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剑  曹凤中 《四川环境》1992,11(3):14-16
环境污染是由于人类为了经济发展不按科学客观规律办事而造成的,环境问题的解决也必须依靠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国人均收入不足300美元,而发达国家环境问题初步解决时,人均收入基本上达到1万美元。在这种情况下,解决我国环境问题,一  相似文献   

2.
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加强环境与资源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是对立的统一体。如何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相协调‘关系到人类社会的当前发展和长远进步、我国是一和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后工业化的前期‘既需要加快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又面临着加快解决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在汲取产业革命以来发达国家由于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发展已构成严重威胁这一历史教训l的基础上.我国要全面推进经济和社会进步.必须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一、实行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l、实行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对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3.
环境污染事件频发力促环境法原则根本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灿发 《绿叶》2010,(9):21-28
近年来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的频发.不只是与环境管理体制和机制有很大关系.更是长期粗放型经济发展累积的恶果.即从根本上来说,这是与国家整个发展战略紧密相关的。要想真正遏制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必须从发展战略的高度来考虑问题。为此相应地要求中国环境法的基本原则要进行根本转变.即将协调发展原则转变为环境优先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转变为风险防范原则,达标合法原则转变为不得恶化原则。  相似文献   

4.
青海环境的若干问题与整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小宁 《青海环境》1997,7(1):33-36
青海存在的环境问题较多,随着国家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将对表少经济持续发展与环境问题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青海环境问题主要是草地退化、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旱灾、雪灾、风灾、土地次盐渍化和沼泽化、环境污染、气候旱化以及冰川退缩。因此,如何治环境,对青海经济发展和资源开发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
2006年,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指出,要根据国家关于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积极推动以环境换取经济增长为主向以环境优化经济增长为主的历史性转变.环境保护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手段.环境保护要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居于更加重要的位置,发挥更大的调节和控制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被动、事后、补救、消极的环保变为主动、事前、预防、积极的环保,建立和完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从源头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优化经济增长,促进经济更快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6.
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解决环境问题。——《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温家宝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要推进历史性转变,必须坚持从国家战略层面研究环境问题,必须坚持从生产、流通、分配、消费这一再生产的全过程来研究环境问题,必须坚持紧紧抓住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来研究环境问题。——周生贤  相似文献   

7.
如何解决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矛盾?国家要拿出多少资金来控制环境污染?需要什么样的经济条件,选择何种技术措施来防治和保护环境最为经济合理?采用什么经济手段能有效地管理好环境,使之不再受到破坏和污染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认为必须通过学习和研究环境经济学来解决。  相似文献   

8.
薛惠锋 《绿叶》2007,(12):24-25
我国所面临的环境与资源问题在改革发展中是难以避免的,因此必须在改革发展中寻求解决的途径。解决环境与资源问题要有一个过程,我们要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客观地看待这个问题。要在近期内扭转环境资源压力持续加大的被动局面,就必须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综合利用资源,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  相似文献   

9.
绥化市地处黑龙江省腹地,12个镇,13个乡,2个郊区办事处,人口78万。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环保事业不断深入,取得了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在国民经济总产值增长2.5倍的情况下,城市环境污染,农村生态破坏得到有效控制,城市环境质量仍然稳定在80年代初的水平。农村环境管理、大自然保护、城市综合整治、环境科研工作,成为全国、全省的先进市。实践证明,大力搞好环境宣传教育.努力提高整体环境意识,不但是环保事业长期性的战略任务,也是落实基本国策,促进环境保护深入发展的一项最实际、最富有成效的基础工作。1.…  相似文献   

10.
我国目前正面对着这样的现实:一方面是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都很严重,另一方面是环境问题必须解决,否则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那么,究竟如何去解决我们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呢?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要解决环境问题,除了要搞好宏观调控之外,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是靠科技的发展和投入的保证;二是靠严格的环境管理。我国早在1983年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环保会议上,就将“强化管理”作为我国环境保护的三大政茂之一。当时把强化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政策V读是,我国经济实力还不强,一时还拿不出更多的钱用于环境治理.同时相当一部分环境问…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世界上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环境污染己成为当前国家经济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由于当前我们还不可能拿出足够的资金来治理污染,所以,环境问题的最终解决,主要依靠法律手段。用法律手段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在我国司法实践中还为数很少。为什么大量严重的环境污染案件不能用司法程序解决而一拖再拖呢?除了因为我国环境保护法还很不完善和某些问题涉及到国家当前的体制问题外,很主要一个原因是环境违法案件比其它任何民、刑事案件复杂,难度大,办起来吃力不讨好,因此,司法部门不愿意受理这方面的案件。  相似文献   

12.
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格鲁斯曼等提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即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呈现倒U形曲线.但这种曲线不适合中国国情,中国必须摒弃这种曲线,决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相似文献   

13.
曲格平 《绿叶》2010,(1):39-43
改革开放30年.经济高速发展.环境问题也随着“发展”。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之后.情况开始有了一些变化。但相对于严峻的环境问题.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环境保护的步伐还是比较慢的。中国要想很快解决环境问题不大可能.慢吞吞地下去,时代也不允许。步伐太慢不行.要下决心。同时.环保部门要强化管理.很好地发挥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14.
作者在文章中应用现代控制理论与经济学投入产出分析方法,研究宏观经济增长中的环境控制问题,提出了动态投入产出环境污染控制模型。作者认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提出环境保护的目标与战略对策,具体考察部门间投资和生产增长、与环境变化的数量关系以及环境投资与污染清除的数量关系。作者回顾了投入产出环境分析的发展过程,指出过去的投入产出环境分析只是局限于一般的静态分析。虽然有人将系性规划方法应用于投入产出环  相似文献   

15.
1 实行持续发展战略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基本上仍然沿着以大量消耗资源和粗放经营为特征的传统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不仅会造成对环境的极大损害,而且使发展本身难以持久。因此,转变发展战略,走持续发展道路,是加速我国经济发展、解决环境问题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16.
环境保护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环境资源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因素,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将直接危及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任何不重视环境保护、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高速发展的观念和做法都是十分有害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促进揭阳市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预防和减少工业高速发展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对实现揭阳市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揭阳市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992年揭阳建市以来,在环境资源和保护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一些潜在的因素仍威胁着揭阳市环境的安…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沿海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开放地区的“三资”(外商独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迅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如厦门经济特区1988年“三资”企业工业产值超过了国营企业工业产值。“三资”企业的发展对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又有什么影响?“三资”企业的发展究竟有无环境问题?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环境保护对策?这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环境成本是指人类经济活动引起的环境损失。主流经济学认为,外部性与产权是产生环境污染的经济根源,减少环境成本的实质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将环境成本内在化。不同的治理手段具有不同的治理成本,一般而言,经济手段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率和较低的成本,但管制手段也有其存在的意义。解决我国的环境成本问题需要树立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模式,让企业成为污染治理的主体,建立环境补偿机制等。  相似文献   

19.
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悬殊、环境污染差异明显的长江干流穿过的11个省份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成东部、中部和西部3组,采用统计分析方法探讨经济发展、环境污染排放的区域差异特征。构建了环境公平指数,并分别对2000、2004和2008年3组地区的环境公平程度进行测度,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和GIS空间分析工具评价了环境公平指数的空间分布和地域差异。结果表明:长江流域东、中、西部的环境公平指数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现象,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的发展,环境公平指数的差异增大,这可能与区域产业转移有关。环境公平指数级别为东部最高,中部和西部较低。但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中西部的环境公平指数变化明显。初步认为此现象与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有关。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这是我们党和政府总结我国建设的历史经验,吸取世界上工业化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教训.不断认识和把握经济、社会、环境发展规津作出的重大抉择。在十四庙五中全会上,江泽民总书记全面论述了经济发展与人口、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强调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施可持续发展作为重大战略,不能吃祖宗饭,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