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3 毫秒
1.
基于对20世纪以来川滇地区M≥6.7级以上大地震年份与月亮白赤交角的两个极值的变化周期18.6年的关系,建立了1个预测模型,用于对未来川滇地区地震的发生时间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20世纪以来川滇地区的39个M≥6.7级强震与月亮白赤交角的两个极值的变化周期18.6年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分析,认为川滇地区未来19年内有可能发生4次M≥6.7级地震的危险,另一方面,2012~2017年有强烈的地震灾害信号,并且未来几次M≥6.7地震可能发生在2014/2015/2019/2027年。  相似文献   

2.
少数民族地区常态灾害危害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劣的自然地理条件和薄弱的社会经济基础,使自然灾害对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系统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本文简要介绍了少数民族地区三种常态灾害———雪灾、滑坡和泥石流、地震灾害的概况和特点。提出了灾害危害度的定义和评价方法,应用该方法对近60年少数民族地区三种常态灾害进行危害度评价,将危害度结果划分为极严重、严重、较重和轻微四个等级,并基于ARCGIS软件绘制了灾害危害度评价等级图。最后分析了三种灾害危害度极严重地区,为少数民族地区防灾减灾、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3.
在对云南地区地震活动历史数据统计基础上,应用三元、四元、五元可公度法,蝴蝶结构图分别预测云南地区未来数年地震趋势,理论计算结果表明:该研究区域2017年前后强震信号比较强烈,有可能发生较大震级的地震,空间趋势位于东经101.5°以东。该研究可为今后云南地区地震趋势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西藏尼玛5.6级地震房屋震害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7月24日西藏尼玛发生了5.6级地震,该地震的宏观震中位于那曲地区尼玛县西南军仓乡与阿里地区错勤县磁石乡之间,极震区烈度为7度。本文对该地震进行了现场考察,分析了灾区各类房屋建筑的震害特征及其破坏原因,并对该地区房屋的防震减灾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2018年云南多地遭受不同程度的风雹、洪涝、滑坡泥石流和地震灾害,先后发生了通海2次5.0级地震、麻栗坡"9·02"洪涝灾害、墨江5.9级地震、金沙江干流白格堰塞湖灾害等。全年呈现出中强度地震活动水平明显增强、洪涝和地质灾害频发至部分地区人员伤亡较重、金沙江干流堰塞湖灾害损失严重、低温冷冻和雪灾灾害损失突出等特点。综合描述了2018年云南主要自然灾害灾情,分灾种对发生特点及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并给出了未来综合减灾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6.
川滇地区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具有明显的层控性和岩控性 ,大多数矿床都赋存于灯影组白云岩中。矿床的形成温度比较低 ,主成矿阶段的温度为 140~ 2 0 0℃ ,而且各矿床的形成温度十分接近。矿床发育大规模的白云石化。本区的地质演化经历了双层基底、连续盖层 ,以及前陆盆地 -造山带耦合几个主要演化阶段。这些阶段分别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流动通道以及流体驱动力 ,从而在燕山期 -喜山期由于成矿流体的大规模流动 ,形成了川滇地区大面积分布的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7.
以华北地区和三河—平谷8级地震构造区为研究区域,采用华北历史地震目录和现代中小地震目录,在地震目录完整性分析的基础上,基于G-R关系用最小二乘法对华北地区与三河—平谷地区的b值和复发周期进行时间扫描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华北地区和三河—平谷地区b值自1976年唐山地震以来趋于稳定,分别为0.67和0.82;而华北地区和三河—平谷地区的7、8级地震复发周期自1976年唐山地震以来逐渐增大,直到2015年分别在50、200年和5000、35000年以上,这说明三河—平谷地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地震活动处于平静期。  相似文献   

8.
汶川8.0级地震崩塌、滑坡的发育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本次地震发生后,崩塌、滑坡对灾区造成的影响巨大,阻塞河流、破坏道路,造成的次生灾害比较罕见,也比较典型,本文将对部分地区由于本次地震造成的崩塌、滑坡地质灾害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9.
岩石圈磁场是从浅部至深部不同异常源引起磁异常的叠加,包含了从浅部到深部的丰富信息。本文对川滇地区岩石圈磁场的X、Y、Z三分量作一至五阶尺度分解后,得到不同深度处异常源磁异常的分布特性,并结合其他相关地球物理因素,研究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着相关性。结果表明,川滇地区地壳磁性体存在明显的横向不均匀性,区内磁异常条带和复杂的断层构造与地震带分布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应用过程中小波多尺度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较强的层次感,特别是细节异常对分析局部断裂的空间分布更直观、便利,在总体上优于传统分解方法。  相似文献   

10.
太湖蓝藻水华灾害程度评价方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太湖蓝藻水华灾害分析,借鉴赤潮灾害评价指标,采取蓝藻水华面积和Chla浓度作为灾害程度分级评价指标,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结合隶属度函数,采用模糊综合评价建立太湖蓝藻水华灾度分级评价方法,定量描述蓝藻水华灾害程度.结合2008年太湖蓝藻水华灾害事件对该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2008年太湖蓝藻水华灾害规模主要为小型、中型和大型,无重大和特大蓝藻水华灾害发生;其中小型蓝藻水华灾害在各月都有分布,中型和大型蓝藻水华灾害主要分布在5月和7~9月.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