物种保护公约。其数量极度稀少的首要原因,就是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1984年以来,我们主要在山西省内对黑鹳的生态生物学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现将人类经济活动对黑鹳的影响状况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8.
江西珍稀濒危植物资源与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调查统计,江西分布有国家第一批珍稀濒危保护植物74种,比《中国珍稀濒危植物》记载本省的种类(48种)增加了26种。本文论述了本省珍稀植物濒危的原因和我省自然保护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野生动物的保护工作在中国已日显重要和迫切,今年广东省出台《广东省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其中就对食用野生动物这一陋习在法律上给予了限制,使食用野生动物的“美食家”望而生畏,也使打击野生动物盗猎和非法食用者这项颇具难度的工作有法可依,逐渐走上正规。同时,今年恰逢中国正式加入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20周年,且各中小学校即将开展爱护动物行动周的活动。借此契机,本刊记者与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中国代表葛芮就中国以及世界野生濒危动物保护的历史、现状以及在这方面的宣传教育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对话。  相似文献   

10.
藏羚羊     
藏羚羊(Pantholopshodgsoni)属牛科、藏羚属,别名:藏羚、长角羊、羚羊,主要分布在中国青海、西藏、新疆三省区,现存种群数量约在7~10万只。藏羚羊是中国青藏高原的特有动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中严禁进行贸易活动的濒危动物。  相似文献   

11.
中亚北鲵(Rannodon sibiricus kessler)又名新疆北鲵,分布于中亚中哈(哈萨克斯坦)边境阿拉套山为中心的两国边境地区,已列入世界红皮书濒危物种,新疆一级保护动物.我国学者在1989年发现于新疆温泉县,经多次调查及估算最高时达到8 000尾.作者在2004年7月考察,发现数量已极少,4处泉水地估算仅有800尾左右(不包括当年还未出卵囊的幼鲵),种群数量已急剧下降,急需加强保护.可采取扩建保护区、保护生存环境、禁捕、人工繁育和移殖的方法扩大种群数量和分布区.  相似文献   

12.
王涧冰 《环境教育》2006,(12):60-61
为了野生动物贸易能够持续发展,各国制定了相应的野生动物保护法规,禁止濒危动物的捕杀和贸易,对一些受到绝灭威胁的物种限制其贸易量,以防止因狩猎和贸易对野生动物生存和持续利用造成威胁。国际上于1975年签署了《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CITES公约的目的是通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湿地自然保护区综合措施的实施对鸟类多类性的影响,本文分析比较了东洞庭湖自1992年加入国际《湿地公约》后,在1992-1996年间世界濒危鸟类多样性的动态变化。自1992年加入国际《湿地公约》后,尽管对洞庭湖湿地及其内栖息的生物采取了诸多保护措施,但仍发现世界濒危鸟类多样性的值并未如人们所期望迅速有所回升,而是呈弱递减趋势。东洞庭湖湿地的世界濒危鸟类多样性大小状况为:1992-1993>1993-1994>1994-1995>1995-1996。因为湿地环境的客观改善勿容质疑,为此得出结论:鸟类多样性的恢复存在滞缓期。并且作者对退化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途径进行了讨论,提出合理化建议:(1)应该根据湿地演替的规律进行认为辅助演替。(2)保证湿地环境的稳定性,增加净生产力,使鸟类的基础饵料丰富充足。  相似文献   

14.
吉林珲春东北虎自然保护区现状调查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区概况 吉林珲春东北虎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是中国第一个国际濒危物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东北虎、豹及其栖息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具有珍稀性、濒危性和物种代表性等显特征.属野生动物类型。  相似文献   

15.
重视外来有害生物的威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生物多样性保护已成为全球环境保护热点。自1933年世界第一个保护野生生物的现代国际公约《保护自然环境中动植物公约》问世以来,至今已签署约40个有关方面的公约。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全球环境基金(GEF)等国际组织都将其列为重大的环境问题和优先资助项目。我国政府也非常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就制定了有关的方针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生物多样性,至今已先后签定或加入了《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湿地公约》、《生物多样性公…  相似文献   

16.
九峰山地区的生物资源及其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峰山地区天然植被保存完整,支票物资源颇为丰富。该区有维管束植物82科302属596种,陆栖脊椎动物134种,其中兽类25种,鸟类100种(另有2亚种)、两栖和爬行类7种、鱼类2种。蒙古扁桃和黄芪为国家三类保护植物,青羊和雪豹为国家二类保护兽类,金雕等13处鸟为国家二类保护鸟类,另处还有其它用途的经济动、植物。  相似文献   

17.
<正>她是一位普通的渔家女,一位小有名气的作家,本该有一个美好而亮丽的人生;然而,为保护世界濒危鸟类黑脸琵鹭,她写剧本筹拍电影宣传保护琵鹭,不仅放弃了舒适的工作,还欠下了10多万元的债  相似文献   

18.
随着北方气候日渐寒冷,今年入冬以来,约900只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黑颈鹤陆续飞到贵州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越冬。草海位于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是一个典型的高原湿地生态系统。在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中,被列为一级重要湿地。黑颈鹤是中国特有的珍稀鸟类,目前,世界上仅存的黑颈鹤大部分在中国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和四川北部地区繁衍栖息。  相似文献   

19.
北戴河及相邻地区的鸟类种数繁多,约有409种,其中属国家一类保护鸟类的有12种,二类保护鸟类的有49种。分析其原因,一是北戴河位于中国东部候鸟迁徙的停歇地;二是生境复杂多样,环境质量优良。为保护鸟类及其生境,应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地方法规和经济技术政策,建立并完善自然保护区,开展宣传教育,动员公众参与。  相似文献   

20.
青海湖地区野生动物及其保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青海湖地区野生动物种类比较丰富,共录得243种。鸟岛自然保护区的成立在促进区域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发展旅游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普氏原羚已成为极濒危物种,仅在青海湖地区分布,且总数不超过300只,普氏原羚(Procapra przewalskii)、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大天鹅(Gygnus gygnus)和青海湖鲤(G.przwalskii przwalskii)资源的保护迫在眉睫。尤其是它们的主要栖息地已受到无序的经济开发活动的威胁。作者根据实地调查、收集相关资料和利用他人研究成果,分析和探讨了青海湖地区(重点是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珍稀野生动物的种类、分布特点、保护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