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正近日,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DESY、欧洲XFEL和德国弗赖贝格工业大学的科学家们在《自然通讯》上报告了他们发现的一种隐藏的电荷产生途径。这种途径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开发出更高效的方法,将太阳光转化为电力或氢气等太阳能燃料。研究人员用超短的红外和X射线激光照射酞菁铜:富勒烯(Cu Pc:C60)材料,以290飞秒的时间分辨率研究其电荷产生机制。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研究人员在《自然》杂志发表研究报告称,他们开发出一种新型发电设备,能够通过一种蛋白纳米薄膜,利用空气中的水分产生电能。研究人员表示,这种"凭空发电"的技术可能对可再生能源、气候变化等产生重大影响。研究人员将这种新设备称为"空气发电机",其最主要的构件  相似文献   

3.
《灾害学》2016,(1)
为提高应急抢修工作的效率和应急处置的能力,认真履行电力企业的社会责任,在详细分析目前电力应急管理研究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的基础上,对电力突发事件、电力应急预案体系等一些重要基本概念进行重新完善和明确,为了让各级应急指挥及救援人员熟悉应急职责及流程,关注各级各类预案相互衔接,力图基于事件驱动模型和应急预案要素建立应急处置流程的生成方法,为电力突发事件应急指挥决策方法的研究和实践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时尚科技     
《防灾博览》2013,(6):86-88
复旦大学新技术:无需WiFi点盏LED灯就能上网 无需WiFi信号,点一盏LED灯就能上网。近日,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传出好消息,一种利用屋内可见光传输网络信号的闲际前沿通讯技术在实验室成功实现。研究人员将网络信号接人一盏1W的LED灯珠,  相似文献   

5.
兴建于上个世纪50年代的丹江口水利枢纽,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汉江与丹江交汇口以下800米处,是治理和开发汉江流域水利资源的关键性工程,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改革开放30年来,丹江口水利枢纽充分发挥防洪和发电效益,保证了汉江中下游1500万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强大的电力源源不断地输向鄂豫两省,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30年的奋力拼搏,30年的不懈努力,丹江口水利枢纽如同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荆楚大地上.  相似文献   

6.
正电力是以电能作为动力的能源,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电的广泛使用推动了生产的发展,更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了方便。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使得电力成为人们的必需品。从风能发电、水力发电再到太阳能发电等等,更有效的能源正在崛起。  相似文献   

7.
正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回收煤电厂废料。所开发的方法不仅可去除废料,且可用于铝工业。俄罗斯约有15%的电力来自煤电厂。此类电厂产生热量和电力时,煤不会完全被燃烧,未燃烧物质的量可达到初始量的40%,这导致俄罗斯每年产生约2000万吨废料。同时,俄对废料的处理仅为8%。俄罗斯联邦政府于2020年4月批准的《能源  相似文献   

8.
科学有效的电力能效评估,不但可以综合反映电网或用户的整体用能状况及主要能耗问题,还能够根据评估结果,有针对性地制订节能方案,为节能减排工作提供借鉴和帮助。本文针对电力能效评估目前存在的关键问题,研究了国内外电力能效评估的新进展,综述了电力能效评估指标体系与主要评估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物理架构以及功能架构的电力能效评估系统设计,并且对其各模块实际应用作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9.
分布式能源发电的不确定性给电网公司消纳新能源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电力物联网全域感知技术为分布式能源消纳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撑,故提出了一种基于源网荷互动的分布式能源消纳方法,构建了分布式能源总功率预测方法,采用自回归移动平均算法对新能源发电功率进行预测,并建立分布式能源发电波动影响因子,分析新能源发电波动对电网带来的影响。根据源网荷的互动情况,采用离群点自趋优算法,实现新能源机组有功功率精准控制,有效推动分布式能源的消纳。仿真验证表明:采用离群点自趋优的新能源机组控制算法能根据电网运行情况,自动调控分布式能源、电网资源,实现分布式能源最大化消纳,有效提高了园区分布式能源的经济运行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为了给新能源消纳工作提供量化的决策参考依据,提出了电网动态极限约束条件下新能源消纳裕度的计算方法,并建设了电网实时平衡能力监视系统,对新能源消纳状态进行实.时计算与评估。首先针对新能源消纳状态评估指标,建立了电网新能源可用发电电力,电网下调节能力,跨省、跨区通道消纳裕度,直流受端可消纳富余电力等4项量化指标。然后建设了电网实时平衡能力监视系统,并通过其完成省级、区级电网新能源调峰受阻、全网火电下调节能力等数据的计算,通过国调和分中心监视系统进行送受端省级、区级的数据交互,完成跨省、跨区通道裕度和直流受端可消纳富余电力的计算及安全校核。最后电网实时平衡能力监视系统基于以上数据和相关判据对新能源消纳状态进行动态评估。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突发事件时有发生,人员紧急疏散显得日益重要。本文研究了突发事件下人员临时应急避难所的选址问题,基于单一指派约束和容量约束的设施选址问题(SSCFLP)研究基础,假设疏散时间随机和选址网络随机,考虑一个星期和一天中不同时间段疏散人员数量不同的现时情况,建立临时应急避难所选址模型,并采用启发式算法进行求解,确定临时应急避难所的数量和位置,并通过实例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将人群聚集在临时应急避难所等待救援,可以节约救援车辆等资源,大幅减少疏散时间,提高人员应急疏散效率。  相似文献   

12.
针对宁夏大坝发电公司信息通信机房安全问题,在对现状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了适合于监控的安防方案,并充分利用原有设施进行适当改造,扩展和完善了监控系统功能,实现了通信机房、网络机房和档案库房的视频监控、消防监控、门禁管理、电源监控和设备状态监控等安全防护检测报警功能。应用结果表明:该监控方案加强了电力信息通信网络的安全防护,确保了电力信息通信设备的安全。  相似文献   

13.
正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从未如此之高,造成了一场开发新技术以替代化石燃料的全球竞赛。这些绿色能源技术中最诱人的是燃料电池。它们使用氢气作为燃料,清洁地生产电力,可以为从长途卡车到主要工业流程的一切提供动力。然而,燃料电池被核心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迟缓所阻碍,限制了效率。  相似文献   

14.
风电为平衡自身波动性需与储能装置联合运行,基于风蓄联合发电公司在电力市场环境下获得固定输电权的前提下进行分析,建立了以日运行收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含风电场、抽水蓄能电站、常规火电厂和系统负荷的简单电力系统模型。考虑峰谷电价、功率平衡、风电场的运行约束和抽水蓄能电站的运行约束的情况下,应用在标准粒子群算法基础.上进行改进的粒子群算法迭代寻优,最后求得最优解。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及求解方法能够计算风蓄联合发电公司的最优日收益,实现收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5.
<正>据英国媒体报道,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的科学家们研发出了新型柔韧有机电池,可以取代医用植入设备(如起搏器)的刚性电池,是一大突破。参与此项研究的博士称,该电池不易燃,且没有泄漏问题。她说该"柔韧的超级电容器"可用于为身体传感器(如起搏器)提供动力。博士还称:"在诸如起搏器和除颤器等医疗设备中,有两种植入物,一种安装在心脏中,另一种则植入金属基刚性电池,这种植入物被植入于皮肤下。皮肤  相似文献   

16.
正美国研究人员近日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研究报告称,他们使用一种富含锂的新型半导体材料,开发出可装入口袋的小型中子半导体探测器。这种探测器高效且稳定,既可以作为便携式设备用于现场检查,也可以用在超大型探测设备上,有望成为新一代中子探测器。高效的中子探测器在国家安全、医学、天文学等许多领域都至关重要。此次,美国西北大学和阿贡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  相似文献   

17.
正为了使验血的过程更便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新技术,只要将血液流过一个装置内添加了化合物的微细管道,再以低频声波振动,将血液细胞分离.就可供不同的检验之用。科学家在装置的管道内,放入加有碘克沙醇的液体,配以声波振动,令液体形成不同密度的"阶梯"。血液细胞进入管道时,就会往管道旁边移动,在靠近与它们密度相近的阶梯就会停下来,研究人员就可以从中分类出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等白血球细胞。  相似文献   

18.
针对含有光伏发电系统的微电网运行效率不高的问题,基于光伏电池输出具有高度非线性的特征和光伏电池的基本数学方程,提出了一个通用的光伏电池模型,根据该模型可以为微电网中光伏发电系统的电池模块选择最佳光强和温度,进而提高光伏系统的发电效率。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简单实用,能够很好地反映光伏电池实际特性,可为含有光伏发电的微电网控制策略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一种名为"编码血流成像"(Coded HemodynamicImaging)的新设备即将诞生,未来或许将取代听诊器、血压计和监测血流情况的针头。据介绍,这项新技术可以观察全身皮肤下方血液的流动情况,将血液脉搏清晰地显示出来。研究者相信,这一设备不仅能够帮助预防突发的心脏血管疾病,甚至还有可能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   

20.
结合智能配电网需求侧多能互补的发展现状,提出并定义了户用微能源网的概念;在分析国内外分布式发电及微网并网约束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等控制、时间配合的户用微能源网并网控制策略,介绍了实际开发运行的户用微能源网并网装置的功能、结构及运行示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