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约2000万年前,我们的裕先诞生在洪荒原始的地球上。在艰辛而漫长的生存跋涉中。任凭风暴洪水、瘟疫猛兽、饥馑战乱.什么无灾人祸都未能阻止人类向前迈进的坚定脚步。相反,人类在与自然的较量中却一步步走向繁荣。创造了灿烂的文明。是什么样的信念激发着人类创造的欲望.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着人类探索的勇气.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刘美好生活的渴望。(一)应该说.地球是一个可爱而美好的所在传绝的山峰,浩森的大海.苍莽的森林,千姿百态的生物…它是宇宙中唯一的生命载体。但是地球也有暴戾的时候,洪水、风暴、地震、海啸.使依附…  相似文献   

2.
常常爱惜     
拾起一穗遗落在秋天原野上的麦芒时,我们心中会涌起一种情感……当水龙头正酝酿着滴落一颗椭圆形的水珠,一只手紧紧拧住闸门时,我们心中会涌起一种情感……当凝望宝蓝的天空因为浓雾而浑浑噩噩时,我们心中会涌起一种情感……当注视到一个正义的人无力捍卫自己的尊严,孤苦无助的时候,我们心中会涌起一种情感……人类将这种痛而波动的感觉命名为——爱惜。我们读这两个字的时候。通常要  相似文献   

3.
<正>"当所有人都开始做环保的时候,当环保不再是新闻的时候,当我们这些人不再受关注的时候,环保就真的做到了。"——沈建新语录刚刚结束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让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全球环境保护的问题上,分歧、争论、抗议……但是,人类拯救地球的行动不应停止,应对环保问题,更多的人选择主动承担责任,我们永不放弃!与此同时,在中国苏州的联丰木业也一样默默地承担着自己应尽的环保责任,多年来联丰木业一直以"企业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企业价值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并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2009年10月15日经国家环  相似文献   

4.
大约2000万年前,人类的祖先诞生在洪荒原始的地球上。在艰辛而漫长的生存跋涉中,任凭风暴洪水、瘟疫猛兽、饥道战乱,什么天灾人祸都未能阻止人类向前迈进的坚定脚步。相反,人类在与自然的较量中却一步步走向繁荣,并创造了灿烂的文明。是什么样的信念激发着人类创造的欲望,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着人类探索的勇气;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应该说.地球是一个可爱而美好的所在。奇绝的山峰.浩森的大海,苍莽的森林、千姿百态的生物…,,吃是宇宙中唯一的生命载体。但是,地球也有暴戾的时候,洪水、风暴、地震、海啸,使…  相似文献   

5.
不管是在汉语还是在别的语言中,"敬畏"并 不是害怕的意思。当我们说敬畏大自然、敬畏生 命、敬畏传统,或敬畏某种超验的东西时,并不 是说我们害怕自然、害怕生命或害怕传统。而是 说,我们清醒地知道人的理性有局限性,因而,对 于自然、生命、传统等应秉持一种审慎的态度。 我们敬畏大自然,所以,在面对自然的时候, 我们应当审慎。不是说我们就不可利用自然或者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自然,以改进人类的处境。但 是,在这样做的时候,我们应当非常小心地权衡 其中可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当我们为印度洋大海啸夺走了数万人的生命而惋惜、而奉献、而反思的时候,今年第一期的《环球》杂志竟然刊发了这样一篇文章——《人类无须敬畏大自然》。在这篇文章中,著名科学家何祚庥说:“我要严厉批评一个口号,即所谓‘人要敬畏大自然’。”这篇文章说,从历史来讲,在人类发展的早期,人类对自然的抵御能力很有限,所以一些进步思想家强调人定胜天。而就我所知,我们人类的早期恰恰是敬畏大自然的。这在我们传说中有很多记载。像二郎神就是守护神,现在去九寨沟的路上有川主寺来敬奉。只是到了我们人类制造了工具,有了一些发明之后,才不知天高地厚地提出了人定胜天,改造自然。  相似文献   

7.
我是一滴水     
德星瑶 《环境教育》2004,(10):24-24
几百年来,人类对大自然一直存在着一种最为放肆的,以人类为中心的傲慢态度,如果我们不立即停止人类随意判断而进行的任性改造地球的活动,则在即将到来的灾难中,人类将首当其冲。由于生命层失去自然保护,人类最终也将陷入业已开始的大量残废漩涡。  相似文献   

8.
臭氧层保护     
一.什么是臭氧层太阳是一个巨大的热体,表面温度高达6000℃,是地球取之不尽的能量来源。我们都知道,人类肉眼可以看到的“赤橙黄绿青蓝紫”的七彩光是可见光范围的太阳辐射,实际上到达地面的太阳光还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等。太阳辐射的紫外光中有一部分能量极高,如果到达地球表面,就可能破坏生物分子的蛋白质和基因物质,即我们所熟知的DNA,造成细胞破坏和死亡。然而,自然的力量改变了这一过程,地球的大气层就像一个过滤器,一把保护伞,将太阳辐射中的有害部分阻挡在大气层之外,使地球成为人类可爱的家园。而完成这一工作的,就…  相似文献   

9.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它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一切条件。而人类为了更加美好地生存,在不断适应环境的同时,还在不断地改造着环境。随着地球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由此而带来的环境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了。所谓环境问题指的是由于人类不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而造成的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工农业生产发展和人类生活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目前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环境问题是自从地球有了人类以后才逐渐出现的问题。在人类社会出现以前,地球上的生物在适宜的环境下生长、繁衍、进化。…  相似文献   

10.
《环境教育》2012,(8):80-80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的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其中的每一个物种都有着它存在的价值,一个物种的消失,我们可能注意不到,但是自然系统却已经发生了变化。爱因斯坦就曾经预言,如果蜜蜂从地球上消失,人类最多能活4年。而如今,随着人口的膨胀、环境的污染和人为破坏,世界上的生物物种正在以每小时一种的速度消失。太多物种消失了,我们人类将面临着什么?  相似文献   

11.
地球日之思     
正4月22日地球日,是人类对地球母亲的忏悔日。让我们想一想,人类过度地消耗资源和污染环境,已经给地球造成了怎样的灾难;让我们想一想,我们每个人在这样的灾难中负有怎样不可推卸的责任。当脆弱的生态难以维系,人类的消费将如何持续;当地球患了绝症,人类又能生存多久?地球日,也是人类自身的拯救日。人类既是环境灾难的制造者,也是环境灾难的受害者,更是环  相似文献   

12.
物种灭绝,本是进化过程中不足为奇的一种现象,如曾经的地球霸主——恐龙,如今只剩一堆石骨,记录它们鼎盛和衰亡。但是,自从人类统治地球,目空一切地参与自然的事务,促使物种消失的时间大大提前,这种现象自人类进入工业时代尤为突出。在第38个地球日,让我们共同缅怀那些曾经和人类一起生活,却陆续悄然离我们远去的和那些即将离我们而去的野生动物……  相似文献   

13.
想必不用我说大家也都知道,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生命的延续,人类的生存,一刻也离不开地球.我们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自然的慷慨让我们.丰衣足食",但我们非但不对大自然感恩戴德,反而还去破坏她,伤害她.  相似文献   

14.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它提醒着我们每个要节约用水;也暗示着全世界正面临严重缺水。生命诞生于水中,浪费水就是间接的扼杀他人生命。3月12日是“植树节”,它告诉我们每年消耗大量的森林,地球的森林覆盖率正在缩减。森林是“地球的肺”,是人类的“氧气工厂”,我们要合理科学的利用森林资源,更需要我们给它注入新鲜血液。当您在身边发现浪费水资源,污染水质的时候;滥砍乱伐森林,破坏植被的时候请您拨打12369免费环保举报电话,让那些怕坏环境的人无处可藏。每个人都用具体的行动捍卫身边的环境;每个人都能对那些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阻止和揭发,那么我们都能享受到鸟语花香、碧海蓝天的世界。  相似文献   

15.
当前,人类只有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我们的生活才会幸福,安详。为了不再听到白鳍豚的哀鸣,我们共同爱护地球这个共同的家园吧!  相似文献   

16.
人类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无忧无虑地生活在美丽的大自然中,远古时期,在地质的作用下,大自然就为我们储存了巨大的资源,她就像一位母亲,哺育着地球上无数的生灵;同时她也是一位严肃又和蔼的老师,教育着我们无知的人类。从蹒跚学步,牙牙学语开始,大自然就与我们结下了切不断的关系,光着小脚丫,走在光滑的鹅卵石上,伸着小手,抓来一根树枝,枝顶的花儿垂到你的  相似文献   

17.
倪明 《绿叶》2012,(11):116-122
对于杰米里·里夫金这个名字,我们不会感到陌生,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他的名作《熵:一种新的世界观》便被翻译成中文,在学界掀起来广泛讨论,一直以来都保持着极高的引用率。在此书中,里夫金把熵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度量,当一个文明不能从自然中持续获得相当的负熵的时候,便会无可避免地陷入衰落。里夫金也预言了人类社会将面  相似文献   

18.
说环保     
袁榛 《环境教育》2010,(7):59-60
朋友,当你过着快乐祥和的生活的时候,你可曾想到我们的生存环境正一步步地恶化?当你打扫自己的美丽的庭院的时候,你可曾想到我们的周围随处可见的白色垃圾?当你充分享受春日里和煦阳光的时候,可曾想到南极上空已经失去了臭氧层的庇护?曾几何时,天空是那么蓝,河水是那么清,森林是那么密,就在自然环境给予我们美的享受的同时,人类同样在向大自然索取并不应得的东西。  相似文献   

19.
工业文明是人类文明的精华,防治工业污染,建设现代工业新文明,把工业污染防治纳入协调发展轨道,是时代的呼唤,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是历史之必然。自产业革命以来,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世界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工业生产成为当今社会物质生产的主导因素。然而,“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人类在创造现代文明的同时,也使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尤其是进入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加、当人类陶醉于“征服自然的胜利”的同时,人类与地球的关系却在急剧恶化、工业所固有的两种属性之间的矛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表现得更为突出。1982年,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工业污染防治会议。十多年来,我国的工业污染防治工作取得  相似文献   

20.
海洋运输与环境污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似乎离我们大多数人太遥远了,她的污染看不见,摸不着。绝大多数人相信海洋的大面积污染一定会影响人类的生活,但究竟到什么时候人类才会受到海洋的惩罚呢?大概当灾难降临时,人们又会觉得突如其来而捶胸顿足了吧。海洋造就了人类,毁灭人类的依然是海洋。与海洋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