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新疆绿色食品与水土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特殊的自然环境条件,决定了新疆绿色食品,尤其是园艺生产的瓜果品质优良,风味独特,优于其它省区。通过对新疆绿色食品原料基地的水质、土壤、大气的实地环境监测,结果表明:优质的农产品多来源于远离城镇的绿洲,自然生态环境较封闭,人为环境污染相对较小,土壤中各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均在土壤背景值范围内(标准值上2S);绿洲的水源依赖于天山、阿尔泰山和昆仑山冰雪融水和山区降水补给,水质清洁、矿化度较低。“绿色食品’廉自最佳生态环境,开发本地区绿色食品首要而基本的条件是:选择产品生产地应具有优良的生态环境,即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营养元素)的质量和对污染物(农药、化肥、有毒元素等)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
采用在污水污泥中按不同比例掺入生活垃圾或黄土与砂,进行高温堆制,开发出含多种微量元素的高效有机/无机复合肥和多微有机营养土,并施用于农作物和花卉。结果表明施用后农作物产量增加,花卉植物的株高、花蕾数、根长、根重明显高于对照组。该课题的研究不仅可获得廉价的微量元素复合肥料,而且消除了污水污泥对环境的污染,可创造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某地区钻井作业所产生的固体废物来源岩屑、废弃钻井液中的重金属含量,以及该地区部分区域的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聚磺钻井液重金属含量相对较高,与GB 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比较,镉、锌、总铬超过二级标准;钻井固废中锌超过标准背景值,镉、总铬超过二级标准(旱土);地层中重金属含量分布不均,锌超过了标准背景值,镉和总铬超过二级标准;部分区域土壤中总铬超过了标准背景值,镉远高于二级标准。钻井固废中的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为钻井液。  相似文献   

4.
湖南湘潭锰矿区蔬菜及菜园土重金属污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湘潭锰矿红旗分矿开采区和沙圹村恢复区的部分蔬菜(莴笋叶、小白菜、香葱、空心菜)及菜园土中Mn、Pb、Zn 3种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根据国家卫生标准和中国食物成分表,从单因子污染指数看,所有蔬菜Zn(Pi<1)没有超标,除了开采区的香葱受Pb(Pi=1.95)轻度污染和恢复区的小白菜受Mn(Pi=2.54)中度污染外,其他都受重污染;用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所有蔬菜都处于5级污染以上属重污染。开采区菜园土中Mn、Pb、Zn平均含量分别为:40839.5 mg/kg、1993.5 mg/kg、556.5 mg/kg;恢复区菜园土Mn、Pb平均含量则是2893.75 mg/kg、2213.5 mg/kg。用国家土壤环境标准的二级标准(Pb、Zn)和湖南省背景值(Mn)作为参照值,从单因子污染指数看,除开采区菜园土受Zn(Pi=2.26)中度污染外,污染指数均大于3,属重污染,两区菜园土综合污染指数都大于3,所以都处于5级污染以上属重污染,相比之下开采区的要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5.
为了了解铅锌活动对深层土壤的污染情况,以关中西部某铅锌冶炼区周边土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外采样调查和和室内样品分析,检测样品中主要重金属元素的含量以及纵向分布规律,并对该地区的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铅锌冶炼区周边土壤中Pb、Zn、Cu、Cd、Cr、Ni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8.92、86.72、26.02、0.31、70.01和32.40mg/kg,均高于陕西省土壤元素背景值。在纵向的60~80cm土层中Pb、Zn、Cd、Cr重金属元素含量都已经超过陕西土壤背景值。评价结果表明该冶炼区周边土壤中Cd元素已达到中度污染,土壤污染程度达到中等,生态风险强烈,因此该铅锌冶炼区周边土壤存在一定的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6.
微量元素是指各类物质中除主要成份外存在的微痕量元素,土壤背景值则是土壤中存在的各种化学,生物量。通过微量元素的分析研究,使人们掌握和认识各类物质中相对内在的关系和微观的概念,一但人们掌握将对整个物质世界及社会经济起到巨大的作用。土壤背景值的调查,更是对发展农业、林业、畜牧业及环境保护等提供科学的依据。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越来越重视科学对人类产生的影响及人类对科学技术的依赖,研究自然科学与其它学科的相互联系,开展微量元素研究与土壤背景值的调查这是自然学科的一个重要部分,这一点在尚未发达的中国,在急待开  相似文献   

7.
为了分析保护区旅游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保护区进行了现场调查和水环境、土壤环境的监测,并利用1998年和2004年的TM影像图对比分析了植被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由于各项旅游活动的开展,破坏了保护区的植被,造成水体的污染和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对遗鸥的生存环境造成较大影响,因此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尽快恢复保护区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新疆准东露天煤矿为例,对区域土壤及植物中As、Pb、Cr、Cd含量进行测定,采用内罗梅综合指数法和富集系数法研究植物对重金属元素富集能力、积累与分布特点。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8个土壤样品的综合污染指数在0.65~1.08之间,其中,6号点位P综在1.0~2.0之间,所在的区域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等级为轻度污染,从健康角度来讲,需引起人们的重视;该地区所采同种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与距煤矿开采的距离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对多年利用矿山废水灌溉的水稻土中Pb的化学形态、植物有效态和动物/人有效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Pb的碳酸盐结合态、可交换态、有机结合态和Fe-Mn氧化物结合态含量分别是363、338、185和155mg/kg,其总和占总Pb含量的72.70%,表明其较高的环境敏感性;动物/人有效态Pb含量为1085mg/kg。土壤有机态Pb与植物中Pb含量相关性最高,表明用有机态表征土壤Pb的植物有效态比惯常使用的DTPA态要好。植物有效态与动物/人有效态含量相比,前者为后者的17.05%,表明土壤Pb污染对当地动物/人的潜在生态危害远远大于水稻等农作物;Fe-Mn氧化物结合态Pb与植物有效态(即有机结合态)及动物/人有效态Pb相关性最好,表明该形态对土壤Pb的生物有效性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探明锰矿资源开采对矿区土壤的影响,选取重庆市城口县为研究区,对比分析了矿区土壤p H值、有机质及重金属含量,研究了矿区土壤环境特征;利用单因子和Nemerow综合污染指数法分析评价了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运用Hakanson法评估了其潜在的生态风险,分析获得重金属含量与有机质、p H间的相关性。监测分析了该区域土壤中Mn、Cr、Cd、Cu、Zn、Pb金属的含量,整体呈现Cd、Mn污染,污染程度均达到5级;潜在生态风险RI值为1077.79,等级为很强;土壤有机质含量与Z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 H值与Cr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PAHs是具有"三致"作用且严重威胁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险污染物.植物修复作为一种绿色经济的修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PAHs污染土壤的治理中.综述了植物修复PAHs污染土壤的效能、机制及有关强化技术的研究现状,为提高植物修复PAHs污染土壤的有效性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泸州市蔬菜种植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分析了泸州市蔬菜地土壤中的p H值、有机质以及重金属(Cd、Hg、As、Pb、Cr、Cu)含量,并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地积累指数法以及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该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以及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地区土壤中Cd、Hg、As、Pb、Cr、Cu的平均含量水平未超过四川土壤背景值土壤。利用农业行业标准(NY/T391-2000)中土壤污染元素的浓度限值进行评价,泸州市蔬菜种植地土壤重金属均未超标。地积累指数及潜在生态危害综合指数评价结果表明,泸州市蔬菜种植地土壤中重金属污染处于轻微污染或无污染以及轻微的潜在生态风险水平,Cd的潜在生态危害系数最高,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13.
阿尔泰山两河源区生态环境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以及自然环境的演变,阿尔泰山两河源区的生态环境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退化。两河源区的生态环境不仅直接关系到阿勒泰地区人民的生活及经济的发展,而且还关系到相关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针对阿尔泰山两河源区的生态环境问题笔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地球化学背景值,通常称为环境背景值,是指在不受污染的情况下,环境组成要素岩石、土壤、水体,大气、植物的天然化学成分,它反映了这些环境要素在自然界发展的过程中其本身的地球化学组成特征。但是,当前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污染冲击整个环境,要找到一个不受污染的地方是很困难的,因而环境背景值实际上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指的是相对不受污染或少受污染的地方的环境要素的基本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西溪湿地底泥质量现状,2012年9月采集保护区内不同干扰类型的底泥样本,测试了底泥中重金属和POPs中PCBs、OCPs和PAHs的含量,并对湿地底泥污染进行了生态风险初步评价。结果表明,底泥中未检出PCBs和OCPs,但检测出14种EPA优控PAHs,总PAHs的浓度范围为115.9~217.8 ng·g^-1,低于潜在生态风险的效应区间低值ERL,其中列入中国"水中优先控制污染黑名单"的7种PAHs均有检出并且其总量占∑PAHs 1/2左右(平均为50.08%);底泥中8种重金属含量平均值低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的二级标准,但Hg、Zn、Pb、Ni含量在多个位点已超过一级标准;分别采用土壤背景值和国家一级标准为参比值对湿地底泥中重金属进行单因子污染风险指数评价,发现分别有7种和4种元素的污染指数大于1;综合分析不同干扰类型的底泥质量,发现底泥疏浚能有效降低有机质含量、全氮和PAHs含量,但对全磷、重金属含量则无明显效果,封闭水体的干塘措施能显著减少污泥量和有机物含量。研究结果表明,西溪湿地底泥中高环PAHs和重金属污染水平可能对西溪湿地生物具有潜在的生物毒性作用及不利的生态影响效应,其疏浚底泥农用则无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6.
我国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利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检测了重金属污染地区粮食、蔬菜、水果等不同作物的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这3类作物对高背景值耕地土壤中有害元素吸收能力的顺序为:蔬菜粮食水果。同一地区不同地块采样点土样中重的金属含量有所差异,同一有害元素在不同作物中的积累特性不同,不同作物种类对高背景值元素的吸收差异较大,为合理开发利用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地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对普光气田周边区域典型植物和农作物叶片、农作物籽粒及土壤进行监测,同时进行生物多样性调查。与2016年监测结果相比较,2017年典型植物和农作物叶片pH值、叶绿素含量略有升高态势,含硫量呈下降趋势;农作物籽粒淀粉、蛋白质、脂肪含量呈下降趋势;区域内土壤pH值、有效硫、有机质呈上升趋势,表明气田开发和净化厂运营没有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8.
探究区域内矿区土壤重金属变化并对其进行污染评价,旨在为该区域环境保护及污染治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以期实现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矿产资源开发并行的矿业绿色发展。以铅、锌、镉、砷含量为评价指标,结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2018),采用重金属单因子污染指数法与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重金属污染评价,并对该区域矿区潜在生态风险作出评定。结果表明,A矿区土壤各重金属含量的变异系数为149.05%~211.42%,B矿区土壤各重金属含量变异系数为60.88%~118.58%;A矿区土壤重金属均出现超标现象,其中铅、锌和镉含量超标较为严重,超标率在72%以上,而砷含量超标现象则相对较轻,超标率为36.36%;B矿区土壤铅和锌含量均未出现超标,超标率为0,而砷和镉含量则出现不同程度的超标,其中砷含量超标率为92.31%,镉含量超标率为65.38%;两个矿区土壤各重金属含量均超背景值的现象,超背景值比例为42.31%~100.00%。A矿区土壤以铅、锌和镉污染为主,而B矿区土壤中砷和镉的污染较为严重。两个矿区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均属重度污染,A矿区生态风险综合指数为很强生态风险危害,而B矿区为中等生态风险危害。  相似文献   

19.
以340省道汾阳市河北村路西(阶地区)、孝义市白石崖村路北(土石山区)、中阳县高家沟村路东(丘陵沟壑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公路旁土壤中铅的含量,并对铅的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340省道汾阳市河北村路西段、孝义白石崖村北段和中阳高家沟路东段的铅含量均超过土壤背景值,最严重的超过背景值的8.5倍,并且其含量随着与公路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少。按照地积累指数评价方法进行污染程度评价,发现中阳高家沟路东段污染最严重,距离公路100 m、土壤深度为0~30 cm的土壤仍然还是中度污染至强度污染。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青海可可西里地区地表水、地下水(泉水)、冰川融水、湖水及大气降水环境背景状况,研究了水中铜、铅、锌、镉、砷、铬等微量元素的浓度特征及分布状况,在实验分析的基础上,初步给出了青海可可西里地区各类水体环境背景值资料信息,同时通过与其它地区环境背景值的对比分析,得出了本区水环境微量元素属高背景区,各类水体环境质量差异较大,另存在异常背景值区等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