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使用FT—620型照射量率仪和高压电离室对四川省不同海拔高度宇宙射线电离成份所致空气吸收剂量率的测量结果。测量水面是四川省的三岔湖(海拨461米);邛海(海拔1510米);泸沽湖(海拔2690米)。根据测量结果经过换算,得出了在一定的地理纬度下,宇宙射线电离成份所致空气吸收剂量率随海拔高度的变化曲线。由此可评价不同海拨高度地区,宇宙射线电离成份所致居民受照剂量和计算陆地r辐射剂量率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在西藏自治区自海拔1 500m~4 500m高度范围内,利用累积剂量方法测量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的相关情况。考虑到不同海拔高度宇宙射线强度相差较大,本文对不同点位测量数据扣除了宇宙射线响应值,并与地表环境γ辐射剂量率瞬时测量值进行比对,结果表明:在高海拔地区累积剂量法测量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时,监测设备对宇宙射线的响应值可能远大于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值,在数据分析中需重点考虑;累积剂量法与瞬时剂量测量数据相对偏差在15%内,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3.
唐研博 《四川环境》2013,32(2):52-55
职业外照射个人剂量检测是实现辐射防护目的的重要环节之一,为保障广大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权益与安全,严防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的发生,本文以四川省为例,通过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标准及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方法,提出了在职业外照射工作人员剂量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采用低本底多道NaI(Tl)γ能谱仪对湟水河西宁段河流沉积物中天然放射性核素比活度进行测定,并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湟水河西宁段河流表层沉积物中40K、226Ra和232Th的含量均小于西宁市土壤中相应放射性核素的含量,沉积物被用作建筑材料时其放射性核素比活度、内外照射指数、居民年外照射以及居民接受有效剂量均不存在超标现象。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对吐鲁番市环境放射性的调查结果。调查表明,吐鲁番市的外照射贯穿辐射剂量率、贯穿辐射致居民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土壤和水体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均比较低,属于世界正常本底辐射水平。  相似文献   

6.
《油气田环境保护》2007,17(3):58-58
<正>为什么说人类生活在放射环境中?实际上,人类的生活没有一刻离开过放射性,这些放射性是天然放射性,主要来自三个方面:1.宇宙射线;2.地面和建筑物中的放射性;3.人体内部的放射性。  相似文献   

7.
城市绿色技术创新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绿色转型的关键要素。以173个城市为案例,结合制度基础观与资源基础观理论,应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和必要条件分析法(NCA)探究了制度环境和资源投入对城市绿色技术创新的协调联动关系,剖析了驱动城市绿色技术创新的多重并发因果机制和多元路径。结果发现:(1)单一的制度环境或资源投入均无法有效激励城市绿色技术创新,需要二者联动匹配才能促进绿色技术创新。(2)产生高绿色技术创新的组态路径包括5种:媒体关注—外资—人才投入驱动型、环境规制—资源投入驱动型、公众—媒体关注—内资投入驱动型、公众关注—内资—人才投入驱动型和多要素复合驱动型。  相似文献   

8.
天然辐射所致居民剂量为小剂量或低剂量长期照射。为了对此问题进一步探讨,根据我们1988~1989年对全县天然辐射外照射水平的调查结果和1973~1975年肿瘤死亡回顾调查资料,对三台县天然辐射外照射水平与癌症死亡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性探讨。三台县位于四川省东北部的盆地中部偏北,涪江中游凯江下游,东邻盐亭(属食管癌高发区)、射洪;南接蓬溪;西南靠中江;北连绵阳、梓潼。介于北纬30°42′~31°42′;东径104°42′~105°17′,海拔高度最低307.2米,最高672.0米,高度变化一般为450~600米之间的  相似文献   

9.
在构建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运用SPSS17.0等软件对安徽省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系统发展状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2000-2012年系统耦合度由0.7590上升到0.9657,耦合协调度由0.3743上升到0.8771,且系统发展经历了中度失调衰退类旅游经济损益型—勉强协调发展类旅游经济滞后型—中度协调发展类旅游经济滞后型—良好协调发展类生态环境滞后型的动态演化,可见系统相互影响带动作用增强,但生态环境的压力也在增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系统协调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资源型城市作为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重要自然资源支撑的一类特殊城市群体,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经济、社会、生态和资源等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从脆弱性角度研究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和转型等问题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和重点。基于人—环境耦合系统脆弱性框架(AHV模型),结合系统论和城市生命周期等相关理论,分析影响资源型城市脆弱性的人文社会和自然环境因素,探究处于不同发展时期的资源型城市,脆弱性历经"积累—爆发—控制—稳定—积累"的循环过程和周期性波动情况,揭示资源型城市脆弱性的时空演化机理,并构造资源型城市各子系统之间脆弱性耦合作用的模型。  相似文献   

11.
基于交通可达性的山东省旅游经济空间格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测度山东省17城市交通可达性、旅游经济水平的基础上,通过旅游交通指数、空间关系配置等进一步研究了交通可达性与旅游经济水平两者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山东省交通可达性、旅游经济水平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3797、0.6362,区域差异均较大,但原因不尽相同。2济南、青岛、潍坊、烟台为高交通—高旅游型,威海、临沂、济宁、泰安、淄博为"较高交通—较高旅游型",日照、德州、聊城为"较低交通—较低旅游型",莱芜、滨州为"低交通—低旅游型";菏泽为"较低交通—低旅游型";东营、枣庄为"低交通—较低旅游型"。3山东省交通可达性促进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但并不完全是其决定性因素。济南、青岛、泰安、淄博的旅游交通指数较高,济宁、东营的旅游交通指数最低。  相似文献   

12.
一九八五年九月十七日—十八日在沈阳中山饭店,由电子工业部元器件局卢锦荣处长主持,来自科研、工厂和大专院校的19个单位,30多名代表参加鉴定会。鉴定通过了由辽宁试验设备厂研制的Y7350型温度变化试验设备、Y70200—1型高低温环境试验设备、GDW—1型微型机控制仪。鉴定结论:  相似文献   

13.
基于对环境经济协同内涵的把握,设计构建了我国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环境经济协同模式:"环境优先—四位一体—协同推进"模式。整体上以"环境优先"为目标导向,以农村城镇化、重点区域、关键产业、农村空间"四位一体"为协同的重点突破领域,通过政府、企业、农户和社会组织"四位一体"等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实施从示范推进到全面展开的协同策略,综合应用"命令—控制型、经济—激励型、鼓励—自愿型"等协同手段体系,建立协同目标、手段、策略、主体和领域"协同推进"的有效机制,以实现我国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经济繁荣和环境友好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14.
城乡结合部庭院绿化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以豫北城乡结合部为例,通过调查庭院绿化植物群落、种类数目,运用Margalef丰富度指数(R)、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Shannon-Weiner index)(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E)综合评价庭院植物的物种多样性。结果显示,研究区域庭院绿化以单一草本(46.2%)和灌—草复合型配置模式为主(30.4%),其多样性指数表现为灌—草复合型单一灌木型单一草本型乔—草复合型乔—灌复合型单一乔木型乔—灌—草复合型。村庄的植被物种多样性表现为:杨庄南李万史平陵村钦平陵村仇化庄,可见村庄植被物种多样性总体上与其到城市中心区距离呈逆相关,距离越远,城市化水平越低,物种多样性越高。  相似文献   

15.
基于核心—边缘理论建立了区域旅游发展水平的空间自相关模型,对中国旅游业发展水平的区域核心—边缘空间格局时空演化和结构形态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区域旅游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和区域经济空间格局时空演变模式.结果表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将长期处在核心—边缘空间结构中,其核心区与边缘区之间差异较大,空间格局的演变虽然以集聚型极化发展为主,但是扩散力量正在不断增强,其空间格局形态也逐渐由集聚型向扩散型演变,表现为集聚与扩散并存的空间格局形态.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成都磷肥及其原料矿石中外照射剂量水平;用国家标准规定的方法测定了磷肥及其矿石中^226Ra含量;调查了同一生产厂家不同批号磷肥中^226Ra含量变化情况;估算出施用磷肥后可能带来的放射性环境污染,并对磷肥中^226Ra可能导致的农田环境影响作了简要评价? ?  相似文献   

17.
基于第五、六、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借助空间分析方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揭示我国资源型城市人口城镇化特征及其动态变化,并划分资源型城市城镇化发展类型区,以探究人口与城镇化协同发展的新趋势。结果表明:①2000—2020年我国资源型城市人口城镇化水平显著提升,不均衡性缩小,由加速推进期进入减速推进期。②人口变化速率表现出先增后减的变化特征。③各类型城市人口城镇化水平与变化速率呈现相反排列顺序。④人口发展速度滞后于城镇化发展速度的现象加重,人口—城镇化同步型和城镇化滞后型向人口滞后型转变。⑤人均GDP、二产产值占比、制造业从业人数和建成区面积对人口城镇化发展具有较强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以辽宁省15个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综合指数法,评价了包括“区位—资源—经济—社会—生态”5个约束层的综合发展潜力;采用系统聚类法对约束层潜力进行聚类,将城市划分为创新型、接续型和生态型3种类型,并提出分类发展指引。结果发现:(1)鞍山市综合发展潜力最高(67.97),北票市最低(40.12)。(2)区位、矿产资源禀赋、人口和经济变化是发展潜力的主要影响因素。(3)创新型城市仍需继续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深化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持续培育创新型高素质创新人才。(4)接续型城市未来要采用技术创新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延伸产业链条,培育接续替代产业,重视矿区生态环境修复。(5)生态型城市未来要大力发展生态友好型产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推进矿山生态环境修复和土地复垦。  相似文献   

19.
综合考虑人口、经济、生态环境三方面因素,构建两淮地区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对两淮地区2007—2017年的28个评价指标进行赋权,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原始数据进行量化分析。研究表明,两淮地区2007—2017年间的耦合协调度呈不明显的上升趋势,耦合协调发展类型为极度失调衰退型与严重失调衰退型。针对两淮地区耦合协调发展现状,结合其特殊的经济发展模式,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20.
根据辽河保护区一级支流2011—2014年水质监测数据,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对4年来的水质时空变化特征进行总体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一级支流进行污染因子筛选,并采用聚类分析法对不同污染特征的支流进行分类。结果表明,2011—2013年一级支流水质总体上逐年好转,受水量影响,2014年水质稍有反弹;污染较重的支流有付家排干、王河、南窑小河、清辽河、左小河、螃蟹沟、八家子河、长河、养息牧河、亮沟子河等;影响12条一级支流水质情况的主要因素是有机污染、耗氧污染物污染和营养素污染;12条支流大致可以分成五类,分别为缺水型污染支流、农业面源污染型支流、生活污水污染型支流、混合污染型支流和汛期污染型支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