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柚树间种短期经济作物在提高柚园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可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和N、P、K养分质量分数,改善柚园小区气候,增加有机肥来源。间种物残余体作为绿肥,可显著地提高柚果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2.
橡胶林在间种砂仁与咖啡的模式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橡胶与砂仁、橡胶与咖啡间种和纯橡胶林3种栽培模式下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其与土壤有机碳和土壤微生物呼吸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这3种模式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平均值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橡胶 砂仁林地>纯橡胶林>橡胶 咖啡林地。其Cmic范围是380.8~568.3 mg/kg。橡胶 咖啡林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在旱季高于雨季,而其余两种林地则在雨季较高。橡胶林间种作物后,林地土壤表现出比纯橡胶林地有较高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较短的土壤微生物的转化周期,年转化代数较多;同时,间种也大大改善了林内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3.
间伐对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多样性及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祖华  李瑞霞  王晓杰  关庆伟 《生态环境》2010,19(12):2778-2782
对间伐了4年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人工林林下植被的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林下植被相似系数随着间伐强度增加而增加;间伐显著提高了林下植被的物种丰富度、Simpson指数、Shannon-Weiner指数和生物量(P〈0.05),而对均匀度指数无显著影响(P〉0.05);强度和中度间伐显著增加了灌木生物量,而草本生物量在弱度和中度间伐下显著增加(P〈0.05);3种间伐强度均显著提高草本的物种丰富度、Simpson指数和Shannon-Weiner指数,而灌木的3种指数仅在强和中度间伐下得到显著提高(P〈0.05)。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桉树人工林间种山毛豆的适应性及其对林木和土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年生桉树人工林下,山毛豆生长正常,以后,随着林地的逐浓荫蔽,生长有逐渐衰退现象;间种山毛豆当年,可能对林木生长有一定影响,但可通过改善间种方式而消除.第二年以后对桉树生长的促进作用逐渐显著;间种山毛豆对提高土壤肥力也有一定作用,对促进林业生产的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黑老虎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用药,也是近年来发展林下经济的一种药食两用水果,具有极大的开发利用价值.现就近30年来黑老虎在生物学特性、资源现状、开发利用价值及栽培繁育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为黑老虎的研究、开发与利用、为林下经济的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水稻覆膜节水综合高产技术对稻田CH4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观测了常规栽培和水稻覆膜节水综合高产技术下川中丘陵地区稻田的CH4排放通量,探究覆膜节水综合高产技术对稻田CH4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个水稻生长期,常规栽培与水稻覆膜节水综合高产技术稻田CH4排放总量分别为(35.0±3.5)和(5.1±1.0) g·m-2,后者较前者减少稻田CH4季节排放量的(86±4)%。二者CH4平均排放通量在不同水稻生长时期存在如下关系:孕穗期>抽穗期>成熟期>分蘖期。水稻各生长时期,覆膜节水综合高产技术均降低稻田CH4排放,在稻田CH4排放盛期(孕穗期)降幅达79%。在不同土壤水分状况下,水稻覆膜节水综合高产技术稻田CH4平均排放通量存在如下关系:烤田期>烤田后>烤田前;而常规栽培则为烤田期>烤田前>烤田后。不同于常规栽培,烤田对水稻覆膜节水综合高产技术下稻田 CH4排放无明显影响,烤田后降雨促进其 CH4排放。土壤水分状况由低变高更易促使覆膜节水综合高产技术下稻田CH4排放。覆膜节水综合高产技术栽培全生育期内,厢面CH4排放通量与土温、土壤Eh无显著相关性(P>0.05)。厢沟CH4排放与土温显著正相关(r=0.447*,P<0.05)。水稻移栽至烤田前,厢面CH4排放通量与土壤Eh显著负相关(r=0.624*,P<0.05)。  相似文献   

7.
本文调查研究了雷州林业局纪家、河头林场桉树人工林间种西瓜对林木和土壤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造林前空隙种一造西瓜或在桉树林地间种西瓜,均有利于桉树生长.单位面积林木蓄积量和年生长量均比对照林分显著增加,经济效益显著;土壤养分也有增加。作为农林复合经营的有益尝试,值得在有条件的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雷林1号桉(Eucalyptus leizhou No.1)林地间种菠萝(Ananas comosus)对土壤性质、林地养分积累和林木生长的影响,并对间种的经济效益作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间种两年半后,林地枯落物保存量比对照区提高76%;间种区枯落物和菠萝植株所积累的N、P、K、Ca、Mg分別是对照区枯落物所积累的养分量的4.3、5.5、34.6、3.6和3.5倍;间种区桉树平均树高、胸径和每木蓄积量分別比对照区增大8.9%、13.4%和34.7%,蓄积量增加14.9m~3ha~(-1)。间种的直接经济效益已达4100元ha~(-1)。  相似文献   

9.
人参生长光环境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于海业  张蕾 《生态环境》2006,15(5):1101-1105
光因子是直接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主导因子。人参(PanaxginsengC.A.Mey.)作为典型的阴性植物,对光环境的要求十分严格。文章从保护野山参物种资源及光环境对人参生长发育的重要作用的角度,介绍了人参生长光环境的研究现状:研究时期集中于20世纪80、90年代,以指导园参栽培为目的,围绕可见光区的光强和光质特征展开,以光环境静态调查及光强日动态、光质颜色对人参生理影响为主要研究内容。文中分析了国内外对于人参适宜光照的研究结果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可能是人参种质、不同生长阶段的光合能力及光分布空间变化给人参光合作用造成的影响。总结了已有研究的结果,例如,①参棚透光率为25%时,光照强度达到饱和光强度,人参光合速率最高;②浅绿膜人参生育健壮,光合作用强度高,干物质积累快,有利于参根增重。2000年以后,随着林下栽参的兴起,原有研究成果不足以满足目前科学种植的需要,国外已经出现林下分光谱辐射对人参根部皂甙积累影响数量关系的研究,而国内针对林下参生长光环境的研究仍停留在上世纪90年代针对可见光区光强变化的水平上。文章最后指出,现有研究成果在科学指导林下栽参的选址及现代化管理方面存在不足,通过学科交叉与融合、建立合理的人参生长光环境动态模型是未来人参生长光环境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生物多样性关系到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其功能的正常发挥,渐伐可为林下更新创造有利条件,进而对林下植被多样性产生影响。在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Larixgmelinii(Rupr.)Rupr.)林区,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应用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以原始林为对照,研究不同林龄草类.兴安落叶松渐伐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群落恢复过程中,渐伐林灌木层多桦性指数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规律,草本层呈“降低→升高→降低”的趋势,且渐伐林在灌木层多样性指数最高的中龄林时期,草本层多样性指数最低;而原始林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林下植被多样性指数变化规律一致,均呈“升高→降低→升高”的趋势;渐伐林和原始林林下植被多样性指数均在演替中期(中龄林或近熟林)最高,演替前期和后期相对降低。对比灌木层和草本层发现,渐伐林和原始林各龄林的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均为草本层〉灌木层。与原始林相比较,渐伐后群落各龄林灌木层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均匀性指数及草本层均匀性指数均显著增加,可见渐伐有利于林下植被的发育和多样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