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冰 《防灾博览》2004,(5):10-11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然而,近年来部分地区不按客观规律盲目建设投资、圈地扩地,占用大量农田,使得耕地急剧减少,农民无地可耕。  相似文献   

2.
冯凯  徐志胜  徐亮 《灾害学》2005,20(3):6-10
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平台进行地震灾害研究,建立具有强大空间分析功能的信息系统,将发挥快速、准确的辅助决策作用.本文剖析了小城镇地震应急反应模式存在的弊端,明确了灾害空间的概念,并提出小城镇空间数据库的建库及三维可视化的技术方案.在基础信息数字化和可视化的基础上,开发了小城镇地震数字仿真与应急调度系统,实现了基于地震数字仿真结果,在相关数据库支持下进行地震应急调度决策.实践证明:该系统的运行,有利于小城镇抗震减灾的迅速决策;小城镇空间数据库的建库技术,贴合我国小城镇信息化的现状,技术可行、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3.
空间布局是公共安全的前提,基础建设是公共安全的关键,公共安全与空间布局、基础建设相互依存。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提速,各类小镇、农村建设突飞猛进。但这些新兴的小城镇往往过分注重地上建筑的华丽,忽略地下隐蔽工程的建设,并且不同地区各自为政,片面追求建成区面积和人口数量的增长,没有认真研究工业、农业、第三产业空间布局与生产、生活、生态之间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研究是研究热点,但对小城镇却缺少应有的关注和重视.本文剖析了当前小城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存在的弊端,简要介绍了小城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决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包括应急预案、历史灾情库和法律法规库三大功能.着重论述了小城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流程和预案的框架要素,并分析了应急决策系统与小城镇应急管理体制的融合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5.
基于贝叶斯随机评价方法的小城镇灾害易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准确评价小城镇灾害易损性所处的状态,进而为制定小城镇防灾减灾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提出了基于贝叶斯公式的小城镇灾害易损性随机评价方法。该方法通过计算小城镇灾害易损性单个指标属于某个评价级别的概率,由最大似然分类原则确定单个易损性指标的评价级别,进而采用最大加权概率原则推求其综合评价级别。通过实例计算分析,并与模糊评估方法、可拓物元评价方法进行比较验证,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及其简单、实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张沅 《防灾博览》2014,(2):66-69
城镇化建设规划粗糙、布局不合理。部分中小城镇规划和建设未经过充分论证,在气象、地质环境等条件不适宜城镇化的地区进行城市建设,一旦遭遇强降水、强对流、台风等天气灾害袭击,将会对本地居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7.
VR-GIS技术在小城镇洪水淹没模拟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年来利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研究洪水灾害是个研究热点,但小城镇在防洪减灾方面缺少应有的关注和重视。本文对VR(虚拟现实技术)-GIS技术在小城镇洪水淹没模拟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解决了系统实现过程中的一系列关键技术:小城镇空间数据库的建库技术及三维可视化、洪水淹没范围的确定,以及洪水淹没实时动态演示等问题。该技术已在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所开发的《小城镇基础设施防灾减灾决策支持系统》中得以实现。实践证明:小城镇空间数据库的建库技术速度快、成本低,适合中国小城镇的信息化现状。利用淹没范围的近似计算模型,可以有效迅速准确地计算出洪水淹没范围,有利于防洪减灾的迅速决策,且偏于安全。小城镇洪水灾害的三维可视化模拟,可以实时动态地演示小城镇遭受洪灾实况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8.
在新农村的建设中,如何将防震减灾工作纳入整个村镇规划、建设与管理中.已成为重要问题之一。农村防震减灾的薄弱环节在我国陆地面积的构成中,有9亿多农民绝大部分居住在县城以下的农村,而其中三分之二以上居住在具有潜在地震危险的区域。由于受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限制,我国广大农村基本不设防。抗震设防亟待重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近几年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村镇建设得到很大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灾害荷载作用下,如果小城镇工程结构的重要功能丧失,结构出现严重破坏甚至倒塌,易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通过引入抗灾指标,从抗震、抗风、抗火和抗洪四方面研究了小城镇工程结构的抗灾指标体系(包括广义抗力指标和广义荷载效应指标)。并基于抗灾指标的小城镇工程结构体系失效模式的相关性特点,简化了小城镇工程结构体系抗灾可靠度的计算。  相似文献   

10.
《灾害学》2016,(2)
"小城镇,大战略"背景下,加强小城镇应急管理成为一项具有重大挑战性的研究课题。针对我国小城镇应急设施选址定量分析文献较少的现实,结合小城镇应急物资储备库管理与物资调度实际,对等级设施选址理论中的最大覆盖模型加以改进,构建了考虑覆盖半径内需求满意差异性,具有单流、嵌套性、同调性特征的小城镇应急物资储备库等级选址模型,并利用蚁群算法进行求解。以北京房山区为例进行实证,以整体应急服务满意度最大为目标,实现了房山区8个区级应急物资储备库、25个乡镇级应急物资储备库的等级优化配置,并绘出配置图,给出房山区应急物资储备库优化配置的相关建议,为我国小城镇应急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我国经济持续发展主要体现之一就是大规模的基础工程、道路交通和城市建设。近年来,各种灾害频繁发生,造成了巨大的人身和财产损失,也给"国土规划建设"和"城市防灾规划"工作提出了更迫切更严峻的挑战。我国拥有广大面积的洪泛区[2],洪灾是制约我国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又是淡水资源极度缺乏的国家,雨水是淡水,应变灾害为资源。调整区域土地的使用性质和格局,国土规划建设是今后一个时期内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做好国土规划建设刻不容缓。把国土规划建设结合其它城市灾害提出具体的措施,整体提高我国城市防灾规划水平,以达到节约投入,节省时间,根治水患、长期受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民防苑》2014,(9)
正建国初期,我东南、东北等地区持续遭受国民党军和美军轰炸。为应对空袭威胁、保护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1950年10月31日,新中国人民防空正式创立。第一次大发展上世纪60年代末,面对苏联对我国实施武装挑衅和核讹诈、战争一触即发的严峻局面,全国人民响应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  相似文献   

13.
在深入分析深圳光明新区"12·20"特别重大滑坡事故的基础上,探寻我国城市风险治理法律承担机制的现实困惑,进而对建构和完善该机制提出建议:修订应急管理法律,明确城市风险治理法律责任边界、厘清企业与单位之间监管衔接的法律问责、完善"政-企-民"三主体的法律责任承担机制、建构"比例担责"及"串联担责"机制等,以期保障城市发展安全,保障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4.
编辑寄语     
<正>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国际化及公共安全建设步伐的加快,所呈现的防灾减灾复杂性、开放性和系统性问题也在日趋加剧。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总的奋斗目标和总任务的重要政策和途径,开展全民的科学技术普及是实施这两大战略的不可  相似文献   

15.
简要介绍了2005年1月17日-22日在日本神户召开的世界减灾大会的基本内容,并着重论述了当前国际减灾领域的重要进展和发展趋向,就减灾与可持续发展作了系统的论证,提出了我国减灾领域近期发展的主要方向.从世界减灾大会的各项议程和各类论坛可以看出,未来世界减灾的战略可以概括如下:加强减灾能力建设是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任务,全面推进社区减灾体系的建设是实现未来10年减灾目标的关键任务;建立与灾害风险共存的经济与社会体系,必须把减灾与区域发展有机地整合起来,寻求除害与兴利并举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建设接受一定风险水平的安全社区体系;重视包括全球气候变化、经济全球化、世界城镇化等自然与人文过程引发或孕育的新的灾害风险;建立满足区域减灾目标需要的预警系统,加强减灾信息共享,充分利用现有的减灾资源.针对国际减灾发展趋向,提出了中国减灾战略调整的建议,即实施"区域减灾"、"综合减灾"、"科教减灾"、"提高区域减灾能力"和"加强减灾科技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6.
正2014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六个防灾减灾日,主题是"城镇化与减灾"。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和地质活跃的影响,致灾因素增多,发生洪涝、台风和地质灾害等的风险较高,防灾减灾形势严峻。社会各界需对防灾减灾工作高度关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学习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保障生命和贝才产安全。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城镇人口密度不断增加,基础设施承载负荷不断加大,各类灾害风险明显增多,城市安全设防问题日益突出。所以必须充分认识城镇化给防灾减灾工作带  相似文献   

17.
《灾害学》2016,(2)
我国的地裂缝分布十分广泛。在快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中,地裂缝严重影响着国家建设和人居安全。根据大量的地裂缝灾害调查,在广袤的农村,地裂缝的主要危害在于其引起的房屋建筑物的破坏。地裂缝的运动过程是缓慢的,成灾过程是渐进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房屋建筑物的破坏程度逐渐加大。基于颗粒流数值计算方法,对不同倾角地裂缝作用下房屋建筑物破坏过程进行了细观数值分析,这为总结地裂缝对建筑物的成灾机理提供了数值基础,也为工程的灾害预防提供了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谁人问罪?     
随着“生态城市”、“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建设理念的提出,囿于此,我国一’些中、小城镇移栽大树之势正随风攀上,甚至成为一种时尚而因之“移死”的大树却不在小数,令人触目惊心,让人感叹移栽大  相似文献   

19.
<正>鳞次栉比的高楼,富丽堂皇的墙饰,焕然一新的居室……光鲜亮丽的城市化背后,是一轮又一轮的拆迁潮,由此产生的大量建筑垃圾,令每个城市人尴尬。如何妥善处理建筑垃圾,成为城市管理者、建设者、居住者亟须重视的问题。"谁把装修垃圾堆在楼道,还让不让人出去了!"、"附近工地  相似文献   

20.
孙明  王绍玉 《灾害学》2015,(2):124-127
基于鱼骨图法,引入环境承载力指标构建小城镇公共安全评价体系。采用主成分法(PCA),结合统计软件SPSS对宾县17个乡镇的公共安全环境承载能力进行评价,找出影响公共安全环境承载能力的重要因子,计算出各乡镇公共安全承载能力的综合评价值,得到不同乡镇的公共安全承载能力排序。结果表明:各乡镇公共安全承载能力差异较大,且基础设施承载因子和土地承载因子是影响乡镇公共安全承载能力最重要的因子,加大公共安全和生态基础设施的投入、有效利用闲置土地,可以较好地提高城镇公共安全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