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在盐酸羟胺还原体系中萃取,用铜试剂将丁基黄原酸亚铜转化成铜试剂亚铜,进而分光测定丁基黄原酸的新方法,大大提高了比色法的灵敏度,其浓度在0 ̄80μg/L符合比耳定律,相对误差小于1.5%,平均回收率达92% ̄105%,适用于水中丁基黄原酸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丁基黄原酸是水质监测的重要项目之一。水中丁基黄原酸的测定,在样品采集保存、前处理及仪器分析各阶段都存在一定的技术难点。实际分析时很容易出现测定结果不理想,甚至定性定量错误等问题。结合实验对丁基黄原酸测定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注意事项进行探讨,正确区分丁基黄原酸及其盐,有效保存样品,采用低损失的前处理方法以及选择性好的分析仪器,有利于提高丁基黄原酸测定的准确性。众多丁基黄原酸测定方法中,液相色谱质谱法、离子色谱法以及液相色谱法在选择性和灵敏度方面更具优势,也可用于其他方法检出丁基黄原酸时对测定进行确认。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不同基质地表水样中丁基黄原酸在p H值、温度、光照、保存时间等条件下进行保存研究,确定对其保存效果的影响为:保存时间保存温度样品中丁基黄原酸浓度光照强度p H值。建议地表水样品使用棕色玻璃瓶盛装,于4℃下避光保存原水。高浓度样品,保存时间不超过5 d;低浓度样品,保存时间不超过1 d,最好采样后立即分析。  相似文献   

4.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地表水中丁基黄原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直接测定水中丁基黄原酸的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四极杆质谱法,无需对水样进行富集,水样过滤后就可直接测定。该方法简单、快捷、灵敏度高,方法检出限可达0.2μg/L。  相似文献   

5.
6.
胭脂红酸分光光度法测定废水中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胭脂红酸分光光度法测定废水中的硼,着重进行了方法的条件和干扰试验。方法检测限为0.063mg/L,线性范围为0.21mg/L-1.25mg/L。5个实验室对5.00mg/L硼标准样品测得重复性相对标准差为3.4%,再次性相对标准差为3.6%;相对误差为-0.8%-1.4%,回收率在95.2%-104.6%之间。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水中丁基黄原酸的方法。丁基黄原酸在酸性条件下分解成易挥发的二硫化碳,可用顶空-气相色谱分离、质谱定量测定。与传统的分光光度法相比,该法简便、快捷,在0.010~1.0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准确度高,加标回收率为95.1%~100.6%,精密度好,相对标准偏差为3.1%~6.5%,方法检出限为0.002 mg/L,适用于水中丁基黄原酸的监测。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吐温-80和乳化剂OP存在下,于pH8.5缓冲介质中,铜(Ⅱ)与铜试剂显色反应条件。结果表明: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53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54×104L·mol-1.cm-1,铜(Ⅱ)含量在0~7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该法与巯基棉富集分离相结合,应用于天然水及废水中微量铜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铜(Ⅱ)的一个新指标反应,它基于在氨水介质中,溴甲酚紫与H_2O_2的氧化还原反应受铜(Ⅱ)催化使溴甲酚紫褪色.本法具有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检测下限为0.092ug/L.用于测定自来水中的痕量铜,结果令人满意,相对标准偏差3%,加标回收率在90~105%.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直接进样-超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紫外吸收测定地表水中丁基黄原酸的分析方法。通过对流动相的优化,确定最佳分析条件:0.050 mol/L超纯水乙酸铵溶液(pH约为9.5):乙腈=80:20等度洗脱,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50 mm×2.1 mm,1.7 μm)分离,流速0.30 mL/min,进样体积10.0 μL,302 nm紫外吸收。结果显示,0.5~20.0 μg/L范围线性良好,R=0.9998; 2.0、10.0、20.0 μg/L重复测定,变异系数小于5%,精密度良好;实际水样加标回收率为95.5%~101.6%;以3倍信噪比计算得出检出限为0.80 μg/L。该方法分析速度快,2 min内可完成,满足环境质量监测要求。  相似文献   

11.
氨氮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纳氏试剂光度法测定水质氨氮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应该考虑工作曲线、测量重复性、标准溶液、仪器读数分辨率等对测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应用全差示光度法测定水和废水中的微量氰化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pH80时,CN-与3甲基1苯基5吡唑啉酮、吡啶及氯胺T反应形成稳定的蓝色产物,最大吸收波长为617nm,表观摩尔吸收系数为12×105L/mol·cm。实验了采用全差示光度法测定微量氰化物的条件。通过蒸馏富集,建立了改进的吡唑啉酮法测定氰化物的分析方法,并对实际样品进行了测定。本方法的检出限为0001mgCN-/L,检测范围为0001~025mgCN-/L,可应用于水和废水中微量氰化物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采用5-氯-2-(吡啶偶氮)-1,3-二氨基苯分光光度法测定水质钴。对分析方法的样品前处理、样品保存、样品分析条件、干扰消除、检出限及测定范围、实际样品测定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技术改进。水样经消解后测定的方法检出限为0.009 mg/L,经富集后测定的方法检出限为4×10-4mg/L,干扰消除实验的回收率为96%~101%,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等4种类型水样的加标回收率为92%~103%。  相似文献   

14.
水中硼测定方法比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姜黄素分光光度法、甲亚胺-H分光光度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硼的方法性能进行了比对研究,为硼的测定方法的选择提供了良好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如何提高分光光度分析的准确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光光度测定中,从采样、预处理、溶液配制与稀释、回归方程制作、数据计算等各个环节,都要考虑有效数字的位数是否满足要求,其对分析结果准确度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最大吸收波长的扫描、溶液稀释方式、仪器空白值的扣除等操作环节对分析结果也会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废水中的元素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水样中的元素磷,发现该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和稳定性都可以满足分析的要求,并且用元素磷标准样品进行了对比实验,分析误差在10%以内.  相似文献   

17.
膜分离紫外光度法连续测定二氧化氯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 Cl O2 能透过微孔性聚四氟乙烯膜 (PTFE)而制成 Cl O2 连续流动分离装置 ,建立了膜分离紫外光度法连续测定二氧化氯的测试方法。用此方法测定江苏某水厂净水流程线上各采样点的二氧化氯浓度 ,并对测定结果进行显著性检验 ,确定当水中二氧化氯浓度大于或等于 0 .0 8mg/ L时 ,此方法与美国 Vulcan公司推荐的连续碘量法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8.
铋磷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磷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壤中磷含量的分析是土壤环境监测的主要项目之一.建立了铋磷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磷含量的新方法,与现有的《土壤全磷测定方法》(GB 9837-88)和土壤总磷快速检测仪方法进行了比较讨论.方法的检出限为5.0 mg/kg,对磷含量为475 mg/kg和292 mg/kg的标准土壤样品进行测定,结果与标准值吻合,其相对...  相似文献   

19.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挥发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测定水中挥发酚一般采用4-氨基安替比林直接比色法和萃取法.为了克服4-氨基安替比林比色法测定挥发酚时需蒸馏、试剂不稳定等缺点或不足,提高挥发酚的检测上限,本文提出用紫外光度法测定水中挥发酚.用浓磷酸固定水样,用三氯甲烷、乙醚萃取水样,使挥发酚转移到乙醚中,排除多种离子的干扰;加入无水硫酸钠脱水,用乙醚定容,269 nm处测定吸光度.此方法不仅使测定范围增大到0.409~120 mg/L,且简便、快速、准确.本方法与标准方法有很好的可比性,同时,有很好的重现性.  相似文献   

20.
探讨了《水质单质磷的测定磷钼蓝分光光度法(暂行)》(HJ593-2010)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方法进行了改进.确定测定目标组分为单质磷中的黄磷;改用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体系,去除了有机磷农药的干扰;改用抗坏血酸为还原剂,采用710 nm比色波长,提高了分析灵敏度;用10 mL甲苯一次萃取,对水中黄磷的检出限为0.002 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