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 本文研究了哈马尔-达班中部中等压力带状变质杂岩中稀土元素的分配。该变质杂岩在文献1—3中已有描述。取样是沿着科尔尼洛夫组的变泥岩层、舒布图依组的变粉砂岩和变硬砂岩层,从绿片岩相的绿泥石-黑云母带  相似文献   

2.
福建沿海长乐-南澳变质带的O.Nd.Sm同位素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乐-南澳中新生代变质带,地处欧亚大陆板块东南缘,毗邻西太平洋。该变质岩系中包括片麻岩、变粒岩、片岩等。本文在系统地研究了这些岩石和共生矿物对的O、Nd、Sm同位素之后,据所获得的该变质岩系变质过程,热事件,原岩性质和变质条件的信息,并依同位素平衡分镏特征的差异划分了变质相带。  相似文献   

3.
一般认为,区域变质带是进化变质作用的产物.但大别山杂岩中榴辉岩变质历史及其与围岩变质作用关系研究表明,该区的区域变质带是高压榴辉岩相岩石经退化变质作用形成的。根据区域变质带的形成方式将其划分为峰期前递增变质带、峰期速增变质带和峰期后退化变质带三个基本类型,它们分别代表不同的构造含义。作者认为,退化变质作用的地位与意义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加以强调。  相似文献   

4.
本文重点论述了苏胶地体内榴辉岩的四种产出形态,从岩石化学特点,微量元素的分馏及稀土元素富集或亏损等规律用六种以上的方法判别了不同产状榴辉岩的原岩性质;同时从区域变质环境、共生矿物、阳离子配位系数的相关性等方面,分析估算了榴辉岩相变质事件的Pt条件,以及后成碱性闪石榴辉岩产生的Pt条件,并同世界各地碱性闪石榴辉岩的成因作了广泛对比,概括了榴辉岩的成因环境等重大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造山带中与构造运动关系密切的动热变质岩,主要从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稀土元素地球化学、p-t特征、流体包裹体特征、同位素年代学特征等方面讨论了松潘-甘孜造山带中丹巴地区动热变质岩的原岩、化学组成、变质作用演化过程以及主要变质热事件发生的时间。  相似文献   

6.
辽宁阜新两类变质地区的构造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太古宙地壳在后寒武纪被改造的特点,可以将研究区──阜新地区划分为西部稳定区和东部线性杂岩带。而西部稳定区又可依据变质作用强度进一步划分为西部麻粒岩相区和东部用闪岩相区。本文通过西部麻粒岩相区和东部角闪岩相区岩石组合特征、变质作用演化的动力学以及发育于其中的韧性剪切带运动学、动力学和地球物理学特征的对比研究,确定麻粒岩相区为历闪岩相区的根部带,后期构造运动的右行拉伸作用,使上部的角闪岩相区与下部的麻粒岩相区发生分离,而后一起抬升剥蚀,从而处于平行位置。  相似文献   

7.
沉积改造型金矿床系指矿源层由正常(非火山的)沉积作用形成,经后期改造未变质或弱变质的层控型金矿床,金呈微细浸染状。该类型矿床的分布明显受古地理控制,盆地边缘相、台地前缘斜坡相、台地边缘生物礁相、局限台地相以及槽盆相,特别是两相区的过渡带是矿源层形成的有利场所。其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为不同时代的被动大陆边缘区、弧后边缘海的陆侧以及初生洋盆。矿床存在的大地构造单元以加里东期、海西—印支期冒地槽褶皱带为主。  相似文献   

8.
长乐—南澳构造带在中生代时期经历了多幕构造变形和多期变质作用。它们分别是:高角闪岩相变质作用—第一幕变形;低角闪岩相变质作用—第二幕变形;绿片岩相变质作用—第三幕变形。每一幕变形和每期变质作用均有各自的构造形迹和典型矿物共生组合。  相似文献   

9.
<正> 稀土元素分布的四重效应(tetrad effect),是指溶液体系中的稀土元素在两相间的分配系数为每四个稀土元素成一组,如(La、Ce、Pr、Nd)、(Pm、Sm、Eu、Gd)、(Gd、Tb、Dy、Ho)、(Er、Tm、Yb、Lu)。它们组成相似的凹形或凸形曲线(图1)。这种分布型式是在实验室中发现的,图1表示,稀土元素在水溶液相和有机相间的分配系数K=(Ln)_(水)/(Ln)_(有机)服从四重分布效应。图1a所示水溶液相为1.1F的LiBr和0.5F的HBr,有  相似文献   

10.
马尼托巴省弗林弗伦—斯诺湖绿岩带的三个块状硫化物矿床附近的变质作用,其压力和温度的估计值,已用镁铁质和长英质变质火山岩的矿物共生组合获得。在该带西部,森特尼尔矿床周围的弗林弗伦地区受到了低级绿片岩相变质作用。在该带中部的斯普鲁斯矿床附近,估计变质条件为上绿片岩相,变质的温度和压力分别为475±75℃和2.6±1.2kbar。在安德森湖矿床附近,斯诺湖以西地区,变质作用达到了夕线石级。在十字石-夕线石带,变质的温、压条件为580±25℃和5.25±0.75kbar;在黑云母-夕线石-铁铝榴石带,在最高压力为6.2kbar情况下,温度为620±25℃。斯诺湖地区的温度和压力的估计值表明,低压下的十字石和石英的稳定上限的实验研究所指示的温度,都比野外矿物共生组合所指示的温度高很多。  相似文献   

11.
本文引用大量的资料,论述了元素(包括主要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在两相(不混溶的两熔体相、熔体/溶液相、矿物/熔体相和矿物/溶液相)之间的分配行为;探讨了影响元素在两相间分配的因素——两相的成分、性质,平衡时的物理化学条件(温度、压力,氧逸度)以及元素本身的性质(价态、半径)等;指出了进行元素分配实验研究的意义——元素在两相间的分配行为,有助于地质学家定量模拟岩石的形成、演化过程,准确了解岩石、矿床形成时的物理化学条件以及元素的富集、成矿机理等;提出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 麻粒岩相变质作用是变质作用的最高阶段。麻粒岩相变质岩是我们研究变质作用过程中造成的物质组成及同位素体系变化最大的地质单元。华北麻粒岩相带被认为是华北地块的基底岩石及下地壳的组成单元,因此,对它们的形成时代以及同位素体系特征的研究将有助于研究该区早期地壳及下地壳的组成和演化历  相似文献   

13.
<正> 集宁群分布在内蒙古中部和林格尔-凉城-卓资-集宁-兴和-带,是本区最古老的变质地层,时代属早太古代。变质带和变质相集宁群基本上是一套下部以辉石斜长麻粒岩类为主和上部以夕线石榴长石片麻岩类为主的深变质岩系。麻粒岩类见有紫苏斜长麻粒  相似文献   

14.
云南墨江金矿床成矿作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墨江金矿床位于“三江”褶皱带哀牢山板块结合带北段的墨江 -九甲断裂带中。矿体分布于金厂超基性岩体西侧的金厂组烂山段含火山物质的硅质岩、变余粉砂岩和板岩中 ,矿体由含金石英脉、含金硅质岩组成 ,金矿体受层位和岩性控制。在矿区还分布晚于金矿化形成的镍矿体。金镍矿体共同存在于同一矿区 ,矿区围岩蚀变种类多 ,与金矿化有关的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黄铁矿化等。矿体的空间分布与穿插关系表明 ,金成矿作用开始于晚三叠世以前。含金硅质岩具有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质特征 ,其稀土元素、氧、硅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与热水沉积作用形成的硅质岩一致 ;含金石英脉的矿物组成、结构和构造特征、稀土元素、硅同位素、微量元素组成与含金硅质岩相似 ,可能与硅质岩具有相似物质来源或形成作用。金矿石中金与镍、铬等元素的相关性很低。推断金矿床成矿作用可能开始于中石炭世含金硅质岩的热水沉积作用 ,在早三叠世以前 ,成矿热液通过充填和交代作用在硅质岩和上部的岩石中形成含金石英脉。后来的区域变质作用、超基性岩自变质作用及镍矿化作用可能使金矿体的金含量提高 ,但没有产生具有工业意义的独立金矿化。  相似文献   

15.
<正> 海洋沉积物、海洋生物相(如贝壳及有孔虫等海洋生物遗骸)以及海水中微量钪和稀土元素的分布和分配,对于研究海洋地球化学有重要意义。由于这些样品中钪和稀土元素的含量很低,国外一般采用中子活化分析法等仪器手段进行测定,而国内则尚未见报导。重松恒信等(1963)曾用共沉淀、TTA萃取富集、光度法测定海水等样品中的钪。雷剑泉(1973)  相似文献   

16.
《资源调查与环境》2013,(3):159-164
江西新余式硅铁质沉积变质铁矿分布于华南加里东造山带北缘,扬子陆块东南缘的逆冲推覆变质岩带内。本文对以往勘查中涉及较少的铁矿床变质作用特征进行研究,介绍了新余式铁矿田含铁岩系变形特征、含铁岩段变质岩石特征、含铁岩系变形与变质作用的相关性以及铁矿形成的过程,认为其原始含铁岩层主要来源于晋宁期形成的古陆块,活动大陆边缘裂陷海槽复理石沉积及海底火山活动提供了部分铁质。原始含铁岩段的铁矿物由下而上随岩类的演变呈现由镜铁矿→磁铁矿→菱铁矿→黄铁矿相序及其变化,主要受沉积时水体深度不同所产生介质的Ph、Eh条件支配,形成从氧化至还原环境的制约所致。含铁岩段经区域变质形成强度规模不等的四期变形,产生多起褶皱叠加并伴随变质作用,低温动力变质变形形成的绿片岩相变质与铁矿成矿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17.
扬子板块东北缘存在四条主要的中元古代变质带,自南向北依次为江南变质带、沿江变质带、云台-张八岭变质带和连云港-泗阳变质带.它们分别为中元古代的古弧后盆地、火山岛弧、裂谷及弧前盆地,扬子板块东北缘中元古代为活动大陆边缘构造体系.苏(北)胶(南)变质造山带应解体,其中一部分属扬子大陆边缘体系.  相似文献   

18.
在风化、搬运和沉积过程中,稀土元素的分布和配分已有广泛的研究。可是,很少注意稀土元素的含量与粘土矿物之间的关系。 本文的目的是提供努梅达尔地区第四纪沉积物粘土组分(<2μ)中稀土元素的分布状况的资料;估价母质、沉积环境及其他环境因素与稀土元素分布状况的变化之间的  相似文献   

19.
安扎斯卡河谷上游金矿床属于意大利阿尔卑斯山西北部蒙特罗萨金矿区的~部分。矿床产在古生代彭尼迪克蒙特罗萨单元复变质的变质沉积岩、变质花岗岩中。这些矿体由以变质沉积岩为主岩的大致整合的矿脉组成,而变质花岗岩中的那些矿体则产于与片理不整合的断裂和剪切带中。但是,野外证据表明,这两种矿体的侵位一般是在阿尔卑斯造山晚期。矿石矿物以石英为主。金总是与硫化物(黄铁矿、毒砂、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和硫盐矿物)共生。含金矿脉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的明显共同特征是:包裹体都是在室温下含有约占ZO%~60%(体积)的低密度…  相似文献   

20.
武汉第四纪网纹红土的稀土元素特征及其物源指示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武汉地区第四纪中更新世王家店组(Qp2w)网纹红土采用ICP-MS进行了稀土元素质量分数测定,分析了稀土元素组成与分馏特征,并与渭南黄土和长江沉积物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Qp2w网纹红土的REE含量除了受沉积物粒度控制之外,还受风化淋溶作用控制。Qp2w网纹红土的Eu负异常,与渭南黄土相比未出现明显的再分馏;Ce异常出现分层现象,分馏复杂;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比渭南黄土略弱,比长江沉积物弱得多;轻稀土元素分馏比渭南黄土和长江沉积物显著;重稀土元素分馏较渭南黄土和长江沉积物要弱。总体上,Qp2w网纹红土稀土配分模式与渭南黄土更相似。通过物源计算,总结出Qp2w网纹红土具有风积成因的特点,这表明其有可能是黄土高原黄土朝南或东南方向的延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